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2020-12-14 趣他的歷史

第一大謎團:恐龍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對恐龍的影響應該是來自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那種龐然大物,但事實上恐龍到底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現在電影中出現的形象,不過是科學家通過骨骼外形推測出來的。不過這個推測是否服眾,不好說。就像你看到寵物狗的骨骼應該是完全想不到狗狗可愛的模樣吧。

第二大謎團:恐龍是恆溫動物還是冷些動物?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也不知,那就是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恆溫動物。現在主流說法是一部分是冷些,一部分是恆溫,這個觀點很奇怪,假如是冷血動物,按照現在恐龍骨骼大小,長那麼大需要百年;如果是恆溫動物生長速度就會很快,類似於人類,但是恆溫動物有一個問題,假如是恆溫動物,那恐龍就需要消耗很多食物,就算一天消耗200公斤食物,那也不夠吃啊。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

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有點正常邏輯的人可能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2億年,而人類只生活了300-400萬年,那麼很奇怪,為什麼生存兩億年的恐龍沒有進化出人類的高階智慧,人類不過存在百萬年而已。這個就不禁讓我想起了達爾文《進化論》,啪啪打臉。

至於人類為什麼進化的如此之快,沒有解釋,但是達爾文說人不符合進化論的觀點,人的進化速度太快了!

恐龍的「突然」消失

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的消失,有可能是一瞬間,有可能是一段時間,但是在恐龍的歷程來說,可以用一瞬間來形容,這是恐龍滅絕的最大謎團。生活兩億年的霸主,食物鏈的頂端存在,為什麼突然消失不見。

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最主流的是「小行星撞擊說」。

據說在六千五邊萬年前有一個直徑15km左右的隕石,因為它太大了,所以稱之為小行星,這個小行星撞擊在墨西哥,撞擊速度達每秒20km,每小時7萬公裡,撞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通古斯大爆炸也不過是廣島原子彈的一千倍,僅僅一千倍就造成那樣的後果,可想而知10億倍是什麼概念。

撞擊導致了周圍生物的瞬間滅絕,之後北美、南美產生11級大地震,地震又引發海嘯,海嘯浪高達300米,這次海嘯席捲了整個地球,很多生物被地震和海嘯直接吞沒。最可怕的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地面砂石之類卷到大氣層中,而且墨西哥巖層還有大量石膏,撞擊熱量使石膏融化產生大量硫,硫和砂石進入大氣層,覆蓋了整個地球,阻擋了陽光的照射,沒有陽關,地球上的植物很快死亡,而且氣溫驟降,地球也變成了又黑又冷的地獄,酸雨不停的下,這樣的「人間煉獄」持續了30年,於是產生了個惡連結:植物死了,於是食草動物就死了,食草動物死了,食肉動物也就死了,恐龍也就滅絕了。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這就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當說到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時候,肯定有人會說那麼前四次呢?

第一次發生在4.5億年前,物種滅絕了一半,原因可能是因為地球突然變冷;第二次是3.75億年前,不到1億年,一半的海洋生物滅絕,原因據推測是因為海水含氧量突然降低;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51億年前,不過1億年,這次70%的陸地生物、96%海洋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四次就在2億年前,也是一半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五次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這次,大概滅絕70%的物種。

那麼下次生物大滅絕是什麼時候,其實第六次已經發生了,就是現在。

腦洞大開的滅絕原因

現在的地球,每年都有大量物種消失,按照計算,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前五次平均速度的100倍。這次大滅絕是因為人類!

人類改造了自然,造成環境不適合其他物種生存,同理,前五次也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細思極恐。

我們繼續說恐龍滅絕這個事情,貌似「小行星撞擊說」邏輯如此無懈可擊,但是它也有漏洞。

小行星撞擊的時間可能在恐龍滅絕之後。6500萬年左右恐龍滅絕,這個「左右」範圍太大了,如果精密計算,也可能時間是對不上的。

因為恐龍滅絕之後哺乳類動物就崛起了,所以我們可以腦洞大開的想像,恐龍滅絕也許和哺乳動物有關!恐龍蛋會不會被哺乳動物偷著吃光了。

另外據科學家研究,說按照現在恐龍化石的結構特點,他們是不足以支撐起恐龍龐大的身軀的,如果恐龍要生存,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當時地球重力比現在小

那麼地球為什麼重力會成現在這麼大?我們腦洞大開一下,會不會是因為地球重力變大導致的恐龍滅絕?

先來研究一下重力變大的可能,有兩種,一是地球轉速變慢轉速變慢,離心力就變小,重力就變大,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導致地球轉速變慢;假如地球轉速沒那麼容易被影響,那麼就會有二種可能,就是是地球本身的質量變大了,這可能和史前大洪水有關係。

大洪水,傳說是天上來的,也就可以理解為外太空來了大量的水注入地球,導致地球質量變大,重力變大,不過這只是我腦洞大開胡思亂想,並沒有根據的,只是給讀者一個思路而已。

總而言之,恐龍滅絕到現在還是一個謎,普遍接受的「小行星撞擊說」也是科學家的推測。2007年,美國科學家通過計算,認為6500萬年撞擊地球的小行星90%的可能是一個叫做「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它當時應該是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軌道上,他被另外的小行星撞碎,其中一片較大的碎片落到了地球上。

這個「巴普提斯蒂娜」所在的位置有沒有讓你有一些想法?

對,就是蘇美爾文明中提到的「尼比魯星球」,傳說他就是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一顆行星,而我們現在的天文技術卻沒有發現這顆行星,會不會是他被撞碎了,形成了木星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反正尼比魯人是不會告訴我們真相了,也許尼比魯人在撞碎之前已經逃走了,逃到哪去了?會不會是地球?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剛開始,科學家認為是恐龍的演化出了問題,比如體型越來越大,這讓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變化的氣候而滅絕。有昆蟲學家提出,一段時間內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它們吃掉了恐龍賴以生存的植物,所以恐龍被餓死了。也有一種災變說,認為一顆超新星爆炸,發出大量射線使恐龍滅絕。種種假說,眾說紛紜,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直到阿爾瓦雷斯父子提出撞擊假說。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恐龍滅絕真是小行星撞擊嗎?目前科學發現一些未知的因素!
    地球的歷史已經延續幾十億年,可以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出現過很多形形色色的生命,這些生命把地球的的歷史演繹的十分精彩,可以說在人類出現之前,其實地球早已經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生命,人類不過是地球上面的一個新住戶,或者說人類根本不可能沒有解開其中的秘密。
  • 對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的質疑
    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個謎團抱有很大的興趣,就連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前一陣子,恐龍滅絕原因中的行星撞擊說,就受到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
  • 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嗎?其中存在疑點,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非常荒誕的猜測,有人認為恐龍因為吃了大量有毒的花而滅亡,還有人說是因為外星人的大量狩獵導致它們突然消失,不過很顯然這些是毫無根據的猜測。在這些猜測中,最讓人接受的一個假說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直接撞進了大海當中,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同時造成了巨大海嘯。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科學界起爭議,或許有其他的原因!
    恐龍滅絕的真相是什麼?除了小行星撞擊,科學家有了新的答案!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同樣多姿多彩,大約兩億年前,一種龐然大物開始在地球上興起,它就是恐龍,當時的地球陸地還是一個整體,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分成了6大板塊。
  • 研究表明: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恐龍滅絕
    新華社北京7月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點就位於現今墨西哥的海岸附近,這一災難性事件眾所周知地導致了非鳥類恐龍的滅絕。根據屬同類研究中首次的新研究,該次撞擊造成的氣候條件幾乎毀滅了所有適宜恐龍居住的棲息地。
  • 恐龍滅絕的證據:小行星撞擊與火山噴發
    白堊紀-古近紀邊界的薄層巖石標誌著中生代的末端,以及大部分中生代物種的末端,包括所有非飛行的恐龍。我們不斷的從這些古老的巖石中學習新的東西,今年已經有兩個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即影響白堊紀-古近紀邊界氣候突變的兩個可能原因:火山和小行星。那麼,恐龍是如何結束的呢?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6500萬年前讓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在哪,撞擊威力有多大?
    小行星在撞擊過程中解體,留下來的撞擊坑在上世紀被發現,位於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撞擊坑平均直徑有180公裡,深度3公裡,叫做Chicxulub撞擊坑。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突然滅絕的事件,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其中以「隕石撞擊說」最為流傳;在上世紀的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島北部開鑿鑽井,首次發現了隕石撞擊留下來痕跡。
  • 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是地球霸主嗎?
    恐龍近日,來自英國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針對恐龍多樣性開展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
  •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整整40多億年了,而擁有生命的歷史也達到了36億年,而經過了36億年的演化,才衍生了現在的生物圈,才有了如今的智慧生命人類。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恐龍滅絕或許和小行星沒關係,背後元兇又是誰呢?你猜得到嗎?
    經過研究發現,導致恐龍滅絕的元兇很有可能不是小行星。恐龍消失之謎恐龍在地球生存的時候,地球還沒有分裂成現在的板塊,主要是一整塊陸地拼接在一起,當時恐龍年代下了接近100萬年的暴雨,導致地球的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場暴雨中超過幾百萬種生物死亡,要知道當年恐龍所屬年代,超過80%的生物全部都是恐龍。
  • 小行星撞擊並不是恐龍滅絕的重要原因,這項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並沒有直接殺死恐龍。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它產生的後遺症導致了當時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動植物大規模滅絕。當小行星衝入地球並在墨西哥形成巨大隕石坑的時候,它釋放出了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蒸發了地殼,形成了遍布全世界的碎片羽狀物。撞擊產生的高能量輻射比太陽強20倍,它點燃了路徑上的植物。後來,由撞擊產生的風暴也產生了大量的閃電,這導致了更大範圍的火災。而大火燃燒產生的煙塵則遍布整個天空。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一種理論學說認為,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轟擊,那這是真的嗎,一顆小行星真能滅絕統治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嗎?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馬赫(40倍音速,相當於13.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地球,撞擊地球點為如今的墨西哥尤坎坦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