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2020-11-20 泉城柳荷美詩文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黃河鳥島秋光(晏幾道譜)•徐和

山北花殘,山南葉冷,山邊蘆絮無憑。樂園溼地,鷺破水邊瞑。戲水鴛鴦露枕,更怕是、水冷西東。鷗波跡,雙雙留影,渺渺醉深情。

見涓漣碧碧,黃河金岸,靄色微雲。塞上好,鄉村魚米蔬青。遍處歌雲夢雨,舉酒滿、談笑輕風。清秋付,珊瑚淡月,落幕照黃昏。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冷冷行雲(晏幾道譜)•徐和

冷冷行雲,冰風月影,繁華滿眼霜收。紅殘碧落,惆悵掩層樓。彌望煙濤無際,雪浪卷、千古東流。夢多少,草芳也怨,更亦是生愁。

蘆笛聲瑟瑟,悲愁湧上,眉皺心頭。記繾綣,休休密密綢繆。春景千金難有,歲月好、百卉何憂。心難測,行吟立望,月漠漠如鉤。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過盡徵鴻(晏幾道譜)•徐和

過盡徵鴻,江南望斷,水長長伴嬋娟。瑤臺鳳舞,知夢影都難。牽譜夢中漸遠,千屏嶂、珍重花前。算來往,斜陽倚綠,夕照老菊殘。

柳絲拂歲歲,流鶯坐處,己是鴉寒。謾寫是,猶愁筆下紅箋。秋去冬來涼夢,引鏡看、詩鬢蒼顏。誰言怕,淡出香墨,愁水亦潺潺。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賀蘭山西夏一百八塔懷遠(晏幾道譜)•徐和

百塔深幽,千年西夏,追尋党項何休。青山未老,九曲水悠悠。俯仰羌人何去,嘆千古、煙雨清秋。憾來就,閱讀百塔,西夏史籍幽。

見雲煙數縷,料瑤仙我,何處鶴遊。漫無際,舉頭淡月風呦。此意此情共語,黃河水、養育華州。說今日,瀟瀟暮雨,塞上畫風流。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紅色六盤(晏幾道譜)•徐和

紅色六盤,清平樂韻,偉人興嘆風流。天高雲淡,旗漫捲東風。先烈長纓在手,真好漢、縛住蒼龍。行程萬,會師展眼,驅向立延州。

清平一百載,豐功偉績,興盛弘休。愷萌下,川康破鑑何鉤?結束長徵勝地,將臺聚、勝利根由。從今後,戰驅千裡,小米信天遊。

註:1、延州是延安舊時地名;2、愷萌是張國濤的字;3、詞中引用或簡用了毛澤東主席《清平樂•六盤山》中的詞句。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塞上沙湖(晏幾道譜)•徐和

塞上沙湖,雲開景勝,輕波碧浪荷花。朝曦映水,夕照染紅沙。鷗鷺悠悠自去,墩墩處、簇簇蒹葭。微風起,飛花似雪,渺渺際無涯。

聽蘆弦弄管,菱歌泛夜,釣叟蓮娃。晚風裡,聞鷗吟賞繁華。今日畫繪好景,歸來鳳、霧散相誇。鴛鴦影,相依嫋嫋,脈脈倚殘霞。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滿庭芳•銀川西塔吹煙(晏幾道譜)•徐和

西塔吹煙,羌人不見,千年西夏飛丹。憑闌飛緒,粉絮上愁邊。徵戰求和蒙滅,今花信、敗落惜憐。落文史,幾隻殘片,山水卻依然。

看書文似剪,胭脂亂處,顏色還鮮。李元昊,奪兒紅瓣爭牽。劍落鼻尖煙滅,宮內訌、美酒杯殘。雲煙去,江山易改,閱歷史流連。

徐和先生《滿庭芳》七首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
    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烏夜啼•望荷思鴛(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烏夜啼•鴻箋寄語秋書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烏夜啼•鶯花謝了殘紅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烏夜啼•雁魂 徐和先生《烏夜啼》七首(圖片源自網絡)
  • 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
    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一落索•落月啼霜(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一落索•寒露菊芳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一落索•寒露暢懷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一落索•塞上秋色(秦觀譜)•徐和徐和先生《一落索》六首
  • 徐和先生一組《滿江紅》
    徐和先生一組《滿江紅》滿江紅.描寫秋容(姜夔譜)徐和描寫秋容,筆掃盡、然老圃顏。徐和先生一組《滿江紅》滿江紅.目送金秋(蘇軾譜)徐和目送金秋,空鳴雁、南飛速肅。徐和先生一組《滿江紅》滿江紅.吹袖金風(姜夔譜)徐和吹袖金風,一鏡月、時過續存。
  • 徐和先生一組《漁家傲》
    )•徐和秋色殘紅霜露冷,雁陣聲中,告北丹楓暮。)•徐和誰更識天涯碧樹,處處春痕,翠倚江南綠。)•徐和心忍吹霜春己盡,桂馥蘭馨,冷抱菊香粉。)•徐和江畔秋風吹瑟雨,次緒沒的,惹腦愁時住。)•徐和愁是青山煙繞盡,轉首溪邊,翠柳留芳景。
  • 徐和先生一組《一落索》
    )•徐和剪葉黃花金粉,雁陣天邊信。(秦觀譜)•徐和瑟瑟蘆花深處,雪絮飄花暮。(秦觀譜)•徐和秋風吹霜愁倚,檻外清輝地。(毛滂譜)•徐和瑟瑟江風作響,雙節遊暢。豔菊抱首馥留初,更作甚,吟秋賦。
  • 七首《滿庭芳》,憑欄久,遍地落花
    滿庭芳,詞牌名。因唐吳融「滿庭芳草易黃昏」詩句而得名,又一說得名於柳宗元「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等。有平韻、仄韻二體。1.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賞析:這首《滿庭芳》以議論為主,夾以抒情。上片由諷世到憤世,下片從自嘆到自適。它真實地展現了一個失敗者複雜的內心世界,也生動地刻畫了詞人憤世宿和飄逸曠達的兩個性格層次。3.
  • 徐和先生一組《烏夜啼》
    (李煜譜)•徐和風風雨雨花知,縱蝶痴。(李煜譜)•徐和漸漸珊珊冷,菊香盡致殘紅。(李煜譜)•徐和霜窗冷冷悽悽,月朦朧。(李煜譜)•徐和千山雨過霞妝,柳如煙。(李煜譜)•徐和菊花謝了初冬,怎匆匆?
  • 徐和先生一組《鷓鴣天》
    徐和先生一組《鷓鴣天》鷓鴣天•筆下一簾寒露秋(晏幾道譜)•徐和徐和先生一組《鷓鴣天》鷓鴣天•溪水潺潺鷗鷺前(晏幾道譜).徐和徐和先生一組《鷓鴣天》鷓鴣天•歲晚蘆花正瑟秋(晏幾道譜)•徐和徐和先生一組《鷓鴣天》鷓鴣天•望眼乾坤浩蕩雲(晏幾道譜)•徐和
  • 徐和先生一組《踏莎行》
    )•徐和露曲香迷,霜窗月視,院前菊簇凝金蕊。(晏殊譜)•徐和水渺煙輕,山風雨末,夕陽伴水流秋色。(晏殊譜)•徐和嶂落夕陽,江上初月,聽悲風冷紅楓葉。(晏殊譜)•徐和詩賦雲朋,詞填霞友,望涼蟾夜華如晝。(晏殊譜)•徐和夜雨冰涼,西風寒顫,擺搖燈影更珊瓓。
  • 徐和先生一組《臨江仙》
    >徐和疏影橫斜秋際,年年望月吟詩。>徐和塞上早秋霜似雪,湖中水冷漣漪。>徐和鴻送夕陽江落影,青峰邊岸長亭。>徐和舞葉倦花嬌眼,單薄衣冷秋寒。徐和先生一組《臨江仙》(圖片源自網絡)
  • 徐和先生一組《小重山》
    (薛昭蘊譜)•徐和寒月一庭花影重。(趙長卿譜)•徐和瑟瑟吹霜百卉寒。(趙長卿譜)•徐和冷瑟霜風露眼天。(趙長卿譜)•徐和點點殘紅故落急。(薛昭蘊譜)•徐和謾道愁如秋雨出。
  • 徐和先生《踏莎行》六首
    踏莎行•秋韻(晏殊譜)•徐和踏莎行•塞上秋色(晏殊譜)•徐和踏莎行•塞上晚秋(晏殊譜)•徐和踏莎行•塞上秋景(晏殊譜)•徐和踏莎行•重陽踏秋(晏殊譜)•徐和
  • 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
    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沁園春.煙綠雲翻 徐和煙綠雲翻,蕾紫波瀾,繪景掛圖。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沁園春.枸杞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沁園春.詠寧夏 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沁園春.塞北江南 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沁園春》
  • 徐和先生一組《浪淘沙令》
    徐和落日賀蘭山,翠譽江南。徐和塞北夏晨時,煖律涼微。徐和海市蜃樓烏,漠浪疑呼。徐和睛嶂黛綠長,月上清涼。徐和雨露飾花容,漠上輕風。
  • 徐和先生一組《減字木蘭花》
    徐和先生一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寒蛩隱語(蘇軾譜)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百花霜露(蘇軾譜)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山容凝翠(蘇軾譜、雙闋)徐和徐和先生一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六朝勝景(蘇軾譜、雙闋)徐和
  • 宋詞鑑賞:蘇軾《滿庭芳》
    (編者按:本文選自施議對先生《宋詞一百首》(經典一百:21世紀古典詩歌讀本叢刊)頁第〇五三至第〇五四。) 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名和仲後歷知密、徐、湖諸州。元豐中以「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祐中,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除龍圖閣尚書知杭州,改知潁州、揚州。還,遷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再知定州。紹聖初,坐元祐黨,貶惠州,徙儋州(治所在今海南儋縣西北)。徽宗(趙佶)即位,赦還,提舉玉局觀,卒於常州。
  • 玉枝橫牖,疏影自悠閒——滿庭芳十五首
    滿庭芳·雪酒醒三更,臨窗凝望,夜明如畫悽清。漫天蝴蝶,來去悄無聲。幻入莊生曉夢,趁夜色、亂舞迷睛。長天外,千顏一素,不見舊時星。霞騰,輝映處,冰光閃爍,漫撒鹽晶。看涼野茫茫,玉屑層層。遙望蒼松盡翠,梅林遠、凍蕊初生。疏枝上,斑斕五彩,嬌媚對新晴。滿庭芳·夢入桃源秀蕾奇葩,依山傍水,小舟閒蕩溪間。數迷津渡,深處有神仙。
  • 徐照的詩有哪些?徐照的詩詞全集6首
    宋代詩人徐照,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遊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淨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絕境亭 - 宋代·徐照高頂宜登高,吾州見地形。水通蠻國遠,山出海門青。蘚徑僧行跡,風枝鶴退翎。公能同眾樂,私帑建官亭。
  • 這首《滿庭芳》,雖不曾留下姓名,卻讓我們感受到巾幗女人的偉大
    縱覽宋代詞作,為《滿庭芳》填過詞的文人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和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今天,我們不談這兩位北宋大家的《滿庭芳》,而是聊一聊一位南宋普通女子填的《滿庭芳》。這位女子是不幸的,因為她的結局很悽慘,但又是幸運的,至少歷經千年在人世間流還流傳著這首感人肺腑的詞作。徐君寶與他的妻子,本是南宋末期的一對平凡而幸福的夫妻,但是此時戰爭迭起,苟延殘喘的南宋被強大的蒙古鐵騎踏平,徐君寶在戰爭中死去,而他的妻子也被元軍虜去。
  • 「瑞沂杯」滿庭芳首屆全國名家書畫展隆重開幕
    「瑞沂杯」滿庭芳首屆全國名家書畫展隆重開幕2018年11月24日上午,「瑞沂杯」滿庭芳首屆全國名家書畫展在全河景藏品級寫字樓瑞沂中心13樓隆重舉行,本次展覽由臨沂市美術家協會、臨沂市書法家協會、魯蒙書畫院主辦,臨沂鼎峰瑞沂置業有限公司、臨沂滿庭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