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
經常關注國學圈的人,肯定都知道南懷瑾這個名字。南懷瑾在生前的著作多數都是以演講為主,一直致力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比如《孟子旁通》、《論語別裁》等共計三十多冊,被相關人員翻譯成了八大語言流傳在世界各國。但南懷瑾由於人氣過於紅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議,有的人認為他是國學神壇的代表,也有人認為他是臭名遠揚的騙子,更是有一位北大教授認為南懷瑾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
南懷瑾1918年出生在中國浙江溫州,由於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歷任了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以及中國文化大學的教授。南懷瑾教授的粉絲不僅僅限於國內,海外更是擁有粉絲無數,國內眾多高校的院長都很喜歡他,央視更是多次邀請他上節目進行訪談,這一切的成就都來源於他本身的修養,無論是江湖事件、武術解析、佛教文化,還是旁門左道也好,就沒有他不精通的。
但南懷瑾教授所寫的東西,還是遭到了部分人的質疑和辱罵。一生寫下了將近60部著作,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圍繞佛學展開,他也算是一個佛學的理論家,而且還是一個通人的自我定位,但由於他一生未出過一次家,也沒有上過一次大學,所以遭受了部分人的質疑和辱罵,認為他是胡亂編寫的,寫的東西毫無意義可言。
為何北大教授會認為南懷瑾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呢?首先你要知道南懷瑾是世人眼中的曠世奇才,因為他寫的東西雖然不夠專業,但是很深奧,不同的人去看他書的時候,所得到的感悟和想法是各不相同的。
其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南懷瑾的寫作風格。在文學寫作圈裡,幾乎所有人的寫作風格都是固定的,比如你是用散文體寫抒情小說,就一直會堅持寫同種風格的小說,而不是隨心所欲地創作,但南懷瑾卻不同,在佛學的基礎上根據心情和經歷隨意創作,文章內容根本不會受到限制,因此在文壇裡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
南懷瑾的書很多都是隨心創作,能讀懂的人自然就懂,不受約束地去創作,讓人生寫在簡單的文字中,並且他看透生死的心態也是值得很多人去深思的。北大教授對自己的專業比較懂,對自己不專業的領域就不應該胡亂評價,畢竟南先生本來就是一位修行者,而不是一位學術家。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本文由青蜂天下原創,禁止抄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