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體】宋徽宗趙佶

2020-12-05 騰訊網

對於趙佶大家應該很熟悉,

職業:皇帝;

特長:除了做皇帝都擅長;

書法:獨創瘦金體

為什麼瘦金體不推薦學習?

說起學書法,從專業角度來講我們推薦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趙孟頫、鄧石如、孫過庭、《禮器碑》、《嶧山碑》等等。為啥很少人推薦「瘦金體」呢?這個原因主要在於——人家老趙同志太個性,學他很難形成自我面貌。這樣的書法作品只能欣賞,當然,您要是鐵粉瘋狂迷戀學學也是闊以的。

說說「瘦金體」

老趙同志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草書千字文師法懷素,筆翰飛舞,氣勢宏大,一氣呵成。

來吧,展示

小楷書千字文(局部) 縱30.9、橫322.1釐米,朱絲界欄,素箋本,上海博物館藏

趙佶與眾多書家一樣,也喜歡書寫千字文,留存至今的兩件千字文墨跡,猶如晶瑩的雙璧,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展現出其超凡脫俗的藝術功力。

此卷千字文,為趙佶於崇寧三年二十二歲時書賜童貫的。其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書學唐代薛曜,並且青出於藍,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別具一格。將「瘦金體」書法藝術推向極致。誠如當代著名書畫鑑定家楊仁愷先生所云:「其結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堅收筆頓而鈞,整體道麗瘦硬。」

宋徽宗趙佶《穠芳詩帖》卷(局部),絹本 楷書 27.2×265.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穠芳詩帖》大字楷書,每行二字,共20行。臺北故宮博物館藏。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

瘦金體書是宋徽宗的獨創,當時也只有他寫。瘦金體書特徵是筆畫細瘦,在轉折處,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等痕跡強化並保留下來,那就成為瘦金書的基本筆畫架構。如寫一橫,起筆處是尖,先斜下,而後橫行,收筆留有一頓點,即是特點之一。結體雖楷,而整體運筆,大都直來直往,飄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絲欄界格,字大近5寸,為傳世所見徽宗書法字跡最大者,書法結體瀟灑,筆致勁健,行筆於瘦金體中屬剛勁一格。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

趙佶《欲借風霜二詩帖》紙本 楷書 33.2×6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詩帖,就是展現了宋徽宗「瘦金書」神採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個字都細瘦、挺拔,筆劃舒展、遒麗。在轉折處,都明顯可見書家刻意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的痕跡保留下來,形成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似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似飛而乾脆等特點,通幅極具精神。

這幅「詩帖」是由兩首七言與五言律詩合併而成,也名為「欲借、風霜二詩」帖。過去學者推測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歲(1110)時所作。

你想對趙先生說點啥?

留言區咱們見。

相關焦點

  • 盤點宋朝宋徽宗趙佶御筆瘦金體古錢!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宋徽宗用自己獨創的"瘦金體"御筆錢文"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和宋徽宗年號錢的錢文版別有近千種,不少是他親筆書寫的,字體包括隸書、篆書、行書以及徽宗獨創的"瘦金體"。 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筆錢文,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
  • 宋徽宗趙佶:中國瘦金體鼻祖
    二零零九年,宋徽宗唯一一幅流傳民間的作品寫生珍禽圖在拍賣會上,以六千萬元的價格成交。人們覺得他做皇帝不如他做畫家專業。大宋朝是一個藝術文化的黃金時代,科舉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官政治在北宋晚期達到了頂峰。朝堂之上的各級官員,同時也是詩人、書法家、畫家,他們掌握著社會權利。
  • 他苦練瘦金體20年,得宋徽宗筆法精髓,書友:當代瘦金翹楚第一人
    邱金生:3個小方法,讓你學會瘦金體說到瘦金體,想必我們大家都會想到宋徽宗趙佶吧,因為他給人最多的感覺就是不愛江山愛丹青,雖說在江山社稷方面他不是很擅長,但是在書法繪畫方面,他還是有一定的成就功績的,例如他獨創的一手瘦金體,就是書壇千百年來的獨特字體,記得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因為有了趙佶親筆題寫的「清明上河圖」,因此其作品價格才會翻番上漲
  • 瘦金體《穠芳詩帖》趙佶-單字米字格字帖
    本期上線趙佶的瘦金體《穠芳詩帖》單字帶米字格字帖《穠芳詩帖》是北宋趙佶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書法結體瀟灑,筆致勁健,為宋徽宗趙佶「瘦金書」代表作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幹啥都行就不能當皇帝的宋徽宗,自創的瘦金體楷書獨步古今
    毛澤東曾說,有些知識分子當皇帝是沒有出息的,比如隋煬帝、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這位宋徽宗,幹啥都行,就當皇帝不行,他葬送了北宋的江山。但他在詩詞書畫印等方面卓然大家,他自創的瘦金體楷書獨步古今,影響巨大,創造了書法藝術審美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 瘦金體只知道宋徽宗?現代瘦金體第一人是他!
    北宋末年,瘦金體被創造出來之後,宋徽宗趙佶曾經問當時的宰相蔡京,覺得字體怎麼樣,對於皇帝,蔡京也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意見,就只是說筆畫太瘦,不易學習,宋徽宗笑著回答說:這樣每年下來,能為國家省不少墨水,要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墨汁這種東西,也是只有小康家庭才能用的起的,遠遠不像今天這麼普及,這也是瘦金體的另一個傳說吧。
  • 趙佶的瘦金體為什麼至今無人能超越?放大30倍之後發現了絕妙之處
    趙佶的瘦金體為什麼至今無人能超越?放大30倍之後發現了絕妙之處。但今天小編要說的不是王羲之,而是瘦金體的開創者,不僅是一名書法家,還是一位君王的宋徽宗趙佶。趙佶瘦金體作為一名皇帝,趙佶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差得一塌糊塗,在百姓和朝廷官員的眼中,他就是一個昏君
  •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真跡,銀鉤鐵畫遒媚勁健,難得好書法
    書者介紹:儘管宋徽宗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也並非沒有任何政績,在其統治的中期,宋徽宗派遣將領王厚消滅了青唐羌政權,收復了自中唐以來已經陷於吐蕃人之手300多年的青唐地區,並且在大觀二年(1108),派遣童貫遠徵青唐殘部,一路遠徵至今新疆且末縣附近,按王安中《定功繼伐碑》所記載「二年詔發兵六萬討之……
  • 一位帝皇 瘦金體的創造者——趙佶
    他就是趙佶,世人也稱之為宋徽宗。他是瘦金體的創造者,在軍事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剿滅方臘農民起義。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帝皇兼書法家的傳奇人物吧.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於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號「建中靖國」。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政治形勢一落千丈。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採辦「花石綱」,在汴京修建「艮嶽」。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經常請道士看相算。
  • 「30秒懂幣」盤點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古錢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宋徽宗用自己獨創的"瘦金體"御筆錢文"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和"宣和通寶"。宋徽宗年號錢的錢文版別有近千種,不少是他親筆書寫的,字體包括隸書、篆書、行書以及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大觀通寶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筆錢文,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
  • 瘦金體《千字文》是不是宋徽宗真跡?兼談古代避諱現象
    此卷瘦金體《千字文》 傳為宋徽宗趙佶所書 素箋本,朱絲界欄 縱30.9釐米,橫320.1釐米 楷書,字大寸許 每行十字,前後百行 原為清宮舊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 宋徽宗趙佶的花鳥人物山水全集
    趙佶 梅花繡眼圖宋徽宗趙佶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作為中國歷史上書畫大家的宋徽宗酷愛此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
  • 瘦金體專題六宋徽宗
    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 《上陽臺帖》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歷來收藏於內府,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題籤:「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後紙有宋徽宗趙佶題跋。皆為瘦金書,極其工整秀雅,可見徽宗對李白書跡之膜拜。跋文為:「太白嘗作行書' 乘興踏月,西入酒家,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 美女電工寫瘦金體,漢字寫出藝術美,終得宋徽宗書法精髓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行書無人能超越,特別是《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們的喜歡,因為千年無人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還有宋朝的皇帝宋徽宗
  • 瘦金體《千字文》太美了,用作硬筆練字正合適
    瘦金體、千字文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所創下的字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瘦挺鋒利,筆畫細長而有力,起筆和回筆頗為精緻講究。此帖作為硬筆學習確實有可取之處,甚至原帖整體看上去仿佛就是硬筆作品,如細長直爽的線條就很適合硬筆。但其實本帖我也沒有學習過,也不敢妄加評論。
  • 宋徽宗22歲寫的瘦金體《千字文》,大家用心感受下
    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後事說他「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瘦金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堪稱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趙佶的瘦金書「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夏日詩貼》《怪石詩貼》《牡丹》等。
  • 如果你喜歡瘦金體,那就不要錯過這些基礎筆畫啦!
    瘦金體作為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 書家趙功,擅瘦金體,書作有趙佶之清秀飄逸,又有啟功之剛毅勁拔
    畢業於洛陽外國語學院,先從軍,後經商,趙功乃大宋趙氏後裔,約第三十六代宗親,為傳承趙家筆祖趙佶(宋徽宗)之所創瘦金體(鶴體)之書法藝術,刻苦研學,專攻瘦金體書法。趙功,在深入研學趙佶(宋徽宗)之瘦金體基礎上,揣研啟功之瘦金體風格,二者並重,其字體,既保持趙佶之清秀、飄逸、方寬結構嚴謹之風,又並襲啟功之剛毅、勁拔、釋然、鬆快之大氣,獨成一體。
  • 宋徽宗趙佶:皇帝做的一般,球踢的不錯,瘦金體千字文,無人比肩
    ,技法高超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要說誰的書法影響力最大,肯定是非宋徽宗趙佶莫屬。宋徽宗趙佶,皇帝做的一般,球踢的不錯,一手瘦金體千字文,可以說是無人比肩。在書法方面,宋徽宗可不是一般愛好者的水平,他在書法方面的創造天賦可以說是驚人的,這一點從他獨創的瘦金體書法就可以看出來。
  • 宋徽宗趙佶書法造詣如何?看看他的書法作品就知道了
    在趙佶即位後,便有更多接觸名家的機會和資源環境。他聽聞米芾在書法方面造詣極高,便專門設下筆墨紙硯,召其覲見,探討書藝。所以,經常與這些同樣有超高書法成就的大家切磋交流,更有助於趙佶的書法技藝不斷提高,對瘦金體的發展和成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趙佶師從數家,各取所長,為己所用。如薛稷的書法勁瘦卻不失圓腴,纖細卻不失挺勁,給人以綺麗媚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