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文化地標: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長啥樣?

2021-01-16 騰訊網

昨日

張大千的「怡勝小友」

全程參與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設計的

孫凱向媒體透露了博物館的設計細節

滿滿的回憶與細節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 圖據網絡

20年的努力

在成都建一座張大千博物館

孫凱從頭參與了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和建設,他每周都會去錦江邊張大千藝術博物館的工地,事無巨細地過問建築細節。

2019年9月,孫凱先生與成都市人民政府籤署了捐贈協議,向成都市政府捐贈張大千物品與畫作共計645件,涵蓋大千各個時期的作品,其中包括被張大千稱為「無價」的粉本384件,書信、印章、文房物品等共227件,更有珍貴的繪畫及書法作品、珂羅版收藏品、繪畫複製品等數十件。他要完成一個夢想:讓成都有一座張大千博物館。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籤約儀式 圖據網絡

「世界上有畢卡索博物館,也應該有張大千博物館,讓年輕人都知道這片土地曾經哺育了一位這麼了不起的畫家。」孫凱說。

在展廳設計中,孫凱還特地預留了兩個捐贈廳,他希望自己的捐贈是拋磚引玉,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將張大千的繪畫和文物匯聚於這座博物館。

館園一體

重現張大千立體畫作

竹林幽徑、五亭湖、黃山雲石、柿子林、摩詰山……這些都是孫凱兒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景觀,「八德園,就是張大千的一幅畫,一幅立體的畫卷。」孫凱說。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 圖據網絡

因為地形的限制,成都的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與巴西的八德園並不是一模一樣,巴西的五亭湖是方形的,成都的五亭湖是狹長形的,但是八德園中所有的景點,都將在張大千藝術博物館中復原。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從內到外,都是由孫凱和四川建築設計師們一手打造的,「張大千是四川人,我們四川人能夠設計出優秀的建築,博物館應該是有靈魂的建築,設計這座建築的人要能夠懂得中國文化,懂得張大千。」

孫凱說,博物館預計本月月底就將封頂,建築重點將轉向庭院,而張大千藝術博物館的庭院建設遠比其它博物館複雜,因為這是一座「館園一體」的藝術博物館,其庭院,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工匠精神。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 圖據網絡

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八德園」,在博物館的每一個展廳,都設計了角窗,站在博物館的室內,就可以通過古色古香的角窗和現代的通透大玻璃牆,欣賞到園林的景觀。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 圖據網絡

在臨展廳中,將為與張大千有關聯的藝術家舉辦展覽,以展現藝術的碰撞。目前,孫凱已經開始策劃畢卡索畫展。

「成都正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文化歷史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成都有金沙、有武侯祠,有杜甫草堂,各個時期,成都都有舉世矚目的文化成果,在近現代,還有張大千,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是這條文化根脈上的重要一環。」孫凱說。「全世界都知道張大千,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將成為這座城市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圖來源於網絡

服務號「成都旅遊」,每月推送四次精選內容+福利

訂閱號「文旅成都」,每日熱點和爆點都不會錯過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成都將建園林式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張大千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畫大師。但鮮為人知的是,張大千還留了一幅「立體畫」在萬裡之外的巴西。近日,與張大千一起在巴西生活過4年的孫凱講述了這段塵封多年的往事。孫凱是追隨張大千47年的愛徒孫雲生之子。據孫凱介紹,1953年,張大千從美國回阿根廷途中,在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附近的牟吉鎮看到一塊平坦的荒地,從半山遠眺,雨過天晴,草木清暉,仿佛回到了故鄉成都。於是張大千購荒地、建園林,題名「八德園」,並根據葡萄牙語發音把八德園所在的牟吉鎮譯名為「摩詰鎮」,以致敬中國唐代詩人、文人造園家王維(字摩詰)。
  • 成都將建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毅參加此次捐贈儀式並表示,「我們感到特別振奮的是,以捐贈品為基礎,成都市政府將規劃建設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我們相信,必將有更多的大千畫作匯聚於此,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必將成為大千藝術品的收藏研究中心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 落戶成都的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兩年後將成文旅新地標
    384件被張大千視為「無價之寶」的粉本,連同大千先生各個時期的作品、書信、藏品共計646件,將在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與市民見面。今年是一代大師張大千誕辰120周年。9月5日,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籤約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本次捐贈協議的籤署也標誌著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建設工作的全面展開。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精雕細刻「八德園」
    作為成都錦城公園項目中最重要的文化節點、成都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張大千藝術博物館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記者從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獲悉,該項目於今年2月20日正式通過復工審批後全面恢復施工,計劃5月底完成建築基礎工程,力爭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建築主體工程。
  • 四川啟動修建園林式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新華社成都11月13日電(記者童芳)張大千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畫大師,但鮮為人知的是,張大千還留了一幅「立體畫」在萬裡之外的巴西。近日,與張大千一起在巴西生活過4年的孫凱向記者講述了這段塵封多年的往事。孫凱是追隨張大千47年的愛徒孫雲生之子。
  • 內江張大千紀念館要轉到成都?國畫大師張大千博物館明年落地成都
    ,成都文化廣電局官網上發布的熱點新聞中一個不大不小的標題赫然進入了我的視線:《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預計明年9月在錦城公園落成》!看到這個標題,小編滿是狐疑,內江不是有一個張大千紀念館了嗎?成都為什麼又要新建一個張大千博物館?後來通過官網發布的這則新聞了解到,原來在去年的9月份,張大千徒弟孫雲生之子孫凱向成都市政府捐贈了近650件的張大千藝術作品以及個人物品。
  • 近650件張大千畫作及物品回歸故裡 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將於2年後...
    今年是一代大師張大千誕辰120周年,今天上午,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籤約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 值此大千120周年誕辰之際,出於愛國情懷和傳承使命,孫凱先生特別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向成都市政府捐贈張大千畫作及物品,並共同籌建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以赤子之心,完成張大千未了的鄉愁,不斷推進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促進海峽兩岸中國傳統文化的共享和交流。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在成都錦城公園動工 明年落成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去年9月,來自寶島臺灣的孫凱先生,向成都市政府捐出了近650件張大千畫作及物品,期望它們能以博物館的形式與大千家鄉的公眾見面。記者9日獲悉,未來的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已確定落成於成都錦城公園。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出爐,預計2021年9月落地成都錦城公園
    4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獲悉,作為錦城公園項目中最重要的文化節點,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預計2021年9月建成,並達到開放條件。張大千臨終之前,將自己珍藏的數十幅書畫精品,及60餘年來創作的全部粉本盡數傳於弟子孫雲生,孫雲生病逝後,這批畫作為遺產由其兒子孫凱繼承。為實現張大千落葉歸根,「畫圖留與後人看」的夙願,孫凱先生最終決定以捐贈的方式,將這批藝術瑰寶回饋給成都。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預計明年落地錦城公園 645件畫作、物品回歸成都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雷倢)4月8日,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獲悉、作為錦城公園項目中最重要的文化節點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預計2021年9月建成並達到開放條件。71年前,張大千從新津機場離開成都,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踏上過故土。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預計明年9月開放
    本報訊(記者 雷倢)近日,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獲悉,截至目前,錦城公園項目中最重要的文化節點——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基坑開挖及支護工作,預計2021年9月建成並達到開放條件
  • 張大千藝術博物館以「八德園」為藍本,預計明年9月完工
    澎湃新聞獲悉,成都在建的張大千藝術博物館效果圖出爐,從效果圖可見,張大千博物館掩映在一片蔥鬱之中,被水、石、松、竹環繞,展現小而美的隱逸氣質。據悉,建造中的張大千博物館將以大千在巴西的故居「八德園」為藍本,重現八德園記憶。博物館預計於2021年9月建成開放。
  • 比四個足球場還大的書店長啥樣?重慶將打造國內迄今最大單體書店...
    你能想像一個3.3萬㎡(超過4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的書店長啥樣? 7月6日下午,國內知名文化產業投資集團五洲世紀打造的33000㎡五洲書店舉行「大師設計」籤約儀式,首次對外透露了重慶將打造的新文化地標五洲書店的部分細節。
  • 《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成都特展受熱捧
    《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成都特展受熱捧  【解說】正在成都博物館新館一樓舉行的特展——「倥傯的鄉愁·張大千」,自開展以來好評如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30萬人到場參觀。作品背後折射出的大千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策展人孫凱先生致力於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拳拳赤子之心令無數觀眾為之感動。
  • 張大千好友家人向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捐贈其畫作
    中國僑網3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到水墨大師張大千的三幅作品,這些作品創作於張大千上世紀70年代旅居加州期間。而捐贈這些畫作的,是張大千的老朋友著名作家、學者姚克的家人。
  • 張大千在成都
    張大千先生被國際藝術學會公選為「當代世界第一畫家」,被徐悲鴻先生敬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他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成都自古就與中國書畫結緣,歷史上第一個翰林國畫院,歷史上第一部地區性斷代畫史《益州名畫錄》都誕生在成都。古今書畫名家吳道子、黃筌、蘇東坡、徐悲鴻、傅抱石等都曾在成都生活過。
  • 對話張大千博物館主要設計師貝娜蒂塔:建築應展現張大千先生神奇的...
    本報記者 邵明亮 吳曉鈴  張大千博物館由西班牙EMBT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富有現代藝術氣息,體現中西文化交融。  博物館有哪些引人入勝的設計理念和故事?本報記者專訪了EMBT事務所首席設計師、張大千博物館的主要設計者貝娜蒂塔·塔格裡亞布。  記者:什麼原因讓事務所接受了設計邀請?
  • 驚曝:知道張大千博物館是誰設計的嗎?竟然是美麗的她
    1956年,張大千與畢卡索在法國會面,兩人相互交流切磋繪畫藝術,並互贈代表作品,這也成為大家廣為流傳的佳話「東張西畢」。5月17日,令人矚目的張大千博物館正式開館。Benedetta Tagliabue關於這個建築的理念,我們認為它應該要能體現張大千的神奇創造力,成為內江市的地標。因此,我們選擇了一個非常美麗的位置。在西林寺山頂上,博物館顯而易見。它被綠樹環繞,矗立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而且周圍還有寺廟和公園,就像一個藝術聖地。
  • 內江張大千博物館,外部工程基本完成!
    現在和條條君,一起走近張大千博物館,領略其獨特的設計魅力。別致設計 彰顯大千藝術人生順著東興區東桐路上的圓頂山走上去,穿過一條石梯,就可以看到山頂上的這幾棟造型比較別致的建築,這就是5月17日即將開館的張大千博物館。
  • 成都府河源頭「張大千故居」變身「時尚聚集地」
    「張大千前前後後在這裡居住了七八年,當時的他時而在青城山,時而在成都,時而在此處。在艱苦的環境之下,創作出了很多大尺幅作品。藝術創作之外,他還與和鄰裡鄉親相處的非常融洽。在古場鎮上,這位大畫家被鄉人尊稱為『八老師』。」他還手書「古太和鎮」四個大字,刻匾置於場口。在這竹林相依的鄉間院落中,大千先生創作了大量佳作,其中款署「沱水村居」「寂笑齋」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