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賞四時節氣中的美好情愫 陳湘波作品展「好雨知時節」中山開展

2020-11-11 一分鐘藝術

好雨知時節——陳湘波作品展

主辦單位: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山市美術家協會

承辦單位:中山翠麗湖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318藝術網、一分鐘藝術、中山市教育學會美術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山市美協中國畫藝委會

策展人:劉 樂

策展助理:謝雲婷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01日至11月30日

開幕時間:2020年11月08日 下午3:00

展覽地點:廣東省中山市長命水大街36號和記黃埔地產·瀧珀花園

展覽設計:一木設計


「好雨知時節——陳湘波作品展」&「四季英華——青年工筆畫藝術展」中山巡展11月8日在中山瀧珀花園開展。本次展覽由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山市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山翠麗湖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承辦。

展覽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共展出藝術家陳湘波的24幅作品,作品以精細的筆法、幽遠的意境生動呈現出藝術家筆下優雅雍容的藝術世界和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 「四季英華」工筆畫獲獎的八位藝術家以及五位中山藝術家共13幅作品,展現了年輕工筆畫家在藝術領域的嶄新探索,展覽吸引了眾多中山觀眾前來觀賞。

蒞臨現場的深圳、北京等地嘉賓有: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深圳市文聯兼職副主席、深圳市美協主席陳湘波先生,中央美院青年教師、知名策展人朱小鈞先生,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館長黃麗平女士,廣東設計師聯盟 名譽主席李瑞麟 先生,深圳市羅湖區美協秘書長劉冰先生,東莞綠洲藝術空間總經理楊詠紅女士,藝術家、佛山美術館聯盟秘書長江山先生,深圳市三一八藝術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鄧浩先生,深圳市盛世之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濼華 女士,唐卡藝術家格桑先生以及「四季英華」獲獎藝術家賀翔、趙麗麗、苗瀚文、劉熔榕、陳峻峰、朱娟和「好雨知時節」策展人劉樂等。

中山市的嘉賓有: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主席陳江梅女士,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兼職副主席、市美協主席、中山美術館館肖偉先生,中航實業集團董事長張華江先生,和記地產集團 市場總經理兼深圳珠海地區總經理王偉明先生,中山市文聯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黎泳芳女士,中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廖學軍先生 ,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 教研室美術教研員沈文先生,中山市美協副主席、中山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 張明軍先生,中山市美協副主席梁靜雯女士,中山市美協秘書長楊寧先生,還有來自中山的參展藝術家:唐海燕、鮑琴、羅喜東等嘉賓蒞臨了開幕式。


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主席陳江梅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深圳市文聯兼職副主席、深圳市美協主席陳湘波

和記地產集團 市場總經理兼深圳珠海地區總經理王偉明

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兼職副主席、市美協主席、中山美術館館肖偉

「四季英華」獲獎藝術家代表趙麗麗

陳湘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藝術家,1986他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4年獲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曾多次參與策劃了重要的美術展覽和學術活動,並在美國、香港以及內地舉辦個人畫展十餘次;作品參加國省市美術展並多次獲獎。


陳湘波除了有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更有一個年輕開放的心態,一直與時俱進,不斷迭代自己的知識結構, 他對藝術和社會現象都有敏銳的洞察,這些決定了他不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藝術家。

在展覽開幕之後的藝術家對談的活動。陳湘波結合自己從事藝術學習和創作的體會,闡發了對藝術教育、藝術品鑑賞及收藏的獨到見地,圍繞「什麼是藝術」「藝術有什麼用」「應該如何去欣賞藝術」等問題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的觀點。陳湘波點出了社會審美貧弱問題的痛點,對於希望提升自己和下一代審美修養和美學感知能力的朋友做出了精闢的建議。

陳湘波也認為,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首先大家要有自信,每個人的審美趣味都是獨一無二的,能夠打動你的作品,對你來說就是好的藝術品;而藝術欣賞的能力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來建立自己獨具個性的審美趣味和體驗,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建立自信」。


分享會現場

從1994年籌建關山月美術館算起,陳湘波已經在美術館領域工作近三十年。近年來,他在管理工作之餘,集中創作大量中國畫作品,以工筆手法為基底,打破傳統中國畫工筆寫意分了的界線,在勾描暈染與水墨意趣之間找到平衡,在三礬九染與潑墨潑彩中找到新的路徑,將「計白當黑」的傳統中國畫方法衍生出一種新的可能。

作為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家,陳湘波雖忙於諸多公務之餘,總是用手中的畫筆勤耕不輟,所畫的題材從工筆花鳥到寫意花鳥,從佛教題材到都市水墨,可謂是內容豐富、碩果纍纍。因為他相信「此心安處是吾鄉」,所有人生拼搏和追求都需要有家作為堅強的後盾。

斜倚清風裡,品酌三兩盞,香箋墨色新,所有的「詩意居住」正如陳湘波筆下的畫作一樣,寧靜安詳。本次展覽呈現出陳湘波在繪畫之路上的不懈探索以及對生命的感悟。



前 言


竹粉吹香杏子丹,試新紗帽紵衣寬。

日長几案琴書靜,地僻池塘鷗鷺閒。

尋汗漫,聽潺湲。淡然心寄水雲間。

無人共酌松黃酒,時有飛仙暗往還。

陳湘波先生是中國當代家喻戶曉的工筆畫大家。在忙於諸多公務之餘,總是用手中的畫筆勤耕不輟,所畫的題材從工筆花鳥到寫意花鳥,從佛 教題材到都市水墨,可謂是內容豐富、碩果纍纍。因為他相信「此心安處是吾鄉」,所有人生拼搏和追求都需要有家作為堅強的後盾。斜倚清風裡,品酌三兩盞,香箋墨色新,所有的「詩意居住」 正如陳湘波筆下的畫作一樣,寧靜安詳,卻又如我們童年中熟悉的情景,舒服自在。


作品欣賞




《立春》 紙本設色 30×60cm 2018年

《雨水》 紙本設色 30×60cm 2014年

《驚蟄》 紙本設色 30×60cm 2018年


《春分》 紙本設色 30×60cm 2016年

《清明》 紙本設色 30×60cm 2016年

《穀雨》 紙本設色 30×60cm 2016年


《立夏》 紙本設色 30×60cm 2017年

《夏至》 紙本設色 30×60cm 2016年

《芒種》 紙本設色 30×60cm 2014年

《小滿》 紙本設色 30×60cm 2017年

《小暑》 紙本設色 30×60cm 2016年

《大暑》 紙本設色 30×60cm 2017年



《立秋》 紙本設色 33×33cm 2016年

《處暑》 紙本設色 33×33cm 2017年

《白露》 紙本設色 30×60cm 2017年


《秋分》 紙本設色 30×60cm 2018年

《寒露》 紙本設色 33×33cm 2019年

《霜降》 紙本設色 30×60cm 2017年



《立冬》 紙本設色 30×60cm 2018年

《小雪》 紙本設色 30×60cm 2018年

《大雪》 紙本設色 33×33cm 2018年

《冬至》 紙本設色 30×60cm 2014年

《小寒》 紙本設色 30×60cm 2014年

《大寒》 紙本設色 33×33m 2017年

陳湘波簡介


陳湘波,1963年10月出生在湖南,1994年獲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編輯出版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協會關山月研究會副秘書長、策展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美術館協會常務副會長、曾參與和策劃了多種重要的美術展覽和學術活動,並曾擔任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區組織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區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首屆中國設計大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別當任深圳大學美術學研究生學位答辯委員會主席等,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地方級領軍人才,深圳市六屆人大代表。

在美國、香港以及內地舉辦個人畫展十餘次;作品參加國家、省市美術展並多次獲獎;有80餘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近20餘家專業機構收藏;策劃、主編多種學術活動和出版專業書籍,發表論文30餘萬字;出版個人畫集、著作9部。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雨水」好雨知時節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二候鴻雁來: 雁為知時之鳥,熱歸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飛。三候草木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開始抽出嫩芽,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一個非常富有想像力和人情味的節氣,在這一天人們以不同的形式乞求著順利安康。
  • 「湘水餘波——陳湘波作品展」深圳開展
    由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羅湖美術館、318 藝術網承辦、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廣州美術學院深港校友會協辦的「湘水餘波——陳湘波作品展」於12月13日在深圳市羅湖美術館盛大開幕。
  • 好雨知時節,詩中春意濃,看詩詞中的雨水時節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到來,綿綿春雨便是春天最溫和的宣告,萬物萌動復甦,生命開始了新一輪篇章。今日雨水已至,讓我們在溫潤的古詩中品讀春雨的美妙。好雨知時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好雨知時節——穀雨
    穀雨時節 播種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穀雨時節雨水會增多,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日期在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之間。
  • 《故宮知時節》:解讀紫禁城裡的節氣與物候
    記者丨何安安5月5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夏,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新書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直播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內紫禁書院舉行。該書的文字作者、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CCTV《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宋英傑,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明清宮廷史研究學者任萬平二人,從故宮的四時之美,以及節氣與物候的歷史傳承、文化內涵講起,對書中涉及的院藏文物,與月令、節氣相關的宮廷生活等進行解讀。5月5日,宋英傑(右)在《故宮知時節》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直播活動中進行了分享。
  • 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今天13時34分,我們迎來雨水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 雨水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月18日19時31分,我們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據了解,雨水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
  • 廣東援疆日記|好雨知時節
    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時期進疆,肩負著新時代援疆工作的使命和任務,滿懷激情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在別樣的風土人情中迅速熟悉情況、適應環境、打開工作局面。他們在工作中有哪些所思所感?在生活中有什麼趣聞趣事?廣東、三師萬裡一線牽,南方+東莞頻道特闢專欄,分享廣東援疆人的經歷和感悟——《援疆日記》,來了!
  • 六首穀雨節氣詩詞,人間四月天,穀雨時節到,願穀雨能帶來美好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的一個節氣。穀雨,源自「雨生百穀」之說。意思是穀雨前後,降雨量會增多,是播種移苗,的最佳時節,尤其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逐漸回升,寒涼的天氣已經過去,陽光燦爛的日子,已經來了。
  • 你知春,我知意,好雨知時節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夜裡,朦朧睡意中,聽窗外天籟聲滴滴答答,哦,下雨啦。模糊記起日前家人曾說起今日有雨,看來,這雨似乎來不及等到天明,便於這萬籟俱寂的夜裡悄悄然地降臨了。記起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就是了。此時恰似彼時。
  • 處暑:一年之中最美好的迎秋賞景時節來啦!
    處暑:一年之中最美好的迎秋賞景時節來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暑」即「出暑」溽熱的暑氣至此漸漸消退微涼開始慢慢舒展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正式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秋意冉冉
  • 好雨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雨水」乃是我國民間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的交節時間會在2月的18~20日之間。雨水節氣代表著降雨逐漸開始,雨量也會增加的意思,也表示著氣溫逐漸的升高,今後的日子會越來越暖,但是不排除「倒春寒」的現象發生。
  • 《好雨知時節》
    【春夏秋冬】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今日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今日12時57分迎來雨水節氣口罩遮攔不住微笑病毒阻擋不了勇氣春日的雨水定能衝刷盡陰霾櫻花樹下,《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春雨是這世間的精靈,於乍暖還寒之際,隨風潛入人間,讓枯木得以逢春,種子得以發芽。
  • 評論 | 姜浴清:好花知時節
    ❀好花知時節——寫在郭明先生《四時花語》畫展時我與郭明學兄交友數十年,謀面甚少,但是,揚城文化場合屢見其畫作,可窺畫風清新受寵。前年郭兄在揚州八怪紀念館的《山·花》扇面畫展,即是一個山水花鳥融合的突破,「皆是曾經見過的景象」 一語破天機;來源於生活,這樣的嘗試,令人耳目一新。
  • 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開展 感受花藝與詩的美好
    花藝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31日訊(記者 李慧穎)今日,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以花藝解詩意,使花藝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遠;同時,以造型和色彩來豐富文學作品,引起觀者對杜詩的情感共鳴。  花展分兩梯次展出43件作品,分為一個大作區和三小版塊。大作佔地30平方米以「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立意,另外三個小板塊區分別是「錦水花間」「詩聖哲心」「走覓南鄰」。
  • 杜甫《春夜喜雨》詩賞,好雨知時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的作品。此詩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夜雨的景象,謳歌了這一場滋潤萬物的春雨。詩歌賞析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節氣護肝健脾最重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正月十五雪打燈」,今早起來,窗外又是一片銀裝素裹,這也預示著又一個好年景即將到來。今天不僅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還是雨水節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東風解凍,散而為雨,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氣象意義上春天到了。
  •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非常喜歡《春夜喜雨》中的這兩句詩。好雨像適應了季節變化,到了春天就降臨。好雨知時節,中的「知」字,讓整句詩,有了一種靈氣,把人與自然的不言而喻的情節完美契合!如果說好雨知時節中「知」字給春雨賦予了生命、賦予了思想。那麼的隨風潛入夜,中「潛」字,又將這有生命的春雨更具體化、動作化。如果第一句中的中的「知」字,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善良美麗的春雨姑娘,那麼「潛」字的應用,又將這位姑娘優雅又俏皮、嫋娜又活力的形態動作寫出來!
  • 跟蒙曼一起品讀「四時節氣之詩」 ,「重返」大唐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今日迎來大雪節氣。節氣之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智慧結晶。古典詩詞中對節氣的詠嘆佳作數不勝數哦。近日,《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著名隋唐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老師首部講解唐詩作品《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由磨鐵圖書旗下子品牌可以圖書策劃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