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映襯下的五亭橋猶如盛開的金色「蓮花」
2019「揚州的夏日」主題活動之「瘦西湖夢幻之夜」於昨晚7點正式開啟首航。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作為「月亮城」的代名詞,揚州的月,千百年來從不缺少人文情懷。今年的「瘦西湖夢幻之夜」,圍繞「揚州月」這一經典主題,突出「揚州夏夜」的體驗,營造富有詩意和人文氣息的瘦西湖夜景。
岸上的演出
夜間瘦西湖瘦西湖,又名保障湖,是揚州的護城河。清初揚州詞人吳綺(1619-1694)在《揚州鼓吹詞》中說:「城北有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由此可見瘦西湖歷史之悠久。
「瘦西湖夢幻之夜」,載體是水和舟。夜色中,舟在水上行,人在舟上遊,讓人充分感受這條歷史之河的現代魅力。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瘦西湖水岸蜿蜒,岸上亭臺樓閣橋眾多,在柔美燈光的環繞中,這些建築剪影被一一勾勒出來。
瘦西湖的建築特點,兼具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夜色中的建築剪影,這一特點更加直觀。纖細苗條的長堤春柳岸線、明黃色琉璃瓦的五亭橋、綠色琉璃瓦的熙春臺、圓如明月的二十四橋,秀美與偉岸在舟行中不斷交替。
瘦西湖夜間的燈光,以黃、白兩色光為主,在少量景點配綠色光。整個景區,亮化用燈量超過了2000盞。今年,五亭橋亭上燈光全部更新,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亮度比過去幾年增加。同時,月觀、小金山等景點今年也進行了亮化。
俯瞰五亭橋
夜遊瘦西湖「瘦西湖夢幻之夜」起點在瘦西湖東堤碼頭,遊客在這裡登上小舟,經長堤春柳、鷺島、春波橋,折向小金山,緩緩駛過釣魚臺、鳧莊,直面五亭橋,最後抵達熙春臺。
在熙春臺登岸後,藉由落帆棧道、二十四橋,步行萬花園,觀賞大型江南園林戲曲《春江花月夜》。
全程水陸共10多裡。其間,在徐園、釣魚臺處新增簫、陶笛等表演;在小李將軍畫本,由「熙春群芳」獻上精彩的歌舞表演,展現揚州地方文化和非遺藝術,如清曲彈唱《揚州月》、歌舞《二十四橋明月夜》、木偶《茉莉花》、樂器合奏、舞蹈《春江花月夜》等精彩節目等。
據瘦西湖景區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夢幻之夜」有三大亮點,一是以「月文化」為主題,持續優化景觀亮化,打造溫馨宜人的消夏遊;二是將文旅融合立體展現,豐富演藝項目,加強遊客體驗;三是為惠民提供福利,包含「水上遊」,導遊講解及《春江花月夜》演出等項目,景區還為每位遊客精心準備了礦泉水和特色扇,讓市民遊客的旅程既充實又精彩。
釣魚臺夜景
記者體驗晚7時許,從瘦西湖東堤碼頭登船。不久,瘦西湖黃、白、綠等多色燈光亮起,無論是建築物還是高大喬木,在燈光的烘託下,有了別樣的情致。
導遊說,瘦西湖亮化工程以「動靜結合」的方式,「無中生有」的布置手法,營造出詩意的夜間景觀。
遊船繞過小金山,過玉版橋,便見五亭橋。在燈光的打扮下,亭上黃色琉璃瓦光亮四射,如黃袍加身;五亭橋下,全是藍色燈光,黃色與藍色在水面交相輝映,整個景點都處在玄幻的光影中,如夢如幻。
五亭橋和二十四橋是瘦西湖的兩個重要節點橋梁建築,為營造出特別的燈光效果,景區下了一番功夫。五亭橋採用了暖色系燈光,金橙色照亮五亭橋,宛如夜空下盛開的金色「蓮花」,橋洞部分利用冷色系藍紫色燈光,彰顯清幽深邃之感,讓遊人陶醉於「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美妙意境當中。而二十四橋,白色燈光,將漢白玉的橋身,「打造」得潔白似雲,半圓月的拱形橋,與水中倒影一起,構成了一輪「圓月」。
注意事項全域旅遊發展的當下,瘦西湖夜遊,成為景區延長遊覽時間的一大舉措。「瘦西湖夢幻之夜」推出後,瘦西湖遊覽時間每天延長到14個小時。
據介紹,瘦西湖夜遊已連續多年推出,發展到目前,越來越成為揚州夏夜的一條精品遊線,留住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值得注意的是,夜遊因時間段不同而分為兩種線路:
晚上8:00前發船的客人:瘦西湖東堤碼頭-長堤春柳-春波橋-小金山-釣魚臺-五亭橋-熙春臺-觀看春江花月夜演出-結束後大巴車送回至東堤碼頭。
晚上8:00後發船的客人:瘦西湖東堤碼頭-長堤春柳-春波橋-小金山-釣魚臺-五亭橋-熙春臺-返程至東堤碼頭。(不包含春江花月夜演出)
據了解,今年夜遊的票價為120元/位,即日起,每周五、六、日(晚7:00-9:00),將會持續到國慶以後。
實習生 沈威 記者 向家富 攝影 孟德龍 劉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