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祝八珍」「天祝八俗」「天祝八藝」「天祝八景」剛剛發布,快來...
「天祝八珍」天祝大地處處盛產著奇珍異寶,為文旅農融合發展,天祝縣通過網絡徵集、評選,精選了八種物產,快來一起品嘗吧!白犛牛肉「天下白犛牛,唯獨天祝有」。中國農科院藜麥協會專家認定,天祝的藜麥顆粒飽滿,產量高,營養成分好,天祝是國內最適宜種植藜麥的地區。高原山珍天祝,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坐落於祁連山東端,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帶,這裡氣候冷涼,雪水甘甜純淨,土壤酸鹼適度,日照強度大,晝夜溫差大,其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為人們奉獻出了一件件高原珍品。
-
甘肅天祝這場發布會,滿滿「文藝味兒」
中國西藏網訊 6月26日,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縣70周年文化叢書發行暨縣慶主題歌發布會在天祝縣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並進行全網直播。走進發布會現場,電子大屏上呈現的《文學天祝》《聚焦天祝》《印象天祝》等10本文化叢書分外醒目,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
「天祝八藝」正式發布
「天祝八藝」正式發布每日甘肅網3月1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3月15日,由天祝縣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縣慶活動標識吉祥物發布會發布了「天祝八藝」。此外,縣慶活動標識、縣慶吉祥物、新時代天祝精神,還有「天祝八景」「天祝八俗」「天祝八珍」等也將精彩亮相,全方面展現天祝民間技藝的獨特魅力。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雒煥素 文/圖
-
天祝縣舉辦「書香天祝•我要朗讀」之《走進天祝》詩歌散文朗讀會
9月3日,天祝縣在縣博物館舉辦「書香天祝•我要朗讀」之《走進天祝》詩歌散文朗讀會。縣上領導李生地、哈福德與180餘名觀眾一同觀看了朗讀會。》《賽拉隆的野》《天祝的藜麥熟了》《毛藏草原一夜》等一篇篇謳歌天祝的文學作品。
-
「天祝八藝」剛剛發布,一起領略天祝民間技藝的獨特魅力吧!
「天祝八藝」剛剛發布,一起領略天祝民間技藝的獨特魅力吧!,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勤勞質樸的天祝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技藝。走馬馴養天祝地處河西走廊,千年的驛站文化造就了天祝獨有的走馬訓養文化。地處金強河畔的岔口驛,是絲路重要的驛站之一,岔口驛走馬賽是全國獨有的賽馬形式,極具觀賞價值。馬匹用對側步行走,以步子穩、速度快、耐力強、姿勢美著稱,是我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原型。從宋朝的茶馬互市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
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縣70周年楹聯作品鑑賞之一 《輝煌天祝》
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縣70周年楹聯作品鑑賞之一《輝煌天祝》七秩崢嶸驚豹變,看人文走線,生態飛梭,盛世鋪開絲路錦;千秋奮鬥引龍騰,喜德政調弦,藏歌喝彩,強音響遍馬牙山橫批:輝煌天祝上聯的「人文走線」「生態飛梭」「鋪開絲路錦」是別開生面的視覺氣場,切合新時代新絲路的主題;下聯的「德政調弦」「藏歌喝彩」「響遍馬牙山」是獨具匠心的聽覺環繞,貼近新天祝新發展的實際。可謂一氣呵成,毫無斧斫之氣,且比喻精當,畫面美奐,令人嘖嘆。橫批更是簡而不凡,直指現景又暢想願景,有畫龍點睛之效,抱樸守拙中盡顯大氣磅礴。楹聯書法作品,是由河北省的賀進先生創作的。
-
「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特別特:天祝藜麥
天祝11.6萬畝藜麥到了收穫季,迎來大面積開鐮收割。上世紀末傳入中國,2015年天祝縣開始試種藜麥,2017年已達到3萬畝種植規模,天祝藜麥屬於後起之秀,質量遠遠超出其他省份。天祝藜麥不論是面積、產量、品質都在國內拔得頭籌。藜麥已經成為天祝縣又一「獨一份」的特色優勢主導產業。
-
武威「大美天祝」實景作品之——牧野作品
武威「大美天祝」實景寫生作品之——牧野作品、這裡是翰墨飄香、書畫寫生的天然畫廊。今日起,華銳陽光將陸續給大家介紹在「大美天祝」實景作品全國十城巡展寫生創作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家們的現場創作的寫生作品。今天首先給大家推出的是來自中國美協的畫家牧野先生的十幅作品。
-
土族安召 遺落天祝的璀璨明珠
在青藏之眼,綠色天祝,土族「安召」是一種別樣的存在。他們身著色彩明豔的服飾,他們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他們舉手投足盡皆民族風情,他們一歌一舞保留原生態韻味……土族「安召」,既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還是遺落在雪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
【禮讚天祝十首好歌曲】——天邊毛藏
【禮讚天祝十首好歌曲】——天邊毛藏 2020-07-30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祝:老年書畫展迎新年
2021-01-02 19:19:54 來源: 天祝融媒 舉報
-
【武威文旅之音】天祝西大灘:一群犛牛咀嚼詩與遠方
【武威文旅之音】天祝西大灘:一群犛牛咀嚼詩與遠方 2021-01-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祝:建縣70周年文化展再添新筆墨
縣文化館工作人員還在現場為參觀者進行講解釋疑,使參觀者能更加精準、全面的了解天祝文化。建縣70周年網上成就展,在網絡頁面設置序、走進天祝、輝煌歷程、70周年縣慶、築夢新時代、結語六大板塊,分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三個歷史階段,充分展現了千年華銳在新時代煥發出的全新生機與活力。建縣70周年書畫展,展出「百名書畫家揮毫天祝」活動中創作的200多幅優秀書畫作品。
-
詩意天祝‖藏鄉酥油茶
「天下白犛牛,唯有天祝有」,藏鄉的白犛牛,披一身純白的長毛,頭大體長,月牙形的粗角,通紅如銅鈴的大眼。藏鄉的夏季,草肥水美,牛兒蓄膘,是產奶的旺季,藏鄉人擠奶打酥油。
-
天祝藏中:「華銳唐卡」匠心傳藝
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唐卡傳習畫室,雪域陽光透過窗戶照在16歲的楊旦春才讓身上,給嘴角含笑的他打下一層輪廓光,臉上頓時泛起光亮。楊旦春才讓和身邊的小夥伴正坐在墊子上,在認真地描繪著唐卡,不時用嘴唇潤著畫筆,把天然顏料小心翼翼地勾勒在面前的畫布上。
-
天祝風情——華銳藏族服飾文化展在金川區博物館隆重開展
2020年9月29日上午9點,天祝風情——「慶豐收·迎小康」華銳藏族服飾文化館際交流展開展儀式暨2020年金川區博物館青少年研學系列社教活動啟動儀式在金川區博物館展開。出席嘉賓有:市博物館館長李勇傑,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豔萍,區鎳都開拓者紀念館館長、區文體旅遊局局長王維鴻,區文體旅遊局副局長李文龍,區鎳都開拓者紀念館副館長侯運廣,天祝藏族自治縣博物館館長楊生斌,民勤防沙治沙紀念館館長李輝年,民勤縣博物館副館長楊峻,金川區博物館館長馬志雄,金川區雙灣鎮中心小學校長陳國亮
-
武威「大美天祝」實景創作之——吳柏作品!
2005年被授予「百名中國書畫家」、中華翰墨丹青藝術家「榮譽稱號。相逢如歌,與吳柏先生因藝術而結緣,相識相知於甘肅天祝富源文化傳媒集團所屬的西北藝術館,是他的山水畫作及藝術真知,特別是大美天祝山水長卷畫作,讓我們成了不期而遇的藝術知音。
-
天祝:「玉門4000年歷史文物展」開展
展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出天祝就能了解玉門歷史、玉門文化的機會。天祝和玉門同處河西走廊的古絲綢之路,分別位於河西走廊門戶和末尾地段,儘管相距千裡之遙,但兩地文物遺存富集,歷史文脈浩蕩天祝縣博物館副館長 魏小菊:天祝縣博物館引進「華夏初光 玉露河西」——玉門4000年歷史文物展,把玉門4000年歷史文化發展歷程展現在天祝人民面前,通過展覽實現了館藏文物資源共享,也讓深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了起來。記者:曹慧慧
-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助力決戰脫貧攻堅 天祝農商銀行奮力書寫...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天祝農商銀行奮力書寫金融扶貧滿意答卷 近年來,天祝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天祝縣委縣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安排,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
-
天祝天堂寺,演繹的是藏民族神秘的文化風俗
武威市下轄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是我國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區域,這座位於青藏高原邊緣、祁連山脈東段的小縣城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這片聚居著藏、漢、回、土等不同民族的土地上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也有著有璀璨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