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為汗漫頒獎。
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為蘇滄桑頒獎。
溫州網訊 昨日,正值農曆冬至,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第三屆琦君散文獎暨首屆「甌海杯」中國當代楹聯文化獎頒獎典禮在甌海舉行。本屆「琦君散文獎」作品獎獲得者及其作品分別是:汗漫的《海上手繪集》、邱志傑的邱注《上元燈彩圖》:關於一種歷史劇的編撰、蘇滄桑的《跟著戲班去流浪》,作家董華的《草木知己》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
琦君散文獎以甌海籍著名作家、散文家琦君命名,由十月雜誌社、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設立,是甌海區以文學方式詮釋並完成琦君先生葉落歸根遺願、向書寫故鄉一生的琦君先生的致敬。自2016年開始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三屆,先後有十多位著名作家獲獎。在這裡,琦君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新時期的散文創作不斷碰撞出耀眼火花。
琦君文學因具有甌越地域文化性、中國文化鄉愁性、人類文化情感性等三重性,影響了臺灣以及海內外的華人。多年來,甌海區通過建設琦君文學館、舉辦琦君文化節、成立琦君文化研究會、開設琦君文化講堂等一系列舉措,力爭讓甌海成為海內外尋找鄉愁文化的高地。
據介紹,在溫州這樣一個「天下溫州人」的特殊地域裡,鄉愁文學具有極大的文化基礎和情感需求,而琦君先生正是鄉愁文學的巔峰代表。一直以來,甌海注重挖掘琦君文化,全力打響琦君文化品牌。琦君散文獎便是其中一大文化盛事,不僅擴大了琦君文學的影響力,更為中華文化注入「鄉愁力量」。同時,甌海楹聯文化盛行,是全省首個「中國楹聯文化區」。設立「甌海杯」中國當代楹聯文化獎,又為甌海文化繁榮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本屆琦君散文獎獲獎者中既有職員,也有農夫,亦有詩人。其中,來自北京房山的農民作家董華及其散文作品集《草木知己》獲得本屆琦君散文獎特別獎。董華堅持創作數十年,始終將目光投注於其生活的大地,他在書房中遨遊文學世界,在田野中探訪中國北方尤其是京郊地區的草木文化,用真誠、質樸與明亮的文字,執著地書寫草木、農事與土地的細微與廣闊、情感與倫理、歷史與現實。
昨天還現場進行了《十月》作家創作基地授牌儀式。此外,首屆甌海杯中國當代楹聯文化獎頒獎典禮也在當日舉行。呂可夫獲當代對聯創作金獎,溫本理、賈雪梅、王翼奇獲當代對聯創作獎,餘德泉、常江獲得當代對聯理論獎,史從忠獲得當代對聯特殊貢獻獎。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