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蔣介石敗走臺灣,臨走前做了三件大事

2020-09-03 重慶萌妹子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佔總統府,南京解放,蔣介石費盡心機想要促成的劃江而治也失敗告終。面對國軍的節節敗退,蔣介石不得不選擇退守臺灣,保存實力。為了不讓解放軍順利接管政權,蔣介石臨走之前,做了三件大事,圖謀東山再起。

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


1、發動宣傳戰

蔣介石

蔣介石在敗退臺灣前,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貼滿傳單,傳單上寫道「美國馬上就要進行第三次世界大戰,委員長中秋節就要回來吃月餅」。為了達到製造混亂的目的,蔣介石退出大陸之前,將南京監獄裡面的所有地痞、流氓釋放,妄圖大陸治安越加混亂。

2、帶走大量的黃金和文物

蔣介石帶走的黃金和文物

1949年蔣介石敗走臺灣,為了洗劫財富,蔣介石全然不顧幾億國人掙扎在生死線以下,下令將國庫金銀珠寶,故宮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全部搬空運往臺灣。據說,蔣介石運送到臺灣的金塊有227萬兩(1兩約為37.5克),以現在的價值來說,約為2500億元,而就當時來說,價值則更高。

晚年的蔣介石和宋美齡

至於文物,從戰事潰敗的那天起,蔣介石對故宮文物早已虎視眈眈,並早已下達明確的指示。國軍將故宮文物分三批由南京遷往臺灣。據統計,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五千四百九十六箱,並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最有特色的精品。蔣介石曾說過:「凡是能帶走的堅決帶走,帶不走的統統毀掉。」

3、全國部署潛伏特務,為反攻大陸做準備

國民黨特務劇照

蔣介石退守臺灣前,曾命令國民黨各大特務機關在全國部署潛伏特務,為未來實現反攻大陸,做長期準備。當時潛伏大陸的國民黨特務數量龐大,僅南京一個城市的特務就多達3000多人。1949年4月24日,在一片歡呼聲中,解放軍進入南京城,然而此刻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似乎隱隱透露出一絲絲不安,在慶祝的人群中,偶爾能發現幾雙陰冷的眼神,那些秘密潛伏在南京的三千多名特務開始蠢蠢欲動。

國民黨特務劇照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臺北士林官邸,柩厝市南慈湖畔,享年87歲。從1949年撤退到臺灣後,蔣介石再也沒有回歸故裡浙江溪口。當然蔣介石去世後魂歸故裡,也成為是一種奢望和夢想。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隨著解放戰爭的持續進行,共產黨人不斷解放全國各地,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溪口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的軍隊節節敗退,他自己深知大陸待不下去了,在這段日子裡,慰問親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祖國河山成為了他的日常活動。
  • 蔣介石曾在日記中寫道:我敗走臺灣,這3人才是罪魁禍首
    1949年元旦前一晚,一場別開生面的元旦晚宴在蔣介石的南京總統府邸舉行。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蔣介石卻沒有迎接新年的喜悅,他坐立不安,滿腹心事。 此時人民解放軍已經取得淮海、平津戰役的勝利,發起了戰略反攻,局勢已經扭轉,蔣介石敗勢已定。
  • 蔣介石1949年敗退臺灣時,一定要帶走的這三個人,身份個個驚人
    蔣介石1949年敗退臺灣時,一定要帶走的這三個人,身份個個驚人蔣介石在1949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每次戰爭屢戰屢敗,所以導致自己的精銳部隊大大削減,而蔣介石也漸漸失去了大陸人民的民心,在這樣的生死存亡之際,蔣介石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撤離大陸,前往臺灣。而蔣介石在準備撤離大陸的時候。
  • 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時帶走三樣寶貝,卻唯獨忘了最重要的一件!
    49年解放戰爭勝利前夕,蔣介石節節敗退,曾經有高僧指點他,在中國要先守四川,再守臺灣,如今四川已經守不住了,只能籌備去臺灣了!所以,在敗退臺灣之時,蔣介石囑咐下屬,一定要帶上他叮囑要帶的東西。大家肯定就想,蔣介石要帶的一定是金銀財寶之類的。
  • 蔣介石在臺灣辦的兩件大事
    蔣介石一到臺灣便宣稱:「我們要為堅持、實現三民主義而戰,滿清革命時期,我們乃是以民族主義為重心;在軍閥革命時期,則是以民權主義為重心;在今日國民革命時期,乃是以民生主義為重心。」實施民生主義的起點,便是開展「土地改革」。  蔣介石政權的「土地改革」是分三步進行的:  第一步:「三七五減租」。  一是限定耕地租額。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蔣介石敗走大陸後幹了這件事情 終於在臺灣站穩了腳跟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蔣介石帶著蔣經國,乘坐專機「美齡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倉惶逃往臺灣。坐在飛機上,蔣介石望著舷窗外面的河山,臉色沉重,一言不發。他深知,自己這一去臺灣,恐怕再難回來大陸。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帶走的這三樣東西,價值賽過5億黃金
    1949年,民心盡失的蔣介石踏上了一班前往臺灣的飛機離開了大陸,自此再也沒能回到大陸。 在逃亡臺灣的頭一年,蔣介石下令把大陸能夠弄到手的黃金白銀全部轉運去臺灣,蔣家王朝到底從大陸帶走了多少黃金白銀,到目前依舊是眾說紛紜。
  • 49年戰敗,蔣介石離開大陸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1949年12月,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敗走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蔣介石撤回臺灣時,對於失敗的原因,全部歸咎在了自己的下屬身上,堅決認為當年自己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對的,於是對毛人鳳說道:國民黨戰敗,楊虎城要負全責。毛人鳳立馬心領神會。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幹了哪兩件大事?
    蔣介石一到臺灣便宣稱:「我們要為堅持、實現三民主義而戰,滿清革命時期,我們乃是以民族主義為重心;在軍閥革命時期,則是以民權主義為重心;在今日國民革命時期,乃是以民生主義為重心。」實施民生主義的起點,便是開展「土地改革」。蔣介石政權的「土地改革」是分三步進行的:第一步:「三七五減租」。一是限定耕地租額。
  • 蔣介石去世後,是魂歸大陸,還是留在臺灣,蔣家人是這樣決定的
    抗日戰爭之後,我們還沒有緩過來,解放戰爭就爆發,但是當時我黨的力量已經足以去國民黨抗衡,所以經過幾年的角逐,我黨終於在1949年拿下了最後的勝利,那一年應該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當時由於形勢急迫i,他不得不帶領他手下的一種將領逃亡臺灣,只是在臨走之前來到溪口老家去慈母的墓前祭拜老人
  • 130張蔣介石罕見照片,揭露了他敗走臺灣、風流情史、晚年悽涼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949年12月,蔣介石偕家人重遊日月潭蔣介石是一位真正的大孝子,1949年4月,蔣介石在敗退之前,還特地帶著蔣經國一起,最後一次到浙江奉化老家,前往他母親的墳墓慈庵祭拜;那一天,蔣介石長跪不起,淚流滿面...
  • 此人駕機起義回國,臨走前對塔臺喊15字,讓蔣介石震怒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也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在1949年中旬開始,蔣介石就感到大勢已去,開始秘密籌備撤軍退守臺灣
  • 1949年,黃埔大將關麟徵為什麼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除此之外,他還是首個戰區司令長官,首個獲得三顆將星的軍官。這些紀錄後來無人能打破,但卻出現了一個緊緊追隨他腳步的後起之秀,其名為關麟徵。 1939年10月,關麟徵因為收復失地被蔣介石嘉獎,並晉升為15集團軍總司令,成為黃埔學生中第二個當上集團軍總司令的人。
  • 蔣介石1949年遷往臺灣, 是誰的提議? 一大學教授!
    其次,臺灣作為「反共救國的復興基地」,有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越之處,即:1.臺灣地處東南部,北回歸線從臺島穿過,氣候適合動植物的生長,物產豐富。全島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茂密,糧食等農產品基本可滿足屆時撤退而來的數百萬軍民所需。這點海南島是完全做不到的。2.臺灣島內部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據時代」留下的一些基礎,若善於經營,經濟可望起飛。
  • 1949年以後,蔣介石在臺灣,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導語:1949年12月10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成都後,蔣介石和兒子蔣經國在「最後一刻」,乘飛機飛往臺灣,代表著國民黨「中央」正式落地臺灣,開啟了蔣介石和要知道當年蔣介石父子去臺灣的時候,可是搬空了半個中國的黃金,帶去了幾十萬大陸軍隊,結果不到50年,這些錢全部被造了,臺灣還培養出來了一大批臺獨分子,這與蔣介石錯誤的統治策略,是分不開關係的 。那麼,大陸解放以後,蔣介石在臺灣,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呢?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勢如破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國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必將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此時的蔣介石深知國民黨的敗局一定,於是決定退守臺灣。不過,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不僅把那些收斂來的錢財都帶去了臺灣。
  • 63代「天師」張恩溥,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因為得到了民國政府承認,所以張恩溥在1949年時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63代「天師」張恩溥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江西上清鎮有一座「嗣漢天師府」,這座天師府就是正一派掌教天師居住的地方。天師府位於江西龍虎山下,正一派所有的天師都曾在這裡講經傳道,包括63代「天師」張恩溥,江西龍虎山也由此聲名遠播。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究竟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字讓人難以相信
    抗戰剛剛結束,蔣介石就想要進行獨裁,從而激起了民憤,才有了之後的解放戰爭,我軍被迫與國民黨展開激烈戰鬥,在歷時三餘年的戰鬥之後,自1948年開始,國軍被我軍打得節節敗退,到了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