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避暑山莊、蘇州留園、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

2020-12-19 用心服務效果說話

蘇州主要園林有:

私家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藝圃、環秀山莊、耦園

佛教園林:報恩寺(北寺塔)、西園、寒山寺、雙塔、瑞光塔

王家園林:虎丘(吳王闔閭墓)、靈巖山(吳王行宮)

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拙政園分為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著力講究不對稱美。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著入山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依水而建,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名稱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留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

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廳、林泉耆碩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臺、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

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闢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

留園內的建築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蘇州獅子林

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

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後闢有小院,清新雅致。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70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獅園」。網獅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較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網師園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至清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並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網師園便意謂「漁父釣叟之園」,此名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四(一說王思,即今闊街頭巷)」諧音。

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鬱的隱逸氣息。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

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此園數易其主,歷經滄桑,但多是建物的傾毀修復,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

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位於蘇州城中景德路號,今蘇州刺繡博物館內。

五代吳越錢氏金谷園舊址,明、清時期成為私家園林。現佔地面積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平方米。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

該園園內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為疊石名家戈裕良所作。佔地僅半畝,而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臺、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池東主山,池北次山,氣勢連綿,渾成一片,恰似山脈貫通,突然斷為懸崖。

而於磴道與澗流相會處,仰望是一線青天,俯瞰有幾曲清流;壯哉美哉,恰如置身於萬山之中,全山處理細緻,貼近自然,一石一縫,交代妥貼,可遠觀亦可近賞,無怪有「別開生面、獨步江南」之譽。

藝圃是一座建於明代的名園。最初為明代學憲袁祖庚所建,初名「醉穎堂」,後歸文徵明的曾孫、明末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相當於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藥圃」。明亡後,在清初為明崇禎進士姜埰(號敬亭)所有,改稱「敬亭山房」,後其子姜實節更名「藝圃」。至道光年間為綢緞業七襄公所所在地。

藝圃為一頗具明代藝術特色的小型園林,全園布局簡練開朗,風格自然質樸,無繁瑣堆砌嬌捏做作之感,其藝術價值遠勝於晚清之園林作品。從山水布局,亭臺開間到一石一木的細部處理無不透析出古樸典雅的風格特徵,以凝練的手法,勾勒出造園的基本理念。藝圃始建於明,名藥圃,清初改為藝圃。

位於蘇州市內小新港巷,因有東、西二園,故名。東園始建於清初,原名涉園,後擴建而今的局面。住宅大門在南,經門廳、轎廳,至大廳前西牆小門,即可進入西園。園中主廳為織簾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東北隅有藏書樓,與住宅相通,是書室與庭院結合較好的範例。

自住宅大廳往東,經小院二重和小客廳,即達東園。東園面積較西園約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東南為水池。北端主廳城曲草堂,為一重簷樓屋,下有主廳三間,上為重樓復道,與住宅毗連,為蘇州園林的罕例。

堂前的黃石假山堆疊手藝高超。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較大,有石級可登臨池石壁,氣勢峭偉;西部較小,逐漸下降,兩山間為「邃谷」。

退思園位於吳江區同裡鎮東溪街,為古鎮的主要風景點,由清任蘭先罷官歸鄉所建,含「退則思過」之意,故名退思園。退思園總面積為九畝八分。此園一改以往園林的縱向結構,而變為橫向建造,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

全園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點綴,呈現出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朗、幽靜之感。退思園簡樸淡雅,水面過半,建築皆緊貼水面,園如浮於水上,是全國唯一的貼水園建築。

退思園住宅分內外兩部分。外宅三進——轎廳(門廳)、茶廳、正廳,沿軸線布置,等級分明。外宅主要用於會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禮。內宅建有南北兩幢五樓五底的跑馬樓,名曰「畹香樓」,樓間由雙重廊貫通。廊下設梯,既遮風雨,又主僕分開。內、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緊湊。

相關焦點

  • 留園建於明萬曆年間,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建於明萬曆年間,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分中、東、西、北四景區,貫通景區的曲廊兩壁上是眾名家的 「留園法帖」。
  • 留園:中國「四大名園」最低調的一個古典園林
    你知道中國有哪四大名園麼?你最喜歡哪個呢?中國四大名分別是蘇州的拙政園、留園,北京的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都是皇家園林,拙政園、留園是私人園林,它們都各有千秋,今天小編描寫的是有小家碧玉之美的留園。
  • 旅遊: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園林的代表,美不勝收
    建於明萬曆年間,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分中、東、西、北四景區,貫通景區的曲廊兩壁上是眾名家的 「留園法帖」。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值得一去的地方。
  • 個園與留園 誰更有資格?「中國四大名園」引爭議
    中國園林網6月3日消息:個園是我市著名古典園林,作為清嘉慶二十三年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這座園子曾榮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重點公園」稱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在其對外推介中,個園也自稱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 蘇州園林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亭臺樓閣、奇石曲廊,值得一看
    蘇州園林,留園。留園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圖為入口處「吳下明園」蘇州園林,留園。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圖為入口處琵琶與二胡。
  • 蘇州四大園林:留園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都知名的古典園林。  在古老的蘇州古城中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叫「留園」。在一個風和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導遊等人來到了這個世界聞名的園林,在留園裡我似乎看見了古人為了建造這座工程巨大的園林付出的辛勤勞動。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淨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採。全園建築布局結構嚴謹,尢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 中國四大名園建築藝術最精湛屬留園,吸收了江南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
    在聞名遐邇的蘇州園林四大名園中,留園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留園又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可見留園名氣之大。一直以來,留園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蜚聲中外。
  • 江蘇兩座「中國四大名園」,蘇州留園與揚州個園,誰更值得當選?
    中國地大物博,留下了很多古老的建築,園林是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在我國有眾所周知的「四大名園」,大氣磅礴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頤和園,以及婉約精緻的私家園林拙政園、留園。當然,這並不代表其他的園林地位就在它們之下,很多不在「四大名園」中的園林一樣受到遊客的喜愛。
  • 極具特色的揚州個園,憑什麼重組四大名園,取代蘇州留園呢?
    我國的園林工藝集古人的智慧於一體,在備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做到了揚名海外,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四大名園,它們分別是江蘇省蘇州市拙政園、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江蘇省蘇州市留園。
  • 中國四大名園:留園,當你了解了留園,或許你會愛上蘇州園林
    留園,蘇州古典園林之一,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不過,與其他三座園林相比,留園似乎顯得有些低調。即便在蘇州,留園的風頭也被拙政園、獅子林搶去不少,因為在拙政園、獅子林裡面,帶領旅遊團的導遊都是拿著擴音器講解的,如同鬧市一般,而留園的導遊團大都是讓遊客帶著耳塞,導遊拿著麥小聲講解,保持了園林的清靜。
  • 中國四大名園:蘇州留園
    蘇州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留園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第一代主人是徐泰時、第二代主人清代嘉靖時期劉恕、第三代主人清代同治時期盛康、其後是盛宣懷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 中國四大名園,有哪四個,你知道嗎?
    我國酷愛組合「四大」,比如四大名著、四大發明、四大天王……甚至在旅遊領域,也有很多「四大」。今天,小編要說的「四大」是我國的四大名園。我國的四大名園是指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僅有的四座中國古典園林,它們被公認為中國最優秀的園林建築。
  • 拙政園、留園、瞻園、寄暢園,江南四大名園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1、拙政園提起蘇州最出名的園林,拙政園當首屈一指。始建於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它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全園以水為中心,分東中西三部,東園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以池島假山取勝,是全園的精華。西部則以晚清建築為主,卅六鴛鴦館、與誰同坐軒,都極具特色。
  • 中國四大名園之首拙政園,為何可以成為私家園林的精品
    來到天堂蘇州,自然不能不去觀賞園林了。園林可是蘇州的最大特色。拙政園是蘇州最大最著名的園林,以水為中心,假山錯落,庭院建築精美,花木繁茂。這座江南園林的典範與北京頤和園、承德御山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中國四大名園"。遠香廳隔水池與東西兩山島遙遙相望,樹蔭藤影,倒影池中;鳥鳴聲聲,如飛珠濺玉,伴著花香浮動。
  • 外國園林史上絕無僅有的中國四大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四大名園分別是: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以及蘇州留園。1、蘇州拙政園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 中國四大名園之蘇州留園,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留園,清代時稱「寒碧山莊」,因為園子裡大多種植松和竹,松樹和竹林清冷的綠色映襯到園子裡的池水裡面泛出碧綠的色彩,所以又名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和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 【蘇州古典園林品鑑】留園:中國人的「造夢空間」
    1997年12月,蘇州古典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荔枝新聞精選江蘇衛視電視紀錄片《江南文脈》中的五集,帶領讀者一覽獅子林的洞壑、拙政園的畫舫、留園的盆景、環秀山莊的假山和滄浪亭的復廊……共賞這份典雅靈秀的獨特魅力!
  • 蘇州園林之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留園,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原是明嘉靖年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同治年間盛宣懷購得後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始稱留園,一直沿用至今。
  • 走進蘇州園林之一的留園,探尋它躋身中國四大名園的秘密
    俗話說得好「中國園林看江南,江南園林看蘇州。」蘇州園林名揚海內外,就是因為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佔據其二。一是拙政園,二就是留園。其他兩園分別是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但它們都是皇家園林。拙政園,在前文書我已經寫過。
  •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留園真正做到了「長留天地間」
    提到蘇州這個城市,總是與園林建築密不可分。世界園林看中國,中國園林看蘇州。蘇州園林無疑是世界古典園林的典範。留園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合稱中國四大名園,園內亭臺樓閣、奇石曲廊,加上滿園的綠意和一汪碧水池塘,一步一景,景致很是秀氣。在這裡,可以體會一種園林山水之間的平淡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