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一個完整的魯迅——評光明日報出版社新版《魯迅全集》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呈現一個完整的魯迅

理順魯迅的思想發展脈絡

魯迅是文學大師,還是翻譯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科普作家,以及書法家、美術家、設計師。我們必須全面地了解魯迅,理解魯迅。光明日報出版社推出的《魯迅全集》,就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魯迅。

早在1938年,就有《魯迅全集》面世。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推出了三種《魯迅全集》版本,即1956年的十卷本、1981年的十六卷本、2005年的十八卷本,為學習魯迅、研讀魯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四種《全集》都有遺憾,「全集」並不「全」,魯迅先生的一些著作沒有收入,從而使魯迅先生的成就沒有能夠完整地展現出來。

進入新世紀,光明日報出版社邀請一些專家學者組建了新的《魯迅全集》編委會,歷時五年,在以前各版的基礎上,盡力搜尋魯迅先生的遺稿,編輯成一套嶄新的《魯迅全集》。這套《全集》力圖全面反映魯迅先生在創作、翻譯、古籍輯校、科學普及方面的成就,並涉及魯迅先生的書法、繪畫、美術論著和書刊裝幀設計等,是迄今為止相對最全面地反映魯迅先生各方面成就和貢獻的文集。

在收集、鉤沉魯迅軼文上,光明日報出版社版的《魯迅全集》頗具特色。詩歌方面,他們從《周作人日記》中錄出了《別諸弟三首》(二輯)《蓮蓬人》《庚子送灶即事》《祭書神文》《惜花四律》等,從周作人日記手稿中錄出《題照贈仲弟》,對理解早年魯迅的思想感受很有參考價值。雜文方面,他們重新編輯了魯迅逝世後出版的文章,按照魯迅先生生前的構想,輯錄為《人海雜言》《荊天叢筆》,其中《〈勁草〉譯本序》《〈魏子〉序》等均系殘稿整理而成。應當說,這樣的編輯思路更符合魯迅先生的初衷,也有助於讀者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脈絡。

將中國文化推向了新高度

魯迅先生曾就《紅樓夢》說過:「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不幸的是,魯迅身後,他自己也遭遇了這樣的情形。有的人把他刻意打扮成「金剛怒目」式的「革命家」;有的則把他僅僅局限於「亭子間」裡的「文學家」,乃至「小說家」或「雜文家」;更有甚者,拿著放大鏡,專挑他的某些詞句,把他「還原」成冷酷、好鬥的小人形象。

這其實也很正常。除去一些真正的「小人」從自己的陰暗心理出發去貶損、侮辱別人不談,此外,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處的立場不同,所要實現的意圖不同,都會影響對某個特定個體的判斷。而真正的高山大川,因其博大與豐富,都會留給人們無限解讀的可能性。蘇東坡曾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他認為原因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就算跳到山外,也依然難以把握高山、大川的方方面面。

魯迅先生就是高山,就是大川。新版《魯迅全集》讓我們充分領略了他的崇高、偉大和豐富。

魯迅是高尚的。他與章士釗、胡適、林語堂、梁實秋、周揚等的糾葛,近年來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熱議的話題。這當然可以討論,但卻不能因為要公正評價他們的成就,就非要去貶低魯迅。他們之間的爭論,主要是觀念的衝突、思想的分歧,豈是私人恩怨麼!而魯迅對鬱達夫、瞿秋白、柔石、蕭紅、蕭軍、胡風、劉和珍等,卻是滿懷深情和溫熱,從中可以看到他胸懷、心靈的純粹與博大。

通過魯迅先生的詩文,特別是他的日記和書信,我們可以感覺到他的內心時常在咀嚼痛苦。其詩曰:「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這都是在《吶喊》《彷徨》出版十年後寫的,而寫的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糾結、痛苦、鬱悶的心境!可惜那時候又有誰知?先生忍受著痛楚,以堅強與韌性,不斷耕耘,不懈跋涉,終於將中國新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

留下一筆思想資源

煌煌20大卷,是魯迅先生留下的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一筆博大精深的思想資源和精神財富。

他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對中華文化的理解,特別是對由愚昧禁錮的封建社會邁向現代民主社會進程中的中國人的深刻剖析,迄今恐怕難有幾人可以企及。他提出的「改造國民性」問題,應當說還遠遠沒有完成。尤其是,舊有的貧弱、愚昧、專制、奴役、瀆職等觀念和痼疾尚未完全清除,又迅疾陷入了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爾虞我詐、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泥淖裡,文明、開放、自由、公正、誠信等健全的現代人格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以,魯迅先生提出的「改造國民性」的問題依然任重道遠,而且還增添了新的使命,我們要沿著先生指引的正確道路,完成先生未竟的事業。文化藝術工作者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列,自覺地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因此,切不可將魯迅供奉起來視為圖騰,更不能將其當作招搖過市的幌子,而是要切切實實地奉為「精神導師」,以之為明燈,照亮我們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徵程。

翻讀這套《魯迅全集》,我從內心深處欽佩魯迅先生的才華。就算從他1906年進入學界算起,其涉獵之廣,亦令人感慨。他1906年撰寫的《中國礦物志》,先是被清政府農工商部大力舉薦,後又為清政府學部批准為「中學堂參考書」,並多次再版。鑑於當時的現代教育水平和礦產研究狀況,魯迅先生的篳路藍縷之功,真的要好好地加以估量。 (朱輝軍 作者中國文聯出版社副總編輯)

相關焦點

  • 《魯迅編印版畫全集》近日出版 呈現魯迅的另一面
    收錄889幅魯迅生前出版及編後未出的版畫,《魯迅編印版畫全集》近日出版——呈現魯迅的另一面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張勝迅速翻開新書樸素的牛皮紙封面,映入眼帘的書籍第一頁印有各式彩色古典圖案,說不清是中是西
  • 韓石山:這樣的《魯迅全集》我不買
    新版《魯迅全集》上市了,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買上一套。按說像我這樣早就買下1981年版的,是不必買的,出版社考慮得很周到,過上半年就會出一本60萬字的《魯迅全集修訂詳記》,收入所有新增加的內容,並詳細註明所有修改的部分。屆時買上這麼一本,就等於買了現在的新版全集。     但是這種「補」的辦法,對我這樣的讀者,卻不管用。
  • 《魯迅全集》推出第四版
    圖為新版《魯迅全集》封面  白色的封面上,魯迅先生的側面浮雕頭像歷久彌新,還是那麼神採奕奕……新版《魯迅全集》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1這次的新版《魯迅全集》,收文更加全面、嚴謹,體現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最新成果。總體規模也有所擴大,書信卷和日記卷的篇幅增加較多,各增加了1卷,總卷數由16卷增加到18卷,總字數達700萬字。
  • 《魯迅全集》的5次整理出版歷程
    新版18卷《魯迅全集》,在經過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和相關專家4年多緊張、艱巨的工作之後,近日終於隆重出版了。新版《全集》採用淺咖啡色流行開本,布面精裝,外加帶有魯迅浮雕頭像的銅板紙封套,樸素典雅,美觀大方,總字數為750萬字,首印3萬套。
  • 魯迅全集的版本有什麼區別?
    之後組成《魯迅全集》編輯委員會,成員有蔡元培、馬裕藻、許壽裳、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許廣平等,實際負責工作的是鄭振鐸和王任叔。工作人員則有唐弢、謝澹如、胡仲持等,並設立了「魯迅全集出版社」。同時還開列篇目,要將魯迅所寫《十四年的讀經》、《太平歌訣》、《鏟共大觀》等許多雜文一律刪除……顯而易見,在當時國民黨法西斯專制統治下,無論怎樣努力,要想完整地公開地出版《魯迅全集》是根本沒有可能的! 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11月12日上海淪陷了,英美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日軍包圍,形成「孤島」。
  • 文化:《光明日報》評魯迅,重溫《狂人日記》,經典永不過時
    文化:《光明日報》評魯迅,重溫《狂人日記》,經典永不過時2018年5月18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月光穿過一百年》,來重溫《狂人日記》這部文學經典,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但一百年前確實中國文學的裡程碑。
  • 魯迅全集豪華版嚇退讀者引爭議
    昨天,記者就圍繞高價《魯迅全集》引發的爭議採訪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孫順林,他向記者澄清,該書定價是依據正常的製作成本來核算的,出版社絕無半點暴利。如果讀者嫌新版《魯迅全集》價格太高,沒關係,出版社明年7、8月份將推出平裝本,平裝本《魯迅作品集》包含了新版《魯迅全集》的所有內容,總共有29本。
  • 《魯迅全集》的編輯與出版:一筆精神財富 一個編纂典範
    80多年來,幾代研究者和出版人致力於《魯迅全集》的編輯和出版,為文學家文集的編纂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範例。  1938年,魯迅先生逝世兩年後,20卷的《魯迅全集》在上海面世。其後歷經戰亂,無暇重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就成立了魯迅著作編刊社(後併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稱魯迅著作編輯室),於1956年開始出版《魯迅全集》10卷注釋本,至1958年出齊。
  • 《魯迅全集》的編輯與出版 一筆精神財富一個編纂典範
    為這樣一位文學大師編纂文集和全集,是十分艱巨、極富挑戰的工作。80多年來,幾代研究者和出版人致力於《魯迅全集》的編輯和出版,為文學家文集的編纂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範例。   1938年,魯迅先生逝世兩年後,20卷的《魯迅全集》在上海面世。其後歷經戰亂,無暇重訂。
  • 一比一復刻1938年版《魯迅全集》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限量影印本...
    (資料)(記者 姜小玲)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80周年,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以1938年第一版《魯迅全集》為底本,重新影印出版,將編號限量發行1000套。目前該書正緊鑼密鼓地印製中,將於7月底面世。據責任編輯張樹介紹,自魯迅先生逝世至今已先後出版了五種版本《魯迅全集》,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1938年版《魯迅全集》流傳較少,且有其獨特而珍貴的版本價值: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他的親友和各界人士即開始籌劃出版 《魯迅全集》。1938年8月,20卷本《魯迅全集》正式出版發行。
  • 哪個版本的《魯迅全集》值得收藏?
    在那場深刻而暴烈的變革中,有一個身影冷硬又孤絕。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旗手,有著堂吉訶德式的理想,也兼有哈姆雷特式的躊躇。他就是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了最新修訂的《魯迅全集》,即以「以1981年版為基礎,增補不足,修訂錯訛」為原則,由原來的16卷增至18卷,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共計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字;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
  • 給你一個真實的魯迅(圖)
    >  本報訊由19位魯迅研究專家歷時4年修訂而成的新版《魯迅全集》,本月中下旬就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較之1981年版,2005年版《魯迅全集》書信日記各增加1卷,校勘改動1000餘處,修正注釋1000餘條,可謂新意頗多。其中,新增的魯迅致許廣平的68封原信尤其引人注目。記者昨天就此專訪了《魯迅全集》修訂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
  • 《魯迅全集》帶給我們的是什麼?紀念永不逝去的魯迅先生
    《魯迅全集》融會了魯迅先生的鬥爭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國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這本書裡收錄了魯迅先生的散文集、小說集、雜文集等等。這些文章都是極具諷刺意味的,都是通過一些小事描寫當時的中國人的生活,突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人們的愚昧封建,國家的羸弱,側面反映了中國的近代歷史。《阿Q正傳》、《藥》、《祝福》等作品映射著當代中國的社會,每一篇幾乎都是魯迅先生在用盡全力再向國人吶喊,在呼喚國民的甦醒。
  • 限量影印版《魯迅全集》月底面世 1:1復刻1938年版
    原標題:一比一復刻1938年版《魯迅全集》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限量影印本月底面世,完整呈現初版本原貌 (資料) 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80周年,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以1938年第一版《魯迅全集》為底本,重新影印出版,將編號限量發行1000套。目前該書正緊鑼密鼓地印製中,將於7月底面世。 據責任編輯張樹介紹,自魯迅先生逝世至今已先後出版了五種版本《魯迅全集》,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
  • 《魯迅全集》最新版增加的一篇文章,《祥林嫂》的姊妹篇!
    《魯迅全集》最新版增加的一篇文章,是相關部門整理魯迅資料時剛剛發現的,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看過,堪稱《祥林嫂》的姊妹篇。由於和《祥林嫂》比較類似,可能是以前出版社感覺沒有必要再收錄,也或者是認為沒有太多的思想價值,又或者是認為沒有太多的學術價值,所以就沒有刊登。新版《魯迅全集》裡收錄了兩篇寫舊時婦女的文章,前面一篇文章是《祥林嫂》,後面一篇文章是《祥林嫂》。
  • 王任叔與初版《魯迅全集》(上)
    初版《魯迅全集》的背後,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值得細細咀嚼。  王任叔 「用力為多」  1936年魯迅去世後,《魯迅全集》的出版即被提上日程。1937年5月23日,許廣平為此寫信給胡適,請他幫忙接洽商務印書館。胡聯繫了商務印書館老闆王雲五,後因種種原因無疾而終。1937年7月18日成立了紀念委員會,負責整理出版《魯迅全集》。
  • 《魯迅編印版畫全集》出版:黑白間的藝術力量
    此次北京魯迅博物館和譯林出版社出版的《魯迅編印版畫全集》就是為了紀念魯迅對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發展的貢獻。4月20日的發布會現場邀請了《魯迅編印版畫全集》的主編黃喬生、藝術家王頃、設計師張勝以對談的形式,帶讀者走進魯迅的版畫世界,在版畫這一黑白雙色的藝術中探討魯迅的版畫審美。
  • 套書:《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版
    《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代版。帶注釋及插圖,精裝全套16冊。我於1990年代初去盤錦,於興隆臺一家小書店見到此書,乃是店老闆的私人藏品,不出售。
  • 《豐子愷插圖魯迅小說全集》問世
    近日,《豐子愷插圖魯迅小說全集》問世。本書是國內首部既收錄魯迅全部小說作品,又收錄豐子愷全部以魯迅小說為題材的漫畫作品,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豐子愷生前曾為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社戲》《藥》《風波》等9部小說繪製漫畫插圖,共計194幅。
  • 魯迅翻譯文學研究的向度與創新-光明日報-光明網
    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學界對魯迅創作研究和魯迅翻譯研究呈現出一種很不平衡的態勢,主要表現為:對魯迅著述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佳作迭出,對魯迅翻譯文學的研究雖業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沒有達到應有水平。在此背景下,拓展與深化魯迅翻譯文學研究,是魯迅研究工作者面臨的迫切任務,也是魯迅研究領域能夠取得突破的重要學術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