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別人打我,我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0-12-03 JoJo媽育兒

玲姐經常帶小兒子與鄰居家孩子玩耍,有一晚,玲姐忙著輔導大兒子功課,小兒子自己去了鄰居家玩,回來的時候,玲姐看到孩子臉上有幾道手指劃痕。玲姐問小兒子怎麼回事,小兒子支支吾吾說「被哥哥搶走玩具,還抓傷我的臉」。玲姐問兒子「哥哥打你,你還手了嗎」,兒子怯懦的說「媽媽不是教我不可以還手嗎」。是呀,玲姐教導兒子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想為孩子爭一個好人緣,沒想到卻讓孩子懦弱受傷。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渴望被愛和擁有好人緣,孩子也不例外。對孩子來說,「乖孩子」、「討人喜歡」是他們拼盡全力想要贏得的,他們渴望有更多的朋友,渴望有父母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做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孩子。在孩子的意識裡,如果別人打他, 他還手打別人,父母和老師會認為他也是個壞孩子。但,孩子被打不還手,換來的真的是孩子的好人緣嗎?錯,換來的只有孩子的軟弱和好欺。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被打不可以還手,父母這一態度決定孩子變成弱者,孩子被打可以還手保護自己,父母這一態度決定孩子成為強者。孩子究竟是弱小還是強大,這取決於父母對「被打」一事的態度。

從長遠來看,孩子需要強大,試問如果孩子在被欺負的過程中,只會逆來順受,被打死或是打成心理殘廢,那孩子還有未來嗎?想要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首先得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今天JoJo媽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如何讓孩子保護自己這個話題。

如果孩子被打,孩子第一時間需要保護自己。如果對方的拳頭打過來,孩子需要學會閃躲或是回拳,保證自己不能受傷。孩子不能做欺負別人的狼,也不能做任人宰割的羊,即使身處砧板,孩子也要騰身而起保護自己。父母需要明確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時,你可以做防護或防衛,這只是你為保護自己採取的措施,這是應當的,也是值得推崇的。孩子不必因為自己正當防護而內疚,這是一種正確行為。

教導孩子保護自己並不是立即生效的,孩子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和消化,在此之前,父母一定要無數次地告訴孩子這一道理。當孩子把這一道理轉化為人生準則,那孩子在以後的學校或是社會上,都可以作為強者,不被欺負。當然父母也要教導孩子注意防護的力度,不要嚴重傷害別人。

如果孩子被打,除了防衛保護自己,孩子還需要告訴父母或老師,讓父母和老師善後。孩子能夠保護好自己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尋求幫助,讓父母或老師幫助處理之後的事情。兩個孩子打架之後總不至於一輩子不講話吧,被抓傷的傷口總要給雙方父母一個交代吧,被傷害的幼小心靈總要有個修復吧。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導孩子在打架之後,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老師,讓事情得以妥善處理和解決。

李玫瑾教授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均受父母的影響,當孩子問「被人打我,我可以還手嗎」這個問題時,請父母端正態度,好好回答,因為你的回答決定孩子成為一個弱者還是強者。退讓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人緣,反而讓孩子「人善被人欺」,請父母端正態度,助力孩子成為強者。

今日互動: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你會讓孩子退讓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高情商的回答,能影響孩子一生
    也會很多情況就是有的孩子喜歡欺負弱小,對誰都是盛氣凌人的態度,可是對於欺負的孩子,回到家就會問家長「媽媽,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時,家長高情商的回答,能影響孩子一生。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影響孩子的一生鄰居家的孩子浩浩是一個內向的孩子,見到生人就躲在了大人身後,也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一次在學校受到了同桌的欺負也不敢還手,回家問媽媽:「今天在學校有人欺負我,我能打回去嗎?」
  •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挽救孩子的一生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挽救孩子的一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是最大的期待,孩子的出生就像是小天使一般降臨到父母的身邊,帶來希望和歡樂的同時,也給父母帶來了很多的擔憂。但是最近娜娜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在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娜娜本想著讓孩子和小朋友們多玩一會再回家,沒想到孩子卻開始表示抗拒,甚至有些害怕。娜娜覺得不對,就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孩子沉默了半天反過來問媽媽;"小朋友們都欺負我,有時候還打我,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
  • 「媽媽,別人打我,我能還手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了娃一生
    文|秘籍君「媽媽,別人打我,我能還手嗎?」對於類似的問題,想必家長早已經歷過千百次的答案練習,然而真到了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大家才發現情況差異比較大,無法用固定答案解決所有問題。要知道,世事無絕對,連基本國策裡都有一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何況孩子的遭遇更具備突發性。早先我曾聽說過一件事,同樣是這個問題,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居然影響了孩子一生,這裡作為案例講述,大家可以從中反省下自己的解決方式。
  • 孩子: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影響孩子的一生
    大多數父母當聽到孩子回家說自己在學校被打了後,身為家長出於心疼第一反應都是氣憤的告訴孩子要打回去!經了解原來是孩子在中午睡午覺時被咬了一下。 隨後鄰居便以平和的口氣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很委屈,但是在遇到傷害時,一定要冷靜,不要衝動,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和別人講道理,當自己解決不了時要及時和老師家長溝反映情況。
  • 「媽,我被打能打他嗎」,回答影響孩子一生,看看3位寶媽怎麼說
    當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孩子問:「媽媽,我被打能打他嗎?」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們該如何回答,回答這個問題會影響孩子一生,別說錯了,看看3位寶媽怎麼說。回答一:他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萬一把他打傷了,有媽媽在不怕一些家長聽不得孩子被欺負,第一時間就會這麼回答孩子,一邊訓斥孩子太笨,怎麼會被別人打,一邊教孩子怎麼還手,還著重強調有自己撐腰,同時會說如果下次他再打你,你又不還手,到時候我就要揍你。
  • 「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凸顯高情商,值得你學習
    "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凸顯高情商,值得你學習對於男孩子的培養,家長少不了要處理打架的問題,男孩子在一塊打打鬧鬧也很正常,可是稍微不注意孩子可能下手就會重一些。曾經在公交車上遇到了一個男孩子和寶媽,寶媽問孩子:"你打果果了麼?"孩子無辜地回答:"我沒有,我拿手攔住果果不讓她碰我。"媽媽繼續問道:"你確定你沒有撒謊麼?"孩子點點頭。媽媽立刻撥打了一個視頻電話,然後對孩子說:"那你自己跟老師解釋清楚吧。"說完就把電話遞給了孩子。
  • 孩子被欺負後能不能還手?3位媽媽不同的教育理念,影響孩子一生
    問兒子怎麼回事他也不說,最後問兒子同學才知道,原來是班級有幾個身強體壯的孩子,總是喜歡欺負兒子。前段時間兒子就給媽媽提過被同學欺負的事情,但當時君君媽覺得同學之間小打小鬧的很正常,就對兒子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話:「再欺負你,不跟他們玩不就行了,或者就去告訴老師,讓老師替你解決啊。」
  • 當孩子說:「媽媽,有人摸我」,你的回答很重要,影響孩子的一生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複雜,人心更加是難以琢磨,對於女孩子來說更是險峻,現在有很多報導頻頻曝出孩子遭遇性侵的遭遇,很多孩子的父母看到這些報導都是心驚膽戰,根本難以相信這個社會竟會有著這樣的事情在發生。其實性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堂課。 我住的小區裡就有一個女孩放學回家跟她媽媽說:有人摸我,老師摸我。
  • 「被打可以還手嗎」?當孩子這麼問,家長可試試這種高情商回答
    文丨熊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們滿懷著期待和愛的產物,每一個爸爸媽媽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快快樂樂的長大。但是孩子不是一直生活在爸爸媽媽保護的港灣之下。
  • 如果你的孩子問你「我被打了要不要還手」,作為家長的你該怎麼辦
    孩子問"我被打了會不會還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家長不要忽視。小麗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孩子比較內向安靜,夫妻倆一致認為,孩子脾氣這麼好,不會招惹其他孩子。但最近小麗發現孩子的異樣,每次接孩子回家。本來想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再走,但孩子似乎有些抗拒,甚至表現出一點害怕。小麗覺得很不開心,就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被欺負了。孩子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問媽媽:孩子們欺負我,有時還打我,我能還手嗎?那是壞孩子嗎?"
  • 孩子:「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學」,寶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人生格局
    孩子喜歡問問題,並且問的問題都不是太走心,都是看到什麼不明白的就直接問父母了,雖然孩子問的不走心,但是家長們回答一定不能敷衍,因為家長的回答特別的重要,可以直接決定孩子的人生格局。有些家長就覺得孩子年齡小,所以回答孩子問題時就特別的不走心,甚至還會隨便敷衍兩句就過去了,如果家長們這樣做,那麼就對孩子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
  • 當孩子問「我被欺負了,能打回去嗎」,寶媽的回答長見識了
    當孩子知道自己被欺負了,肯定會不開心甚至會哭,有些同學的做法會直接打回去,有些同學的做法是告訴老師自己被欺負了,需要老師主持公道。當孩子問寶媽「我被欺負了,能打回去嗎」,當寶媽聽到孩子說在幼兒園被欺負了,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的就是很生氣,因為自己的孩子平時都不捨得打的,居然被其他同學打了。寶媽聽到很生氣的說:他打你了,你就要打回去!
  • 「媽媽,我從哪裡來?」父母請謹慎回答,別給孩子留一生的陰影
    父母的「玩笑回答」,致孩子一生的陰影孩子總喜歡問家長:「我從哪裡來?」家長的「不好好回答」,很多時候會讓孩子蒙上陰影,我們來看網友的這幾段回憶。@趙二噶:我問我爸,我是從哪裡來的,我爸超級詳細的跟我說了各種細節。所以,我要比同齡人早六歲進入了青春期。
  • 「媽媽,我學不好語文!」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還不太會騎,然而媽媽覺得,你有特別好的平衡車基礎,再加上我們多練習幾次,你就會騎了。 媽媽,我明白了,我現在還不會,以後我就會了。 【拓展】 在學習成長型思維之前,對於孩子說「我不會……」,我一般糾正他「別說我不會,你可以說媽媽你教我」。 而通過學習,「Not yet「 「我還不會……然而……」更能促進溝通,並促成孩子達成目標。
  • ICU護士長問孩子媽媽 可以剃掉孩子頭髮嗎?媽媽回答 不
    ICU大門緩緩打開,夫妻二人趕緊跑到門口,護士長範敬蓉問他們,可以剃掉孩子的頭髮嗎?此時崩潰的王瀾腦中不斷回放著三位主任跟自己說的話,腦幹受到壓迫,不能自主呼吸,小美病情危重,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女兒最在意的就是自己漂亮的長髮,如果走的時候沒有頭髮......
  • 演員秦昊媽媽章宏女士:一個這樣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把孩子們逗開心了,還愁沒飯吃嗎!最後還擺上了自己的大道理,你別說了,我信了我信了!這樣可愛的媽媽誰能不愛?不僅讓全家都開啟了「哈哈哈」快樂模式,而且越看越發現,秦昊媽媽簡直是個寶藏!難怪秦昊也是一個性格特別好、特別逗比的人,看來是受了媽媽不少影響。在電影裡, 秦昊多次演反派、邊緣性角色,還被別人問:你總演這種人,是不是也有性格缺陷啊?秦昊坦誠回應道:「我家庭非常幸福,媽媽很開朗可愛,我也是性格健康得不得了,所以演這樣的角色根本不會影響到我。」
  • 「為什麼我沒有爸爸」,你不同的回答,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天,下大雨,幼兒園的孩子都被爸爸媽媽接走了,就只剩了表姐家的女兒,表姐也因為下雨被困在工作的地方,孩子看著小朋友一個個都走了,坐在小板凳上,抱著書包,看著窗外,也不說話。幼兒園的老師,就問小女孩:「寶貝,可以把爸爸電話給我嗎?老師給爸爸打電話,讓他來接你。」
  • 「媽媽,我可不可以打會兒遊戲?」媽媽的回答,對孩子未來有影響
    很多孩子都很喜歡電子產品,其中除了父母整天與手機為伴的影響,還有孩子與小夥伴之間的比較。玩手機,沉迷電子遊戲的娃娃不是少數,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咱們哪個家長都知道孩子玩多了遊戲不好,可是為啥別家娃可以玩,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行?當孩子放學,問我們:媽媽,我可不可以玩會兒遊戲?你又是如何回答的?你的回答其實關係著孩子的未來。如我上面所說,知道玩遊戲不好,就要阻止孩子玩嗎?那我反過來問你,你也知玩手機不對,那你可以控制自己除了必要的用途外,不拿手機進行娛樂和浪費時間嗎?
  • 「別人打我,我能還手嗎」,有智慧的家長都會這樣做,娃受益終生
    閨蜜前兩天跟我訴苦,說女兒跟親戚家孩子一塊玩的時候,和親戚家小孩打起來了,當時她雖然知道女兒不是會主動惹事的性子,但看親戚家孩子哭的慘,覺得場面太尷尬,於是也沒多問,上去就直接罵了女兒幾句,然後當和事佬把這事揭過去。沒想到孩子卻一直惦記著這事,當天晚飯也沒吃,閨蜜見狀也來氣了,語氣很衝的教訓女兒:「打架你還有理了?」
  • 別人誇自己孩子時該如何去回答?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別人誇自己孩子時該如何去回答?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大多數的父母在面對自己孩子被誇將這件事都始終秉持過分謙虛的作風,無論孩子做得有多優秀,面對來自外界的誇獎時總會謙虛稱孩子就是瞎玩,比起別人來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