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29日報導「我們今天講文化,講城市文化,我想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共識,文化到底是指什麼?它是屬於哪一個概念?」10月29日下午,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主論壇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表示,城市核心精神體現在人文藝術的特色。
葛劍雄認為,城市文化是指某一個特定的人類群體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長期形成的生產生活、生存方式、行為規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人文藝術和相應的規則制度,以及相適應的物質和精神的產物。
在葛劍雄看來,城市文化,精神層面應該表現在主流價值觀念的感召力、親和度、融合力和包容性。「而且我認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一個世界名城更應該體現在城市的這種契約精神、職業道德,城市核心的精神體現在人文藝術的特色。」葛劍雄說,城市文化的認同應該包括三部分。比如,成都這樣的城市是誰的城市?它首先是世世代代在這裡居住的原住民的城市。「如果一個城市變得他們都不認同了,這個城市就失去了歷史的根基。」葛劍雄同時也表示,城市也應該是移民們認同的城市。如果這個城市得不到移民的認同,那麼這個城市便是保守的,是封閉的,甚至是排外的城市。此外,它還應該是流動人口的城市,他們會傳遞這座城市的信息。「三部分人之間文化的碰撞,最後必然是共同促使文化的提升,形成一種富有活力的,開放的新城市文化。」
談及成都,葛劍雄對這座城市誇讚不已。他告訴記者,第一次到成都是在1981年,那時已經下午1點多,但餐廳內還是一派熱鬧的場景,「這種情況在上海是沒有的,菜品的味道我現在都還記得,印象很深。」葛劍雄說,成都應該吸引真正喜歡這裡、並且將個人生活跟這座城市聯繫起來的人。成都是一座宜居之城,同時也是欣欣向榮的發展中城市,吸引越多越多高素質的市民定居,這座城市也會一直向上發展。
葛劍雄認為,成都在物質文化建設中,還需要體現價值觀念和價值精神。在文化精神建設領域上,還需要有更多的引領,「比如說,川菜,很多人認為川菜就是辣。但這是錯的。川菜有1000多個菜譜,其中大部分是不辣的。所以我們今天川菜的傳播,不應該只體現在麻和辣,它應該是更精細的,是可以用普通食材做出的,老少皆宜的美味。而這個改變,不是靠餐飲行業,而是主流文化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