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書是怎樣的美,把瘦金體人格化比作李白你同意嗎

2020-12-05 文行天下看世界

天地間只剩一聲寂寥長嘆,把瘦金體比作一個人居然是他

文│李東升

話說宋徽宗趙佶諸事皆能,為藝術而生。

我們用文字無法表達瘦金書的美。

那麼,把瘦金體想像成一位歷史名人呢?

國學傳統,常常把我們所關注的事物人格化。

瘦金體,風姿綽約處,似若仙體。

人格化的瘦金體,他是誰呢?

我把這個問題,隔空千裡,拋給了遠在山東的戰友劉宏偉。

這位寫經20年,最近改用瘦金體書寫佛典的實力書法家,會給我怎樣的答案呢?

20多年前,山東有一個文物展,有一批皇家聖旨展出。

書寫聖旨者,必為皇帝認可的優秀書家。

甚至有時皇帝親自書寫。

劉宏偉被這批剛出土的聖旨擊中。

他覺得可以吸取其中的莊嚴、平和書寫佛經。

於是他開始嘗試變換書體書寫佛經。

大家別誤會,此刻劉宏偉看中的書體,不是瘦金體,是一種隸變正體。

他喜歡其中的靜謐氣息。

但把隸書寫小,不是一件易事。

5釐米,3釐米,2釐米,最後他寫到了1.5釐米,1釐米。

這一寫就是20年。

宏偉筆下的隸書,經過改良,已具有了個人風格。

他管這種自創的變體為「小隸書」。

心有多乾淨,字有多乾淨。

靜與淨,是他追求的境界。

他認為,「小隸書」之外,瘦金體也同樣適合書寫佛經。

相較「小隸書」而言,瘦金體多了一種韻致。

這種韻致,好比音樂中的韻律。

又似詩畫中的意象意境。

宏偉覺得他書寫佛典書法,有賴於這種書體對作品提升。

遙想當年,宋徽宗以道君自稱。

宏偉現在以瘦金體書寫佛經,大約其中也有某種聯繫吧。

他說,瘦金體的美,有一種傲然物外的出世美。

這種美,比作一個人,應該是詩人李白。

你看瘦金體中的那份纖雅,孤獨與傲骨,不正是詩仙的特徵嗎?

宏偉,是把瘦金體人格化後,比作唐朝的詩人李白。

他認為拋卻宋徽宗亡國皇帝的負而影響。

瘦金體中的諸多審美,都能與李白一一對應。

比如劍影,比如月影。

比如狂放,比如孤傲。

比如落魄,比如不甘,比如憤懣。

驚世駭俗,想人不敢想,寫人不敢寫。

鏗鏘霹靂,鐵畫銀鉤。

清雅、浪漫、豪情。等等。

如果讓你來評價,人格後的瘦體書更像那個歷史人物呢?

你同意劉宏偉的看法嗎?

相關焦點

  • 他苦練瘦金體20年,得宋徽宗筆法精髓,書友:當代瘦金翹楚第一人
    邱金生:3個小方法,讓你學會瘦金體說到瘦金體,想必我們大家都會想到宋徽宗趙佶吧,因為他給人最多的感覺就是不愛江山愛丹青,雖說在江山社稷方面他不是很擅長,但是在書法繪畫方面,他還是有一定的成就功績的,例如他獨創的一手瘦金體,就是書壇千百年來的獨特字體,記得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因為有了趙佶親筆題寫的「清明上河圖」,因此其作品價格才會翻番上漲
  • 高中華瘦金體大字書法作品——大字瘦金 美出新高度
    高中華瘦金體大字書法作品趙佶瘦金體大字的經典作品 只有 《穠芳詩貼》 單字在11釐米左右。四十個字。雖然只有四十個字,但對於後人 揣摩創作瘦金體大字書法作品,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參考模本。上面幾幅作品,是高中華老師最近創作的。單字在 40釐米左右。從基本筆畫的提按動作,結構,基本保留了瘦金體的特點。勁挺而腴潤,還是比較耐看的。
  • 原創 | 瘦金體,美的創作
    拆開新筆先試水一番,我知道我媽不樂意,她總說我,買這些你捨得花錢,要你多買幾件衣服又捨不得。當然,我媽受現代大眾的潮流思想,覺得衣服時尚、花花綠綠好,而我漸漸追求一種素雅、舒適、恬淡的棉麻生活。因為在我的審美觀裡,我認為樸實的東西往往是擁有最本質的美感。越樸實越覺得有味兒。而恰恰相反,我媽總認為我不會買衣服。說起書寫,我大概也有些年頭了。
  • 瘦金歷代書家簡介
    有人說唐朝的薛曜才是瘦金體之祖,薛曜書學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筆細勁,結體疏朗,但較褚書險勁,更纖細。但無可否認宋徽宗的書法筆畫瘦硬,比起前人更突出了瘦金風格。趙佶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影響頗大。趙佶的瘦金書「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
  • 現代瘦金體第一人是他!
    邱金生,當代瘦金體學習,宣傳,推廣的領軍人物,也是國內瘦金體書法第一人,這個名頭並不是小編所給他加上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邱金生邱金生,號西江逸子,生於1974年,刻苦學習瘦金體30餘年,有著獨到的見解以及及其深厚的書法功底,著有《怎樣寫瘦金
  • 【瘦金體】宋徽宗趙佶
    對於趙佶大家應該很熟悉, 職業:皇帝; 特長:除了做皇帝都擅長; 書法:獨創瘦金體
  • 瘦金體專題六宋徽宗
    ,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
  • 美女電工花20年時間練瘦金體,漢字寫出藝術美,值得收藏學習!
    胡歡花費20年時間寫瘦金體,竟然把漢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這位美女電工胡歡更加的佩服呢?胡歡雖然是一位電工,但是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感興趣,從小就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這種字體非常的個性,筆畫纖細,但是贏得了胡歡的喜歡,胡歡竟然花費20年時間專注練習瘦金體,經過20年時間的學習,胡歡的瘦金體寫出了書法藝術美。
  • 雅妮解秘瘦金體書法大講
    自幼秉承家學,痴迷書法,初習唐代薛稷、褚遂良書作,後專攻瘦金體書法,探求勤習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作品精髓,研師當代瘦金體書法名家劉佐仁。雅妮多年來,投身書法繪畫教育事業,2012年成立安妮美術培訓學校,近年來與當代瘦金體書法名家邱金生、李志明等老師合作傳播瘦金體書法藝術,投資舉辦《瘦金體大講堂》網絡及線下課堂教學,錄製《瘦金體大講堂——瘦金體視頻教學入門班240課》《瘦金體大講堂——瘦金體視頻教學高研班260課》《瘦金體大講堂——瘦金體視頻教學學士班302課》《瘦金體大講堂——瘦金體視頻教學硬筆班200課》共1000集,以傳播瘦金體書法藝術為己任
  • 掌握這4點技巧,教你寫好瘦金書法!
    我們如果要練習硬筆瘦金體,首先我們不能直接就入手瘦金體,除非你有一定的楷書基礎和書法基礎。這裡就牽扯到一個問題,瘦金體到底是行書還是楷書。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瘦金體書法是分楷書、行書、草書的,但是即便是瘦金體的楷書書法,仍然有行書的筆意,並且,在筆法、結構、章法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筆法瘦金體書法的筆畫特點是瘦、硬、尖、細。
  • 硬筆瘦金體入門字帖教程
    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 瘦金體初級學習心得分享
    按理說,這個歲數不應該再接觸書法,但,世事難料,在一次機緣巧合的翻看手機百度中的一篇文章時,被瘦金體所寫的《穠芳詩帖》迷戀住了,一時興趣盎然,開始學習、臨摹、書寫瘦金體,下面是我學習瘦金體三個多月來的個人體悟,分享給大家。我是怎麼開始寫瘦金體的呢,先是在淘寶上買了瘦金體的臨摹版《夏日》《閨中秋月》和《欲封清流》以及用硬筆臨摹蘇軾、曹雪芹、李白等人的詩詞文本。
  • 她拜師名家,深得瘦金體精髓,筆法嫻熟精湛,堪稱牛氣逼人
    江雅妮自幼天資聰穎,秉承家學,尤其痴迷書法,初習唐代薛稷、褚遂良書作,後專攻瘦金體書法。為了探求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作品的精髓,她又拜師當代瘦金體書法名家劉佐仁,深得恩師的器重和厚愛。 在劉恩師的悉心教導下,多年來,江雅妮女士勤奮學習,善於取經,進步很快,已經深得瘦金體精髓
  • 宋徽宗瘦金體很有名,卻沒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宋徽宗所創的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在書壇的影響力也很大,後世書家也很推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卻很少見,尤其是春聯上的字體,瘦金體更是不常見。首先這與人們的書寫春聯的習慣有關係,常見的春聯字體肥厚飽滿,符合人們的審美,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用瘦金體寫春聯。
  • 瘦金前世與今生
    也正是因為宋徽宗的個人經歷,瘦金體也像宋徽宗一樣受盡後人非議,有人戲稱瘦金體為「亡國體」,使得瘦金體一直是很小眾的書體,加上瘦金體有悖傳統書法的藏鋒含蓄之美,其用筆之怪誕,結構之詭異讓很多初學者產生只可遠觀之感。
  • 十年如一日臨宋徽宗千字文,可亂真,當代瘦金體第一人劉佐仁!
    十幾歲便愛上了"瘦金體",不足20歲,"瘦金體"書作略有小成,書作入選北京市迎春書法篆刻展覽。文化大家鄧拓,在參觀時非常喜歡這一作品,特留一幅以作紀念。因這幅作品是整個展覽中唯一的一幅"瘦金體"書作,而備受關注。他就是有當代中國"瘦金體"第一人之譽的書法家——劉仁佐先生。劉佐仁,男,漢族,1943年5月生於甘肅蘭州,原籍貫河北省蠡縣,號蘭生、德泉居士、悟知堂主,室名謙益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林書畫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工藝美術師。
  • 古代瘦金體和當代瘦金體的演變與區別。
    瘦金體,北宋皇帝宋徽宗所創造的一種極其具有個性的一種字體,金鉤銀畫,遊絲不絕,以其險絕,瘦不見肉,細極露骨,運筆轉折柔韌,風姿卓越,吸引了無數人為之嚮往,追求並學習。影視劇中的宋徽宗徽宗的字,吸收了褚遂良,薛稷二人書法中的氣息,也有一些黃庭堅的字體,於是一些學習過褚遂良,薛稷的愛好者可能會說瘦金體沒有什麼新鮮的
  • 他被譽為「當代中國瘦金書第一人」,郝幼權瘦金體形神兼備
    自從宋徽宗趙佶開創了瘦金體後,至今800多年無大家產生,這期間也出現了成千上萬的書法大家,可以唯獨沒有瘦金體方面的大家,可是就在當代,郝幼權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他的瘦金體可謂是形神兼備,讓人耳目一新。
  • 瘦金體《千字文》的前世今生
    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瘦金書」體;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千字文》,朱絲界欄,素箋本,縱三十點九釐米,橫三百二十二點一釐米,楷書,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此卷原為清宮舊藏,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現藏上海博物館。
  • 宋徽宗 瘦金體真跡
    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左下有畫家以瘦金書的題詩一首:「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