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敦煌的聲音蘭州大學創編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10月11日下午,蘭州大學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重開千佛剎,旁出四天宮……」下午4點,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以歌伴舞《莫高窟詠》開篇,演員身穿獨具敦煌飛天文化特色的服飾,帶領觀眾回憶莫高窟的千年輝煌。當天音樂會運用鋼琴伴唱、合唱、獨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傾情演繹了《渥窪池天馬詠》《白馬堆詠》《相似樹詠》等12首不同風格的歌曲。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每日甘肅網蘭州10月1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今天下午,蘭州大學舉辦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古老的詩歌經過蘭大研究人員的譜曲編排,實現「新生」。《敦煌廿詠》,又稱《敦煌二十詠》,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出自莫高窟藏經洞。這二十首唐代五言律詩中有的歌頌賢良,有的讚美文物勝境,有的祈盼和平、歌頌盛世,每一首詩歌的背後都隱藏著不同的故事。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蘭州大學古曲新創講述敦煌故事
中國甘肅網10月1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0月11日,蘭州大學在該校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該校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
-
蘭州大學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發布
中新社蘭州10月11日電 (記者 丁思 李亞龍)《莫高窟詠》《白龍堆詠》《三危山詠》……伴隨著敦煌舞蹈的演繹和敦煌古樂的演奏,11日,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舉行作品音樂會,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
-
妙音繞梁 和聲鳴盛 ——蘭州大學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
妙音繞梁 和聲鳴盛 ——蘭州大學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發布會 2020-10-15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舞樂伴奏唱出敦煌古詩詞
【解說】近日,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在甘肅蘭州首演,該曲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 《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共二十首。
-
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敦煌廿詠》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大學舉行
10月11日下午,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大學舉行。《敦煌廿詠》,又稱《敦煌二十詠》,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出自莫高窟藏經洞。八世紀之時,一位心懷報國之志、從中原一路西行來到邊陲敦煌的詩人寫下了它們。新聞發布會集中展現了《敦煌廿詠》的最新研究和藝術創作成果。目前,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在蘭州大學藝術學院、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桂珍教授帶領下已完成二十首辭曲的譜曲和編配,部分曲目同時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
一周記丨展現歷史風物人文故事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3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從敦煌文獻中整理取材創作而成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10月11日在蘭州大學首次演出。五言律詩《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主要描寫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共二十首。
-
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嘗試唱出敦煌古詩詞 音樂將融入《王者榮耀》
【解說】近日,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在甘肅蘭州首演,該曲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 《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共二十首。
-
妙音繞梁,《敦煌廿詠》五言律詩藉助現代藝術形式實現「新生」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0月1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今天下午,蘭州大學舉辦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古老的詩歌經過蘭大研究人員的譜曲編排,實現「新生」。《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舉行。《敦煌廿詠》,又稱《敦煌二十詠》,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出自莫高窟藏經洞。這二十首唐代五言律詩中有的歌頌賢良,有的讚美文物勝境,有的祈盼和平、歌頌盛世,每一首詩歌的背後都隱藏著不同的故事。
-
蘭大音樂人做「火車頭」「詠」敦煌神韻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仁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敦煌音樂的挖掘整理很有必要,聲樂套曲《敦煌廿詠》結合詩歌和音樂,填補了敦煌音樂此種類型的空白。文\圖 杜毅楠 閆琴雯(實習)10月11日,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大學拉開序幕。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仁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敦煌音樂的挖掘整理很有必要,聲樂套曲《敦煌廿詠》結合詩歌和音樂,填補了敦煌音樂此種類型的空白。
-
就在今天,聽說蘭州大學傳來一首神曲……
10月11日,蘭州大學在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該校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
-
「詩」與「歌」相聚,唱出莫高窟最美聲音
10月11日,一場音樂會在蘭州大學首演。來自藏經洞中古老的五言律詩《敦煌廿詠》,配以曼妙的音樂,優美的舞蹈,被現代人演繹地美輪美奐。「詩」與「歌」相聚,打破了千年的沉默,唱出莫高窟最美的聲音。敦煌文化走向了世界,他們至生卻「留困」於此。順著先行者踏出的腳印,研究者們又有了新的體悟:敦煌文化的研究應該是多維的,敦煌樂聲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十幾年前,蘭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劉桂珍就開始關注源自莫高窟藏經洞的詩歌。她說,「我們從研究古詩詞、古詩詞歌曲入手,後來發現藏經洞的很多卷本就是最美好的歌詞,就想將詩歌和樂曲結合起來,讓世人通過聲音的形式來了解敦煌。」
-
敦煌樂舞「搬到」武漢
「敦煌廿詠」音樂會根據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展覽期間舉辦的講座、音樂會等活動,線下僅對武漢音樂學院校內師生開放。「在武漢音樂學院覓得知音,並引起社會對敦煌樂舞的關注,對敦煌文化研究者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作為音樂學碩士、敦煌學博士,朱曉峰主要從事敦煌樂舞與中國音樂史研究。
-
譚盾聲樂協奏曲《敦煌壁畫·九色鹿的故事》世界首演
作為18日音樂會開場曲目,譚盾創作的聲樂協奏曲《敦煌壁畫·九色鹿的故事》完成了世界首演。據譚盾介紹,聲樂協奏曲《敦煌壁畫·九色鹿的故事》是為女高音和交響樂團而作,取材自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畫,講述了九色鹿捨身救落水者卻被無情出賣的故事,塑造了美麗善良的九色鹿和見利忘義的落水者兩個主要形象。
-
舞劇《步步生蓮》蘭州首演 舞姿來自敦煌壁畫(圖)
舞劇《步步生蓮》蘭州首演 舞姿來自敦煌壁畫(圖) 2015-12-23 12:49: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取材於佛經故事、借鑑西方芭蕾舞劇表演格式的舞劇《步步生蓮》22日晚蘭州首演
-
譚盾《敦煌·慈悲頌》-穿越敦煌千年歷史 重現中華文明史詩
此前《敦煌·慈悲頌》已經在歐洲與澳洲首演,場場爆滿,德國首演時1800多名觀眾全場起立向來自於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音樂大師們致敬,雷鳴般的鼓掌和歡呼長達十五分鐘之久。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藝術家, 匯聚一處共同用中文齊唱《心經》的場面,令人震撼。
-
黃河之濱邂逅敦煌之美!大型沉浸式演出《樂動敦煌》今日在蘭州首演
中國甘肅網10月3日訊(本網記者 張珊珊)3日,大型沉浸式演出《樂動敦煌》在蘭州新建的沉浸式移動劇場震撼首演。該劇打破傳統,採用移動式劇場方式演出,讓金城觀眾在「家門口」體驗敦煌文化的無窮魅力。演出將一直持續到10月25日,國慶節期間每天演出5場。
-
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白瀛)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等主辦的交響聲樂套曲《長城》12日晚在北京民族宮大劇院首演。這是為北京「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全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公益展演在三峽大學首演
記者李傳平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王建鋒 李傳平 通訊員餘東山)4月14日晚,「中國首部大型《中國夢聲樂套曲》歌舞公益展演(首演)暨中國文聯、湖北省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者走進宜昌惠民演出」在三峽大學舉行,吸引了該校師生及宜昌社會各界3000餘人共饗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