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鵬談古琴文化藝術 「傳承與創新並重」
王鵬
編者按:中國拍賣市場風起雲湧十幾年,中國書畫、瓷器玉器、青銅造型、現當代藝術、紫砂器皿等,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衝擊拍賣紀錄,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然而中國古琴因存世稀少,鮮有在藝術市場露臉,因而很少被市場關注。自從王世襄的舊藏唐代「大聖遺音」古琴於2011年5月22日在中國嘉德春拍上現身,並以1.15億元高價成交後,古琴就從冷門收藏一躍成為藏家追捧的熱門藏品。雖然拍賣催熱古琴收藏,但還是因為稀缺,見諸拍場少之又少。2014年底,中國嘉德2014年秋季拍賣會「案上雲煙——文房雅玩」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其中,明憲宗御製「洛象」琴以600萬落槌,最終以690萬元成交,此 「洛象」琴 為中國音樂歷史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陳蕾士舊藏。另一具「明晚期 潞王制『中和』琴」是明代藩王琴的代表,以437萬元成交。
畢竟古琴和拍場上眾多藝術品有很大不同,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3000餘年不曾中斷。現在為了與西方樂器相區別,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這樣一具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所追求和清供的古琴如何讓今人讀懂?如何讓人們通過古琴虛靜高雅的外表一窺其深刻豐富的文化內涵?古琴製作大師王鵬以《琴無古今——從傳統古琴藝術到當代生活美學》為題進行了一個講座。王鵬從古琴製作、美學精神和文化傳承多個方面論及古琴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收藏價值,並於演講期間穿插演奏了《高山》、《平沙落雁》、《鷗鷺忘機》等曲目,使得講座現場生趣盎然。
古琴藝術——「保險的博物館藝術」
王鵬:現為中國樂器製作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古琴協會理事。他1990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樂器工藝系製作專業,曾任北京民族樂器廠技術員。1996年起創辦"鈞天坊古琴工作室"。經過多年從事古琴的製作與研發工作,他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具專業水準的著名斫琴家。他設計並親斫的「無痕 \ 倚道琴」(劍式)以及「青雲 \ 創意」(蕉葉式)琴在嘉德2013秋拍中分別以300萬元和210萬元成交。王鵬先後修復了唐代名琴「九霄環佩」;宋代的「龍吟虎嘯」,以及趙孟頫和李清照等人用過的百餘張歷史名琴。他所製作的古琴還作為中國樂器的經典和國粹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雪梨歌劇院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廳演奏。奧運會開幕式古琴、歷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電影《赤壁》及《笑傲江湖》劇組等眾多的影視劇組所用的古琴都出自他之手。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