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臨近中秋、國慶,為獻禮祖國喜迎雙節,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近日在臺兒莊古城舉行,這也是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開場秀。
《大運河》是由北京音樂家協會聯合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等運河流域各省市音協,邀請國內著名詞曲作家,歷時兩年深入運河沿岸採風創作完成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歌曲採用獨唱、重唱、合唱、民謠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從不同側面展現大運河的人文、歷史、沿岸風土人情以及千百年來的滄桑變化和面向未來的美好信心。
「寫這首交響聲樂套曲,就是為了表現大運河在歷史中、文化中的巨大作用,和南北文化交融的作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作曲家伍嘉冀說。
在中華大地流淌了2000多年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運河,凝聚了中華兒女的智慧與汗水,承載了古老中國的復興力量,象徵著國家蒸蒸日上、輝煌的發展前景。《大運河》交響聲樂套曲,對增加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大運河》共分序曲《水在說》、第一樂章《運河人》、第二樂章《運河美》、第三樂章《運河情》、尾聲《向未來》五部分組成,共14首系列組歌。套曲既有恢宏浩大的歌詠情懷,也有浣衣淘米的運河生活、細膩如水的美好愛情,成為中華兒女在新時代向這條母親般的河流表達的集體致敬與傳承。
據記者了解,這次演出幕後班底十分強大。晚會中所呈現的曲目幾乎全部出自國內知名音樂家之手。 活動中,十餘位著名歌手傾情獻唱。據悉,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以「同唱一首歌,共圓小康夢」為主題,主要有大型交響音樂會《大運河》、中國大運河攝影聯盟年展、中國大運河攝影聯盟年會等系列活動。
閃電新聞記者 李永文 棗莊臺 張發揚 李瑩 劉宸 李婷婷 張立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