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語文學習越來越重要了,可是不少家長的語文學習能力一般,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於是不少家長笑談:真是又學了一遍小學,感覺比自己上學那會還難。我們看了很多厲害的家長分享「雞娃」經驗,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搖身一變,考上重點學校,完成逆襲。家長們看得心情澎湃,人家的家長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來輔導孩子,更或是把孩子的教育當成是投資,這項投資是不能失敗的,才有這麼多「工於心計」的家長破釜沉舟來輔導,而且能夠逆襲的學生,都是具備逆襲的實力,這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家長面對的還是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不算突出也不是很差,但是想逆襲成為黑馬,這樣的概率又不會發生。
每一年我們看到高考狀元們的學習經歷,尤其是高考語文考140+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經歷都很相似,從一年級就一路學習成績優異,家長通情達理,孩子自律極強。這是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無法達到的學習高度,我們更多的是語文成績在80分左右,家長要上班,孩子青春期,生活和學習都很忙。能考上重點學校就謝天謝地了,所以每一年期末考試結束的家長會,我更多的是希望普通孩子的家長、進步比較大的學生的家長來做教育分享,因為他們的學習軌跡大致相同,所面對的語文學習問題也一樣。小學六年,我們該如何輔導孩子學好學語文,做好哪些準備?一位普通孩子的家長的分享,希望能給家長們朋友一些啟發。
01啟蒙階段培養語文學習習慣
縱觀學霸們的學習經歷,無疑不是在啟蒙階段就接受了比較好的語文教育。從4歲開始閱讀,5歲開始練習表達,6歲開始書寫,每個階段都做好了啟蒙教育。進入小學後,孩子才有學習的基礎和準備。小學六年的陪伴,真的不是家長每天按時督促寫作業和學習,而是關注孩子的學習,在每個階段找到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培養好語文學習的習慣。好習慣是什麼?小島老師講過很多次了:孩子的獨立閱讀習慣、願意探索學習、主動去識字、喜歡表達,這是在啟蒙階段的好習慣。我們從聽說讀寫4個方面培養孩子,為小學的正式學習做好準備。能夠讓普通孩子考上重點中學的家長,並不是擁有什麼輔導技巧,而是在小學六年的陪伴學習中,她一步步走穩了,把開局打好了基礎。
在啟蒙階段,我們還應該重視孩子的另一個學習習慣,那就是自律,自律可以收拾自己的東西,愛惜自己的學習物品,也可以通過學習養成自律,很多小孩在入學後坐不住,也就是老師經常講的專注度不好的孩子。那麼他對任何學習,都無法專注和保持熱情。比如,我們語文啟蒙學習,兒歌、古詩,一天學習10分鐘、20分鐘足夠了,但是要保持自律,對家長的要求也很高,如何帶動孩子去學習,是需要家長在啟蒙階段就要先想好的輔導方法。既不能強迫學習也不能放手學習,陪伴學習語文,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02寫一手好字,是小學六年級的陪伴重點
有五六年級的家長,總是發愁,孩子書寫不規範,字寫得亂七八糟,年年寒暑假都練字,可就是寫不好,到底怎麼辦?都知道語文考試中,書寫也佔了分值,很可能在關鍵的時候就影響了你的升學成績,到了五六年級才來著急,似乎就晚了。普通孩子想要變得不普通,家長在陪伴學習的語文過程中,一定要重點陪伴和督促的就是練字了。很多家長在陪伴學習的時候,總是把關注點放在背誦課文、作業寫完了沒?作文會不會寫上,往往忽視了練字。小學低年級階段可能還會寫一寫字,到了高年級,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多,想練字也沒有時間。也是家長開始焦慮,到底該如何練字?不差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練字了?
寫字是語文學習,最最基礎的部分,就像我們走路要先學會平衡,說話要先學會發音一樣。寫一手好字,是我們小學六年級家長陪伴學習的重點。練字可以鍛鍊我們的自律性、專注度、手眼協調性、語文的基礎,把字寫好,不光語文學科可以受益,其他的學科都需要書寫規範。普通的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如果字再寫不好,如何在激烈的考試競爭中,為自己贏得一點點機會呢?家長如果只關注學習,忽略了幫助孩子去發展優勢,贏得學習自信的方法,孩子在直面語文學習時,就會感受到信心不足,困難重重,難以在語文學科上建立學習的興趣。
03注重閱讀的積累
六年的陪伴學習,除了把習慣和書寫督促好,閱讀更是不可或缺的輔導。閱讀的積累,家長們都能認識到,如何幫助孩子積累閱讀,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是一個大命題。這不是天天讓孩子去看書,給孩子買一堆書回來要求他看這麼簡單。閱讀是一種學習能力,而且越到高年級,閱讀能力在學科能力中的體現就越明顯,我們看看初一的歷史學習就知道了,以前學歷史,背一背朝代和事件,按照題目要求直接填寫問答,現在的歷史,需要我們從閱讀材料中提取信息,甚至是文言文中概括總結分析歷史事件,沒有閱讀能力,歷史也學不好。
同理,數理化也是一樣的,能讓普通孩子保證學習能力的進步,就需要在六年的陪伴學習中,家長要非常重視閱讀。希望能對普通孩子的家長有所幫助,如果在輔導孩子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