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當天8:00至24:00,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個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力量,並以此為契機,看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看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新碩果,看中國音樂力量的崛起。
圖說:《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海報 官方圖
此次馬拉松音樂會由百位海內外優秀音樂家強強聯手,60首音樂會曲目和50段珍貴音視頻史料,幾乎囊括貝多芬一生所有創作體裁。鋼琴家李堅、柴瓊妍、安天旭、柴瓊妍、江晨、左章、詹姆斯布朗(James Brawn)、李堅、萬捷旎、王魯、閆競舸、左章、周希希、張誠傑、安天旭、閆競舸奏響「熱情」、「暴風雨」、「黎明」、「狩獵」、「槌子鍵琴」等多首貝多芬獨具代表性的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家寧峰、紀堯姆(Guillaume Molko)、大提琴家朱琳吳敏喆、吳敏喆朱琳以及攜手鋼琴家左章、張亮、江晨、黃秋寧會互相、江晨、張亮、左章合作帶來貝多芬的經典小提琴奏鳴曲和大提琴奏鳴曲;上海四重奏、北極星四重奏則將演繹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歌唱家宋倩、周正中、許蕾、宋倩唱響貝多芬的歌劇選段及藝術歌曲;來自上海愛樂樂團及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的聲部首席更是組合演繹貝多芬的多首室內樂作品。
此外,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也是馬拉松音樂會的亮點所在。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搭檔,鋼琴家左章和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搭檔、豎琴演奏家陳妤穎和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琵琶演奏家吳蠻搭檔豎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Julie Smith Phillips),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檔和鋼琴家齊一多,不約而同地挑戰了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民樂和西洋樂的多重改編讓貝多芬的音樂綻放出別樣的色彩;鋼琴家張勝量(牛牛)演繹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的李斯特鋼琴改編版,楊雪霏和黃蒙拉將聲樂作品藝術歌曲《阿德萊德》用弓弦的形式重新呈現,長笛演奏家富足、單簧管演奏家王弢、口琴演奏家趙晨曦更是拓寬了貝多芬作品在小眾樂器上改編的可能性。
如今,當代的音樂家也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演繹,為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用獨特的方式紀念大師:燃點人聲樂團用阿卡貝拉唱響《歡樂頌》;來自JZ Music的爵士樂演奏家李曉川、張雄關、田欣通過即興創作淬鍊貝多芬音樂的爵士味道;鋼琴家朱林蕾用電子樂重構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中國各大樂團長笛首席集結奏響貝多芬《F大調第二浪漫曲》的長笛樂隊版;人氣音樂劇演員賈凡、孫豆爾、崔恩爾帶來音樂劇《貝多芬》唱段,呈現年輕音樂人對貝多芬音樂的「新玩法」。
與此同時,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作曲家卡普欽斯基(Jaroslaw Kapuscinski)、波恩歌劇院、法國國國家交響樂團、西德科隆廣播交響樂團、紐約當代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芭蕾舞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瑞音樂家室內樂團等中外名家名團,也通過視頻進行跨時空對話,演繹經典。
(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