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走科技強國之路

2020-12-06 中國社會科學網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走科技強國之路

2017年11月28日 08: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葉曉楠 郭超凱

字號

內容摘要:被譽為「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全景。十九大報告的目標明確、步驟清晰,中國正向著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的目標邁進。

關鍵詞:科教興國戰略;科技強國;新時代;戰略;創新驅動發展

作者簡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並指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自1995年科教興國戰略提出以來,中國把科技創新和教育事業擺在重要位置,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領跑全球。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深入人心,全民科學意識覺醒,中國科教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成為了國家發展、民族振興永不枯竭的重要源泉。

  科技創新 領跑全球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中國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從科教興國到人才強國,再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2年來,中共中央順應時代要求,將科技創新內化為執政理念的一部分,中國在創新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

  過去5年,中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在山東煙臺,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備受矚目。這個海上巨無霸,有37層樓高,甲板有一個足球場大。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藍鯨2號」生產經理程騁是9年前來這裡,從9年前船上大部分都是洋面孔,到如今中國面孔佔據絕大優勢,程聘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中國力量在引領海工行業的發展。」

  近期,在貴州平塘,「天眼」工程調試核心組組長姜鵬在帶領團隊執行「天眼」落成後最重要的饋源艙調試任務時,指揮用6根鋼索拉起饋源艙,將重達30噸的艙體,在高空精準定位,誤差不超過10毫米,這樣的工程難度世界上前所未有。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姜鵬卻帶領團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中國向海洋強國邁進的道路上,一個個世界領先水平的深水重器接連入水。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已經完成152次試驗性應用下潛,下潛深度世界第一;在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也有了中國深潛器的身影,「彩虹魚」號無人潛水器已成功下潛。

  作為世界造船大國,中國的船舶訂單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訂單佔有率三大指標位列世界第一,世界上已有船隻類型95%以上中國人都能造。

  航天航空領域的創新,中國同樣讓世界驚豔。2017年5月,C919首飛成功,中國收穫了又一個大國重器;此外,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順利下線,促進了中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運20首飛成功,實現中國大型運輸機零的突破。

  時下,「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一系列以科技創新引領的「大招」正在中國醞釀實施,將帶給轉型中的中國巨大的活力和經濟增長潛力,科學創新的力量不僅重塑著發展的形態與內涵,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著億萬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思維方式。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張彥)

相關焦點

  • 三大戰略助推科技強國「三步走」
    原標題:三大戰略助推科技強國「三步走」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近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一次盛會,也是當代中國科技精英的群英會。
  • 「三步走」戰略: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作者:李 倫  在前不久同時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號召,對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總動員。
  • 科技強國建設之路:中國與世界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強調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 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30句話讀懂習近平科技強國戰略布局
    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30句話讀懂習近平科技強國戰略布局 2016年06月07日 14:21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
  • 強化科技強國對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
    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實現現代化,將是人類發展格局的歷史性變革,必然需要強化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走創新發展之路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我們既要注重借鑑國際經驗,更要結合自己的優勢特點走特色發展之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
  •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奮鬥
    ■ 到202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創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歷史宣示,體現了強大的道路自信和時代擔當。
  • 白春禮:準確把握深刻理解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戰略的基本內涵
    由此可見,以建設科技強國為引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也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選擇。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深刻理解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核心要義,走出一條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科技強國建設與發展新路徑。
  • 【大家談】燕曉荷:科技創新強國,人才建設當先
    他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科技興則國家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十六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空前進步,極大推動了人類經濟社會的飛躍發展。
  •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理工學院:科教興國 人才強國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理工學院舉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計算機專業技能大賽12月1日至5日,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科學、愛科學」的科技文化氛圍,全面提高計算機系學子的競技意識和綜合素質,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理工學院計算機系舉辦了
  •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擘畫
    習主席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從戰略高度明確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方位、奮鬥目標,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部署,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了戰略擘畫,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基本遵循。
  • 強化創新引領 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強化創新引領 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020-06-01 11:06:01來源:太湖明珠網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袁隆平、鍾南山
  • 中國科技70年碩果纍纍 邁向世界科技強國的路徑怎麼走?
    1995年,黨中央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明確將科技發展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成為促進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這是第三個重要裡程碑。2006年,黨中央提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標誌著全黨、全社會對科技進步和創新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自主創新成為科技事業的旗幟,成為第四個重要裡程碑。
  • 人民要論:引領新時代科技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 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
    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江澤民同志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形成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熱潮。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再次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胡錦濤同志發表重要講話,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動員全黨全社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
  • 自覺踐行「兩步走」戰略 在時代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 堅持「三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從科學的春天、科教興國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科技與經濟結合到全面支撐引領新發展理念,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位置極大提升,影響範圍和作用領域極大拓展,成為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一道亮麗風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對科技創新進行了全局謀劃和系統部署,重視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動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 爭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推動社會生產力再次飛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歷史交匯引發競爭賽場迭加興起、快速轉移,恰與我國發展動力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同頻共振,兩大歷史交匯的到來,為我們開啟了重要的戰略窗口期,機遇難得、形勢逼人。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凝聚力量實現跨越趕超的鮮明旗幟。
  •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李三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擘畫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第一次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中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 【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新詞典:「科技自立自強」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一重要論斷豐富和深化了對科技創新規律的認識,將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提上了歷史的新高度,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踐告訴我們,核心技術關鍵要靠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搞好基礎研究,離不開教育。為此,教育部推出「強基計劃」,旨在完善高校專業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今年全國36所重點高校推出約6100個強基計劃錄取名額,全國報名人數突破130萬,佔今年高考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 鄔書林:堅持高質量發展 服務創新型國家戰略 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作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歷史任務。認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服務創新型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是出版界面臨的重要任務、緊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