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斧一鑿皆乾坤,根雕世界「尋藝人」 —周厚安根藝館落戶縣文化旅遊精品街

2021-02-21 聲動新縣

根藝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是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古老而又獨特的民間藝術,根藝材料貴在天然,重在發現,是創作者歷盡千辛萬苦從大自然界尋求而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加之根雕藝術家精心設計,巧妙構思,經過幾十道手工創作而成的天人合一的藝術品。

周厚安,河南新縣人,中國一級工藝美術家,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1988年,一次機緣巧合,讓從小就酷愛美術的周厚安接觸並愛上了根雕藝術,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在那個年代,懂根雕的人非常少。痴迷於枯藤爛樹的周厚安,在別人眼裡成了一個「神經病」。堅持了兩年,周厚安仍然不為常人所理解,創作出來的作品也無人問津。於是周厚安決定走出去看看,後來就遇到了根藝之路上的恩師時勇。

周厚安說:時老師是當時最早出《中國根藝》這本書的一位教授,在他的啟發和指導下周厚安在根雕方面就慢慢走上了正軌。

在周厚安的不斷堅持下,他的作品開始逐漸的為人所知。而他的作品第一次被別人認可併購買,時隔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他依然記憶猶新。

在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周厚安帶著幾件根雕作品和家裡的所有積蓄,幾經周折,參加了那次亞運會工藝品展。這也成為他根藝之路的轉折點。如今,周厚安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已經碩果纍纍。

近三十年的根藝之路,不僅讓周厚安創作出種類豐富的根雕作品,也讓他獲得眾多榮譽,近年來,周厚安的作品《東方醒獅》《較量》、《母子情》等作品,曾在國際上多次榮獲金獎。在國家級、省級根藝作品中獲獎數十次。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評為高級根藝美術師資格。2009年被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聯合會授予「世界民間藝術根雕大師」稱號。2013年,經全國人事資質資格考核辦公室考核評定為「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師」。

在周厚安的作品創作中,他的根雕遵循中國傳統的審美理念,因材制宜,不拘一格。他非常推崇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主張以人的樸素之心與根的樸素之形「悠然心會」。

談起根藝之路,周厚安很感慨的說,不忘初心,方能始終。他最感激的是在當初自己不被認可的時候,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每一件根雕作品都來之不易,根藝創作勞動耗時長,從選材、造型、構思和製作,直到命名,要耗費創作者極大的心血,方可完成。

在藝術創作中,周厚安始終不忘根雕藝術的言傳身教,對徒弟們默默地進行「傳幫帶」,傳授根藝技能。

在這些年中,周厚安帶著他的作品多次參展交流,從雲南、江蘇、湖北、湖南到香港、澳門、法國。同時,近幾年在我市的金牛山民俗文化村、信陽國際茶城和信陽書畫院設立了周厚安根藝館。

走進「周厚安根藝館」,一件件造型各異的根雕,千姿百態,無不詮釋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巧奪天工的技藝。眼前這個長達3.2m高達1.2m的雄獅,是周厚安於無意中發現,耗時一年創作而成的。而這件作品,也成了他的得意之作。

在採訪中周厚安一直在強調:做根雕不需要特別的聰明,而是需要一個人能在作品不被大家認可的時候,守的住寂寞,持之以恆,把創作的激情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他說他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夠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讓枯樹根煥發出生命和靈性。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和學習根雕塑技藝,將這門傳統民間藝術能夠永遠傳承下去。

根雕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化腐朽為神奇,而周厚安所創造的神奇則似乎更具有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的魅力。古人云:「詩外有詩,方是好詩;詞外有詞,方是好詞」。

周厚安顯然以枯根朽木創造了淋漓生動的「象外之象」, 讓一件件根雕作品,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相關焦點

  • 【根雕裡的大世界】新縣藝術根雕大師—周厚安
    大自然造化了新縣,新縣的奇特異景讓人們感受大自然魅力,鬼斧神工造就了自然美不勝收,他利用其獨匠心,妙趣天成的藝術,從大自然中提煉出的藝術精華,提煉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根雕藝術精品,他就是沙中見金的世界民間藝術根雕大師,行業首席專家周厚安,讓我們一起推開他的藝術門扉,置身於神奇、深奧的根雕世界。根藝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是源遠流長。
  • 15國根藝大師共創大型根雕藝術品開化發布全國首個根雕標準
    世界根雕看中國,中國根雕在開化。昨天上午,第八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第六屆「醉根杯」中國根雕現場創作大賽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根藝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浙江省開化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隆重舉辦。今年的「根雕圈」發生了些什麼盛事?讓我們一一揭曉。
  • 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原標題:詩話錢江源 尋根好地方,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12月3日,以「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為主題的第九屆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在衢州開化根緣小鎮啟幕。本次活動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
  • 營員參訪世界最大根雕基地 對話頂級根藝大師
    除了接觸到幾千件根雕精品,昨日營員們還獲得和頂級根雕大師們對話的機會。  怎麼把廢棄的樹根雕刻得如此形象?大師們是如何走上這條藝術創造道路的?根雕有什麼技巧?  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位大學生利用難得的採訪機會,頻頻把問題拋給潘發清、吳傑、餘春洲等頂級根雕大師。大師們也一一回答了營員們的問題。
  • 馬鞍山藝人根雕作品《九天攬勝》獲中國根藝美術界最高獎
    圖為獲獎根雕作品《九天攬勝》。日前,從在北京舉辦的「紀念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成立30周年暨開創中國根石美術事業34年精品展覽」上傳來好消息,馬鞍山市根雕藝人蔣棟梁的根雕作品《九天攬勝》榮獲「劉開渠根藝獎」特級精品。
  • 崖柏根雕,崖柏根雕用什麼工具,嘉匠根藝崖柏根雕彌勒
    崖柏根雕製造什麼工具?大家好,我是嘉匠根藝,崖柏根雕知識系列傳播者,與您分享崖柏根雕知識我們可以經常能夠見到一個美觀的崖柏根雕,殊不知其製作技術工藝的複雜,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製作教學工具。要提高崖柏根雕的製作發展水平,提高自己製作工作效率和作品的檔次,處理以及各種 大小的作品,還需企業要在學生原有手電鑽、小手鋸、木銼手工三大件的基礎上,增加直磨機和角磨機二種電動交通工具。直磨機:和手電鑽配合教師使用,操作簡單方便應手 。直磨機和手電鑽有多種相關配套的刃具,還有其他多種精加工和拋光的配套。特別注意提醒的是購置直磨機也好選自鎖卡頭。
  • 專訪|來自西北戈壁灘特有的根雕藝術——史進軍的根藝世界
    本期,桔桔將帶你走進來自西北戈壁灘特有的根雕藝術——史進軍的根藝世界史進軍說,他趕緊對這截兒樹根進行了簡單處理,十二生肖根雕中的「豬」終於找到了。看著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不由讓人讚嘆:大自然萬物之間本沒有聯繫和互動,是生命,連結了世界,從此也有了美與善意。
  • 【脫貧攻堅 助殘帶貨】第六期:尋藝嶺南 領略手做魅力
    本期主題:尋藝嶺南 領略手做魅力說起廣東人,相信「會吃」是大家的第一印象。但是,除了舌尖上有「非遺」,廣東人也製作出了不少精美絕倫的手藝「非遺」:欖雕、廣彩、通草畫、尚美香老菜脯……這些文化符號,向全國以及世界人民展示了嶺南的文化風採和精神氣質。
  • 澠池老人40年創作300餘件根藝作品——他雕刻的樹根上有12生肖...
    經過一段時間的揣摩和實踐,他很快掌握了根雕技藝,自買了刀、鋸、斧、鑿等根雕專用工具,雕刻的一件根藝作品被某個商人高價買走後,更堅定了他鍾情根藝的信心……為了尋「根」,崔玉順常常奔波在仰韶大地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家鄉的溝溝坎坎、山澗樹林,只為了把那些暴露或深藏的樹根一一撿拾。
  • 浙江開化,有一處非常獨特的五A景區,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園」
    中國有一處非常獨特的五A景區,一座以根雕藝術、盆景藝術,園林古建與賞石文化為主題特色的風光景致——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即「開化縣根博園」,位於浙江省開化縣,旅遊區佔地面積3.03平方公裡,資源體量巨大,類型豐富,是讓人震撼的世界唯一的根文化主題旅遊區。
  • 詩畫傳神,意境仙奇的根雕藝術家,方堅
    而一雕一琢之間,古樸雅致,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則體現了中華文化傳統的真善美。初到廣西的方堅什麼都沒有,一開始去通過打工填飽肚子的。步入這個行業是要拜師學藝的,拜師期間學習一些基礎的東西,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手藝,手裡有了資金就去創辦工作室, 2000年成立了方式工藝,是一家集設計、製作、銷售根雕製作於一體的工作室,方氏工藝以繼承中國傳統根雕工藝,發揚傳統文化為已任,秉承師法傳統,借古開今之宗旨,從事根雕根藝創後期有了名氣,就到處參加比賽。
  • 山鄉老人愛上根雕三十餘年,總能將七枝八杈的木頭疙瘩變成精美藝術品
    在山城白河橋兒溝仿古一條街,有位神奇根藝師:周紹毅。據不完全統計,在山城白河城鄉有近十家從事根藝(雕)工藝品創作,周師傅是其中之一。說起周紹毅師傅愛上根藝藝術之淵源,與少年時代,在外打工拼搏,相處的一位友人息息相關。周師傅說:自小家庭兄弟姊妹多,經濟困窘,生活艱辛。
  • 慶雙節 登封市舉辦根雕藝術精品展
    2020年9月29日9時,由登封市嵩陽街道辦事處、登封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登封市社區學院主辦,登封市嵩陽辦迎仙閣社區、登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登封市根雕藝術精品展″,在登封市迎仙社區舉行。
  • 因根施藝雕精品——記河北省根雕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廣輝
    千墨藝術網消息(周俊傑)他自幼喜愛美術,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了根雕,從此和根雕結下了不解之緣。2013年吳廣輝創辦了「慧木軒根雕藝術館」,他的理想與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契合點。他的根雕作品手工原創,因根施藝,畫龍點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 塔源老樹根根藝創作室
    塔源老樹根根藝創作室的藝術家們,想到與其讓這些無用之材靜靜的廢去,不如讓它成為創作者的創作原料,使其作為一件精美藝術品。現在能夠說出這幾個工具用途的,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手工創作完成的老虎藝術作品栩栩如生,讓人嘆奇。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登封市根雕藝術精品展 》
    豫見河南 出彩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登封市根雕藝術精品展萬古明月照嵩山,普天同慶盛世年。2020年9月29日9時,由登封市嵩陽街道辦事處、登封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登封市社區學院主辦,登封市嵩陽辦迎仙閣社區、登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登封市根雕藝術精品展″,在登封市迎仙社區舉行。
  • 根藝師吳傑:福建「上街木根雕」成長的見證者
    新華網福州2月24日電(記者陳弘毅)「我14歲開始學木根雕藝術時,只想著混口飯吃,沒想到如今上街根雕不但成為業內品牌,產品遠銷國內外,自己也成了 根藝美術大師 !」談起福建閩侯上街鎮木根雕的發展史,40歲的吳傑顯得很自豪。
  • 開化根宮佛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今年9月,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正式向金氏世界紀錄發出挑戰的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全球記錄管理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馬可表示,開化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眾多精美的根雕藏品和濃厚的文化氛圍,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它最大的優勢。
  • 臨汾蒲縣根雕 | 化腐為奇耕耘人生
    李老師微笑著講述起了他與根雕的淵緣以及和這一件件作品的故事。「根」尋小時候,他看著酷愛根雕的父親雕刻的昂首挺胸的雄雞、躍躍欲試的兔子、惟妙惟肖的仙鶴時,兩眼放光,對根雕的熱愛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一顆堅實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