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中國,話劇,首演,崑劇團,京劇院,芭蕾舞團,劇目,羅小慈...

2020-12-19 東方網

原標題: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迎來「期末大考」橫向縱向對標,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朱䴉》劇照。武亦彰攝

《七俠五義》中白玉堂(左)與展昭刀兵相見。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期末大考」「三堂會審」等詞頻頻出現在文藝院團負責人的微信朋友圈,這正是昨天他們參與的2017年度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考核。考核顯示,去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院團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79部,較上一年度增加8部;演出收入2.56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0.13億元,增幅5.34%;全年共完成演出9743場,觀眾342.62萬人次。

  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為目標,一年一度的考核以績效為依據,「自己說、同行評、專家點、評委議」,對標新時代新要求,查不足、補短板、破瓶頸。考核從早上9時開始,前兩個團就花了足足1個小時。

  對標世界一流文藝院團

  去新加坡參加藝術節,上海民族樂團特意到新加坡華樂團取經。「華樂團藝術教育推廣極具特色,青年華樂團有聲有色。」在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眼中,對標樂團還不止一個。上海民族樂團在香港演出時,去香港中樂團交流管理機制;中央民族樂團推出《玄奘西行》,羅小慈組織大家觀摩學習。據悉,今年10月,上海民族樂團計劃推出《共同家園》,以環境保護為切入點,融合五大洲多種代表性音樂,體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擔當。12月,民族交響史詩《英雄》將首演,描繪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神話故事。《永不落幕的盛世》則是獻給建黨100周年的禮物,用秦風、漢賦、唐韻表達對中華文明的敬意,對祖國母親的摯愛。

  上海交響樂團對標合作較多的紐約愛樂。2017年,上海交響樂團人均創造演出收入從34.15萬元提高到37.33萬元,成為琉森音樂節首個邀請的中國樂團,德國易北愛樂音樂廳首個音樂季唯一受邀的中國樂團。對此,上交團長周平並不滿足,「下回歐美巡演,除西方經典,要拿出更多中國作品。」考核中,她透露了上交五年計劃,圍繞「國際化」「中國元素」做文章,陳其鋼、葉小綱、安迪·秋保、趙麟等作曲界翹楚為上交創作了一系列「新時代的交響樂」。

  「對標世界一流芭蕾舞團,我們將打造兼具俄羅斯、法國風格的全新《睡美人》,5月首演。」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的工作表中,縱向與橫向對標缺一不可,橫向看齊蒙特卡羅芭蕾舞團等,「五年內組建10人至20人研發團隊。」縱向則挑戰自我,「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10月首演,打造我們這代人的紅色經典。」上海歌劇院也提出「與世界一流歌劇院比肩」的目標,《晨鐘》《田漢》《天地神農》三箭齊發,令評委們對其寄予厚望。

  更深入挖掘現實題材

  看話劇去安福路,是上海年輕觀眾已有的默契。安福路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大廈啟動大修,員工依舊忙碌,「北京人藝擁有包括首都劇場在內的5個大中型劇場,國家話劇院以導演為核心,有市場選擇空間,不遺餘力培養編導人才,英國國家劇院創新作品層出不窮,同時擁有1150座、890座、450座三個劇場。」話劇藝術中心黨委書記張惠慶稱它們都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目標。

  有作品才有影響力。張惠慶透露,聚焦「大飛機」的話劇《追夢雲天》8月首演,與經典保留劇目《大哥》共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上海1921》《新青年》完成劇本初稿,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迎接建黨100周年」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蓄勢待發。王安憶改編自徐訏小說《風蕭蕭》同名話劇、以兩彈一星為創作背景的《國之重器》等5部重點創作正在推進中。

  利用上海文化資源高地優勢,文藝院團為建設「亞洲演藝之都」添磚加瓦。上海歌舞團《朱䴉》從上海飛到全國,飛向日本,年初又在美國獲得不俗的上座率。今年,上海歌舞團計劃推出《永不消逝的電波》,力爭再創佳績。去年為上海愛樂樂團打造《啟航》的青年作曲家龔天鵬,如今埋首於愛樂樂團全新重頭製作《京劇幻想》《炎黃曲》等。創作者表示,身在上海,擁有眾多劇場與龐大觀眾群,已比旁人多了優勢,這促使他們更為深入地挖掘中國製造、科技創新等現實題材,創作出深刻反映黨史、國史、軍史、民族史的生動作品。

  多頭並進打造文化品牌

  「2017年上海崑劇團完成演出場次287場,場次和演出收入分別是5年前的2.6倍和5.5倍。」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說,去年上昆四本《長生殿》全國巡演20場,現場觀眾80%在40歲以下。上海大劇院150萬元票房收入創戲曲商業演出新紀錄。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離不開人才。上昆國寶級老藝術家、昆三班中堅力量、昆五班青年人才,整齊的演員陣容讓谷好好有底氣將未來三年創作選題瞄準元曲四大家,邀約編劇名家王仁傑創作《漢宮秋》《倩女離魂》,還將請編劇名家周長賦創作新編崑劇歷史劇《牧羊記》。

  依託人才與劇目積累,上海京劇院整理改編推出的連臺本戲《七俠五義》成為熱門演出。上海京劇院院長單躍進介紹,「上京實力派」「小丑挑梁」「京武會」「青春跑道」「星星點戲」等主題演出季,培養忠實粉絲,向全國輻射。《霸王別姬》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演出及同名電影的連映活動,在美國打響上海戲曲文化品牌。未來,京劇院除了抓劇目和人才,還將推進「上海京劇傳習館」項目,將其變為京劇普及和戲劇公共教育基地。

  人才、劇目、觀眾齊頭並進,已成為各院團的共識。真找問題、找真問題,使打造上海文化藝術品牌目標更明確,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新局面,加快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步伐。

相關焦點

  • 中國愛樂樂團、國家京劇院都要來 赴一場「音樂之旅」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保利文化二十周年·中國愛樂樂團二十周年全國巡演音樂會(重慶站)、國粹在身邊——國家京劇院戲曲音樂演唱會將於下月登陸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大劇院。國際樂團傑出指揮家餘隆將執棒「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的中國愛樂樂團,攜手重慶籍小提琴家高參,為山城觀眾奏響交響樂盛宴。
  • 上海18家國有文藝院團交2019年成績:新創劇目109部演出收入超3億
    此外,兩部參評劇目——上海滬劇院的《敦煌女兒》、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追夢雲天》,四部參演劇目——上海京劇院的《北平無戰事》、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上海木偶劇團的《最後一頭戰象》、中福會兒藝劇院的《那山有片粉色的雲》在藝術節期間精彩上演。海派佳作唱響時代禮讚,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為演出市場的「爆款」劇目,多輪巡演依然「一票難求」。
  • 黃宏主演話劇《上甘嶺》,上海保利大劇院新演出季拉開大幕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1日,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出演,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主演的話劇《上甘嶺》,將登陸上海保利大劇院,首次與全國觀眾見面。上海保利大劇院新演出季也由此拉開大幕,24臺27場演出將陸續登場。
  • 國家京劇院《伏生》首演 奚派老生對戲裘派花臉
    國家京劇院《伏生》首演 奚派老生對戲裘派花臉 2015-12-19 13:39:48   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2015年重點創排劇目收官之作新編歷史京劇《伏生》12月18-20日在京進行了首輪演出。
  • 山西省京劇院上演關派劇目專場
    為紀念關派大師關肅霜誕辰90周年,山西省京劇院於11月26日、28日晚在省城梅蘭芳劇院為觀眾帶來關派劇目專場——《戰洪州》《鐵弓緣》。首演當晚氣氛熱烈,龍城京劇迷過足了癮。  關肅霜是享譽海內外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她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幾乎學遍了花旦、老生、花臉、小生、武生和老旦各個行當,同時還向話劇、楚劇、漢劇和雜技學習,創立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關派表演藝術。  此次為大家帶來關派代表劇目《戰洪州》《鐵弓緣》的是山西省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當家武旦孟霞。
  • 上海大劇院2019-20演出季菜單全新出爐,最心儀的劇目你「秒」到了嗎?
    上海民族樂團「中國創世神話主題音樂會」民族交響史詩《英雄》,用民族音樂講述中國故事,向祖國七十華誕獻禮,以當代民族音樂承載深刻厚重的思想內涵,致敬亙古不滅的英雄精神;上海歌劇院的經典歌劇《江姐》自1965年首次排演至今已演出超過500場,深受觀眾喜愛,在新演出季中以第六代「江姐」為代表的年輕陣容將讓這部紅色經典更富現代感和感染力。
  • 首演!中國愛樂樂團亮相菏澤保利大劇院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30日訊 (見習記者 曹可凡) 9月29日晚,菏澤保利大劇院首演儀式隆重舉行,中國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作為菏澤保利大劇院正式運營的首場演出。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平和北京保利文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文鵬出席首演儀式並致辭。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尹玉明,中國愛樂樂團黨委書記、副團長劉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志剛,市政府副市長侯婕,市政協副主席陶體華,山東東北區域事業部總經理兼青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顥出席首演儀式。
  • 國慶檔演出市場熱度回升 新創劇目湧現
    其中,國家大劇院共在「十一」期間上演7臺19場演出,涵蓋歌劇、音樂會、兒童戲劇等多種類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奉上6部劇目、51場精彩演出;國家京劇院更是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小劇場話劇《情不自禁》劇照 李晏 攝因應這股文化消費力,則是在國慶檔紛紛首演的各類劇目:無論是國家話劇院的話劇《那拉提戀歌》,還是中國兒藝的《聽見夢想》,以及亮相天橋藝術中心的音樂劇
  • 國家京劇院2017年重點復排劇目現代京劇《蝶戀花》首演
    國家京劇院2017年重點復排劇目現代京劇《蝶戀花》首演 2017-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2017年重點復排劇目現代京劇《蝶戀花》28日晚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演。
  • 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次以民樂開幕:講中國故事,與世界對話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介紹,《海上生民樂》中的作品,無論是獨奏、重奏還是合奏,都力求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無論是傳統經典還是當代新作,都經過重新創編。「我們的原則就是符合當下的審美情緒,以開放、融合、創新的思維創作。」
  • 中國大戲院2019國際戲劇邀請展:國際劇目多為亞洲首演
    今年有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智利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6部作品,作品涵括話劇、音樂劇、多媒體戲劇、實驗戲曲等多個門類,既有世界名團名導名作,又有國內青年導演作品。其中4部為亞洲首秀、2部為中國首演,演出場次近60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上海戲劇學院聯合製作的《威尼斯商人》,更是把全球首演地放在了本屆國際戲劇邀請展。
  • 5臺10場優秀經典劇目即將上演!2020年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好戲連臺
    記者今天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2020年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優秀經典劇目展演將於10月19日至11月25日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鄭州大劇院連續精彩上演5臺10場劇目。優秀經典劇目展演是我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2020年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邀請國內外、省內外近幾年創排並獲得國家級獎項的優秀經典劇目,以及組織本市文藝院團近年來新創排且獲得國家和省級獎項的劇目集中展演,豐富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群眾文化素質,提升鄭州文化影響力,擴大文化交流,打造文化品牌,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 中國京劇院、上海愛樂樂團八月下旬在臺灣演出
    中新社臺北八月十六日電 (記者 劉舒凌 耿軍)中國京劇院、上海愛樂樂團將於八月下旬登上臺灣的演出舞臺。  中國京劇院將在二十二日起的六天時間裡於臺北的戲劇院推出八場傳統名劇;上海愛樂樂團定在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九日分別於臺中中興大學惠蓀堂、高雄中山大學逸仙堂、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三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