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中國園林看江南,江南園林看蘇州。」蘇州園林名揚海內外,就是因為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佔據其二。一是拙政園,二就是留園。其他兩園分別是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但它們都是皇家園林。
拙政園,在前文書我已經寫過。今天請大家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探尋留園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的留園路上。原屬於明代太僕寺徐泰奇的私家府邸。
夏天的留園,遊人不算太多。或許是天氣較為炎熱的緣故,但此時園內花木枝繁葉茂,樹葉婆娑,鬱鬱蔥蔥。池中的荷花也早已盛開,鋪滿水面,荷香陣陣,沁人心脾。亭臺樓閣,花木山石經過雨水的衝洗,煥然一新,更加明目清爽。
走在園中,隨意遊覽,處處都是一幅畫,或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或者「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或者「假山百座環清水,紫卉千絲伴翠巒」,或者「清瘦湖巖呈皺漏,玲瓏雕刻繞花欄。」真的美不勝收。
留園面積雖然比拙政園小了一點,房屋建設也居多,但主人在建造時,充分考慮了空間。房與房布局合理,銜接巧妙。
從入口進入園區,導遊首先介紹兩棵古木,名曰「古木交柯」。原有古柏,女貞兩棵古樹,枝條交錯生長。現已換為新木,未長成。
後面進入綠蔭軒,明瑟樓,涵碧山房,觀看爬山廊,聞木樨香軒,穿過可亭,遠翠閣,小蓬萊,濠濮亭,直到曲溪樓。
屋內陳設多為簡單樸素,但木雕精湛,令人賞心悅目。房前屋後,各類名貴樹木花草點綴。
其中涵碧山房最為有名。取名來自宋代朱熹的詩「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周圍清水碧綠,樹木倒影水中,一群紅魚嘬食水中落花。
如果你遊覽留園東部,一定要到冠雲峰看一下,巨大的太湖石雕塑,猶如一個前爪騰空的雄獅。
園中太湖石假山林林總總,充分展現了疊石藝術的魅力和太湖石「瘦、漏、透、皺」的特點。
「留園美麗絕人寰,樓閣亭臺蔚狀觀。」這是古人的讚嘆,也是我的切身感受。
走出留園,只有看到熙熙攘攘的街道,才感覺真實。仿佛剛才的一切只是穿越到過去。
留園,就像一本古藉,初看讓人捉摸不透,再看教人愛不釋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