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空軍一架E-8C"聯合星"空地監視飛機先由臺灣南部進入南海,隨後又改變航向自東向西飛行。該機曾一度飛至距離廣東海岸67.51海裡(約125公裡)的位置。如此近的距離,幾乎可以說是"臉貼臉"了。而且這已經不是美軍軍機第一次抵近偵察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瘋狂的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多次派軍機逼近我國沿海空域執行偵察任務。
近日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的偵察活動,RC-135電子戰偵察機、P-8A"海神"反潛巡邏機、E-8C"聯合星"頻頻現身中國沿海區域。同時美國還在南海海域集結了雙航母戰鬥群,舉行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海上軍演。特別是7月6日美軍RC-135偵察機的"抵近飛行偵察"活動,曾一度飛行至距廣東沿海110公裡處。在距離我國沿海地區如此近的地方飛行,雖然沒有進入我國領空,但對於RC-135這樣大型專業偵察機而言,足以收集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而7月13日執行偵察任務的E-8C"聯合星"空地監視飛機,無論是其探測能力、還是信息處理能力都要遠勝RC-135、P-8A。E-8C"聯合星"全稱為"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是美國為執行偵察任務專門打造的一型專用偵察平臺。該機由波音公司生產的波音707客機為載機平臺,得益於載機優異的機身內部空間,美軍為其搭載了眾多先進的機載對地監視、目標搜索和戰場管理系統。在美軍內部被稱為美軍空地一體作戰的"中樞神經"廣受好評。E-8C和RC-135類似,該機同樣具備在防區外對地面目標進行探測、識別、分類的能力。並且能夠通過網際網路系統實時的將收集到的數據傳遞給後方指揮所進行分析。
雖然這些偵察機很多都是由民航客機改裝而來,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感覺。但事實上這種偵察機的危害要遠超戰鬥機,偵察機雖然沒有戰鬥機那樣"兇狠"的飛彈、機炮等武裝到牙齒的配置,但機身內部的天線、收集器卻無時無刻不在損害他國的利益。戰鬥機飛抵邊境不過是實施威懾,並不足以構成實質性的損失,但是偵察機卻能夠搜集到情報,這種傷害是無形的。並且美國也注意到了民航機改裝偵察機帶來的優勢,每次執行偵察任務如果遭到了對方戰鬥機的攔截,第一時間就會拿著照片大肆報導,仿佛吃了多大的委屈一樣。
而且民航機內部空間大,美軍可以塞入很多尺寸龐大的偵察設備。這些偵察機即使沒有進入領空,和偵察目標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樣可以收集足夠多的情報。攔截這種偵察機美國人就會憑藉其掌握的國際輿論主導權對其大加抹黑,成為"中國威脅論"的絕佳素材。但如果不在第一時間採取措施,美軍偵察機憑藉優良的電子設備,很可能會對國防安全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