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國家5A級景區臺兒莊古城魅力呈現。
演出當晚,現場的廣大觀眾在美麗的復興樓邊,在醉人的悠揚歌聲裡,暢享了一場大運河主題交響音樂盛宴。
作為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本場演出分為序曲《水在說》、第一樂章《運河人》、第二樂章《運河美》、第三樂章《運河情》、尾聲《向未來》五個部分。演出幕後班底十分強大。晚會中精彩呈現給廣大觀眾的曲目幾乎全部出自於國內知名音樂人之手。既有詞壇大腕名家的全程參與,也有國內著名作曲家的傾力加盟;既有詞壇新秀的全新力作,也有新銳作曲家的真情呈現。
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擔綱本場音樂會的現場演奏。旅法青年指揮家孫瑩擔任音樂會樂隊指揮。晚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部分由棗莊學院合唱團的六十餘位優秀的合唱團員精彩呈現。
槳聲帆影漁火,那是水在說,跨越長江黃河,依然水在說。合唱《水在說》展現了中國人上善若水的性格,謳歌了運河人踏實誠信、樂觀向上的品格。
在《運河號子》的歌聲中,我們感受到一部厚厚的中國歷史可以是南腔北調的「運河號子」傳遞的豪邁。
在當晚的演出中,佳作雲集,精彩不斷。擔綱領唱的十餘位知名歌唱家傾情奉獻、真情演繹,精彩的演唱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晚會中呈現的歌曲採用獨唱、重唱、合唱、民謠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大運河的人文、歷史、沿岸風土人情以及千百年來的滄桑變化和面向未來的美好信心。套曲內容既包含了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恢弘浩大的歌詠抒懷,也講述著浣衣淘米的運河生活、細膩如水的美好愛情。
大運河,積澱了深厚獨特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底蘊,深藏著中國與世界文明溝通的神奇代碼;大運河,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情感與心靈的歸宿地,蘊含著中國走向繁榮和復興的民族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弘揚和傳承優秀運河文化,北京音協、山東省音協與多家省市音樂家協會攜手合作,力邀國內著名詞曲作家深入到運河沿岸各省市實地採風。歷經數易其稿、創作打磨,最終合力創作完成了這部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
演出現場,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睹臺兒莊古城風採的眾多遊客被本場演出的華麗舞美所吸引,大家在優美的旋律中駐足欣賞,紛紛用相機留下演出的精彩瞬間。
來自深圳的遊客張先生高興地說:「這兩天我和家人一起來臺兒莊古城遊玩,沒想到今天趕上了這樣大型的交響樂演出,感到很驚喜,其實我們本來計劃今晚上要買票返程的,但是演出很震撼,我們臨時決定,看完了演出之後明天再回家。演出真的很棒,這次出門旅行,感到不虛此行。」
演出中,一首首精品力作,一段段魅力旋律,在歌唱家們的精彩演繹中唱出了波光槳影運河水的無限柔情,唱出了運河岸邊勤勞人家的善良淳樸,唱出了祖祖輩輩熱愛運河的人們面向未來的信心和期待,成為中國音樂人在新時代的天空下向這條母親般的河流表達的集體致敬和傳承。
中國文聯副主席郭運德,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寧, 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王世農,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姜慧,中共棗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霍媛媛,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楊越巒,中國大運河攝影聯盟常任主席、浙江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文聯二級巡視員張友國等領導嘉賓出席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