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式浮世繪大展來了!從神奈川衝浪出發,帶你夢回江戶時代

2020-12-04 瀟湘晨報

「活在當下, 盡情享受月光、 白雪、 櫻花和楓葉之美,盡情歡唱,將自己投入沉浮的塵世......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浮世』。」——淺井了意《浮世物語》一提及浮世繪,首先映入腦海的定是葛飾北齋筆下的《神奈川沖浪裏》,那幅關於滔天波浪的描繪。

圖/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其實不然,正如淺井了意對「浮世」的闡釋,「浮世繪」即表現現實世間的繪畫。這種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木刻版畫,生動細緻地展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堪稱江戶民俗的「百科全書」。

若想對浮世繪或江戶時代有更全面、細緻的了解,不妨來Bund One Art Museum ,借著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一探究竟。

圖/穿和服參觀的觀眾140餘幅作品演繹浮世繪編年史浮世繪,起源於民間,是江戶時代(1603-1868)的民間木刻版畫藝術形式。而從草創到成熟,不論是創作的題材類型、複雜程度,浮世繪都經歷了多次變遷。

據策展方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介紹,浮世繪並非一開始就是彩色的,早期作品的基本樣式為黑白線描。以菱川師宣作品為例,這幅作於17世紀下葉的《低唱之後》便是單色木刻。

圖/菱川師宣《低唱之後》隨著浮世繪越來越受世人歡迎,它細分出了美人畫、役者繪、名所繪等門類,而當時的畫師也各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鳥居清信(1664-1729)

他開闢了專門描繪演員形象的歌舞伎畫,即役者繪。這類作品在初期,通常加入了手繪的橘紅色,將市民情趣表現得淋漓盡致。

圖/鳥居清信《筒井吉十郎之毛槍舞》鈴木春信(約1725-1770)

鈴木春信為主導的畫師成功將多塊彩色版套印在同個畫面,商家將其譬喻為京都出產的精美錦緞,而稱之為「錦繪」。

圖/鈴木春信作品色彩的加入,讓畫師筆下的美人有了神韻。如,雨天裡的狂風中,一位收衣女子,身著飄飄然的和服,情急之下掉了一隻木屐。人像疊加背景,透明的雨滴和大風用線條表現,使畫面獨具匠心。

喜多川歌麿(生年不詳-1806)

18世紀末是浮世繪的黃金時代。喜多川歌麿創造性地完善了個人風格,並開創了美人半身像——大首繪。通過服飾、道具和細微形象差異,在渲染女性魅力的同事,表現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圖/喜多川歌麿作品櫻桃小嘴,狹長的眼睛,豐腴的面龐,多彩的服飾,這些近景特寫都為人物塑造錦上添花。

策展方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表示,人物特寫式的浮世繪,十分考驗刻工的技藝。如,鼻子是一氣呵成的線條,此處若刻工未處理好,刻壞了,整塊模板便報廢了。

圖/喜多川歌麿《姿見七人化妝 難波屋阿北》葛飾北齋(1760-1849)

在畫師中最為長壽的要數葛飾北齋。在他長達70餘年的作畫生涯中,經歷了無數題材和技法,繪畫領域涉獵甚廣,以風景畫成就最高。

圖/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比如,葛飾北齋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沖浪裏》。它的構圖極具震撼力,意境深遠,遠處的富士山與近處的波浪融為一體,與中國的繪畫方式十分接近。

又如花鳥畫的雙勾敷彩。

圖/葛飾北齋作品又如雪景的留白。

圖/葛飾北齋作品以上介紹的畫家和作品僅為展覽的一小部分,真正領略浮世繪的魅力,還請大家前往參觀。

一個展覽就是講述一個故事據悉,此次展出的140餘幅作品,是由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力教授從千餘幅浮世繪中精挑細選,囊括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東洲齋寫樂、歌川廣重等各階段主要大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不乏梵谷、莫奈等印象派畫家曾臨摹過的浮世繪。

圖/左為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不僅勾勒出了浮世繪藝術的發展概貌,同時也是一場教科書級的日本藝術大展。

作為主辦過2011年世博會中國館畢卡索大展、 2014年k11的莫奈展、2016年蓬皮杜現代大師藝術展等網紅大展的幕後推手,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認為,一個展覽就是講述一個故事,將藝術與學術和教育結合起來始終是辦展的宗旨。

「藉助展覽中的文字、語音導覽、圖錄畫冊、視頻錄像等各種媒介,觀眾能真正沉浸其中,走進浮世繪,去感受當時的世界,在看展的過程中學到一些專題主題的藝術內容,這使得展陳方式變得十分重要」,謝定偉說道。

圖/左為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此外,為了有更多的互動,主辦方還做了許多大幅的浮世繪背景,方便觀眾合影留念,同時也能得讓展覽得到宣傳推廣。

圖/浮世繪文創衍生品在濃濃的浮世繪氛圍中,主辦方還推出了百餘種文創衍生品,包括文藝清新的明信片、雅致風韻的團扇、可愛萌系的便籤、時尚環保的帆布袋等,讓你切身感受「活在當下」的浮世繪浪漫。

展會信息↓

日期:2020.7.3-2020.11.8

時間:10:00-18:00(17:30 停止入場)

地點:Bund One Art Museum

地址:上海市中山東一路 1 號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科全書式浮世繪大展來了!從神奈川衝浪出發,帶你夢回江戶時代
    「活在當下, 盡情享受月光、 白雪、 櫻花和楓葉之美,盡情歡唱,將自己投入沉浮的塵世......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浮世』。」——淺井了意《浮世物語》一提及浮世繪,首先映入腦海的定是葛飾北齋筆下的《神奈川沖浪裏》,那幅關於滔天波浪的描繪。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魔都開幕
    上海熱線訊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魔都Bund One Art Museum 揭開序幕。圖:「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140餘幅經典作品演繹江戶風情 展覽展出的140餘幅經典作品,是從幾千餘幅浮世繪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匯集了鈴木春信
  • 跨越400年,「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即將空降魔都 Bund One Art Museum, 這次展品更勁爆,布局更新穎,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它興起於江戶時代,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鮮活地表現社會百態和風俗民情。它流行了幾百年,並深刻影響莫奈、梵谷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大師的創作,也曾多次出現在周作人、魯迅、張愛玲等中國作家的文字中。左:《大橋驟雨》歌川廣重 右:梵谷臨摹作品關於浮世繪的代表人物、歷史和故事,你了解多少?
  • 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最著名的畫:《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1831年,71歲的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畫出了《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也成為史上最著名的日本畫之一。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 神奈川沖浪裏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wa夏日炎炎,海浪衝擊下的神奈川,清涼了許多。
  • 大藝術家 | 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溫蘿 YT新媒體 提起浮世繪,你的腦海裡第一反應是什麼? 90%的人第一反應是浪,其次60%說出了《神奈川沖浪裏》的全名,能正確斷句《神奈川沖浪裏》的只有10%。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
    現在,在北京和上海,竟然都辦了浮世繪的大展,每一個的展品和主題都非常的重磅,可別錯過啦~看展前補充點芝士:「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的民間藝術,它是一種版畫,需要通過雕刻、印刷製作而成,因此可以大量複製。主題緊貼人們當時的真實,有歌舞伎、戲劇、鳥羽繪、花鳥、武士、歷史、相撲等。
  • 百餘浮世繪精品展日本江戶風俗
    近年來國內規模最大的浮世繪展覽——「生生·浮世之光」大展將於8月12日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辦。11日,記者先行前往探展,涵蓋浮世繪誕生至今主要歷史時期的百餘作品,讓參觀者心生感嘆。步入展廳,但見百餘作品通過起、俗、景、虛、空、終六大主題呈環狀分布,表達「浮世裡,起點皆終點,終點亦起點」的哲思理念,也暗合了浮世繪發展各階段的變化。在距今約400年的日本江戶時代初期,歌舞伎劇院是百姓消遣的主要去處。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140幅珍貴浮世繪來到魔都,國內規模最大,帶你穿越回江戶時代
    《神奈川沖浪裏》,海浪與富士山是年輕人眼中日本文化的象徵。140餘幅作品空降外灘新地標,是國內規模最大、匯集名家最多,並首次從歷史的視角回顧其前世今生的浮世繪大展。「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眾多文化愛好者聚集在此,應接不暇。
  • 魔都暑假觀展指南:浮世繪眾生 萬物留光影
    申之魅400年前神奈川滔天巨浪代表了東方藝術的妙境,讓西方大師匍匐崇拜,今天的東方藝術的創新同樣意氣風發,不妨一同在藝術迴廊裡穿梭。圖說:《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夢回江戶還記得2018年刷爆票圈的「浮世繪大師展」嗎?
  • 日本浮世繪 |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些,它是日本的一種民間版畫藝術,它出現下日本江戶時代,大概是在1603年到1867年之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那「浮世」是什麼意思呢?浮世繪對歐洲繪畫藝術也有很大的影響。記得之前在講梵谷的時候,他用油畫的形式也臨摹過一些浮世繪的作品,他畫過的那個唐吉老爹的肖像畫,背後也是有很多浮世繪的作品。浮世繪當時在歐洲還是很流行的,而且在歐洲的畫家圈裡邊,它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我找幾張發給大家看一下。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你想看的都在裡面,有一個免費
    現在,在北京和上海,竟然都辦了浮世繪的大展,每一個的展品和主題都非常的重磅,可別錯過啦~看展前補充點芝士:「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的民間藝術,它是一種版畫,需要通過雕刻、印刷製作而成,因此可以大量複製。
  • 夢回江戶——火遍全球的浮世繪佳作欣賞
    也今年9月,我去上海外灘壹號看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和「莫奈日出·印象」展。這兩個商展的面積和門票價格都差不多,展品數量和展陳水平卻天差地別。本篇分享浮世繪大展中的優美畫作,改天另寫一篇吐槽莫奈展。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一1868)的民間木刻版畫,意為「浮世中的繪畫」。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在當時,是一種記錄民間日常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以接地氣的主題和風格,受到江戶時代人們的廣泛歡迎。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
  • 夢回江戶
    對於浮世繪的興趣,是因為梵谷對浮世繪的喜愛,在《夢回江戶》展結束前
  • 夜上海·格調|魔都暑假觀展指南:浮世繪眾生 萬物留光影
    圖說:《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夢回江戶還記得2018年刷爆票圈的「浮世繪大師展」嗎?吸引了足足10萬多藝術愛好者打卡。今年暑期,日本浮世繪風潮強勢回歸,跨越400年,中國最大規模、最全作品登陸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本月抵達上海,由浮世繪研究者潘力教授精心策展。
  • 《印象》:夢回江戶·浮世眾生
    「對話」:夢回江戶·浮世眾生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浮世繪藝術展「夢回江戶」在外灘一號盛大展出。大橋驟雨》1857年東洲齋寫樂《特寫大首繪》1774年浮世繪,原意為漂浮世界的繪畫,也被稱為日本的風俗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木刻版畫藝術。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視覺策劃浮世繪展覽,以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們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梳理了浮世繪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從菱川師宣受明清版畫影響首創浮世繪;早期浮世繪大師鈴木春信;美人畫的演變;「全能」葛飾北齋的人物花鳥,以及歌川國貞的歷史神話、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