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啥都行就不能當皇帝的宋徽宗,自創的瘦金體楷書獨步古今

2020-12-06 庸常文化

毛澤東曾說,有些知識分子當皇帝是沒有出息的,比如隋煬帝、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這位宋徽宗,幹啥都行,就當皇帝不行,他葬送了北宋的江山。但他在詩詞書畫印等方面卓然大家,他自創的瘦金體楷書獨步古今,影響巨大,創造了書法藝術審美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亡國之君

宋徽宗趙佶,號宣和主人,是宋神宗趙頊的兒子,北宋第八代皇帝。

趙佶當皇帝確實是挺「沒出息的」。他重用奸臣蔡京、宦官楊戩,朝政腐敗,生活奢侈,民不聊生,導致內憂外患:內有宋江起義、方臘起義,外有金兵侵犯。好不容易滅了農民起義,可是金兵已攻破都城汴京(現在開封)。宋徽宗和大兒子宋欽宗趙桓,以及大量金銀財寶、妃嬪宮女,被金兵擄掠而去,北宋滅亡。歷史上稱為「靖康之恥「。

宋徽宗的第9個兒子(宋徽宗有31個兒子、34個女兒)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即宋高宗,南宋建立。抗金英雄嶽飛的《滿江紅》詞寫道:「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可惜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西湖歌舞,君昏臣奸,以嶽飛為代表的主戰派的願望沒有實現。在受盡長達9年的屈辱折磨後,宋徽宗死於五國城,年僅53歲。

這就是所謂的「奉天承運」:讓沒有政治才能和政治抱負的趙佶當了皇帝,北宋由盛到亡,僅僅用了短短的三年時間!

自創瘦金體的大書法家

但是,老天爺為宋徽宗關了一扇門,卻又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宋徽宗在自己痴迷的詩詞書畫印等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和建樹。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自創的瘦金體書法,獨樹一幟、獨步古今。

宋徽宗自幼喜好筆墨丹青,天賦異稟。他的書法,初學號稱「北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後學唐朝書法家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又取各家之長,把大量的藏鋒改為直落順收,讓筆鋒的鋒芒張揚、飄逸、灑脫、瘦勁,橫、豎等筆畫則猶如「屈鐵斷金」,從而形成了一種具有鮮明個性色彩和別致的審美價值的書體,美其名曰「瘦金體」。

瘦金體的特色,一、結體誇張。釋放了比較長的筆畫的天性,進一步誇張地加長,使筆畫舒展、俊秀、大氣、挺勁,使字形氣勢磅礴、氣韻流動,甚至完全不顧忌觸筆(本來不交叉的筆畫形成交叉),看似無所顧忌、十分任性,實則法度森嚴、一絲不苟。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了整個字的精氣神,讓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直能撼人心魄!

二、筆畫瘦直挺拔,鐵畫銀鉤。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聯筆字則像遊絲行空,比較接近行書。

三、側鋒如蘭草,生動傳神,十分具有繪畫的美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產生優雅高雅的畫面感,如欣賞清新脫俗、一塵不染的蘭草一般,真令人神清氣爽、心境澄淨!這正是繪畫高手的宋徽宗書畫結合的獨特「御製」

有人把瘦金體的筆畫特點概括為一首詩,也很恰當:「鼠尾釘頭方轉角,竹撇蘭捺小蠻腰。死往生返遊絲引,拉弓放箭回馬挑。」

至於有人說他的書法過於輕浮柔媚,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欣賞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其特色不難從他下苦功習學的黃庭堅、褚遂良、薛稷和薛曜的書法中窺見端倪,但經過宋徽宗的雜揉鍛鍊、大膽創新,並且滲入日夕研習的道教精髓和繪畫功夫,已經脫胎換骨、洗心革面,完全顛覆了以往楷書的圓潤、含蓄和規矩,以一種嶄新鮮亮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個性張揚、挺勁犀利、天姿秀美。端的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步天下、光芒萬丈!

宋徽宗能夠自創瘦金體而獲得巨大成就,究其根源,一是酷好、苦練。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謂「藝痴者技必良」,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二是宮廷優越的習學條件和濃厚的習學氛圍。

三是本人不務正業,把當皇帝幹成了副業,把鑽研藝術當作了主業。

四是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和隨心所欲的享受,賦予他的書法普通人無法企及的「富貴氣」、唯我獨尊的「帝王氣」、氣定神閒的「大氣」。他自己設計的那個落款手書「天下一人」就反映了他的這種優越心理。

五是他擅長的詩詞書畫印完美融合成「絕配」。

六是博採諸家、融會貫通,大膽創新、獨出機杼。

別的也還罷了,單這做皇帝的「富貴氣」、「帝王氣」、「大氣」,根本就不是能學來的,所以瘦金體極其難學,得其形者少,得其神者少之又少。但還是有書法家不避艱難大著膽子去學,並且成就斐然。主要有宋徽宗的外孫即金章宗完顏璟(下圖第一幅),近代以來的于非闇、俞致貞、邱金生、高中華等人。當然瘦金體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啟功了。他吸收瘦金體運筆和筆畫、結體上的優點而改頭換面。他自創的啟功體可以和瘦金體相媲美。

#宋徽宗 瘦金體# #瘦金體#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瘦金體】宋徽宗趙佶
    對於趙佶大家應該很熟悉, 職業:皇帝; 特長:除了做皇帝都擅長; 書法:獨創瘦金體
  • 盤點宋朝宋徽宗趙佶御筆瘦金體古錢!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宋徽宗用自己獨創的"瘦金體"御筆錢文"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和宋徽宗年號錢的錢文版別有近千種,不少是他親筆書寫的,字體包括隸書、篆書、行書以及徽宗獨創的"瘦金體"。 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筆錢文,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
  • 宋徽宗22歲寫的瘦金體《千字文》,大家用心感受下
    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後事說他「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瘦金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堪稱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趙佶的瘦金書「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夏日詩貼》《怪石詩貼》《牡丹》等。
  • 瘦金體獨步天下,卻因為這三個原因,讓瘦金體處於一種頹勢!
    在眾多的皇帝中,要說喜歡寫書法的可不止乾隆一個,宋代皇帝宋徽宗對書法的研究比其他皇帝都要透徹,所創瘦金體獨步天下。宋徽宗在皇位上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是他對書畫的貢獻是其他皇帝不能比擬的。宋徽宗的瘦金體在當時是沒有人學習的,因為他是皇帝,別人為了避諱,並不去學,到了元代之後,陸陸續續有人學習瘦金體,但是對於瘦金體之中的精髓已經失去了很多,後人只能從他的傳世書法中摸索練習,所以說瘦金體的傳承相對於其他書體的傳承,有著自己的弊端。
  • 宋徽宗趙佶:寫詩填詞書法繪畫幹啥都行,就是不能當皇帝
    用在另一位藝術皇帝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身上也甚為合適。 且據說在趙佶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隨後便生下了徽宗,生時亦夢李後主來謁。所以傳聞徽宗乃李後主託生,故而文採風流不在李後主之下。
  • 瘦金體只知道宋徽宗?現代瘦金體第一人是他!
    北宋末年,瘦金體被創造出來之後,宋徽宗趙佶曾經問當時的宰相蔡京,覺得字體怎麼樣,對於皇帝,蔡京也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意見,就只是說筆畫太瘦,不易學習,宋徽宗笑著回答說:這樣每年下來,能為國家省不少墨水,要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墨汁這種東西,也是只有小康家庭才能用的起的,遠遠不像今天這麼普及,這也是瘦金體的另一個傳說吧。
  • 金朝皇帝,因迷上宋徽宗「瘦金體」,一生苦練,最終得到精髓!
    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自幼就在書法繪畫方面表現出極高的天賦。即位之後,開始了腐敗統治,起義不斷,民不聊生,還被俘虜到北方。宋徽宗這個皇帝真的是做得很失敗了。但是他自創的瘦金體可是獲得了很多書法大家的讚賞。
  • 當代高手:用宋徽宗瘦金體楷書創作《虞美人》,藍底金字,美呆了
    就拿歐陽詢的楷書為例,雖然看上去也是有些瘦硬險絕,但是在用筆細節處,歐陽詢還是處理的比較內斂。特別是在收筆處,很少有鋒芒外漏式的出鋒,表現出一種骨子裡的克制和內斂。再比如蘇軾的行書,很多用筆細節都體現出了「棉裡藏鐵」的藝術特點,在現實的諸多不順之下,將那種內在的頑強收斂到外人看不出來的地步,把「鋒芒」藏在了筆畫之中。
  • 宋徽宗趙佶:中國瘦金體鼻祖
    二零零九年,宋徽宗唯一一幅流傳民間的作品寫生珍禽圖在拍賣會上,以六千萬元的價格成交。人們覺得他做皇帝不如他做畫家專業。大宋朝是一個藝術文化的黃金時代,科舉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官政治在北宋晚期達到了頂峰。朝堂之上的各級官員,同時也是詩人、書法家、畫家,他們掌握著社會權利。
  • 宋徽宗13件存世瘦金體真跡,有一件竟被美國收藏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哲宗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 瘦金體《千字文》是不是宋徽宗真跡?兼談古代避諱現象
    此卷瘦金體《千字文》 傳為宋徽宗趙佶所書 素箋本,朱絲界欄 縱30.9釐米,橫320.1釐米 楷書,字大寸許 每行十字,前後百行 原為清宮舊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 瘦金體專題六宋徽宗
    聽琴圖 瘦金體是宋徽宗創造的書法字體,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
  • 他苦練瘦金體20年,得宋徽宗筆法精髓,書友:當代瘦金翹楚第一人
    NO1.瘦金體的筆法風格之前筆者也曾或多或少的寫過3篇關於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的文章,並在文中恰如其分的介紹了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並且我們也都知道,宋徽宗的瘦金體,之前是取的薛稷和褚遂良的筆法,之後又取了黃庭堅的行書筆意,之後再雜糅各家,取眾書家所長,並獨出新意,最後才獨創出了這門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書法,
  • 宋徽宗趙佶:皇帝做的一般,球踢的不錯,瘦金體千字文,無人比肩
    宋徽宗趙佶,皇帝做的一般,球踢的不錯,一手瘦金體千字文,可以說是無人比肩。宋徽宗18歲繼位,一共當了25年的皇帝,別的不多說,在即將選宋徽宗為皇帝時,當時的宰相曾這麼強烈反對:「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後世也有人評價宋徽宗:「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 瘦金體《千字文》的前世今生
    宋徽宗趙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著名的書畫家。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瘦金書」體;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千字文》,朱絲界欄,素箋本,縱三十點九釐米,橫三百二十二點一釐米,楷書,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
  • 宋徽宗傳世書法《穠芳詩卷》大字瘦金體楷書,非常稀缺的大字作品
    宋徽宗傳世書法很多,特別是瘦金體的書法作品,但是其大字楷書的瘦金體您是否見過呢?其很少寫大字楷書也很少見,今天就分享一篇大字楷書給書友們品賞。 《穠芳詩卷》是宋徽宗40歲所寫的大字楷書作品,除了瘦金體,他還有其他書體的作品,但也有瘦金體的特色。
  • 瘦金書是怎樣的美,把瘦金體人格化比作李白你同意嗎
    天地間只剩一聲寂寥長嘆,把瘦金體比作一個人居然是他 文│李東升話說宋徽宗趙佶諸事皆能,為藝術而生。這位寫經20年,最近改用瘦金體書寫佛典的實力書法家,會給我怎樣的答案呢?20多年前,山東有一個文物展,有一批皇家聖旨展出。書寫聖旨者,必為皇帝認可的優秀書家。甚至有時皇帝親自書寫。
  • 古代瘦金體和當代瘦金體的演變與區別。
    瘦金體,北宋皇帝宋徽宗所創造的一種極其具有個性的一種字體,金鉤銀畫,遊絲不絕,以其險絕,瘦不見肉,細極露骨,運筆轉折柔韌,風姿卓越,吸引了無數人為之嚮往,追求並學習。影視劇中的宋徽宗徽宗的字,吸收了褚遂良,薛稷二人書法中的氣息,也有一些黃庭堅的字體,於是一些學習過褚遂良,薛稷的愛好者可能會說瘦金體沒有什麼新鮮的
  • 原創 | 瘦金體,美的創作
    前前後後斷斷續續,練過篆書,隸書,楷書等,屬於泛泛而練。比較喜歡的碑帖有《石門頌》和《瘦金體》。我覺得它們都是歷經千百年時間淘汰的結晶。時間的沉澱,讓它們越發光芒。書寫瘦金體確實難,難在需要極高的書寫功力來駕馭,難在需要極高的神閒氣定的心境來完成。其實越難越具有挑戰性,它下筆不能悔改,只能前進,往往有時會激發更動人的美感。
  • 趙孟頫、宋徽宗真跡完整版
    今天給大家獻上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完整版和元代趙孟頫的節選版,這二位其實是有血緣關係的,趙孟頫是趙宋宗室後人。下面呈現的是趙孟頫行書版本。趙孟頫《行書千字文》,絹本,縱26.5cm*橫373.4cm,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引首系明代徐霖篆書「松雪千文」四個大字,卷後有元從張雨、趙雍、趙奕、黃公望,明代莫雲卿、張湘詹景鳳、徐霖等眾人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