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名(隨筆)

2020-11-18 七星橋上

因人而名(隨筆雜談)

(七星橋上作品)

自古以來,景因人而名,地因人而興。

因為諸葛亮,人們熟悉了隆中;因為沈從文,人們知道湘西鳳凰。因為大明太師郭資,人們知道雅而不巍的乾山。因為周瑜周都督,人們對赤壁而懷古賦詞作詩而一盡抒懷,有了蘇東坡之「大江東去」之豪邁。

景,因人而名;地,因人而興。著名的方唐宋八大家之一劉禹錫因此而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何為仙?何為龍?人,名人,卓越之人,因傑出而聞名遐邇而叫人嚮往之人,至少,有本事的人。或是,以天資聰穎、以含辛茹苦、以不懈奮鬥終有所成或一戰成名的人。

未有名人的景,只是景,儘管風景秀麗,卻只是如外表漂亮而內涵蒼白的少女一樣,終無生命之力。但,此處有名人,景,便有人文,便有歷史,將因此而名盛;地,亦會因此而興旺。宛如秀外慧中之少女,韻味萬千,美麗永恆。

景可因人而名,地可因人而興。人,亦能因人印名。

似是含有攀龍附鳳而成名之意。

但不要將攀龍附鳳,看做貶義詞。葡萄,是甜的,富有營養。能攀上龍,能附上鳳,未嘗不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行事端正,心地慈悲。

昔日東漢末年即人們熟悉之三國,有萬夫不擋之勇關羽張飛,未遇劉備之前,一為小販,一為「屠夫,」空懷一身本領,只能在亂世底層苦苦掙扎。而一遇劉備,便有桃園結義,便有命運從此開掛,直至功成名就,響譽至今。

為何?只因劉備。關羽張飛,因劉備而名。

不能否認,三人情投意合、志趣相同一一匡復漢室。但那是宏大口號或宏觀勵志。如何匡復?具體如何幹?此為關健。未遇劉備前,關張兩人或許懷有匡復漢室之志,卻也只能主要掙扎在底層生活中,張飛似是稍好,關羽純粹「北漂一族,」生活艱辛。關張,此時此刻,有幾許人等認得與尊崇?

但是,又不能否認,關羽張飛在有胸懷大志而亦自己的小算盤,似有點叫劉備給「忽悠」而朦朧美了一一這還了得?這劉備,大漢帝胄,中山靖王之後?天下此時雖亂,但還是「劉家天下。」不可否認,此時已屬貧民階層之劉備,這一番真假「忽悠,」無疑是銀河落九天,美得不得了,足讓關張如大旱見雲霓。不能否認,劉備之身份,起了震撼與影響關張二人之至少心理微妙作用。加上劉備史稱之「帝王之姿,」叫人一見傾心。故爾,有關羽張飛,納頭便拜,便有了桃園三結義之典故。

關羽張飛或許心想,天呢!我哥倆的成名在望,應在劉備身上,會因劉備大哥而成名成事。

從此,關張追隨劉備,直至流落曹操地盤一一許都,而有曹丞相引薦,見漢獻帝,而閱尋家譜,而成為「皇叔。」關羽張飛一聽,天呢?哥哥劉備原是大漢天子之皇叔?試問,皇叔,天子親口言封,有幾人?我們是跟著皇叔混呢!於是,堅定不移因劉備成名之心,堅定不移「攀龍附鳳」之路,功與名,出劉備,我們哥倆,將因大哥而名而成!

於是,一生追隨劉備,畢恭畢敬,忠心耿耿!

三國之聰慧者,大智慧者,關羽張飛也。

無獨有偶,宋朝名將嶽飛,家居河南安陽湯陰縣,後因水荒,與母親流落異鄉。此他鄉此村,有《嶽飛傳》之人物王貴、湯懷、張顯,家稱人值,各自父親均稱員外。尤王貴父親王員外,慧眼如珠,識得少年嶽飛便有英雄之像成事之兆,認定嶽飛為「潛力股,」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慈悲為懷前提下,很是未雨綢繆,很是照顧嶽飛母子。王員外堅定自己看法,自己之子王貴,包括好友湯員外、張員外之子湯懷、張顯,長大後,若要成名成事,非得依靠嶽飛、藉助嶽飛不可。一句話,借嶽飛而成名成事。

於是,便有嶽飛、王貴、湯懷、張顯少年結義為兄弟,便有王員外與後來深受王員外影響之湯張二員外之一再叮囑一再強調自己之子,此身此生,永遠緊緊地抱著嶽飛,不能稍離。嶽飛,是你的,是你們的人生大貴人。後來之事,盡在《嶽飛傳》及相關史料及民間傳說中。

景,因人而名;地,因人而興。而人,亦會因人而名,因人而成。近朱者赤嘛!

你有遠大志向,你有一定材料,但離成名成事,還有一定或相當差別與距離,還無有成名成事之實力。此時,聰慧者,會借勢,會借力,會「攀龍附鳳,」會明白會體味「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妙。於是,因別人而成自己之名,便是有了可能。這個別人,便是你的貴人,便是你的恩人,你當心懷感恩戴德,而非以怨報德!

因人成名,亦是幸運!至少,當懷尊敬!

不要不服,不服高人,至少,難成大事。

自己若有獨立成名成事之本領,自然就沒有了「因人而名!」但是,如果自身實力本事不夠或差得遠,那麼,請學習尚有萬夫不擋之勇關羽張飛,再讀讀《嶽飛全傳》吧。似是,會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辦事如何辦與做?

景,因人而名;地,因人而興。人,亦會因人而名,乃至,因人而成。

何為仙?何為龍?何為貴人?因人而名而成之自身所因之人,毫無疑問,便是!

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凡大智慧者,自然而然,會的!

(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清勿照搬。)

相關焦點

  • 中華經典隨筆(15本)
    important}中華經典隨筆(15本):中華經典隨筆(15本)中華經典隨筆(15本)
  • 言若相歡(隨筆)
    言若相歡(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謹言慎行(隨筆)
    謹言慎行(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民間在社會上,亦無論機關單位,還是團隊集體(七星橋上2020.10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齊心合力(隨筆)
    齊心合力(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齊心合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錦上添花(隨筆雜談)
    錦上添花(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錦上添花,乃錦上面再繡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由此,想到日常生活與工作乃至做事之虛與實。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鬥轉星移(隨筆)
    鬥轉星移(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鬥轉星移,意思是星鬥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感恩戴德(隨筆)
    感恩戴德(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感恩戴德,是人們一種懷恩以報的情懷。(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何樂不為(閒時隨筆)
    何樂不為(閒時隨筆)(七星橋上作品)退休幹部大雁退休後,數年來,感悟人生,心得較多。(七星橋上2020.8.1日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原創五絕《隨筆》 (中華新韻)
    原創五絕《隨筆》(中華新韻)天罡地煞星。聚義會群英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忠①!註:偶讀《水滸》英雄排座次篇,隨筆而作。①本句孤平自救,一拗三救。(圖片來源網絡)
  • 關於高人(隨筆)
    關於高人(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所謂高人,類「江湖」之稱高手,而江湖大多指武林高手。(七星橋上2020.10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放下身姿(隨筆)
    放下你的身姿(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無論何人,(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一葉障目(隨筆雜談)
    一葉障目一一讀《道德經》之感(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忽然想起一成語,一葉障目……(七星橋上2020.9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為奸(隨筆雜談)
    狼狽為奸(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古今中外,著名之詞,乃狼狽為奸。何為狼狽為奸?於是,便從他國內部,尋找有一定身份有一定地位之人(狽),誘以利益,中狽心懷。或者,對於狽伸出的櫻花,大喜過望,於是,狼主動許諾狽之想要利益。古之狼者典型,金兀朮;近代狼者典型,東洋倭寇也。
  • 揮揮衣袖(隨筆雜談)
    揮揮衣袖(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大雁退休後,曾自我約定「三不」即「不當討厭之人,不做討厭之事,不說討厭之話。」大雁對同樣退休老同學大軍言,自當堅持。大軍問之,大雁曰「少打電話,少發微信(朋友圈),少入酒場與熱鬧處。」大軍原為校長,較有思維水平,沉思片刻,對大雁言「通俗易懂有道理,贊!我們共勉。」
  • 尊者(隨筆雜談)
    尊者慎言(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尊者,一為年長,一為輩分,一為賢能,一為德高望重,一為地位高重,等等。(七星橋上2020.8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生活該有的態度(隨筆)
    生活該有的態度(隨筆) ——讀清代文學家周容的《小港渡者》 花牛紅 原文: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裡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予慍為戲,趨行。及半,小奚僕,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 口吐蓮花(隨筆)
    口吐蓮花(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蓮花」是佛教的象徵,吉祥和清淨的標誌。那麼,為人處世,從言談,從德行(德一品格,行一舉止),從心地,從立身,處處如蓮,吉祥如意,堪稱善美!(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隨筆一言(原創)
    隨筆一言我欲隨風流四野,人情冷暖莫自知。怎奈誤入了那繁華柳巷花紅豔,妙竹窈窕柳似仙。月廊好比鐮刀掛,星珠饒耳迷人眼。相思迢迢銀漢度,淚花影影羽衣連。幾恨平生隨世遠。欲語心箋,揮淚灑欄杆。拋不去,曲中怨,高樓閣影重相見。轉眼望,雪花放,英雄布衣堪虛妄。晨靄換層霜,浮華亂韶光。
  • 依流平進(隨筆)
    依流平進(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論資排輩,是一個古老至今的話題(七星橋上2020.11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 一位教師,讀《蒙田隨筆》筆記之(一)
    》筆記之(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題記 先說點廢話。 在讀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時,他提及了最著名兩篇作品。其中一篇是法國大文豪米歇爾.德.蒙田的《蒙田隨筆》。我在閱讀時就立即在自己手機的備忘錄裡記下了這本書名。說來也蹊蹺,最先我讓玉在網上購買,結果她好幾次都沒找到有此書。真有些大失所望。後來,一次去涪陵,順便去逛了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