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點,光明日報出版社再出發

2020-12-18 人民網傳媒

1981年1月11日,光明日報出版社正式成立,這家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第一家由新聞單位主辦的出版社,為《光明日報》除了報紙出版的使命外,又增添了一項重要內容——圖書出版。建社伊始,光明日報出版社的辦社宗旨與光明日報社的辦報宗旨相一致,努力成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為廣大知識分子服務。出版社以知識分子特別是中青年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通過出版彰顯社會效益,以高質量高品位的出版物和周到良好的服務,日益活躍於中國出版界。建社30多年來,出版社的一大批優秀讀物得到理論界、知識界、教育界等領域作者、讀者廣泛認可,持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堅持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國內外出版界和圖書界產生廣泛的影響。2010年12月30日,出版社轉企改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先後獲得「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為我國出版事業增添光明色彩

光明日報出版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又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而發展。建社初期,始終緊密配合光明日報社各項工作,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出版了一批具有時代感和社會影響力的圖書。鄧小平、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烏蘭夫、鄧穎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親自為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理論圖書題寫過書名。

自建社開始創辦的《自修大學》,為在十年間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廣大中青年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使「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深入知識界。《交叉科學文庫》《美學譯文叢書》《美國與美國人叢書》《現代文化叢書》等一系列圖書,以其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受到學術界的矚目。1983年5月,第四軍醫大學學生在華山搶救遇險群眾,這一捨己救人的可歌可泣事跡,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為了更好地教育、感染年輕人,出版社出版了《華山搶險記》,70多萬冊圖書送到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手中,使他們感受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道德風貌,引領了一代青年學子向先進學習。1988年,為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出版社出版由鄧小平同志題寫書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書,詳細闡釋了《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重要歷史價值。同年,出版社率先引進外版圖書《歡迎來我們中國》,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開啟了圖書出版「引進來,走出去」的新局面。1995年,出版社與英國奧比斯出版公司合作,引進出版系列科普讀物《恐龍》一書,開創了「電視廣告+圖書」地區分銷的模式,《恐龍》的出版發行掀起了一輪「恐龍熱」,改變了國內出現的多年科普讀物低迷的狀況,帶動了全國範圍內青少年科普讀物的持續出版。1996年,出版社與其他中央媒體推出《中國公民手冊》一書,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題寫書名,司法部等八部委共同撰寫,成為當年發行量最大的公民教育讀物。199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轟炸,造成使館人員重大傷亡、館舍嚴重毀壞,光明日報社駐南聯盟記者許杏虎和夫人朱穎及新華社記者邵雲環不幸犧牲。為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罪行,緬懷以身殉國的許杏虎和朱穎夫婦,出版社立即組織人員,連續奮戰,只用9天的時間,編輯出版了《未寫完的戰地日記》一書,有力配合了相關聲討、紀念、緬懷活動。該書一經問世,全國各地立即掀起了訂購熱潮。

進入21世紀,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知識讀物、教育讀物廣受讀者認可和好評,一些讀物的內容成為省(區)、市重要考試的參考素材。理論讀物是出版社圖書產品的重要部分,通過為活躍在高校的知識分子出版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版社在理論界、知識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2012年,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代表的中國紀錄片異軍突起,出版社敏銳抓住這一選題,深耕細作,在國內率先出版《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圖書,並推出該書的中文繁體字版、英文版等,與臺灣地區、香港特區及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國的出版商先後籤署版權輸出協議,成為當年國際文化傳播的成功範例,對宣傳中國文化和價值理念起到了推動作用。

為廣大讀者奉獻光明品牌

30年多來,出版社始終堅持以「光明日報使命和品牌在出版領域的延伸」為基本定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的辦社方針,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發揚「知識密集型、理論前沿型、學術探索型」的傳統風格,致力於和《光明日報》同向而行建設「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形成獨具特色的知識分子出版陣地。作為報社的直屬機構,將報紙的內容編輯為叢書出版,是出版社之所以存在的題中應有之意。作為光明日報社媒體矩陣中的一員,出版社整合報社各方資源,使《光明日報》使命和品牌在出版領域得到很好延伸,相繼出版了「光明書系」系列讀物,如《百城賦》《遠去的田野》《家鄉的名山》《記憶中的星光》等,在宣傳思想戰線產生廣泛影響,得到新聞出版同行的好評。

出版社緊緊依託《光明日報》在知識界、文化界、教育界、理論界的權威影響力和號召力,逐年加大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工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著作、文史經典著作導讀和青少年課外閱讀幾大產品線的投入,形成了以「中國節日誌」「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等為代表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以「光明學術文庫」「高校社科文庫」「中華茶文化通典」為代表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以「光明傳媒書系」「跟大師一起讀歷史」「顧誠著作系列」「國家地理叢書」「金羊毛叢書」「西風譯叢」等為代表的品牌文史社科綜合書系和大眾讀物產品群,並進一步發揮光明品牌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擴大以「六角叢書」「中國故事庫」「光明島書系」為代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叢書群和教材教輔的出版規模。

從2011年開始,出版社陸續創辦了《留學》《教育家》雜誌,並接管了《新天地》雜誌,新成員的加入,使出版社在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探索中尋找新的突破和創新,實現新的跨越。

《留學》雜誌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中央媒體創辦的權威解讀留學工作的雜誌,始終聚焦國際教育領域,憑藉自身優勢已與世界上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建立了聯繫,對國家留學政策、公派留學、自費留學、出國訪學等都有深度報導,發行量逐年上升,在留學業內受到持續關注,目前已經覆蓋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在各地書店、咖啡館、學校圖書館及閱覽室、星級酒店、機場、高鐵站等都能看到《留學》的身影。

《教育家》雜誌定位於做忠實的教育守望者、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再出發。雜誌通過幾年的努力,藉助《光明日報》在教育界的影響力,通過「尋找大國良師」「光明小記者」「腦科學與教育學術論壇」等活動,進一步宣傳基層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先進事跡,把光明品牌拓展到基礎教育領域。

《新天地》雜誌一直秉承圍繞老年人開展工作的定位,積極策劃多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開展宣傳教育增強老年人生活安全意識,通過聯合老年大學為老年人學習教育提供幫助。

各雜誌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矩陣中,已形成強大的傳播效應。其中《留學》雜誌的新媒體平臺累計閱讀量過億,新媒體產品總訂閱人數超百萬;《教育家》雜誌的「大國良師」活動微信號短時間內訪問量突破千萬,線上線下同時啟動的活動一度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有的作者和讀者稱讚《教育家》雜誌具有「大家」風範;《新天地》雜誌推出的老年樂活平臺受到廣大老年讀者熱捧,他們通過雜誌推出的不同主題的小課堂充實精神生活,有的讀者稱讚《新天地》雜誌是「老年人與社會的心橋」。

在新時代開啟光明新徵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出版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政治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黨支部規範化建設,不斷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緊緊通過抓黨建促業務,緊密圍繞報社中心工作,做到與黨中央要求、與上級機關指示、與報社大局同頻共振。出版社堅持黨建統領,時刻把出版工作的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在守正創新中把社會效益做大做強,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中國故事講好講精彩。出版社結合出版業發展新形勢謀篇布局,有效提升了圖書產品質量,完成重大出版項目出版,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發展大潮中去。2016年,出版社與四川民族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茂區民間所藏藏文珍稀文獻叢刊》獲得「中國政府出版獎」、榮獲「中國最美圖書」稱號。出版的系列童書獲評年度主題童書。此後,連續出版的《中國節日誌》等系列作為文化部重點圖書參加全國「非遺」文化展覽。出版社的「兩微一端」及網站建設也逐步得到廣大讀者認可,開設的一些新媒體活動網民廣泛參與、積極互動,把《光明日報》的影響力、號召力通過新媒體進一步拓展到圖書出版領域。此外,出版社還將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援建圖書室、捐贈及出版圖書、幫扶學生等多種渠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自己的貢獻。

多年的不斷深化改革,光明日報出版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現已發展成為具備多學科、多類型、多層次、多品種、多媒體出版能力,業務涉及圖書、期刊、電子出版物、新媒體傳播等領域的出版綜合體,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科普、美術等各個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光明版」品牌效應,至今奉獻給社會和讀者5000餘種圖書,發行量超過億冊,一些出版物不斷再版,為我國文化寶庫增光添彩。

身處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光明日報出版社將以嶄新面貌再出發,積極推進出版工作轉型升級,旗幟鮮明踐行「四力」,努力建設成為導向正確、業態全面、主業突出、實力雄厚、管理規範、運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的出版傳媒綜合體。

作者單位 光明日報出版社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簡稱「光明社」)創立於1981年1月10日,隸屬於中共中央主管主辦的光明日報社(集團),光明社於2010年12月30日轉制為企業法人,是中國出版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社長朱慶博士是中國出版協會常務理事、首屆北京市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1月10日
    光明日報出版社簡介    光明日報出版社是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1月10日,屬中央級綜合性出版社。
  • 光明日報出版社招聘總編輯公告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為光明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有文化企業。長期以來,出版社堅持黨報出版社的定位,致力於打造廣大知識分子的出版陣地。有出版社管理層任職經驗,熟悉出版法規與政策,有一定的經營管理工作經驗,編輯、策划過社科類、學術類圖書,主編或策劃的圖書獲得過國家獎項,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均有實績;9. 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及心理素質。
  • 光明日報出版社總編輯招聘公告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為光明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有文化企業。長期以來,出版社堅持黨報出版社的定位,致力於打造廣大知識分子的出版陣地。近年來,出版社努力調整出版方向、優化選題結構,堅持聯繫和服務知識界,同社科界、教育界保持密切聯繫,策劃出版以知識分子理論成果為主的圖書,已搭建起以學術社科類圖書為主要特色的國家級出版平臺,得到廣大讀者、作者的好評與認可。  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總編輯1名。
  • 《舌尖上的中國》圖書歸屬光明日報出版社
    本報訊 (記者 魯大智) 從一百多家出版社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光明日報出版社奪得《舌尖上的中國》一書的出版權。昨天(19日)下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圖書版新書發布在京舉行,文化人、美食家黃珂,美國著名美食品店節目主持人甄文達,奧林匹克美食大賽評委會主席劉廣偉等悉數到場。
  • 百花文藝出版社與《光明日報》文藝部聯合推出《致敬英雄——2020...
    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趙世鑫一邊接受採訪,一邊在和電臺溝通音頻版的製作進度。「雖然不在抗疫一線,但能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抗疫圖書的出版中,儘可能做到精益求精,也是盡一份出版人的責任,表達對戰『疫』逆行者的一份敬意吧。」  讓趙世鑫全身心投入的是百花文藝出版社與《光明日報》文藝部聯合推出的新書——《致敬英雄——2020抗疫報告文學集》。
  • 光明日報出版社向北京打工子弟學校贈書
    《聽聽讀讀背背》由光明日報出版社根據教育部最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定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篇目編寫出版。該書由北京大學曹文軒教授主編、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作序,全書彩色印製、配有拼音和插圖,並附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節目主持人春天和「小喇叭」配樂誦讀的光碟。一位帶著孩子來逛地壇書市的小學語文老師評價該書「是一本可讀、可聽、可品的立體化古詩詞學習寶典」。
  • 光明日報出版社20年不斷探索凸現「亞文化、準學術」出書特色
    本報訊光明日報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光明書架」系列叢書,以其「亞文化、準學術」的鮮明特色,在剛剛結束的2001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是該社20年來在「傳播知識,倡導文明」辦社宗旨指導下不斷探索的縮影,也是該社在市場競爭中實行品牌戰略的又一舉措。
  • 呈現一個完整的魯迅——評光明日報出版社新版《魯迅全集》
    光明日報出版社推出的《魯迅全集》,就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魯迅。 早在1938年,就有《魯迅全集》面世。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推出了三種《魯迅全集》版本,即1956年的十卷本、1981年的十六卷本、2005年的十八卷本,為學習魯迅、研讀魯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四種《全集》都有遺憾,「全集」並不「全」,魯迅先生的一些著作沒有收入,從而使魯迅先生的成就沒有能夠完整地展現出來。
  • 光明日報出版社原社長起訴人民出版社社長抄襲
    因認為《察賢辯才》一書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光明日報出版社原社長李樹喜將該書作者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告上法庭。日前,東城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原告稱涉案書十分暢銷李樹喜稱,2007年3月,他出版了個人著作《李樹喜品評歷代用人方略》一書。
  •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再出發-光明日報-光明網
    司法部黨組書記袁曙宏在作草案說明時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著作權保護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待通過修改完善著作權法予以解決。此次修法,也承載了人們對於著作權法的諸多新期待。    今年是我國著作權法施行的第30個年頭,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法教研室主任萬勇所說,「『三十而立再出發』,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今年審議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可謂正當其時。」
  • 撫今追昔踏徵程 繼往開來再出發
    撫今追昔踏徵程 繼往開來再出發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05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擦亮思想文化研究傳播的「光明品牌」-光明日報-光明網
    由此可見,二者都是提升光明日報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工程和光明智庫的啟動,投射出光明日報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奮發進取與主動擔當。在新興媒體和傳播格局日新月異的當下,中央媒體固然要有求新求變、突圍前行的開拓勇氣,更要有「咬定青山」、保持特色的戰略定力。
  •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連日來,《光明日報》刊發系列報導,關注深圳經濟特區踏上新徵程。 10月14日慶祝大會當天出版的《光明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髮長篇綜述《回望深圳 讀懂中國——寫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文章分為三大部分:還看今朝——「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觀念啟蒙——「一顆在腦中炸開新天地的『開山炮』」;拓荒之功——敢拼敢闖,「殺出一條血路來」。
  • 艱苦奮鬥再創業 改革開放再出發
    艱苦奮鬥再創業 改革開放再出發——四十位代表委員熱議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篇】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改革開放近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 安徽省行知學校師生巨製歙硯進京 《天下光明》祝賀巜光明日報》70...
    光明頂上觀天下,舵手紅船破霧來。七秩行知真理路,九州築夢百花開。在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之際,6月13日下午,承載著安徽省行知學校3000餘名師生敬意的巨製歙硯《天下光明》不遠千裡抵京,以傳承精湛民族技藝的獨特方式熱烈祝賀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受到光明日報社辦公室主任耿海軍、副主任程煥明、教育部主編練玉春等的熱情接待。
  • 起點白金大神血紅百盟大作《光明紀元》出版
    繼上一部總點擊量一千多萬的《偷天》之後,網絡玄幻領域最具人氣大神血紅在2012年再次推出玄幻大作《光明紀元》。此書在起點中文網連載僅僅21天就受到起點網粉絲的瘋狂追捧,榮登起點月票榜首,並且又一次獲得百盟書的榮譽認證。
  • 中國網絡文學走過20年 從"起點"出發再加速
    原標題:從『起點』出發,網絡文學再加速 1 年輕人志同道合 在陽江註冊起點中文網 當蔡智恆在臺灣創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時,廣東陽江的年輕人林庭鋒開始嘗試在網絡上發表小說。他從初中開始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讀了很多遍,漸漸發現沒有新小說可讀。
  • 光明日報社六十年大事記_慶祝光明日報創刊60周年_光明網
    6月16日 《光明日報》正式出版。發表題為《團結一致建設民主新中國》的發刊辭。   為祝賀《光明日報》出版、發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各民主黨派負責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紛紛題詞。毛澤東的題詞是:"團結起來 光明在望 慶祝光明日報出版"。周恩來的題詞是:"光明之路"。朱德的題詞是:"民主光明"。
  • 光明日報社六十年大事記_光明日報網上報史館
    6月16日 《光明日報》正式出版。發表題為《團結一致建設民主新中國》的發刊辭。   為祝賀《光明日報》出版、發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各民主黨派負責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紛紛題詞。毛澤東的題詞是:"團結起來 光明在望 慶祝光明日報出版"。周恩來的題詞是:"光明之路"。朱德的題詞是:"民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