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108將為什麼是天罡、地煞星下凡?為何選三十六、七十二?

2020-12-13 路之意

天罡、地煞,都是星座名稱,屬北鬥叢星。《水滸》裡多次宜稱梁山一百零八將,是由所謂「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組成的。「引首」中說:

「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世,七十座地煞降在人間,鬨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

第七十回說:「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在排座次中又講到:「石碣前面,書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石碣背面,書地煞星七十二員」。宋江所作《念奴嬌》中的「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指的也是「六六」「三十六天罡」,「八九」「七十二地煞」。

那麼,《水滸》為什麼要強調108將都是「天罡」「地煞」星下凡呢?

首先,這是為了強烈表達對梁山起義的所謂「天意」,給梁山事業的正義性抹上「神助」的色彩。

我們知道,在古代社會裡,宗教本來是統治者用來欺騙和麻痺百姓的工具;但是,百姓也可以把宗教作為反抗古代統治者的手段,讓的鬥爭披上宗教的外衣。很明顯,《水滸》作者採取了「神化」法,把起義英雄看做星宿下凡,以此表明義軍鬥爭的合理性和正義性,也就是把宗教作為義軍進行反抗鬥爭的宣傳鼓動工具。

其次,把梁山英雄的「出世」說成是「上應天魁」,還能夠有力地渲染梁山好漢乃是一夥非常之人、非凡之人。

天罡與地煞都是道教信奉的星神。道教宣稱,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每一個星座都有一個神。一百單八條好漢,既然都是星座,也就等於一百單八個「神」了。這就使梁山好漢抹上了神異色彩,煥發著神奇的浪漫主義精神。當然,用天罡地煞來附會梁山大小頭領,也包含著宣揚天命論的因素。

《水滸》用「天罡」、「地煞」做文章,為什麼偏偏選中「三十六」和「七十二」這兩個數字呢?

第一,選中「三十六」等數字,或多或少有點「歷史根據」。

在《水滸》成書之前,「三十六」這數字已出現在一些史書上,如《宣和遺事·亨集》:

「宋江才展開看了,認得是個天書;又寫著三十六個姓名……末後有一行字寫道:「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

還有《宋史》卷三百五十一《侯蒙傳》:

「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此外,《宋江三十六人贊》等書,也提到「三十六」數字。雖然這些史書中都不把宋江包括在三十六人之內,即應該是三十七人。三十六人也並非都是屬於「天罡」星,也有屬於地煞星的,如杜遷。但是,既然已出現「三十六」數字,對《水滸》作者便可能有所啟發。

還有,早在《水滸》成書前,在有的古書中已有「六六雁行連八九」句,即有了「三十六」,「七十二」數字,以後此句便被收入《水滸》中。在一些元雜劇裡,也說到「三十六個英雄漢」,「三十六大夥,七十二小夥」,「三十六座宴樓臺,七十二道深河港」等。這些當然對《水滸》作者採用「三十六」等數字也會有所影響。

第二,選用「三十六」等數字,同我國古代的「五行」思想有關係。

《孔子家語·五帝篇》云: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即所謂「一歲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化生長育,一歲之功,萬物莫敢不成。」

《易坤靈圖》說:

「五帝:東方木,色蒼,七十二日;南方火,色赤,七十二日;中央土,色黃,七十二日;西方金,色白,七十二日,北方水,色黑,七十二日。」

這就是說,我國古代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上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戰國時,「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就頗為流行。「七十二」這個數字大概是從五行思想演化出來的。

第三,選用「三十六」、「七十二」數字,也體現了我國傳統美學觀和民族欣賞心理。

在我國民族發展歷史中,有些數字得到我國人民的偏愛,並賦予了豐富而特殊的含義。如「三」、「七十二」(其實是「三」的倍數擴大)等。這些數字都被大量運用。「三十六」和「七十二」還多少含有吉祥的意思,為人們所喜歡選用。如秦國時的「三十六郡」,西域「三十六國」,「三十六行」、「三十六計」、「三十六變」;七十二賢人,七十二重寶殿,七十二變等等,都是用得非常多的,詞義也多變不一,有虛數,有定數等等。由於長期形成的欣賞習慣與心理,我國人民就好用「三十六」,「七十二」等等數字來表達自己的豐富感情。

結語

作為百姓創作與文人創作「相結合」的《水滸》,自然會把這些數字引入作品中。

相關焦點

  • 水滸108將為什麼是天罡、地煞星下凡?為何選三十六、七十二?
    天罡、地煞,都是星座名稱,屬北鬥叢星。《水滸》裡多次宜稱梁山一百零八將,是由所謂「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組成的。「引首」中說:「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世,七十座地煞降在人間,鬨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第七十回說:「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在排座次中又講到:「石碣前面,書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石碣背面,書地煞星七十二員」。
  •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道教認為北鬥叢星中有36顆天罡星,每顆天罡星各有一個神,合稱"三十六天罡";北鬥叢星中還有72顆地煞星,每顆地煞星上也有一個神,合稱"七十二地煞"。 《水滸傳》中將108位好漢分為"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與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這帶有明顯的傳統道教色彩。道教稱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
  • 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分別是什麼?
    答|百度派 @小九三十六天罡星,星神名。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道教認為北鬥叢星中有36顆天罡星,每顆天罡星各有一個神,合稱"三十六天罡";北鬥叢星中還有72顆地煞星,每顆地煞星上也有一個神,合稱"七十二地煞"。《水滸傳》中將108位好漢分為"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與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這帶有明顯的傳統道教色彩。
  • 水滸108將天罡地煞,一起來盤點一下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三十六天罡與二十八宿、七十二地煞聯合行動,降妖伏魔。道教認為北鬥叢星中有36顆天罡星,每顆天罡星各有一個神,合稱「三十六天罡」;北鬥叢星中還有72顆地煞星,每顆地煞星上也有一個神,合稱「七十二地煞」。《水滸傳》中將108位好漢分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36與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這帶有明顯的傳統道教色彩。
  • 水滸英雄為什麼號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竟是這番緣由!
    《水滸傳》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在水泊梁山中,英雄好漢排定座次,共評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像「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天勇星大刀關勝、天雄星豹子頭林衝……」,每個人的名字前都冠以星宿名和渾號,這種頗具俠義色彩的名稱聽起來威風凜凜,很多水滸迷甚至能將一百單八將的稱號倒背如流。《水滸傳》也許是每個男孩子童年中那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梁山孫立為何沒進天罡?不是陰謀,其中暗含天罡地煞的含義
    不過,從作者寫作角度來看,孫立沒進天罡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孫立進地煞體現了中華民族「人定勝天」的思想。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天罡地煞的含義。古人以旬為單位,把一年的36個旬全部封上星神,就是三十六天罡星。三十六天罡星其實就是三十六旬的旬神。在水滸中,宋江等人是天罡地煞星下凡。單看天罡星,一年中的時間是不停地變化的,每一旬的時間特點都不一樣,有的旬熱,有的旬冷,有的旬令萬物生發,有的旬讓萬物凋零。針對這個特點,水滸中的36天罡的能力也是有強有弱,各有特色。
  • 水滸傳108將,天罡地煞究竟按何排名,有天罡實力竟被安排到地煞
    談到水滸傳,大家都會想到108將,各種起義,各種被壓迫反抗,可我認為全書最精彩的地方不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不是武松打虎,不是智取生辰綱,而是「石碣受天文,英雄排座次」。宋江等人將108位好漢分為「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與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這帶有明顯的傳統道教色彩。三十六天罡星,星神名。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道教認為北鬥叢星中有36顆天罡星,合稱「三十六天罡」;北鬥叢星中還有72顆地煞星,合稱「七十二地煞」。
  • 三十六天罡星 七十二地煞星 一股黑煙衝出地穴 去了哪裡?
    仁宗皇帝聽罷準奏,於是派欽差大尉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夭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即便登程前去。洪信領了聖旨,帶上十來個隨從,離開了東京,徑直奔往信州貴溪縣。走了數日,終於到了貴溪縣的龍虎。 這時有一道人將洪信一行接至三清殿上,並說天師不在,天師臨走時讓我等好好招待。
  • 民俗文化:虛危二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故事你知多少
    、七十二地煞,他們故事你知多少?這也是道教這一說法在民間故事中的發揮,三十六天罡下凡為三十六將,目的就是替天行道,除奸鎮魔,而不是如《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中說的,是一群擾亂人間生靈的天魔。此外,明人餘象鬥《北遊記》中玄天上帝部下有三十六天將,民間俗信中又有哪吒為三十六天將總領使之說,這三十六天將很可能與三十六天罡是一回事,但都沒有記載他們的名姓。
  • 分辨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分布,找準這幾個星辰就可以了
    紫微垣因紫微星而得名,紫微星被稱為「眾星之主」,作為星空的「中樞」,坐鎮這裡的就是紫微大帝(紫微星君和紫微大帝不是同一位神仙)。在紫微大帝的統領下,大家熟悉的就是北極四聖和眾星君(每星上合一位神)。在眾星君中,為人們熟悉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
  • 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哪個更強?
    大部分人要不是從《水滸傳》中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中得知,要不就是《西遊記》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和豬八戒的三十六般變化中得知。清刻本《歷代神仙通鑑》天罡三十六法斡旋造化 顛倒陰陽 移星換鬥 回天返月喚雨呼風 振山撼地 駕霧騰雲
  • 水滸傳裡為什麼是108位梁山好漢,恰好符合36天罡、72地煞
    梁山共有108位英雄好漢,為什麼剛好是108位,36天罡,72地煞,不多一位,也不少一位。紫髯伯皇甫端是最後一位上梁山的,原是為梁山醫治戰馬。宋江等人發現梁山好漢正好聚齊108位好漢,剛好和天罡地煞星吻合。於是,天降石碣和天書,上面將108位好漢與36顆天罡星、72顆地煞星相對應,並排定了座次。
  • 從三十六天罡拿掉兩個,地煞星中誰最適合補位
    文/主任宋江當了梁山老大之後,做了一系列動作,首先就是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字之差,但是這裡面的內涵,釋放出來的信號卻非常值得好好揣摩。為了進一步對梁山員工加強管理,宋江和吳用等人一合計,對梁山108將進行了一個排名,而這個排名還非常有講究,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分成了兩個檔次,第一檔是三十六天罡,第二檔是七十二地煞。
  • 梁山好漢,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所對應的好漢,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都是有座次排名的,他們的座次排名,就是按照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來排的。話說,一百單八將,全都是天上的星宿,三十六天罡是神仙,而七十二地煞是惡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顆星,都各自代表那位好漢。
  • 天罡三十六變與地煞七十二變區別在哪裡?難怪孫悟空變化總是出錯
    因為孫悟空本領比豬八戒強,因此很多人以為七十二變比三十六變厲害。也有的人認為,七十二變包括三十六變,豬八戒正因為學的數量沒有孫悟空多,所以技能才差一些。其實,大家不要被數字所迷惑。在七十二變和三十六變之前,還有兩個不同的定語,分別是地煞七十二變,天罡三十六變。
  • 明明做過梁山寨主,為什麼晁蓋不在108將中?
    然而,在梁山好漢排座次的時候,晁蓋居然沒有被排進去,連地煞星都不是。要知道,在原著中作者說過晁蓋等人「七星聚義」,而水滸之前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大宋宣和遺事》中,也提到了晁蓋,甚至還說到晁蓋是三十六位天罡星之一。
  • 四個方面分析「梁山108將排名」
    說水滸,就不能不說梁山108將。而說到108將,就不能不說他們的排名。水滸之所以能在士大夫和民間流行,並且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108位梁山好漢有綽號、星號和排名。那麼,108將的排名是怎麼來的呢?在水滸第七十一回,宋江等人正在進行羅天大醮。
  • 豬八戒的天罡三十六變和孫悟空的地煞七十二變到底哪個更厲害?
    孫悟空的變化之術為地煞七十二變,豬八戒則為天罡三十六變。 孫悟空當年尋師學藝,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教他變化之術以抵禦三災。菩提祖師讓他選擇變化之術時說:我這裡有天罡三十六變和地煞七十二變,你願意學那個?孫悟空也不知道那個厲害,只知道七十二變更多,所以就選擇了地煞七十二變。
  • 三十六變是天罡,七十二變是地煞,為何悟空不學更厲害的三十六變
    關於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的差距,明明就是豬八戒和孫悟空給拉開了差距,實質上,豬八戒所學的天罡三十六變,其威力是遠遠要比孫悟空所學的地煞七十二變厲害太多的。只不過豬八戒在學習天罡三十六變這門絕技上學藝未精,而沒有達到天罡三十六變的預期效果;反觀在菩提老祖門下學習地煞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則有了較好的一個發揮,而且吳承恩先生筆下的西遊記大有「推崇孫悟空而貶低豬八戒」的成分在其中。所以整體看下來的話,豬八戒的法力神通不如孫悟空,所以也就很直觀地導致了天罡三十六變,不如地煞七十二變厲害。
  • 洪太尉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專家:宋江是星主
    然而這個人物卻是十分重要,他是全書的楔子,正是他打開伏魔殿,掘開鎮壓魔君的青石板,才放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引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梁山聚義。卻不是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