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8家國有文藝院團交2019年成績:新創劇目109部演出收入超3億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上海18家國有文藝院團交2019年成績:新創劇目109部演出收入超3億

東方網1月9日消息:總結過去一年的成績,是為了新的一年更好的出發。今天上午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2019年度考核在中華藝術宮舉辦。考核採用「自己說、同行評、專家點、評委議」的模式,盤點年度工作,邀請專家共商良策、共破難題。

考核結果顯示,2019年,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109部,較去年增加11部;演出收入3.03億元,較去年增長0.18億元,增幅6.3% ;全年共完成演出10790場,較去年增加571場;觀眾329萬人次。

2019年,海派佳作在「十二藝節」上斬獲頗多。

當時全國共有51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參評參演「十二藝節」,其中38部角逐第十六屆文華大獎。上海歌舞團有限公司創作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作為藝術節開幕演出劇目,獲文華大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稱讚該劇「出新出彩、感人至深、堪稱精品」。上海淮劇團的藝術總監梁偉平獲得文華表演獎。此外,兩部參評劇目——上海滬劇院的《敦煌女兒》、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追夢雲天》,四部參演劇目——上海京劇院的《北平無戰事》、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上海木偶劇團的《最後一頭戰象》、中福會兒藝劇院的《那山有片粉色的雲》在藝術節期間精彩上演。海派佳作唱響時代禮讚,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為演出市場的「爆款」劇目,多輪巡演依然「一票難求」。

2019年,上海國有文藝院團致力於擦亮「上海文化」品牌,藝術創作譜寫時代華章。
持續推進「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之際,各院團紅色題材創作精彩紛呈:上海歌舞團的《永不消逝的電波》、上海雜技團的《戰上海》和上海滬劇院的《一號機密》共同構成滬上原創舞臺藝術作品「紅色三部曲」,上海京劇院的《北平無戰事》、上海評彈團的《初心》和中福會兒藝劇院的《孩子劇團》等作品積極發掘革命歷史題材,彰顯「紅色文化」基因。滬劇《敦煌女兒》參演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和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滑稽戲《哎喲爸爸》開展長三角巡演,體現海派文化的獨特風採。上海民族樂團的《錦繡中華·最憶是江南》民族管弦音樂會、各戲曲院團攜優秀劇目開展晉京展演等活動,集中展示了江南文化的雋永魅力。
上海小劇場戲曲節升級為中國(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極大鼓舞了上海戲曲人的鬥志,進一步擦亮「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戲曲電影再度走向國際A類電影節,贏得喝彩。3D越劇電影《西廂記》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榮獲「藝術貢獻獎」,並和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崑劇電影《景陽鍾》亮相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引發西方影迷關注。

積極提升創作演出能級。一年來,國內外展演及賽事佳訊頻傳。雜技劇《戰上海》獲第四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全國優秀雜技劇目展演獎;原創節目《飛鳥與魚—雙人吊子》《時光—爬杆》獲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原全國雜技比賽)優秀節目稱號。木偶劇《華山神童》獲第六屆俄羅斯鄂木斯克「金小丑」國際木偶藝術節「特別獎」「最佳演員技術與劇目獎」;《最後一頭戰象》獲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國內「走出去」項目視頻選拔推介會「優秀項目」,獲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國際木聯中國中心特別表彰。滬劇《敦煌女兒》入選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名錄。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上海項目繼續位居全國前列,2019年共有70個項目獲得資助。海派舞臺藝術作品亮相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圓滿完成歡迎宴會演出任務,崑劇《椅子》選段、越劇《梁祝》選段作為進博會中法雙邊活動表演劇目,成功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一批優秀劇目赴中央黨校演出,上海崑劇團的《牡丹亭》二度受邀獻演,上海芭蕾舞團的《馬可·波羅》《茶花女》、上海民族樂團的《共同家園》也在黨校精彩上演。

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現代芭蕾舞劇《長恨歌》赴俄羅斯莫斯科參加第十四屆契訶夫國際戲劇節;海派芭蕾舞劇《馬可·波羅》和芭蕾精品專場《舞之魅》赴比利時獻演,服務「一帶一路」文化建設。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飛越太平洋」美國巡演項目,在39天裡橫跨14個州22個城市演出21場;歌劇《圖蘭朵》和原創現代舞劇《早春二月》首赴中東,為杜拜歌劇院演出季開幕。上海民樂團《海上雅韻——精品音樂會》在比利時獻演;室內樂版《海上生民樂》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參加中國駐當地大使館舉辦的「國慶70周年」演出,還應邀赴泰國、俄羅斯、中國澳門等地演出。上海交響樂團開啟建團140周年世界巡演,亮相美國、英國、瑞士、奧地利、荷蘭五國音樂節。話劇藝術中心的《驚夢》赴奧克蘭藝術節演出,話劇《原野》赴日本演出。愛樂樂團赴土耳其參演第四十七屆伊斯坦堡音樂節和第三十三屆伊茲密爾音樂節。上海木偶劇團攜神話木偶劇《華山神童》赴俄羅斯鄂木斯克參加第六屆「金小丑」國際木偶藝術節。上海京劇院《五百年後孫悟空》赴日連演8場,聯合上海崑劇團赴日舉辦「梅蘭芳訪日演出100周年紀念公演」活動。

新人新作精彩紛呈。2019年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圍繞「我和祖國共成長」主題,聚焦重大歷史題材、重大革命題材、重大現實題材,緊扣上海解放7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本市各級各類文藝院團(校)共申報大型作品23臺,涵蓋京劇、崑曲、滬劇、淮劇、評彈、滑稽戲、雜技劇、話劇、音樂劇、民樂、交響樂等多個藝術門類。經專家論證,進入終評展演的作品19臺。展演於9月至11月展開,歷時三個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文匯、解放、新民等滬上知名媒體都給予報導,文化上海、藝述上海等新媒體平臺均有轉載。
完善機制優化管理。上海交響樂團持續細化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更新與職務序列相配套的薪酬體系,適當提升樂團業務骨幹的薪酬收入水平;借鑑國外優秀樂團的做法,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樂隊雙首席制的方案,進一步完善樂隊專業人才隊伍結構和人才梯隊建設。上海戲曲院團繼續踐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機制,在「科創強國·文化築夢」——長三角地區文華獎、梅花獎、白玉蘭獎藝術家「深扎」主題實踐活動中,組織藝術家深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基地,開展基層採風、慰問演出、交流座談,探索科技與藝術融合發展的新路。加強社會美育,繼續開展公益演出與普及教育。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聯合「演藝大世界」,舉辦藝術普及活動「藝樹」計劃,聚焦民族藝術,面向製造、醫療、環保、消防、軌交等10個行業的「零基礎」群體開展多場市民美育活動。上海芭蕾舞團持續開展一月一次的「芭蕾大師公開課」,並舉辦「芭蕾體驗教室」「腦癱兒童芭蕾訓練營」等活動。上海交響樂團公益項目「全城交響·為你而來」全年共計收到報名102件,舉辦演出8場。首屆校園滬劇大賽吸引近400名學生參與;「京昆Follow me」時尚課堂、少兒夏令營,「寶貝來看戲」、「愛心暑託班」等為不同受眾群體定製戲曲體驗課程。
在考核工作會議上,專家們對眾院團2019年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點評,並就出各院團劇目、出人才、提高影響力,如何打響自身品牌,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演出10790場,觀眾329萬人次
    1月9日,2019年度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考核在中華藝術宮舉辦。考核結果顯示,2019年,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109部,較去年增加11部;演出收入3.03億元,較去年增長0.18億元,增幅6.3%;全年共完成演出10790場,較去年增加571場;觀眾329萬人次。
  • 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年度「大考」,過去一年成績如何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考核1月9日在中華藝術宮舉辦。上海的18家國有文藝院團各自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又是一年大考時」,每年的考核對各家院團來說都是一次回顧,也是一次總結自省。8分鐘工作陳述,7分鐘專家評委評議,聚焦創作、演出、管理三大考核指標體系,考核中,評點專家毫不客氣,直面每一個院團問題。但大家的目標卻非常一致:共商良策、共破難題,持續深化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 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格局根本變化 超98%完成改制
    這是正在北京舉辦的「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數百部劇目的一部。  就在6月28日,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文藝院團之一,成立61年的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剛剛改制成為「有限公司」,在瀋陽揭牌成立,這也標誌著遼寧省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任務全面完成。事實上在此次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的97家院團中,類似的已經完成轉企改制的院團達64家,佔比達66%,顯示出改轉制院團蓬勃的生命力。
  • 爭做山西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排頭兵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離不開國家不斷出臺的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好政策,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離不開省歌人對『改革是文藝院團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的堅定信心和在轉企路上迎難而上的不懈奮鬥。」山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三把鎖》的編劇、導演劉波說。
  • 上海民營院團6臺獲獎劇目赴江蘇展演,面向長三角宣傳推廣
    11月30日晚,上海安可藝術團演出的原創話劇《絕境》在南京的江南劇院演出,由此拉開了上海優秀民營劇團赴江蘇展演的序幕。在未來一周時間,上海6家民營劇團將在江蘇南京、蘇州、太倉的4個劇場先後演出6部獲獎作品,集中展示這兩年上海民營劇團的創作成果。在演出同時,兩地的民營劇團從業者還進行了座談交流。
  • 上海文藝院團在國際視野下激發潛能
    原標題:各領域專家精確問診18家國有院團文藝特色定位、演出策劃、經營管理等問題 上海文藝院團在國際視野下激發潛能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正式運營,美琪大戲院重新開門迎客,大世界今年3月將再度歸來,更多重量級劇院群落在火熱建設中……申城上百個劇場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展示平臺,也吸引著海內外一流院團、劇目紛至沓來
  • 山西省歌舞劇院成功轉型 爭做山西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排頭兵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離不開國家不斷出臺的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好政策,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離不開省歌人對『改革是文藝院團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的堅定信心和在轉企路上迎難而上的不懈奮鬥。」山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三把鎖》的編劇、導演劉波說。
  • 上海把14臺優秀新創劇目「請進家門」
    江蘇省常州市滑稽劇團創排的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是「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中首部亮相的外地劇目。這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舞臺作品,來自一個25人的小劇團,用兩個小時「笑中帶淚」的滑稽戲,完成了當代農民對人生命運、對時代變遷的檢視,也啟發了上海院團工作者和專家學者的思考。「陳奐生」這個人物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原型出自作家高曉聲小說《陳奐生上城》中的主角。
  • 閔行18家民營院團一年演出達3000餘場次
    閔行18家民營院團一年演出達3000餘場次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諸葛漪  選稿:王斌  2013年12月30日 09:25   而立之年的公司職員張勁剛,放棄企業管理崗位,投資創辦舞蹈團四位演員,都曾在國有文藝院團工作。他們為何舍了鐵飯碗、加盟「175」?張勁剛說,「隨遇而安的人留在老地方,有闖勁的人來我們團。」    張勁剛為舞蹈團作品的定位是「不會讓人犯困」。處女作《荷》長達1小時,「我們不只給舞蹈圈的人觀賞。我希望觀眾覺得它接地氣,不是一群舞蹈演員穿著肉色衣炫技。」他期待著《荷》有朝一日登陸東方藝術中心甚至是國家大劇院。
  • ...樂團,中國,話劇,首演,崑劇團,京劇院,芭蕾舞團,劇目,羅小慈...
    《朱䴉》劇照。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期末大考」「三堂會審」等詞頻頻出現在文藝院團負責人的微信朋友圈,這正是昨天他們參與的2017年度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考核。考核顯示,去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院團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79部,較上一年度增加8部;演出收入2.56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0.13億元,增幅5.34%;全年共完成演出9743場,觀眾342.62萬人次。
  • 《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發布 演出市場種類多元化
    演出市場主體積極轉型   2013年全國國有文藝表演團體1422家,收入78.54億元,其中轉企國有文藝表演團體1283家,未承擔改革任務保留事業編制院團共139家;民營文藝表演團體10953家,收入111.06億元,佔全國文藝表演團體總收入的58.6%;全國演出經紀機構總數增加到
  • 中央深改組定調:繼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
    會議強調,國有文藝院團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分類指導,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生機活力,創作生產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藝術佳作,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 國有文藝院團煥發勃勃生機與活力_文化動態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
    本報記者 李月 羅群 劉淼   長期以來,國有文藝院團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也是舞臺藝術作品創作的生力軍。近年來,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全國各地的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相關文件精神,解放思想,大膽實踐,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大力推進藝術創作和生產……在積極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的探索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與活力。   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是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舉措。
  • 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開幕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記者白瀛)「相約臺湖 藝術有你——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1日晚在京開幕。國家大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京劇院等14家北京市屬文藝院團攜14臺節目將在4個多月內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舉行28場演出。
  • 國家九大院團齊上陣 演出多部西方經典歌劇
    [摘要]2014年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院團計劃創作2部大戲,3部至4部小戲。其中《口袋裡的中國故事》已於春節期間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小劇場上演並取得良好反響。 王徐峰 攝馬年伊始,九大國家藝術院團便馬不停蹄地進入了創作排練和演出活動中。狠抓藝術創作,高度重視藝術創作的質量是國家藝術院團近年來的工作重點,尤其自2010年國家藝術院團展演舉辦以來,國家藝術院團劇目創作機制逐漸形成並進入良性運轉階段。進入馬年,這些代表國內舞臺藝術最高水準的院團將推出哪些新劇目,哪些保留劇目會繼續上演,集中而精彩的演出季又有哪些?
  • 北京14家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拉開帷幕
    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 羅江澆8月1日晚,由北京交響樂團推出的《永恆的旋律——北京交響樂團特別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上演,以此拉開了「相約臺湖 藝術有你——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序幕。
  • 為時代記錄一種聲音 | 21家話劇院團+27部原創劇目
    21家話劇院團,27部原創劇目,自9月8日起,每晚19:30,在學習強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央視新聞、央視頻、快手等五個平臺及app,搜索「中國國家話劇院」或「秋天的『劇』會」,即可在直播間免費感受一場優質話劇演出,深入了解一家話劇院團。
  • 全國10家戲曲院團發起「重陽戲曲九九活動」
    全國10家戲曲院團發起「重陽戲曲九九活動」 2019-09-24    10家戲曲院團負責人攜手發起「重陽戲曲九九活動」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由全國10家戲曲院團聯合發起的「重陽戲曲九九活動」24日在北京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啟動。
  • 全國10家戲曲院團展開敬老演出 河南豫劇送祝福
    (原標題:全國10家戲曲院團展開敬老演出 閩劇《雙蝶扇》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