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公益展演在三峽大學首演

2020-12-21 荊楚網

女聲獨唱《燈盞》。記者李傳平 攝

男女聲二重唱《中國我愛你》。記者李傳平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王建鋒 李傳平 通訊員餘東山)4月14日晚,「中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歌舞公益展演(首演)暨中國文聯、湖北省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者走進宜昌惠民演出」在三峽大學舉行,吸引了該校師生及宜昌社會各界3000餘人共饗盛會。

  中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由三峽大學藝術學院創意、主導、組織創作,歷時4年多,是全國首部全方位歌頌「中國夢」主題的聲樂套曲。整體架構分為:「天地華夏風」「崢嶸歲月長」「報效家國時」「江山風華秀」「感懷中國夢」「全面小康路」「百年夢想園」7個篇章及相關朗誦辭和12首歌曲。今年3月,其音樂CD專輯(音樂成品、伴奏)已由中文聯音像出版公司公開出版發行。

  本次展演由中國文聯指導,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湖北省文聯、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中共三峽大學黨委宣傳部主辦。

  今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國文聯、湖北省文聯還將聯袂三峽大學、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宜昌市文聯等單位,依靠社會資金,在國內共同舉辦「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歌舞公益展演」等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動。

男聲獨唱《黃河長江》。記者王建鋒 攝

大合唱《蟲嘎飛》。記者李傳平 攝

女聲三重唱《榮辱與共》。記者李傳平 攝

混聲大合唱《江山如畫》。記者李傳平 攝


相關焦點

  • 89秒|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在臺兒莊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臨近中秋、國慶,為獻禮祖國喜迎雙節,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近日在臺兒莊古城舉行,這也是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開場秀。
  • 大型聲樂套曲《劉胡蘭組歌》在文水縣首演
    演出現場1月12日晚,由中共文水縣委宣傳部主辦,文水縣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縣教育科技局聯袂承辦的大型聲樂套曲《劉胡蘭組歌》在文水影劇院隆重首演。該聲樂套曲是文水縣在紀念劉胡蘭烈士英勇就義73周年之際,為紀念、弘揚、傳承劉胡蘭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劉胡蘭烈士的英雄事跡全力打造的一部原創主旋律音樂作品。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省、市音樂家協會、合唱協會負責人,文水縣四大班子領導和幹部、群眾、學生800餘人觀看演出。
  • 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為你歌唱」在京首演(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北京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剛傑致辭國際在線消息:2016年2月20日,由北京市文聯發起,全國公安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聯合主辦的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為你歌唱」——人民與人民警察的心靈之歌在北京廣播劇場首演
  • 視頻|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9月27日晚,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中國廣播電影樂團演奏,十餘位著名歌手與棗莊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大學生合唱團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全國首演。
  • 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白瀛)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等主辦的交響聲樂套曲《長城》12日晚在北京民族宮大劇院首演。這是為北京「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系列活動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十餘位著名歌手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全國首演。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北京音樂家協會聯合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等運河流域各省市音協,邀請國內著名詞曲作家,歷時兩年,深入運河沿岸各省市採風創作,完成了大型交響聲樂套曲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每日甘肅網蘭州10月1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今天下午,蘭州大學舉辦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古老的詩歌經過蘭大研究人員的譜曲編排,實現「新生」。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在劉桂珍教授的帶領下,從敦煌文獻中整理、考據、校訂五言律詩《敦煌廿詠》,並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將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展示《敦煌廿詠》詩作背後深厚的敦煌文化和精神。
  • 敦煌的聲音 蘭州大學創編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敦煌的聲音  蘭州大學創編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2020-10-12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城文化帶」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提著那端莊紅牆映照吉祥,提著那金色琉璃閃耀著輝煌……」 6月12日,一曲恢弘的《太空回望》在京演民族宮大劇院唱響,這是由曲波作詞、尹鐵良、趙小也、龔曉婷、王寶文、丁紀、段慶民、溫展力七位作曲家創作的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場演出的序曲。交響聲樂套曲《長城》是 「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入選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
    近日,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音協報送,四川省文聯遴選、推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入選「中國文聯2017年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獲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該套曲是今年四川音樂方面唯一入選項目,也是全國入選的9個音樂作品項目之一。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敦煌的聲音蘭州大學創編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10月11日下午,蘭州大學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重開千佛剎,旁出四天宮……」下午4點,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以歌伴舞《莫高窟詠》開篇,演員身穿獨具敦煌飛天文化特色的服飾,帶領觀眾回憶莫高窟的千年輝煌。當天音樂會運用鋼琴伴唱、合唱、獨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傾情演繹了《渥窪池天馬詠》《白馬堆詠》《相似樹詠》等12首不同風格的歌曲。
  • 用西方音樂技法演繹中國文化經典,大型套曲《詩經·國風》首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 李凱祥)11月28日,由美籍華人音樂家談晨創作的大型套曲《詩經·國風》在通州區文化館成功首演。在作曲家的指揮下,中德牧歌合唱團的演員們為現場300餘名觀眾奉獻了一場中西融匯的精彩演出。據了解,這是近年來國內首次舉辦以《詩經》為主題的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
  • 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追尋強國強軍夢精神本源
    (原標題:一次全新的尋根之旅)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繼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之後,傾力打造的又一部紅色音樂史詩
  • 一周記丨展現歷史風物人文故事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3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從敦煌文獻中整理取材創作而成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10月11日在蘭州大學首次演出。五言律詩《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主要描寫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共二十首。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舞樂伴奏唱出敦煌古詩詞
    【解說】近日,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在甘肅蘭州首演,該曲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  《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共二十首。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蘭州大學古曲新創講述敦煌故事
    中國甘肅網10月1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0月11日,蘭州大學在該校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該校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
  • 西洋樂+中國文學 大型套曲《詩經·國風》首演
    2020-11-29 14:27:38 來源: 新京報 舉報   西洋樂+中國文學
  •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前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殿英,哈佛大學學者、卡迪夫大學訪問學者、星光志願者協會創始人、北京市青聯常委、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謝海山,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社長鄭世剛以及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十多位嘉賓受邀出席了發布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書偉因故未能前來,特發函祝賀。
  • 蘭州大學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發布
    中新社蘭州10月11日電 (記者 丁思 李亞龍)《莫高窟詠》《白龍堆詠》《三危山詠》……伴隨著敦煌舞蹈的演繹和敦煌古樂的演奏,11日,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舉行作品音樂會,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