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冬天,莫言還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院讀書。有一次,河北保定的一個朋友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本書,據說如果不讀這書,那在中國的作家圈、文學圈就沒有任何話語權可言。
於是莫言跑到了王府井的新華書店,花了1塊6毛錢,買到了這本後來風靡世界,被評為諾貝爾文學獎,又在美國被評為:「繼《聖經》『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
受《百年孤獨》的影響,莫言開始寫他的「紅高粱」家族,並最終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莫言說:在馬爾克斯那裡,我只是一個小學生。
直到今天,這部作品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但每次當我們拿過來讀的時候,卻總是因其中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陌生的時代背景、魔幻與現實交錯的故事感到吃力。
不過,事實是,如果你了解圍繞這本《百年孤獨》而提煉出來的1張人物表及4個關鍵詞,那麼,當你真的沉下心去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故事與人物,一環扣一環,讀起來欲罷不能。
1張人物表,7代布恩迪亞家族的關係如下:
這四個關鍵詞分別是:
拉美歷史孤獨底色;回憶與遺忘魔幻現實主義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01 拉美歷史
馬爾克斯曾說:「布恩迪亞家族是拉美歷史的翻版。」
這本書描寫的是哥倫比亞 19 世紀到 20 世紀的社會圖景。當時的拉美大陸先後經歷了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各種紛爭,紛爭不斷,內戰頻發,在不到70年的時間裡,拉美國家發生了27次內戰;
同時,拉美各國相繼獨立,獨裁、紛爭、暴政不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資本與跨國公司為了爭奪各自的利益,也紛紛入駐拉美,資本家成立各種公司,搶奪拉美的生產資料,在拉美進行產品傾銷嚴重地破壞了當地原有的經濟形態;隨著經濟形態的破壞,外來的文化也漸漸入侵了「馬孔多」這個小鎮。
而馬孔多鎮的居民,缺乏對外來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理解,因此,在這樣水深火熱的背景之下,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又被深刻地動搖了。
這也是馬爾克斯的隱憂。因為這個時候,拉美已經成為了西方人眼中覬覦的區域。
故事就是發生在這個動亂的背景下,精彩紛呈,讓人慾罷不能。
02 底層孤獨
書中有一段話非常有名。馬爾克斯寫道:
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馬爾克斯將人類底層的孤獨命運,波瀾不驚地表達了出來。
馬爾克斯本人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他的父親有二十多個孩子,其中有15個是私生子。他的母親非常博愛,對於私生子非但沒有排斥,還接到自己的家中來養。
馬爾克斯的祖父,也就是小說中奧雷裡亞諾上校的原型,本身就有一個嗜好,就是不停地把金子融化,然後再把金子鑄造成小金魚,再融化,再鑄造,如此往復。
我們再來看《百年孤獨》中每一個角色,他們也都是孤獨的:
奧雷裡亞諾上校,戎馬一生,最後靠在金屋裡鍛造小金魚度過餘生;阿瑪蘭妲,因愛誤殺,被良心譴責了後半生,最後孤獨抱憾而死;麗貝卡,離開未婚夫,謀殺了丈夫 ,最後在一間小屋裡終老;梅梅,因為專制的母親,與深愛的男人分開,生下私生子,卻只能在修道院裡孤獨老去;就連最得人心、最通透明事理的大家長,母親烏爾蘇拉,也是早早地失去了丈夫,一個人慢慢老去…………小說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隱忍的、可憐的、孤獨的。
03 回憶與遺忘
當我們從這部文學巨著中跳出,來關照一下歷史與現實,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每個人人,又何嘗不是孤獨的呢?
每一個國家、社會和個人,又有誰不是從創傷和孤獨中成長起來呢?
但比國家和個人的孤獨更可怕的,則是「被遺忘的孤獨」。
還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香蕉公司的員工罷工以後,小鎮發生了3000人以上的大屠殺,這場屠殺對許多人的傷害是致命的。據歷史記載,小說中的這場大屠殺在哥倫比亞的歷史上是真實發生過的。時間是1928年,地點就是馬爾克斯的故鄉。
小說中,這個場景真實地再現了,不過小說的表達非常魔幻,因為在那場大屠殺發生之後,突然下了連續幾年的大雨,似乎馬爾克斯想用這個隱喻告訴大家,幾年的陰雨會衝刷掉一切的歷史傷痛和過往的屈辱印記。
正如黑格爾那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小說中的人們遺忘了這段歷史,遺忘了那段歷史之下的絕望的孤獨,還有刻在人心上的那種屈辱。
因此,在馬爾克斯那裡,被遺忘的孤獨,是更悲哀、更深層次的孤獨。這似乎也從另一個方面提醒我們,即使現在歲月靜好,但永遠也不能忘卻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被欺侮的歷史,永遠要用歷史的反光鏡來提醒自己。
04 魔幻現實主義
所謂魔幻現實主義,就是既虛構又真實、既荒誕又不偏離邏輯。
在小說中,就有這樣迷幻的一幕:布恩迪家族的第四代,生了一個非常好看的美人,美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有幾個男人迷戀她到聞了她身上的氣味就死掉了。
這個美人洞悉世事,超然物外,最後,她抓住了一個白色的床單,慢慢隨著風,消失在了空中……
後來莫言也是受這種寫法的啟發,寫出了《豐乳肥臀》《蛙》《生死疲勞》等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但莫言卻說,在馬爾克斯那裡,我只是一個小學生。
《百年孤獨》在中國的影響力大到我們不可想像:當時的作家,如果誰沒有讀過這本書,幾乎就沒啥話語權;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文青也都以胳膊底下夾一本《百年孤獨》為榮。
中國許多現在已經成名的作家,除了莫言之外,還有像賈平凹、陳忠實、餘華等都受到了《 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它也在美國被評為:「繼《聖經》『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馬爾克斯本人也被稱作是史上最無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也許一開始讀不太懂,但沒關係!只要了解了今天我們說的這4個關鍵詞以及1張人物關係表,那麼,你就可以盡情地享受這份文學上的饕餮盛宴了!
點擊下方,只需要49.9 元,一頓肯德基的錢,就可以把這部文學巨著50周年紀念版帶回你的書架,無論是自己看開闊視野,還是暑假裡給孩子看,擴展知識面,增加學識,甚至送給朋友做禮物,也都是極好的選擇!
點擊去看看,下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