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是個「江湖術士」?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2020-12-15 孤風婉史

富有體力的人通常只能戰勝一個人,但是富有知識的人卻總是能所向披靡。在這個越來越要依靠智力工作辦事的時代,空有一副好皮囊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用處的。但是南懷瑾卻被大家懷疑他究竟是「大師」還是個「騙子」?因為他的著作只適合文盲村夫去閱讀

初出茅廬南懷瑾

二十世紀,南懷瑾生於民國浙江省的一個小村子裡。和平常的文學家不一樣的是,他小時候就是個「草包」,在班級裡一直屬於吊車尾的狀態。因為小學畢業考試的總成績是倒數第一,因而只得到了一張肄業證書。

南懷瑾的父親覺得兒子不是讀書的這塊料是為了生計決定讓南懷瑾去商店做個學徒或者去學個木雕擁有個一技之長,將來再怎麼樣有口飯吃。但是南懷瑾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也堅決不肯做這些粗活,無奈之下,父母決定讓他在家自修課程。為了幫助兒子更好地完成自修課程,還專門為南懷瑾請來了葉公恕這樣一位博古通今的老師。

1935年,僅有十七歲的南懷瑾和他的姨表姐近親結了婚,並且有了一個兒子。雖然他已經安了家,但是身為一個男人,還是想著自己應該立個業,於是在兒子出生的那一年他就離開了溫州,前往了浙江的一個國術館學習武術,並且後來成功畢業,取得了武術教官的資格。

二十歲的他又在戰爭時期進入了四川,考上了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在畢業之後擔任位於四川的中央軍校的軍官教育隊。

縱觀南懷瑾的前半生,好想和文學知識什麼的一點兒也不沾邊,先不說是他的能力夠不夠,他自己本身對文學什麼的好像也沒什麼興趣,天天對什麼武術、軍隊的情結好像更重一點。但是就在1943年,南懷瑾在遇見了袁煥仙之後頓時感覺到了相逢恨晚,形成了莫逆之交,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正巧當時禪門的虛雲老和尚前往重慶,為了「保護國家」而做了一場「護國息災法會」。於是袁煥仙在出關之後帶著南懷瑾一起前往了重慶,為的是請求虛雲長老可以前往成都的靈巖寺。虛雲老和尚欣然接受,和袁煥仙與南懷瑾一起成立了一個位於靈巖寺的維摩精舍弘法,南懷瑾成為了維摩精舍的第一任弟子,隨侍在虛雲左右,潛心參修禪道

生活窘迫到生活巔峰

直到1949年,建國之後,一家人卻從大陸遷到了臺灣。南懷瑾也陰差陽錯地受到了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的邀請,前往這些學校為他們講學。

即使是這樣,得到了經濟來源也是微乎其微,根本不夠彌補家用和填滿日常開支。無奈之下,1955年,南懷瑾出版了《禪海蠡測》一書。但是卻事與願違,一本都沒賣出去,根本沒有人願意購買

南懷瑾就游離在菜市場附近,就像是一個擺攤的小販,只不過寫的是自己的作品。當時的很多人都會看到有一個老人,右手拿著筆寫著字,左手抱著孩子,雙腳推著搖籃,很多人都為之動容,感嘆生活的不容易。

但就是這樣,南懷瑾用著自己強大的記憶力寫出來的多年在山上閉關參悟的禪道的著作,也依舊是無人購買和品鑑。《楞伽大義今釋》和《楞嚴大義今釋》就孤零零地躺在角落裡,落了一層又一層的灰卻無人問津

很多時候有些人真的是命不該絕,「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南懷瑾在多年之後經人介紹認識了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杜月笙的得力幹將之一——臺灣的航運業老大楊管北。因為當時楊管北稱病說自己不再插手航運業的主要經營,自己在家開闢出了一個精舍,可以潛心研習打坐,所以南懷瑾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曙光,想著自己可以物盡其用。

但楊管北好歹是見過一些世面的人物,根本瞧不上南懷瑾這樣一個要名沒有、要勢沒有的小人物,毫不留情地說道根本不相信他,也根本不想聽他說什麼,甚至還覺得他在變戲法,譁眾取寵罷了。

南懷瑾聽到了這個並沒有惱怒,因為不想再過之前那樣的苦日子,所以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恆心,整整用了六年時間才將楊管北徹底的「收入囊中」。

楊管北的看法慢慢的變成了從不感興趣,到不信,到感興趣,到懷疑自己的判斷,再到信,最終變成信得心服口服。為楊管北的地位和經歷,很多的江湖人士都開始對南懷瑾恭敬有加,紛紛前來問經求道。

1963年,臺北的中國文化大學的創始人張其昀竟然聘請了南懷瑾作為禮學院院長和教授。南懷瑾可真是典型的「農村地主中了彩票」,根本是自負的不得了,開出條件自己不可能到學校上課,只能讓研究生來到自己家裡聽自己上課。

誰知道這個條件被全票通過,前往上課的人還真的不少。到後來南懷瑾乾脆就在臺北的輔仁大學開設了專門講述《易經》的課堂,來往的人更是絡繹不絕,而這些前來求學的學子們大多都成為了臺灣政治以及財經界的人士

這或許就是南懷瑾的巔峰時期了,連央視在當時都發微博祝他生日快樂,紀念這位大師的誕辰。間接看來,南懷瑾也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大師了。

揭露真正的「騙局」

但是除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之外,很多人還是對此抱著懷疑態度的。因為從人們的學識素養提高之後,很多有學識知識的人對這些「神學」、「禪道」、「江湖騙子」什麼的都會覺得是一種「忽悠騙術」,畢竟是騙子,所以騙人技術也是層出不窮,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

李敖對此就產生過義正言辭的分析。南懷瑾只能算是一個修行人,往大了說也只能是一個佛學理論家,他的六十部著作也全部都是一個中心——佛學。但是他也並沒有正式出家,只是當年失蹤了幾年說是去閉了關,再看看他的成績,最高分也沒幾十分,根本配不上文學家這個稱呼。

文學家通常是指從事文學創作或研究的專家,主要指的是在作家圈裡有影響力的並且至少在五大文學體裁中擁有兩門以上的突出成就的作家、學者。南懷瑾寫的根本是照搬照抄,空有其表,亂七八糟的,完全沒有什麼內在值得探究的內涵所在。那些慕名而來的學者和前來討教的學生也不過是被南懷瑾的「噱頭」所蒙蔽了,因為他們有著嚴重的從眾心理。

說白了,其實南懷瑾就是個滿嘴跑火車的「江湖術士」,與其稱他為文學家,還不如說他是「武學教練」,起碼他真的是學習過武術,但是在文學方面,他是真的沒什麼造詣,他的書沒人買,北大某教授也曾經說「他的書只配一些不懂文學的文盲和村夫看。」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莫言是第一個在國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文學水平應該是公認的很好的,可仍有許多人看不上莫言的作品;雖然與這位「大師」相比,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小巫見大巫,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最具爭議的作家之一,曾經有一位北大教授抨擊說:他的作品只適合不識字的村夫看!
  • 南懷瑾更像江湖術士?北大教授:他的書是民間演義,全是胡言亂語
    北大的教授對他也頗有微詞,稱他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看。大師也有黑歷史每個人都有黑歷史,每個人也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南懷瑾出生於1918年3月18日,是個地道的浙江人。1931年,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位居倒數第一,也因此只得到了證書。父親認定他讀書沒有出路了,再讀下去也不過是浪費時間,便想讓13歲的南懷瑾去學一門手藝養活自己,學習木雕或者到商店裡當個學徒。南懷瑾心氣兒高,自然沒有答應,但他也不想再在學校裡學習了,而是要求在家裡自學。
  • 南懷瑾更像江湖術士?李敖稱其騙子,北大教授批他的書是胡言亂語
    他宣揚國學,一生為中國正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所努力,卻總有人盯住他明明修道卻生兒育女且葷腥不忌不放。北大的教授對他也頗有微詞,稱他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看。李敖在《李敖笑傲江湖》一書中就直言不諱地表達出了他對南懷瑾的不滿,稱南懷瑾實際上就是個騙子。
  • 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
    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經常關注國學圈的人,肯定都知道南懷瑾這個名字。但南懷瑾由於人氣過於紅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議,有的人認為他是國學神壇的代表,也有人認為他是臭名遠揚的騙子,更是有一位北大教授認為南懷瑾的書,只適合農村人和文盲來讀。
  • 南懷瑾是騙子還是高人?北大教授:他的書狗屁不通、文盲村夫才讀
    而批判他的人則認為他的書狗屁不通,甚至有北大教授揚言:「南懷瑾的著作常識性錯誤很多,只適合沒有文化的文盲村夫閱讀。」此兩派可謂是旗鼓相當,彼此之間相互攻訐,自南懷瑾先生在世之時,此類言論已然是不絕於耳。愛他者視其為父母也,惡其者視其為「神棍」也,此兩端各執一詞,數十年來沒有爭出個高下來。
  • 南懷瑾: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某教授:他的書只適合鄉野村夫
    在如今的國學圈子裡,有這樣一個人物,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贊之者說他是「維摩現世,法雨漫天」,貶之者對他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大家鬥士方舟子、已故文學大師李敖先生,都認為他是「神棍」、「大忽悠」,北大教授李零更是言辭激烈的說,他的書適合鄉野村夫去看。這個人就是南懷瑾。
  • 南懷瑾:「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宜文盲村夫看
    李敖更在書中直接開罵,「南懷瑾在我看起來,根本就是個騙子」,理由是《論語別裁》有很多「學術硬傷」。於是,一個關鍵問題就來了:南氏,作為「國學」與佛學領域的雙棲大佬、超級流量IP,爭議又如此巨大,那他的書到底值不值得買、該不該讀、應學?敝人緣分所致,讀南先生的著作較早,為老讀者,想冒昧談點體會。
  • 南懷瑾究竟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文盲白丁讀
    一方面,有人認為他猶如神壇的人物享譽國內外,但是也有人認為他不過就是一個臭名遠揚的人,而且還屬於那種江湖騙子,不負責任的人物。所以北大某個教授就稱南懷瑾的書只適合鄉野村夫來讀,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那就往下看吧。
  • 南懷瑾:大師or騙子?他的書,北大教授暗諷文盲才看,是不懂讀法
    李敖更在書中直接開罵,「南懷瑾在我看起來,根本就是個騙子」,理由是《論語別裁》有很多「學術硬傷」。在世人眼中,他更兼江湖術士、武術高手、國故學者、佛教上師、道家修習高士、旁門左道大師、縱橫捭闔的廟堂策士等形象標籤。是以所寫,既深又雜,既專業又粗蕪,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人都說他是一個無法被歸類的曠世奇人,但他的核心身份,實為佛學家\佛教居士。他所留下的那些書,總體上就是「當代維摩詰」式的一家之言。
  • 南懷瑾:國學大師?江湖騙子?深圳大學教授:吹捧他的必是文盲
    每次國學熱潮的興起,都有一個人會被提及,那就是南懷瑾。南懷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爭議人物,有人說他是國學大師,也有人說他是江湖騙子。前些年,深圳大學的教授徐晉如就公開批評南懷瑾:南懷瑾文言閱讀能力連初中生都不如,《論語別裁》可謂"錯誤萬出",尊南懷瑾為南師的必系文盲。
  • 南懷瑾究竟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文盲白丁讀
    ,說南懷瑾根本就是個騙子,毫無價值,他所著的任何一個文章都是學術硬傷。佛學大師,江湖大佬其實呢,我們在讀南懷瑾的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重他的身份,首先他是一個佛學家,而且是一個通人的自我定位,南懷瑾的身份來說,其實可以算是一個佛學的理論家,同時也可以說是一個在修行的修行者。
  • 南懷瑾的作品應該普及嗎?
    昨天,偶然看見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叫做《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作者是「一枕古書」。可以看出來,作者是對南懷瑾基本上持有贊同態度。他首先承認了一個事實,即「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作小巫見大巫,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爭議最大的一位作家,曾經有北大教授對其抨擊道: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 南懷瑾被方舟子認為是江湖騙子,北大教授也將他歸為旁門左道
    >北大教授李零對南懷瑾的批評尤為尖銳,幾乎將南懷瑾先生貶得一文不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好多人因為沒有查到他後來的學習成績,就直接以他學校時期的「倒數第一」給南懷瑾的學習能力定性,要將他的這個汙點無限放大。
  • 學者將南懷瑾類比東京熱 稱尊南懷瑾者必是文盲
    尤其是南懷瑾的書,錯謬荒悖滿篇,真稱得上是「滿紙荒唐言」,如果誰還花時間去讀,那可真是笨伯了。只需要略翻一翻,就知道其人其書,毫無價值。我最早知道南懷瑾,是在剛從清華轉學到北大的時候。因為我每天穿長衫,有一位同學就說,臺灣也只有兩位先生穿長衫,一是李敖,一是南懷瑾。李敖的書,也是略翻過數頁,就非常反感。過些天正好在萬聖書園看到南懷瑾的書,信手一翻,就知道這是一個妄人。
  • 南懷瑾是偽國學大師?李敖:他就是一個江湖騙子,講道理很膚淺
    ,說他就是一個江湖騙子完全不冤枉他,他講的道理也很膚淺,沒有任何的實用,就如雞湯一樣。 顯然李敖不認為有人能出幾本書,能做一些所謂的悟道參禪的事情就能成為所謂的國學大師了,這一種修行的行為就是一種江湖術士的行為
  • 徐晉如:南懷瑾的錯謬「罄竹難書」
    尤其是南懷瑾的書,錯謬荒悖滿篇,真稱得上是「滿紙荒唐言」,如果誰還花時間去讀,那可真是笨伯了。只需要略翻一翻,就知道其人其書,毫無價值。我最早知道南懷瑾,是在剛從清華轉學到北大的時候。因為我每天穿長衫,有一位同學就說,臺灣也只有兩位先生穿長衫,一是李敖,一是南懷瑾。李敖的書,也是略翻過數頁,就非常反感。過些天正好在萬聖書園看到南懷瑾的書,信手一翻,就知道這是一個妄人。
  • 南懷瑾的「學問」為啥飽受詬病?源於其修行人的本質
    在世人眼中,他更兼江湖術士、武術高手、國故學者、佛教上師、道家修習高士、旁門左道大師、縱橫捭闔的廟堂策士等形象標籤。是以所寫,既深又雜,既專業又粗蕪,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人都說他是一個無法被歸類的曠世奇人,但他的核心身份,實為佛學家\佛教居士。他所留下的那些書,總體上就是「當代維摩詰」式的一家之言。
  • 北大教授辦公室掛「江湖書法」,網友:北大教授就這水平?
    ——主人是個有文化有素養懂審美有品位的「高檔」人士。而北大的知名教授黃益平其實也是一位低調人士,他在經濟圈內早就是知名人士,但一次極為平常的訪談,卻讓他成為了廣為普通人所知的大名人。,同樣也是得益於網友的超強洞察力,當然,別誤會,黃教授不像那些靠一包煙一塊表就揚名的人,作為北大的教授,他的出名是因為自己辦公室掛的一幅書法,怪不得人們都說北大就是一個處處有書香文雅之氣的地方。
  • 北大教授掛「江湖書法」遭質疑:教授就這審美?
    北京大學黃益平教授遭網友質疑,並被調侃「審美低下」。原因是,他將一幅「江湖書法」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充門面」。 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與江湖雜耍水平相當的書法作品,如今網友皆謂之為「醜書」。
  • 北大教授掛「江湖書法」遭質疑: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
    北京大學黃益平教授遭網友質疑,並被調侃「審美低下」。原因是,他將一幅「江湖書法」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充門面」。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與江湖雜耍水平相當的書法作品,如今網友皆謂之為「醜書」。報導中還稱,黃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特意選了這幅書法作為背景(見上圖)。沒錯,牆上掛著的,就是網友說的那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