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火宮殿:從一座火神廟演變為湖南風味小吃市場

2020-12-17 湖南在線

民國時期火宮殿牌樓自從有了火,民間便有了火官,便有了火神,便有了祭祀火神的廟宇。根據長沙地方志記載火宮殿,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7年)迄今260多年了。然而,這之前民間不可能不祭祀火

民國時期火宮殿牌樓

自從有了火,民間便有了火官,便有了火神,便有了祭祀火神的廟宇。根據長沙地方志記載「火宮殿,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7年)」迄今260多年了。然而,這之前民間不可能不祭祀火神,只是可能不叫火宮殿,但火神廟卻肯定是存在的,這有明朝萬曆五年(即公元1577年)鑄造且一直擺放在火宮殿廟門前的鐵香爐為證,儘管這隻鐵香爐丟失於1938年的「文夕大火」。從萬曆五年迄今430多年了。那麼再之前呢?至少可以追溯到「以火德王」的炎帝,我們都是他老人家的子孫。

火宮殿的古牌樓後面寫的是「乾元宮」,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宮即是天道伊始最早的宮殿,這當然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就存在的火神。宋代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在其《通書·誠上第一》中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但乾元宮並不是火宮殿的專利,嶽陽北去30餘公裡的臨湘,古稱陸城,相傳為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屯兵之地。1938年11月8日遭到侵華日軍的飛機轟炸,毀壞的古建築就有蓴湖書院、文廟、武廟、乾元宮等。湘潭龍牌醬油的創始人吳鳳來清末創辦吳恆太醬園,地址就在湘潭十六總的乾元宮側。邵陽的古建築中,有水府廟戲樓、大成殿、乾元宮等。火宮殿這個乾元宮之所以名聲更響,是因為按長沙的方言「乾元宮」與「錢圓功」三個字諧音,錢圓功就是錢花光了的意思。說火宮殿的東西好吃,大家都擋不住誘惑,所以「進去火宮殿,出來錢圓功」。

至於火宮殿為什麼也稱乾元宮,只要讀了《火官經》裡面對火官的一段「贊」就明白了,贊曰:

乾元四品,考校火官;運符乾健,德合黎明;居太陽丹天之中,統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參佐於三元,氣運行於四月;駕赤龍而行南陸,照明螢或之宮燭;朱陵而顯丹臺,煥赫文昌之府;輝輝朗耀,炳炳照臨;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南丹紀壽天尊。

為什麼火官是乾元四品?按古代的排序,上元天官(玉帝),中元地官(青帝),下元水官(白帝),火官排四(炎帝),土官排五(黃帝)。 「火官贊」裡的最後一句「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南丹紀壽天尊」是火神菩薩的標準全稱。「文夕大火」火宮殿廟裡的火神像被毀,1941年由長沙市政府撥款重修,立了一個神位代替,神牌上刻的就是這個全稱。

《火官經》還有一段偈語,據說老百姓每天念幾遍,就可以祈求到火神菩薩的保佑。偈曰:

昔奉天尊教,稟令守炎方;

今奉天尊敇,聞善降吉祥;

家有天尊咒,火部不為殃;

家有天尊咒,火勢息威光;

家有天尊咒,火怪自潛藏;

家有天尊咒,諸魔自滅亡;

家有天尊咒,災厄自消禳;

家有天尊咒,財物得阜昌;

家有天尊咒,家宅保安康。

民國時期,火宮殿從一座火神廟逐漸演變為湖南的風味小吃市場,這個過程都與「火」有關,其時間段大致可以這樣分:

1930年以前,火宮殿基本上還是一座火神廟的形象。那時長沙市的民房幾乎是清一色的木板房,有的還是泥糊的竹籬笆牆,一旦失火,必定是滅頂之災!人們對火災的恐懼無法排遣時,便轉而去祈求火神的庇佑。家裡沒有失火的,要祈求火神菩薩保佑永遠不要失火;已經失過火的,更要祈求火神菩薩為他們退災兇,廟裡一年四季香火不斷。尤其是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相傳是火神菩薩過生日,市民們都來敬神、許願,有錢的還要為菩薩點兩本戲,在廟前的戲臺上熱鬧一番,前前後後有個把月。

1926年5月15日《大公報》刊登了一則啟事:「啟者,本廟於諸神瑞誕及建蘸酬神等事,向無捐簿在外募捐,近聞有人假借本廟名義按戶寫捐,顯系假冒,私圖漁利,特此聲明,幸各注意。乾元宮謹啟。」這說明當時有人假冒廟裡的名義募捐行騙。那時,火神廟所佔的地盤很大,前有坪,後有院,中間有正殿,側邊有戲臺,有足夠大的地方讓人們在這裡酬神打蘸,或搞點五花八門的小營生。

從1930年到1938年「文夕大火」之前,火宮殿是作為長沙市消防聯合會的駐地,常駐著一支救火義勇隊。這支救火義勇隊的戰鬥力很強,長沙市內大一點的火警,幾乎都由他們去撲滅。《湖南國民日報》1931年8月25日公布了全市31個救火隊的地址和電話,要求張貼在各居民戶和店鋪內,一旦發現火警,即可就近通知。這31 個救火隊分為東南區和西北區兩大塊,乾元宮救火隊排在東南區第七位,電話是140。那時的救火隊是民間義勇組織,為了節約費用,都是駐紮在寺廟裡。東南區這一片,除了乾元宮外,天妃宮、多佛寺、洗藥庵、陶公廟、天符宮都駐有救火隊。

那時的消防設施極落後,出現火警,消防隊員只能用板車拖著一個大木桶裝水去救火,杯水車薪,經常因為撲救不及時而火燒連營。1934年下半年,長沙市消防聯合會決定,購置兩臺消防車(汽車)。錢從哪裡來呢?報紙上說「乃由該會經手,將所管火宮殿空坪,租與合記百合湘劇場演戲,期限三個月,所得租金,概作購汽車基金。」長沙市的第一臺消防車,原來是用火宮殿的地坪租金來添置的。

1926年成立於火宮殿的長沙消防聯合會

長沙市消防聯合會駐紮在這裡,租出了地坪和舞臺(只租了三個月),似乎並沒有對這裡的小生意造成太大影響。1938年1月26日《觀察日報》記者寫了一篇文章《火宮殿:吃喝玩樂門門有,油炸豆腐最著名》,全文於下:

假如你到北平的天橋、天津的三不管以及上海的城隍廟的時候,一定也會聯想起長沙的火宮殿,因為它們都是大城市中的平民娛樂場所,雖然後者並不及前三者來得熱鬧緊張,可是也自有它的特殊風味。來到長沙,沒有到那裡邊去逛一趟,也可以引為遺憾的吧。

火宮殿的地址,也是個很奇特的所在。因為在那鬧市區的坡子街裡,有高樓大廈,銀行金店和闊綽的商號,而古色古香的火宮殿,卻隱藏於其中。宮殿式的大門上,懸著「古祝融殿」的金色輝煌的匾額,從這裡進去,便到了另一個社會的角落了!

穿過一條不長不短的夾道,在那戲臺底下鑽出去,便是一塊露天大空場,看戲的人們就立足在此觀戲。不一定天天有唱的,於是各種不同的娛樂就利用了這空場子,全都活動起來。說書、相聲、測字、賣藝、零食……無所不有,腰裡僅帶著少數的銅子,便可以在那裡吃喝玩樂一天,所以熙來攘往,十分熱鬧。

火宮殿的零食品中,油炸豆腐最負盛名。本來,油炸豆腐就是長沙的美味,而火宮殿的更要美得高明。一塊黃松松的豆腐,炸得外焦裡嫩,香美無比,不必說吃,只要遠遠地聞著那股味兒,就該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裡去逛的人,誰不是人手一塊呢?

豬血、餛飩、米粉……也照樣的受人歡迎。價錢很便宜,口味又鮮美。聽完了《三國演義》後,哼著一段反二黃,便可在那裡飽餐一頓。既不來手巾,也不要小帳,吃喝之後,咂咂嘴兒,倒乾脆得很。

王鐵筆、三才眼的測字,滿口江湖術語,吸引了不少的觀眾。三麻子的相聲,唱著《小寡婦上墳》,形容得惟妙惟肖。小張正在講《水滸傳》,描寫魯智深醉打金剛,把聽眾們笑得前仰後合。

不要小看了這地方,去年老教育家徐特立先生,還在這裡演講哩!徐先生本來是深入民間的,以他那滑稽的口吻,把國家大事說得很周詳,搶去了不少說書人的買賣。聽眾越聚越多,徐先生講了又講,到了午餐的時候,大家公請了徐先生一頓。這充分地表現了那一群的民眾,並不是不關心國事的。

這裡沒有夜戲,黃昏時候,一切一切停息了,只有那古銅的鐘聲,點綴著這靜寂的夜。

這篇文章對了解「大火」以前的火宮殿,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火宮殿演變成聞名遐邇的小吃場所,是在「文夕大火」之後,坡子街是過火的重災區,火宮殿幾成廢墟。1940年前後,長沙謀劃重建,為修復火宮殿,政府出了資,也向小商販們集了資,在神殿前寬大的火燒坪內搭建了48間棚屋,分成四線,分別冠名為東成、西就、南通、北達(也有說是兩條小街的,其實都是四線房屋)。

「文夕大火」後火宮殿搭建的棚屋

1947年2月22日《大公報》刊登了署名「滌予」的文章《火宮殿的小吃》,現摘錄於下:

久住長沙的人,提起火宮殿,沒有不知道的。因為那兒在長沙大火前,是小販雜賣的集中場所,也是江湖雜耍賣技餬口的據點。每逢初一十五有廟戲的時候,那就更熱鬧了。閒散的人,都愛到那裡去逛一逛。那裡賣的零食,像油炸豆腐、米花結麻花、又香又脆,是全市聞名的。

長沙大火後,火宮殿起了一個劇變。警局為救濟一般無依貧民起見,把這兒改作了小賣場所,搭成兩道小街,東成、西就這幾個吉利字眼,也就冠在這兩條小街的門牌上。這裡有酒菜館、麵食店、理髮所,因此就變成了貧民的小市場。

那裡的酒菜、麵食、茶點,一應俱全,味道比市面上的妙得多,價格比較餐廳酒館都要便宜。紅燒豬腳、清燉蹄筋、豆腐湯這幾樣菜做得最可口。尤其有家滷菜館,臘菜味道不差,最宜於小酌。打幾兩白幹(酒),切一盤臘牛肉,真夠味!約集幾個人,湊集不多的錢,便可大吃大喝一頓了。據說敵偽(指日本人)佔領長沙時候,一些避難無處安身的單身漢兒,食喝兩字都在這兒解決,因此,留在長沙的地下工作人員也是借這兒掩護潛身。長沙光復後,公務員、老百姓都復原(歸來),長沙市人口增多,這裡的生意也更好了,從早到晚,熙來攘往,有時竟沒有座位……

相關焦點

  • 火宮殿的廟會和小吃
    火宮殿的廟會和小吃 位於長沙坡子街的火宮殿作為廟宇,是一座火神廟, 而作為一個商號最初是由火神廟廟會董事會掌控的、以經營地產為主的行會。20世紀30年代以後, 以經營小吃鋪面為主。1957年火宮殿廟坪內各飲食店合併公私合營,成立火宮殿飲食店。
  • 長沙爆款餐飲名店「火宮殿」即將入駐永州
    火宮殿總店位於長沙坡子街127號(近三王街),始建於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距今已有四百四十餘年歷史。據傳明代曾是一座小廟,供奉火神祝融君,俗稱火神廟,又名「乾元宮」。從清末至民國時期,火宮殿內攤擔羅列、支棚撐傘,成為祭祀、看戲、聽書、觀藝、小吃的鬧市。
  • 湖南長沙的火宮殿小吃為何能成為中國四大小吃,有哪些老字號美食
    火宮殿小吃是湖南長沙最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也是長沙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長沙坡子街。火宮殿的特色風味小吃可謂是享譽三湘,是我國四大小吃之一。長沙更是以火宮殿作為基礎建設了長沙美食一條街。火宮殿先後經過數次的擴建和修繕,現在廟宇已經氣勢宏偉,吸引了眾多遊客來此觀光品嘗美食。為了弘揚火宮殿飲食文化,獨具風味的傳統特色美食小吃相繼恢復和湧現。火宮殿美食小吃種類繁多,著名小吃有姜二爹的炸臭豆腐、鄧春秀的紅燒豬蹄子、羅三的米粉、周福生的荷蘭粉、胡建嶽的牛角餃子、姜氏姐妹糰子、胡桂英的豬血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
  • 中華老字號「火宮殿」即將進駐零陵古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9日訊(記者 蔣茜)記者今日從零陵古城運營方偉光匯通獲悉,中華老字號「火宮殿」將於11月21日正式籤約零陵古城C區湘南網紅美食街。 長沙「火宮殿」是中華老字號,總店位於長沙坡子街127號(近三王街),距今已有四百四十餘年歷史。據傳明代曾是一座小廟,供奉火神祝融君,俗稱火神廟,又名「乾元宮」。
  • 長沙天心閣嶽麓書院及火宮殿小吃
    長沙位於湖南東北部,北瞰洞庭,南依衡嶽,湘江縱貫南北,素有「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之稱,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荊楚名城」 。長沙之名始於西周。據《逸周書.王會解》記載,周成王時,諸侯所獻方物中就有「長沙鱉」。戰國時已成為楚南重要城邑,又名青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置長沙郡,為全國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設在臨湘縣(今長沙城區)。
  • 火宮殿攜臭豆腐紅燒肉澳門開店
    2006年,湘風小吃被分別列入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全省餐飲產品製作技藝首開先河。而火宮殿的髮絲牛百葉、毛氏紅燒肉、東安仔雞、油酥鯽魚、荷葉粉蒸肉、腊味合蒸等經典湘菜,更是經久不衰。既保持傳統精髓,又不斷與市場新品對接,取長補短,這也是火宮殿菜品、小吃「能調眾口」的主要原因。  【記者點評】  將特色菜品做到極致,讓每一道小吃擁有獨具個性的精彩故事,火宮殿的經營者讓食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感受精神的愉悅,這是高人一籌的地方!  勇擔責任,像經營美食一樣傾心傳統文化建設  想看花鼓戲?
  • 到此一遊長沙站:人間煙火火宮殿,亦臭亦香似人生
    長沙是一座具有發展定力的生態之城,也是一座勇於創新的英雄之城,更是一座將文化和娛樂進行創新不斷催生旅遊創新之城。今天我們將走向市井,到長沙街頭欣賞城市文化,品嘗傳統美食、感受城市魅力。長沙火宮殿,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作為湖南省長沙市的著名特色景點,火宮殿位於長沙市坡子街,是湖南長沙集漢族民俗文化、火廟文化、飲食文化於一體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場所,在這裡可以吃到各種長沙和湖南小吃,特別是火宮殿的長沙臭豆腐、正宗紅燒肉、魚鱗豆腐、餈粑、聞名全國、享譽三湘。人類文明的發展,無不與火息息相關。
  • 感受湘菜非遺文化 長沙中小學生研學走進火宮殿
    1月5日,長沙首場中小學生湘菜非遺文化研學遊活動在長沙市火宮殿舉行。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火宮牌樓、古戲臺、火神廟、小吃王國、湘菜首府等。湘點大師馬力帶領同學們現場製作特色湘點。紅網時刻1月5日訊(記者 龍騰)今天,長沙首場中小學生湘菜非遺文化研學遊活動在長沙市火宮殿舉行。來自長沙市芙蓉區育才第三小學的同學在此開啟一場探尋湘菜非遺文化和品嘗傳統美食的研學之旅。
  • 有獎活動 | 火宮殿蹦出小龍蝦!什麼情況?(尋找長沙錦鯉)
    「長沙發布錦鯉包」之一——火宮殿!首席體驗官!3888元消費卡!  還有28元、58元、88元、108元消費券等你拿!  「沒來過火宮殿,等於沒來過長沙」  來長沙必去長沙火宮殿打卡!   火宮殿位於長沙市坡子街。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火神廟建於明萬曆5年(公元1577年)前,有著440多年歷史。
  • 在長沙老字號火宮殿裡,來一份臭豆腐,聽一曲高山流水
    說到長沙小吃的代表,很多人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宮殿,因為火宮殿實在是名氣太大了,基本上來長沙旅遊的遊客。腦海裡對長沙的第一印象,能夠說到說得上名字的,那就是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它都已經被編到童謠裡了。火宮殿的前身是明朝年間建在坡子街的一個小廟,供奉火神祝融的,年久失修很破敗。
  • 長沙:火宮殿大廟會引爆南方「小年」
    新華社長沙1月29日電(記者劉良恆)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南方民俗中的「小年」。伴隨著一群「洋面孔」有模有樣表演的舞龍舞獅,以及來自大湘西的蘆笙、山歌等侗族特色歌舞,一年一度的長沙火宮殿大廟會在喧天鑼鼓聲中拉開了帷幕。
  • 2020長沙「火宮殿城大廟會」啟幕迎客
    新華社長沙1月18日電(記者劉良恆、劉芳洲)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南方民俗中的「小年」。在歡樂喜慶的歌舞聲中,一年一度的長沙「火宮殿城大廟會」正式啟幕。從臘月二十四到來年正月十五,多場活動將陪市民遊客辭舊迎新。  「夜經濟」發達的長沙,是近年來備受網民追捧的「網紅城市」。
  • 引人入勝,是如何體現在長沙這一座城市上?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不應是遺留在過去的輝煌,更應作為今後努力的方向,將傳統教育資源、教育理念融入到現代教育當中,立足傳統文化培養帶有中華文化根基的人才。二、長沙美食內涵:湘菜源遠流長,根深葉茂,長沙小吃風味獨特。說起長沙,你肯定不得不想起「臭豆腐、小龍蝦、糖油粑粑......」。說實話,寫到這裡,我流口水了。但是你了解過其中的奧妙嗎?
  • ...南路步行街搬進了進博會|進博會|步行街|長沙|黃興|文和友|火宮殿
    火宮殿、文和友、黑色經典、三品黑鴨、酥小小的店……老字號和新晉網紅品牌登臺亮相,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盡享獨具特色的「湖南味道」。在進博會上看了,想去長沙感受一番有關統計顯示,2019年黃興南路步行街人流量超過4000萬人次,營業額逾64億元。以步行街為核心的長沙五一商圈平日客流量位列全國重點商圈第五,周末客流量排名可躍升至第三位。
  • 打卡長沙:一宮二廟(閣)三通四景八小吃十二名餚
    火宮殿是湖南省長沙市的著名特色景點,本身主體是一個火神廟,此地因聚集了正宗的瀟湘美食小吃而著稱,來此的多是為了品嘗湖南美食小吃。一宮二廟(閣)三通四景八小吃十二名餚更是每年吸引了不少人來!二廟:火神廟、財神廟。
  • 火宮殿八大小吃是怎樣製成的 "文化遺產日"為你展示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5月30日訊(記者 石月)今年6月8日(下周六)是「中國文化遺產日」,當天將會在長沙坡子街火宮殿舉行全省「文化遺產日」活動啟動儀式暨湖南飲食文化展示展演活動,其中火宮殿八大小吃製作技藝將首次公開展示,擂茶、銀針黃茶等製作過程也將進行展示。感興趣的讀者可免費參加。
  • 湖南唯一國家特級酒家,長沙最有名的湘菜店,名氣不輸火宮殿
    長沙是一個美食都會,美食上有著全國聞名的長沙臭豆腐,長沙口味蝦,而在餐飲品牌上,更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火宮殿,可謂是集各種小吃美食為一身,而後起之秀文和友也是受到了不少外地遊客,甚至長沙本地人的追捧,但是要論湘菜的龍頭老大,整個湖南最牛的酒家餐館,就只有玉樓東一家。
  • 文脈頌中華|火了幾百年的「火宮殿」,藏著幾代長沙人的回憶
    紅網時刻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李曉玲 長沙報導有人說,沒來過火宮殿,等於沒來過長沙。坐落於長沙坡子街邊的CBD中心,身為「網紅」景區,火宮殿其實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為祈求火神庇佑,從那時起,人們就愛來火宮殿。火宮殿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最初是有廟,人們為了祈福聚集而來,便有了廟會。於是,廟會文化由此而來。」
  • 長沙最有名的美食街,風味小吃層出不窮,被評為四大小吃名街之一
    長沙是大名鼎鼎的美食之城,以臭豆腐、口味蝦、糖油粑粑「三劍客」風靡天下,2017年被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授予「國際美食之都」的稱號。來到長沙,就不能錯過坡子街。到了近代,遐邇聞名的老字號多達68家,成為長沙商業繁榮的象徵。坡子街因地勢坡度大而得名,在舊時分為三部分:上坡子街、下坡子街、橫坡子街,各有特色。然而,隨著一場文夕大火,坡子街毀於一旦,所有街巷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