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追尋強國強軍夢精神本源

2020-12-13 中國軍網

(原標題:一次全新的尋根之旅)

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繼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之後,傾力打造的又一部紅色音樂史詩。

西柏坡作為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解放全中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指揮所,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地,「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出發點——歷史的迴響和當代的強音因此而盪氣迴腸。正因為有這樣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戰友人歷時3年,鍥而不捨,傾力打造《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樣一出大戲,以此弘揚和傳承西柏坡精神,彰顯以「兩個務必」、「趕考」為核心的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執政理念。該劇公演以來,好評如潮,我們特別組織這組稿件,對他們的創作經歷及劇目的藝術特色進行解讀。

——編 者

戰友文工團推出的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受到了軍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回想從選題立項到成功上演的歷程,實際上是一次尋根之旅。這個尋根,既是尋找中國夢強軍夢的精神本源,也是尋找深入生活之根和文藝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心靈之根。

主題在尋根中深化

為什麼選擇西柏坡題材和組歌的呈現方式,可以說是歷史必然與時代機遇的契合。戰友文工團是誕生《長徵組歌》的團隊,那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文藝工作者留下的寶貴財富。作為長徵精神的傳人,多少年來我們總有一種情結和使命感:如何再繼續打造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紅色經典?黨的十八大以後,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關於中國夢強軍夢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我們把目光逐步聚焦在西柏坡這個題材上。

西柏坡是太行山麓的一個小山村,新中國成立前夕的短短10個月中,這裡發生的所有歷史事件中最觸動我們的是「轉折」兩個字,即從農村到城市,從戰爭到和平,從革命到建設的轉折。正是在這個中國革命發生重大轉折的歷史關頭,毛主席深刻洞察了中國曆次改朝換代後出現的「周期律」問題,向全黨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的要求,用「進京趕考」這個生動的比喻,警示我們如何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和青春。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夢想的今天,又逢一個關鍵的歷史轉折關頭,習主席高瞻遠矚,居安思危,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兩個務必」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兩個「永不」,即永不脫離群眾,永不動搖信仰,告誡我們「趕考遠未結束,我們永遠走在趕考路上」。這就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挖掘弘揚西柏坡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經過反覆思考提煉,我們找到了統領全篇的核心語句:「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我們要依靠誰,我們是為了誰?」這是歷史對今天的拷問,也是今天對未來的承諾。回答好這個問題,就找到了西柏坡精神之根,也找到了《西柏坡組歌》的靈魂和價值所在。如果說《長徵組歌》的主題是「紅軍不怕遠徵難」,那麼《西柏坡組歌》的主題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兩句話都出自於毛澤東詩詞,這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巧合,而是歷史與時代的一次重逢和對話。

語境在尋根中顯現

《西柏坡組歌》屬於歷史題材,但任何歷史都應當對當代有借鑑意義。所以在創作開始,我們就明確了兩個「避免」,一是避免複製革命歷史歌曲,這種時過境遷式的重複,難以出新,難以打動今天的聽眾。二是避免寫成紅色旅遊歌曲,這樣視野就狹窄了,形不成大格局大氣象。那麼什麼才是可取的敘述方式呢?我們想只有站在今天的視角,回顧以往,展望未來,才能大開大合,遊刃有餘。於是在第一曲中,我們就用「我的西柏坡,爺爺唱過的歌」拉開了跨時空的序幕,為全曲做好鋪墊準備。

選擇了今天的視角,也就解決了敘事語境。我們知道,歌詞通常以抒情見長,如果加入敘事,就會更引人入勝,《長徵組歌》就是採用這種寫作手法的典範。可是《西柏坡組歌》僅僅是抒情和敘事就不夠了,這是題材和主題所決定的。西柏坡有別於長徵,它不可能是線性結構,而是散點透視,即通過不同的點位,提煉思想,升華主題。這就需要加強思辨色彩,用充滿哲理性的語言畫龍點睛。全曲不乏這樣的警句,比如「平地才見高山高,高山更見平地寬」「土地有根,根在人心,誰對咱好,咱對誰親」「霓虹穿不過滄海桑田,一燈能穿千年暗」「考官是天下老百姓,考題是民富中華強」等等。其實這也是自《詩經》以來的優秀文化傳統,「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我們繼承了這個傳統,又注入了新詩的語感和今天的思考,使全曲始終保持著尋根的思想張力,也為音樂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大型聲樂套曲《劉胡蘭組歌》在文水縣首演
    演出現場1月12日晚,由中共文水縣委宣傳部主辦,文水縣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縣教育科技局聯袂承辦的大型聲樂套曲《劉胡蘭組歌》在文水影劇院隆重首演。該聲樂套曲是文水縣在紀念劉胡蘭烈士英勇就義73周年之際,為紀念、弘揚、傳承劉胡蘭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劉胡蘭烈士的英雄事跡全力打造的一部原創主旋律音樂作品。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省、市音樂家協會、合唱協會負責人,文水縣四大班子領導和幹部、群眾、學生800餘人觀看演出。
  • 西柏坡組歌:國防大學裡的視聽盛宴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國防大學師生中引發熱議■黃選軍 張 瀟 本報記者 褚振江鼓樂盈耳,歌聲激揚。5月27日晚,紅山腳下,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傾力打造的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走進國防大學,為千餘名師生奉獻了一場雄渾激昂的視聽盛宴,在軍地高級幹部學員中引發熱議。大家倍感振奮,稱讚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紅色音樂史詩,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
  • ——戰友文工團團長李勁解讀《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記者: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以宏大的敘事結構和細膩的表現手法,合唱、重唱、領唱、對唱和戲劇講述等多種藝術樣式,營造出跨越時空、情景交融、絢麗多彩的舞臺空間,賦予了作為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西柏坡一抹激情昂揚、追夢如歌的青春色彩。
  •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國防大學師生中引發熱議
    5月27日晚,紅山腳下,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傾力打造的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走進國防大學,為千餘名師生奉獻了一場雄渾激昂的視聽盛宴,在軍地高級幹部學員中引發熱議。大家倍感振奮,稱讚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紅色音樂史詩,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
  • 89秒|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在臺兒莊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臨近中秋、國慶,為獻禮祖國喜迎雙節,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近日在臺兒莊古城舉行,這也是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開場秀。
  • 視頻|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9月27日晚,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中國廣播電影樂團演奏,十餘位著名歌手與棗莊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大學生合唱團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全國首演。
  • ...專場演出暨高雅藝術進校園——大型音樂套曲《長徵組歌》音樂會
    11月19日晚,我校在逸夫樓音樂廳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場演出暨高雅藝術進校園——大型音樂套曲《長徵組歌》音樂會。《長徵組歌》是由內蒙古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精心打造的校園文化精品項目。
  • 全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公益展演在三峽大學首演
    記者李傳平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王建鋒 李傳平 通訊員餘東山)4月14日晚,「中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歌舞公益展演(首演)暨中國文聯、湖北省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者走進宜昌惠民演出」在三峽大學舉行,吸引了該校師生及宜昌社會各界3000餘人共饗盛會。
  • 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系列活動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9月27號晚,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演奏,十餘位著名歌手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
  • 西柏坡,聆聽強國強軍的「趕考」足音
    第一次,只記住了西柏坡山明水秀的「綠」;二進西柏坡,才認識了西柏坡革命故事的「紅」;第三次來西柏坡,感受最深卻是腳下的「坡」。當年,多少先輩臥薪嘗膽,爬過這道「坡」,才完成了「進京趕考」。如今,我們更應該有「爬坡」精神,來積極面對自己人生的每一道「坡」。  「信仰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人生指南,它只有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感悟西柏坡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轉化為自己扎紮實實的行動才最重要。
  • 「長城文化帶」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提著那端莊紅牆映照吉祥,提著那金色琉璃閃耀著輝煌……」 6月12日,一曲恢弘的《太空回望》在京演民族宮大劇院唱響,這是由曲波作詞、尹鐵良、趙小也、龔曉婷、王寶文、丁紀、段慶民、溫展力七位作曲家創作的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場演出的序曲。交響聲樂套曲《長城》是 「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入選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
    近日,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音協報送,四川省文聯遴選、推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岷江上下》,入選「中國文聯2017年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獲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該套曲是今年四川音樂方面唯一入選項目,也是全國入選的9個音樂作品項目之一。
  • 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白瀛)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等主辦的交響聲樂套曲《長城》12日晚在北京民族宮大劇院首演。這是為北京「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為你歌唱」在京首演(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北京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剛傑致辭國際在線消息:2016年2月20日,由北京市文聯發起,全國公安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聯合主辦的原創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為你歌唱」——人民與人民警察的心靈之歌在北京廣播劇場首演
  • 上音復排《長徵組歌》10月15日將在上音歌劇院演出
    這幾天,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燈火不熄,師生們正在緊張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備戰10月15日在上音歌劇院的演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復排《長徵組歌》的過程,就是希望今天的95後、00後能夠學習革命精神,繼續奮鬥不息,「這是當代年輕人向那一代年輕人的致敬」。
  • 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魅力呈現
    9月27日晚,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套曲內容既包含了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恢弘浩大的歌詠抒懷,也講述著浣衣淘米的運河生活、細膩如水的美好愛情。大運河,積澱了深厚獨特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底蘊,深藏著中國與世界文明溝通的神奇代碼;大運河,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情感與心靈的歸宿地,蘊含著中國走向繁榮和復興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