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中近乎失傳的唐代密宗造像

2020-11-29 璞澈君說藝術

對於去年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大眾這部電影爭議挺多,源於電影沒有正確還原唐代社會的生活氣象,如對人稱呼、對話用語以及當時人的思維習慣等細節問題。《妖貓傳》是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的奇幻劇,說到這倒情有可原,畢竟原作者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也不是那個地方的人。筆者對《妖貓傳》裡印象最深的除了大唐風流宏大的氣度、白樂天的詩、楊貴妃的,便是空海最終取得大唐秘法的青龍寺,當寺門緩緩打開,規模宏大的密宗造像漸漸展現在眼前。那種密宗特有的神秘詭異配上唐代獨有的波瀾壯闊,一剎那間,驚豔了。

密宗造像具有多頭、多臂、多目等特徵,視覺上給人感覺敬畏,有敬、有畏。

唐密屬於漢傳密宗的一部分,漢傳密宗是漢地從佛教傳入開始經歷南北朝到唐朝期間的雜密與唐密以及宋密及其他傳入中土的正統密宗的隱修歷代祖師在多年實修過程中,逐漸與漢地文化結合而逐漸形成。漢傳密宗是來源於古天竺佛教密宗,而佛教密宗來源於婆羅門密教密法。唐朝時代正統密宗傳入中土形成唐密,會昌法難之後,唐密從此隱傳於禪宗,道教,以及民間。而日本空海大師則把唐密的修法東傳日本,形成東密。

近代大德虛雲長老說:「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直到民國時期,持松法師才在上海靜安寺重建了唐密壇場。

會昌法難之後,唐密到最終幾近失傳(當然失傳的原因不僅僅是武宗滅法,也有其自身與漢文化的矛盾造成的。),如若唐密圖像一直流傳下來,會有自身獨特的風格,一種長期在中國主流的漢文化圈裡生長的密宗圖像,那一定是不同於藏密圖像和東密圖像,會有另外一種美,會是佛教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故唐密的失傳是中國佛教美術史上的遺憾。因此想做這一方面的研究,通過對歷史上唐密圖像的梳理,讓漢傳佛教美術有一個更完整的視野,也為當代復原唐密圖像以及重新發展唐密圖像做一絲貢獻。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唐代密宗展:《妖貓傳》原型空海帶大量文物回國
    2017年底,中國上映了一部中日合拍的古裝大片《妖貓傳》(日譯《空海》),片中華麗的布景力圖重現大唐的輝煌,令人驚嘆不已。妖貓傳的故事來自於日本作家夢枕貘,原著叫《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是虛構的歷史玄幻小說,不過片中的兩位主角卻都是貨真價實的歷史名人:白居易(772-846)和空海(774-835)。
  • 安國寺密宗造像:唐代最美的菩薩
    密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他人,故此得名。唐開元四年,印度密宗高僧善無畏攜帶梵本來到長安,深受玄宗禮遇,被尊為「國師」,成為中國密教正式傳授的開端。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李旦將朱雀街東佔長樂坊大半的宅邸舍立為安國寺,成為一座佛教密宗寺院。1959年,在安國寺遺址出土了十餘件精美的白玉石雕像。
  • 漢傳佛教密宗失傳千年後今年從日本重回祖庭
    漢傳密宗失傳千年後因緣成熟重回祖庭「我自從到青龍寺就發願學習密法,回傳中華」,寬旭法師說。這位法師有些特別,穿著漢傳佛教僧衣卻修行密宗。原來不只藏傳佛教有密宗,漢傳佛教也有密宗,但已在中國失傳千年。寬旭法師就是成功接續漢傳密宗使其重回祖庭第一人。
  • 漢傳佛教密宗失傳千年後 今年從日本重回祖庭(圖)
    「我自從到青龍寺就發願學習密法,回傳中華」,寬旭法師說。這位法師有些特別,穿著漢傳佛教僧衣卻修行密宗。原來不只藏傳佛教有密宗,漢傳佛教也有密宗,但已在中國失傳千年。寬旭法師就是成功接續漢傳密宗使其重回祖庭第一人。
  • 《妖貓傳》一部成功的壯美的電影
    本以為陳凱歌一輩子就會活在其父的陰影下,未曾想《妖貓傳》洗掉了那個染血的饅頭。雖然目前對此片評價兩極分化,但依拙見,《妖貓傳》無疑是一部成功的壯美的電影。影片原文是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小說《妖貓傳:沙門空海》,值得一提的是,空海是唐代日本留學僧的翹楚,不光在青龍寺和惠果大師學佛學得好,字也寫的漂亮,不論是漢字書法還是梵文書法。
  • 日本東寺佛像展:高僧空海留唐學法請回的寶物,展現唐代密宗精華
    中國唐代的中晚期,極為盛行印度傳來的密宗佛教,在中國經過幾代高僧的闡發之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唐密」佛教,為了區別於後來的「藏傳密宗」,而稱「漢傳密宗」。唐密在唐代時東傳日本,一直延續下來,被稱為「真言宗」。
  • 中國西藏網:漢傳佛教密宗失傳千年後,今年從日本重回祖庭
    中國西藏網:漢傳佛教密宗失傳千年後,今年從日本重回祖庭 宋家麗/中國西藏網 2016-12-27 11:55 來源:澎湃新聞
  • 品味四川安嶽石窟:中國密宗文化的藝術寶庫
    安嶽石窟密宗造像其次,根據佛教流傳的特點,原本就有顯教與密教兩大區別。密教流傳為四大宗,以藏傳最為著名,後來也是密宗主流,但興起時間卻相對較晚。然後是漢傳,為中土各地,後來被認為失傳,但也有說今天在個別地區其實依然存在。滇傳指雲南和東南亞地區,另有東傳主要指日本,同時也包括高麗、新羅。
  • 《妖貓傳》小說《沙門空海》推薦
    內容簡介:《妖貓傳》雖然改編自《沙門空海》,不過電影相比原著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原著在歷史人物基礎上,以空海為主角重新虛構了一個狗血虐心故事。《妖貓傳》在改編的過程中,將小說過度戲說的部分剪去,電影中的人物相比原著,在改編的過程中更加貼近歷史,貼合本土審美。
  • 唐朝密宗東渡扶桑,中原再無真言宗
    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經過歷史的演進,漢傳佛教發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時期,主要宗派也於此時形成,並得以發展壯大。漢傳十宗的說法大致起源於清未楊仁山居士整理的《八宗綱要鈔》,但亦有不同說法,但今天普遍的說法為十宗。
  • 《妖貓傳》作者夢枕貘這個人,和他的筆名一樣神奇
    《妖貓傳》中文版和作者夢枕貘。   明天,《妖貓傳》正式上映,電影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夢枕貘的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後簡稱《沙門空海》)。最新中文版《妖貓傳: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後簡稱《妖貓傳》)小說,全套4冊,自今年4月起,陸續出版,11月底全部上市。   然而就在12月初,記者跑了杭州四五家書店,每家都有缺貨,居然湊不齊一整套。   這套《妖貓傳》為何如此難買?有著「中國迷」之稱的原著作家夢枕貘,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 密宗僅傳播於西藏?不,這裡也有...
    電影《妖貓傳》中,再現了9世紀初唐代長安的繁華景象,其中有個人物與佛教息息相關,那便是倭國僧人空海法師。這裡的「無上密」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成型最晚、最具神秘感的密宗。唐印果長老時,將密宗傳於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為東密與臺密。包含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綜合了各國家地區密宗的傳承。密宗起先就大量吸收中國道教的內容。
  • 來唐朝求密宗的空海,到底是個什麼人?
    電影《妖貓傳》的主角,一位是白居易,一位是來大唐青龍寺學習密宗佛法的空海和尚。  唐代密宗,簡稱唐密,來自印度。佛教中的密宗於公元七世紀開始在印度形成哲學系統,直到八世紀,密宗才傳入中國。竺律炎是第一位來自印度的僧人,在公元230年翻譯了一部名為《摩登伽經》的密宗佛典,除了對星辰崇拜和向星辰獻祭的簡單儀軌之外,這部經書還記錄了六種陀羅尼秘密咒語,都以「唵」字開始,以「挲縛訶」為止,這些儀軌很明顯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  唐代的長安城分一百零八坊,密宗有兩大中心,一個是佔據了整個興善坊的興善寺(不空曾居此寺),一個就是坐落在長安東南區新昌坊的青龍寺。
  • 電影《妖貓傳》中的空海大師確有其人?曾在西安這座寺廟受法!
    雖然說據電影《妖貓傳》上映已經快一年了,看到這個地方又想起了這部電影,然後發現,電影中的和尚空海原來確有其人!曾在這座寺廟受法!這座寺廟就是位於西安的青龍寺,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即唐長安城的新昌坊南隅。該寺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
  • 《妖貓傳》作者夢枕貘,和他的筆名一樣神奇
    最新中文版《妖貓傳: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後簡稱《妖貓傳》)小說,全套4冊,自今年4月起,陸續出版,11月底全部上市。然而就在12月初,記者跑了杭州四五家書店,每家都有缺貨,居然湊不齊一整套。這套《妖貓傳》為何如此難買?有著「中國迷」之稱的原著作家夢枕貘,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 「密宗」極簡史!
    談到「密宗」,我們常常會提起「藏密」;那麼,漢傳佛教中有密宗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就包括密宗。不過,時至今日,有人認為密宗在漢傳佛教中已經失傳了;也有人認為密宗在漢地仍有傳承,從未斷絕;或認為如今漢地之密宗乃日本東密所回傳。總之,與藏傳佛教相比,密宗在漢傳佛教中並不發達!然而,在唐代,密宗卻曾經盛極一時,這就是著名的「唐密」。
  • 藝術市場的寵兒 - 密宗佛 造像
    藏品 | 密宗佛 ·釋迦牟尼像「銅藝世家」藏傳佛教密宗修法注重像設,於是形成了神系龐大、造型複雜,既包括源於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剛乘、時輪乘、易行乘諸神,又不排斥藏族原始苯教諸神的佛光靈相雖然佛像莊嚴,卻也異彩紛呈,有慈眉善目、面貌安祥地顯宗像,有兇神惡煞、青面獠牙的密宗像,更有嫵媚動人的度母像。極善與極惡,匯聚一堂,蔚為奇觀。 也正是通過佛教的折射,人們才從靈相佛光中領略雪域高原獨特的風情習尚、瑰麗的藝術魅力以及藏族人民不凡的聰明才智。
  • 唐密在我國幾近失傳,將日本和尚冊立為真言宗八祖
    唐代長安城有108坊(街區),南城的新昌坊有一座古剎名青龍寺,是前朝隋文帝敕建的靈感寺易名而來的,由三朝帝師慧果大師住持。慧果大師何許人也?是陳凱歌電影《妖貓傳》中那個長睫毛帥帥的日本小和尚的老師啊!一神秘的唐代密宗,簡稱唐密,現在據說已經失傳。但在當時密教正處於全盛時期。佛教密宗起源於天竺(古印度),公元230年,比丘(即和尚)竺律炎翻譯的名為《摩登伽經》的教典,介紹了星宿崇拜和祭祀儀軌,還包含了六種陀羅尼(咒語),有早期婆羅門教的色彩。
  • 隋唐觀音造像:密宗觀音
    上海博物館藏盛唐《十一面觀音菩薩》(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隋唐興起密宗觀音:隋唐時密宗興起,觀音密典盛譯,特別是武則天稱周前後,一大批密教造像在石窟摩崖與寺廟出現,從此,這些密教經像都在觀音信仰中居重要地位,千手觀音經像的流行尤為盛行不衰,十一面觀音造像也較具代表性。
  • 31歲日本和尚留學大唐,被冊立為真言宗八祖,此後唐密失傳
    唐代長安城有108坊(街區),南城的新昌坊有一座古剎名青龍寺,是前朝隋文帝敕建的靈感寺易名而來的,由三朝帝師慧果大師住持。慧果大師何許人也?是陳凱歌電影《妖貓傳》中那個長睫毛帥帥的日本小和尚的老師啊!青龍寺遺址公園及博物館一神秘的唐代密宗,簡稱唐密,現在據說已經失傳。但在當時密教正處於全盛時期。佛教密宗起源於天竺(古印度),公元230年,比丘(即和尚)竺律炎翻譯的名為《摩登伽經》的教典,介紹了星宿崇拜和祭祀儀軌,還包含了六種陀羅尼(咒語),有早期婆羅門教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