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掛「江湖書法」遭質疑:教授就這審美?

2020-12-11 騰訊網

《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兩千年前老子告訴我們,如果人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那麼醜就會顯現。反過來說,如果人人都知道什麼是醜,那麼美就會顯現。

由美見醜,由醜見美,因此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美與醜共生共存。

01

近日看到一則報導。京大學黃益平教授遭網友質疑,並被調侃「審美低下」。原因是,他將一幅「江湖書法」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充門面」。

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與江湖雜耍水平相當的書法作品,如今網友皆謂之為「醜書」。

沒錯,牆上掛著的,就是網友說的那幅作品。醜,的確是醜了點,但如果以「寫的最起碼能認讀」為標準,該作品達標,一眼便知《龍飛鳳舞》。

黃益平,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任何一個身份都不是我們城鄉結合部之輩所能比的,但如此高端人士掛這樣一幅作品,倒真有城鄉結合部的水平,頗具農村飯店、澡堂的遺風。

網友認為該作品是「標準的」江湖書法,並質疑黃教授:響噹噹的北大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很多網友覺得,黃教授辦公室這幅書法,和那些常被人調侃的「婦女至寶」、「抓住蛤蟆」之類的作品一個水平。

02

有位網際網路大咖曾說:「我的字和畫很醜,但誰規定房間裡不能掛醜書、醜畫?誰規定房間裡一定要掛美書、美畫?」

對啊,北大也沒有規定不許教授掛醜書,那麼黃教授掛醜書有什麼問題?正常來說,沒有規定不讓,掛就沒有問題。

那麼網友為何還要質疑?本質上論,質疑是人的天性。客觀上說,人對美醜的定義不同,一個人認為的美好,另一個人未必認同。網友認為該作品是醜的,黃教授認為它是美的,這又是主觀產生的——美醜對立,質疑油然而生。

怎麼肯定黃教授認為它是美的?

如果他認為該作品是醜的,一定有多遠丟多遠,掛,只能說明認同該作品,並且認為是美的。其實,這與那位「得屌絲者得天下」的小米高管一樣,她說話的時候一定是認同這句話的(不然也不會說),即便很多人不反對她的話。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黃教授知道它是醜的,但他就是喜歡它的醜,如同馬保國一樣「哎嗨,我挨打我樂意,你管不著」。這種可能除了不講理以外,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03

教授不許喜歡「醜書」嗎?沒有這項規定。事實上,人有決定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的自由,只要前提合法,別人就無權幹涉。因而,教授喜歡醜書、掛醜書,那是他的自由,再說了,他又沒掛到你家裡。

聲明一點:這裡並不是不讓網友批評,而是希望在批評之外能提出建議。

比方說,你不喜歡教授掛醜書,說出你不喜歡的理由,之後再提出建議,建議教授掛什麼樣的書法。

其實,罵人很容易,可以說張口就來,抱著鍵盤就敲,可罵完之後呢?若之後還是一如平常,那麼罵就毫無意義。只圖一時的口爽,你罵完我罵,我罵完他罵,往復循環。

我們既然已經知道是醜,就該集思廣益促使其向美的方面改進。雖然對方未必能夠接受,但至少證明我們參與了,並為之努力了。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掛「江湖書法」遭質疑: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
    北京大學黃益平教授遭網友質疑,並被調侃「審美低下」。原因是,他將一幅「江湖書法」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充門面」。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與江湖雜耍水平相當的書法作品,如今網友皆謂之為「醜書」。報導中還稱,黃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特意選了這幅書法作為背景(見上圖)。沒錯,牆上掛著的,就是網友說的那幅作品。
  • 北大教授掛「江湖書法」遭質疑: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
    北京大學黃益平教授遭網友質疑,並被調侃「審美低下」。原因是,他將一幅「江湖書法」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充門面」。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與江湖雜耍水平相當的書法作品,如今網友皆謂之為「醜書」。報導中還稱,黃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特意選了這幅書法作為背景(見上圖)。沒錯,牆上掛著的,就是網友說的那幅作品。醜,的確是醜了點,但如果以「寫的最起碼能認讀」為標準,該作品達標,一眼便知《龍飛鳳舞》。
  • 北大教授辦公室掛「江湖書法」,網友:北大教授就這水平?
    ,同樣也是得益於網友的超強洞察力,當然,別誤會,黃教授不像那些靠一包煙一塊表就揚名的人,作為北大的教授,他的出名是因為自己辦公室掛的一幅書法,怪不得人們都說北大就是一個處處有書香文雅之氣的地方。但就是這幅書法給黃教授惹了一身騷,這幅「搶鏡」的書法被網友質疑是標準的「江湖書法」,黃教授本人也由此被質疑:響噹噹的北大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很多人認為黃教授辦公室這幅書法,水平和那些常被人拿來調侃的「婦女之友」之類的書法在同一檔次。
  • 北大教授喜愛「江湖書法」?網友表示北大審美水平不行了?
    書法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是我們作為普通人也能看出一幅書法到底是好是壞,雖然不夠專業,但是可以從字形的特徵和統一程度基本判斷出這幅書法的好壞。但是一般人都買不起太貴重的名家書法,所以基本一般人牆上掛的都是非名家的書法,以此來起到附庸風雅的效果,同時也能一定程度體現掛書法人的文化素養。但是最近一位北大知名教授卻因為掛了一副「江湖書法」一下子火起來了,這什麼回事呢?
  • 司馬南:我為何質疑「北大教授」丁小平?
    ,而電視臺後臺人員也現場進行了電話確認,這是節目之前未曾預料的事情。  這事並未此劃下句號,針對丁小平的身份之疑仍在聲討中。司馬南在BLOG上表達了自己對丁小平的身份質疑的細枝末節。新聞:鳳凰衛視"偽科學"討論 嘉賓幾成肢體PK(圖)  我為何質疑「北大教授」丁小平?
  • 北大教授稱張家界是「小腳婦女」遭網友質疑(圖)
    北大教授稱張家界是「小腳婦女」遭網友質疑(圖) 北大教授俞孔堅  「張家界的城市建設要發展,就不能為城市化所累,不能惦記著做小腳婦女;而要有大腳之美
  • 北大教授王嶽川被攻擊為「書法騙局」,網友:江湖書法家水平
    王嶽川是中國書法界的名人,是中國最高學府北大的教授,長期作為北大書法研究的帶頭人,加上他口若懸河的演講技巧,其知名度迅速後來者居上,引得了大量的關注,業內人士稱其為天才型書法家,是中國老百姓口中的天之驕子,然而這位「大書法家」今年碰上事情了。
  • 孔子73代傳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因不當言論遭質疑,你了解嗎
    說到北大作為我國每年高考考研考博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大學,這所高校有著無比神聖的地位,而北大每年高考錄取的考生皆可以稱為各地的天才級人物了,和清華一樣,能夠考上北大的考生分數有多高,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比如在去年的四川高考之中,該校和清華一起在理科的招錄階段雙雙分數超過了700分,讓不少人感慨萬千,想考上它們實在是太難了。
  • 北京大學裡的江湖書法,最高學府如此審美,驚呆網友
    北京大學也有著濃厚書法氛圍,自蔡元培一九一七年擔任北大校長以來,便成立了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會,著名書法家沈尹默便是書法研究會的會長。可最近的一次媒體採訪中的一幕,卻讓無數人大跌眼鏡。,值得注意的是,畫面正中這幅書法作品,卻是一幅實實在在的「江湖書法」,龍飛鳳舞四個大字寫得實在是「龍飛鳳舞」。
  • 北大清華等十六所高校的特聘書法教授,寫的春聯卻不如小孩子
    所以自古春聯就是畢較講究的,既要求對仗工整,用語吉祥喜慶,也講究用筆大氣磅礴,最好是一副春聯往牆上一貼,就可以讓四方來客眼前一亮,這才是最好的春聯。但是隨著這些年新式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眼光和審美也有了更加豐富的表現。在春聯上面也花了不少心思。
  • 從劉主席「口出狂言」到王教授「書法騙局」——近期書壇熱點事件回放
    從書法大賽現場為獲獎者頒發數十萬現金,到趙長青落馬、李士傑失聯,從四年一屆的書法國展引發褒貶熱議,到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北大教授王嶽川書法遭狠批,從劉洪彪放言「當代書法很多方面超古人」,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前副館長陳履生撰文替其「解圍」……這還不包括在嘉德拍賣拍了2億多元的趙孟頫書法作品「贗品」之爭!吐槽與爭議齊飛,質疑與批評同在,讓圈內圈外看得熱熱鬧鬧。
  • 北大教授阿憶為鏟屎官打抱不平,張頤武則提出質疑,網友:為啥?
    北大教授阿憶為鏟屎官打抱不平,張頤武則提出質疑,網友:為啥?鏟屎官突然有些沉寂了,這些天來沒有見到他的社交平臺有更新,正當人們都為此感到遲疑的時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阿憶,突然更新了個人社交平臺,為鏟屎官打抱不平:為什麼要限制鏟屎官這些微博的轉發或評論?阿憶教授隨文配了九張照片,分別是鏟屎官的博文,但是從照片中,很明顯地能夠看到無法轉發和評論。
  • 北大五位教授在泰安舉辦書法作品展覽及捐贈儀式
    「北大書法三人行」應著名書法家楊辛教授之邀,以泰山為主題創作了30餘幅書法作品,並於2015年12月20日赴泰安出席「楊辛、張國有、張振國、陳洪捷、牛耕耘作品展暨捐贈儀式」。展覽在泰安市美術館舉行,共展出了56幅作品,其中包括多幅高約三米的巨幅作品。94歲的著名美學家楊辛、北大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以及北大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琳專程到泰安參加活動。
  • 北大教授因寫錯字遭抨擊!
    北大教授因寫錯字遭抨擊!這是王嶽川先生寫的一幅書法,內容為李白《贈汪倫》詩(下圖)。想必大家一定看到了作品上米黃色的三個圈,這是熱心網友圈出的錯別字,也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圈」,王嶽川遭到社會大眾的抨擊。
  • 「外行」教書法,北大為什麼離書法那麼遠?
    近日,看到「北大清華講座」公眾號發布了北京大學開設有「書法審美與實踐」課程。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北大是國人心中的文化高地,1919年北大就由沈尹默牽頭成立了「書法研究會」,百年北大的人文氣息和學養傳承在北大這塊沃土積澱成高原,於是就想去聽課充電。
  • 文化書法的精神魅力——王嶽川教授訪談錄
    謝謝各位朋友、謝謝書法網周先生,給北大書法研究所一個機會跟大家談談這一個月以來書法研究所艱難而有效的推進歷程。以上這四大艱難使得我們如履薄冰。北大無小事,北大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在社會上被擴展成一件大事。書法在北大、在很多教授眼裡確實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是在北大書法所看來則是頭等大事,這是角度不一樣,為了書法的建設或者文化的書法呈現。金公作為所長,年事已高,還堅持去首都博物館看場館,堅持每天給我個電話問進度。
  • 北大網紅教授薛兆豐信息已被北大國發院官網刪除
    薛兆豐此次離職的原因涉及到三個方面,一個是觀點之爭,一個是身份之爭——即不是北大校聘教授,只是國發院院聘教授,第三個便是專業之爭,即沒有專業期間的學術論文發表。有一些人認為,薛兆豐沒有學術文章不能稱為教授,水平不夠,持有這類觀點的人數也不算少。
  • 北大教授浦江清之女質疑北大出版社侵犯版權
    近日,中國文學史專家、北大教授浦江清先生的女兒浦漢明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材料,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1月出版的浦江清隨筆集《生命無涯》襲用了浦漢明與其先生彭書麟編輯
  • 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
    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經常關注國學圈的人,肯定都知道南懷瑾這個名字。南懷瑾在生前的著作多數都是以演講為主,一直致力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比如《孟子旁通》、《論語別裁》等共計三十多冊,被相關人員翻譯成了八大語言流傳在世界各國。
  • 大師教授們的戰爭:民國時期北大教授如何「掐架」
    黨同伐異,沈尹默抹黑胡適1949年後,留在大陸的北大教授還有沈尹默,也是與胡適掐架最激烈的一個。這位寡言少語的教授在北大十六年,沒有做過一篇學術文章,卻長期屹立不倒。沈尹默最大的絕招便是黨同伐異,一是聯合浙江同鄉,如蔡元培;二是聯合沈士遠、沈兼士兩兄弟。同是海歸,留學日本的沈尹默自然看不慣留學英美的胡適、蔣夢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