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書法,塵世裡的一朵青蓮

2021-01-08 禪意之境說書法

說起禪意書法,人們首先一定會聯想到弘一法師的書法,弘一法師的後期書法作品風格,幾乎給人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出世和與世無爭的脫俗,令人清心,使人寡慾。

在現今的書法風貌裡,很少有見到如弘一法師的類似風格的作品,這取決於個人修為和造詣,每個書家所處的環境不同,自然對書法的覺悟也會有所不同,正如「百人百樣」、「眾相有別」一樣。

禪意書法,並不一定是僧人所為。禪,不是形上學的佛,而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只是在佛教上用得較為普遍。

禪意,就是要去浮、戒躁。在書法上,要體現一種不急不躁,養成泰然處之的心態。

禪是一種既有且無的心態,是空間的概念,存在於任何事物中,是用哲學的客觀來面對直觀的世界,是至靜至簡,也是至清至空,是泰然、也是無欲,是生活方式,也是放得下的深海。

禪境無極,禪茶一味,禪絮不泥、禪袖拂風,都是對於禪意的理解。一個內心平靜的書家,就算是生在俗世,為世事所困,也能泰然處之,安然面對,在舉手投足,和字裡畫間,孕育出清澈的為人和與眾不同的風骨。禪意書法,更似遠處茶山,瀰漫香霧。也像塵世間裡的那一朵青蓮,令人澄澈。

葉飛書法:茶山香霧

相關焦點

  • 一朵青蓮——百歲詩人蓉子探訪記
    多年以前,《一朵青蓮》這首詩的第一句,就像古琴奏出的《廣陵散》,蒼涼的音韻,瞬間就擊中了我的心。緣起淮安市安東文化研究會籌備創辦會刊,要為會刊的文學欄目「青蓮」約稿,幾個讀過點書的人立刻想起《一朵青蓮》這首詩,並且想起詩作者蓉子,祖籍漣水的臺灣著名詩人。大家很快得知蓉子已經在前兩年就回了大陸,與她的侄兒一家一起生活,目前居住在徐州侄孫家裡。
  • 弘一法師書法欣賞,禪意、靜氣和書卷氣的集大成者
    弘一法師書法欣賞,禪意、靜氣和書卷氣的集大成者文·段宏剛可以說,他是藝術天才,在文學、音樂、書法、油畫、戲劇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的全能和博學多才,完全可以媲美宋代全才蘇軾。文學修養深厚的書法家,大多能捕捉到書法的書卷氣,如北宋的蘇軾、明朝的文徵明就是這方面的接觸代表,弘一同樣是代表。
  • 翡翠玉雕裡的禪意
    很多書畫大家細細琢磨起來,總會讓人聯想到幾分禪意。詩仙李白自號「青蓮居士」、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大文豪蘇東坡與佛印禪師交往甚密,一起參禪悟道,流傳下不少佳話,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裡都有幾分禪機。禪意在中國的園林、茶道裡無處不在。更不要說玉雕裡的佛系作品了。
  • 張俊平:無數次 我幻想自己開成一朵青蓮
    一朵青蓮 無數次我幻想自己開成一朵青蓮煮字燃墨暖一池夢凝一縷墨香在西窗月下​與夜對話那笨拙的言語藏著深深的愛戀折一朵映雪的梅​依窗聽雨一份暖貫穿身心​心如若蓮般沉靜何不是杯醇香的酒當某一天回眸時早已深入了骨髓於是我化做一朵青蓮
  • 夢如青蓮,心若菩提,在流年裡等待花開
    她在晨曉裡看白雲出岫,在午後稀疏的光影裡煮茶,在黃昏醉人的晚霞裡等愛人歸來,在夜晚清涼的月色裡拈花。夏日的城,草木蔥蘢,它是佛前的青蓮,帶著明心見性的禪意;又是人間的清水芙蓉,帶著天然去雕飾的纖塵不染。一簾陌上煙雨裡,幾莖荷花,亭亭玉立,風姿綽約。
  • 登山賞月,在紛亂的塵世中品味寺廟的禪意
    翻開書頁,一股幽幽的禪意籠罩了讀者不安分的心靈。作者青青10年遍訪名山大川,名剎古寺,用文字作畫,寫出了62個耐人尋味的訪寺故事。《空谷足音》這本書中描寫大自然的文字帶有一絲禪意,寺院裡的花草樹木有古樸又充滿母性的色彩,深山中的景色有靈性而靜謐,和其他描寫自然的文學作品相比,有自己無可複製的獨有特色。
  • 心似蓮花,禪意常在,希望心田上也能開出一朵潔淨的蓮花
    八號晚上,我吃過晚餐,便沐浴更衣,來到書房,打開音響,聆聽佛音;心已沉靜,旋即擺出墨寶,拿出我多年未用的狼毫小楷筆,展開元代名家趙孟頫的《心經》書法。我獨自一人靜坐書房,屏息凝神,開始手抄《心經》。真正一筆一划、一絲不苟地認真書寫,整整用了三個小時,才把全幅《心經》抄寫完畢。回想起來,我來深圳十餘年,這麼靜心靜氣地書寫長幅小楷還為數不多。
  • 春天的第六種絕色|青蓮:人世百般糾結,只得一片清涼
    姚冶 攝青蓮,瓣長而廣,青白分明。因為種種原因,「青蓮」,是一種總能得到中國人偏愛的意象。「青蓮」和「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來比喻為官者清廉公正。乘地鐵到過長沙橘子洲景區的人,應該都會對廉政文化主題的「青蓮站」有印象吧。其本意,我們在諸古籍中可見,南朝梁江淹《蓮花賦》中,觀音大士就是「發青蓮於王宮」的。
  • 姚俊甫淺析禪意書法與茶文化
    禪意書法的發展與佛教的興起有著密切聯繫。禪意書法中的禪與佛教中的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佛教在發展過程中經常存在著抄錄佛經的情況,而禪意書法的由來就是從抄經演變而來的,在抄經中不斷體現出不同風格的寫作文體,為抒書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佛前的一朵青蓮
                        佛前的一朵青蓮電話接通了,我沒想到他的聲音竟是如此地低沉與蒼老,像是在深山幽谷裡活了100年似的,這與一個30多歲風華正茂的男人的聲音不相符。他的聲音與容貌氣質判若兩人。我見過他的相片,07年,他傳了好幾張相片到QQ空間裡。
  • 老昌書畫(1)禪意書法
    文字:老昌(原創)書法:老昌禪:一讀[ chán ],為佛教用語,也泛佛教事物,如坐禪、參禪,禪林、禪杖……禪意書法,是書法作品中帶有佛家禪的意蘊。這種意蘊,一在書寫內容上體現,二在書寫法度上體現。很難設想書寫沒有禪意的詞語的書法作品能夠稱得上是禪意書法。也很難設想沒有禪意的書寫能夠稱得上禪意書法。中國書法歷來講求書寫內容與書寫形式的高度統一。
  • 試析張濟海書法的禪意思想
    幾年前,著名書法家張濟海先生創作的「佛」、「禪」和「心經」等禪意書法,不經意由著名學者、中華情文化工程促進會秘書長、中華禪意書畫報總編輯、北京神州視覺文化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木子居士攜行,到我國四大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開光並求蓋法印,之後,又不遠萬裡到佛祖釋迦牟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大法開光並求得法印。
  • 江油青蓮故居尋青蓮居士不遇
    青蓮故居尋青蓮居士不遇山河、故人已去千萬裡,所以你尋不到我!鬱金香的美酒盛放在琥珀色的酒盞裡,呼朋喚友,觥籌交錯,直到杯盤狼藉。醉了就去山寺給你摘顆星星,送你回家吧!若耶溪裡那朵蓮花也是大匡山下洗墨池裡的一朵。
  • 這些禪意畫,簡直靈動出了另一種澄淨世界!
    這正如禪宗裡公案所昭示的法無定法,無有定法可說。明心見性的禪師如何說都對,如何說都是道,迷惑之人開口錯,動筆即乖,這種境界介乎似與非似之間,難以言傳,而這種境界超越技巧,可又必先經過基本技法之錘練。純一法師水墨畫裡還有著許多典型的青綠山水、花鳥魚蟲,一片平淡天真的江南景色,設色特別溫潤,節奏也從容自如,典雅也很可愛。作品裡,古典冷靜的筆調很大部分來源於純一法師對最傾慕的畫僧八大山人的作品長期參究。
  • 釋遠澄禪意書法 作品在坪山展出
    ▲「釋遠澄禪意書法作品展」昨日在坪山新區美術館開幕。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文 韓墨/圖)由深圳市坪山新區黨工委、坪山新區管委會、坪山新區文體教育局、坪山新區美術館及坪山新區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大美儒養——釋遠澄禪意書法作品展」昨日在坪山新區美術館開幕。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茶藝區的一朵水蓮竟禪意如斯
    洪森書城的茶藝區有一瓷壇,壇裡養著三三兩兩的小魚,還有一顆翠綠的水蓮。前兩日的一個上午,天色有些昏黃。茶藝區的一朵水蓮竟禪意如斯我啜了一口茶,指了指水蓮:「這花要開了。」請點擊輸茶藝區的一朵水蓮竟禪意如斯入我放下心來。
  • 黃庭堅的書法作品是具有書法中有禪意,還是書法中有篆籀氣?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與蘇軾、米芾、蔡襄齊名的書法大家,同時也是著名詩人。黃庭堅的書法作品體現出了尚意書風,融入了禪意,具有篆籀氣,自成一家,風格鮮明。北宋以後歷代都非常推崇他,並從他的書法理論中汲取營養,師法他的書法實踐,他的理論一直為後人所參考借鑑,他的創新精神也不斷為人們所學習。
  • 如蓮女子,開在唐詩宋詞裡
    在靜好的時光裡,獨守清歡;在歲月的河流裡,淺吟低唱。攬一份詩意,盈些許灑脫,低眉淺笑,引得清風自來。       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玫瑰的嬌豔,那一朵女子,只願為蓮。
  • 弘一法師書法,褪去塵世煙火,帶給我們4個啟示
    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衝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質樸。1942年九月初四,63歲的弘一法師在泉州晚晴室吉祥西逝。臨終前3天,他在用過的三寸紙片背面,書寫「悲欣交集」四字,並自注「見觀經」,是為最後之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