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大物博,「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北京可以想像,一定有其獨特的文化。#北京烤鴨#
北京是歷史文化發祥地,有「故人吏京劇,事多閒放」的京劇,有「曉去龍華三重半,歸時香盡爐火」的廟會,有無數的歷史文化。而且我曾經踏上過這美麗風水的北京!一到北京,就以老北京烤鴨最為出名。北京烤鴨歷史悠久,明初,百姓特別喜歡吃,皇帝也喜歡吃,朱元璋就說是「日食烤鴨子」,廚子們為了取悅皇帝而製作烤鴨,後來經過慢慢的發展,就成了「北京烤鴨」。烤鴨子是先在鴨子上開一個小孔,取出內臟,然後加開水,掛在屋內,用棗木柴烤制,新烤的鴨子外焦裡嫩,色澤紅潤,香味撲鼻。配以胡蘿蔔絲、沙司、蒜蓉等,一口咬下去,香脆爽口,香噴噴,口香留香,肥而不膩,令人食慾大開。一隻北京烤鴨,原來歷史文化如此悠久。不只是烤鴨,北京還有很多很多小吃,味道鮮美的炸醬麵,濃濃的豆汁,清涼爽口的豌豆黃,色澤甜美的小窩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美食第一」。
四合院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它是北京的主要建築形式。這裡的「四合」指的是東南西北。四合院的四合院圍成一大圈,幾百年來,經過不斷改造,從平面到內部結構,都已成為北京特有的習俗。踏上四合院的臺階,便來到了四合院中的庭院,庭院布置整齊,兩邊的建築排列整齊。一棵海棠樹在中間,一隻巨大的魚缸在後面,寓意吉祥。兩邊種滿了鮮花,芬芳四溢,仿佛進入了人間天堂。院子裡的構圖 ,是一個很好的休息室,來這裡的人可以把所有的疲勞都舒舒服服地躺在這裡。四樓的磚全是灰瓦,看起來非常有歷史感。當發生地震時,四合院依然完好,可見其材料並不相同。這個四合院佔地200平方米,非常寬敞。細看,那灰瓦上刻著許多花朵,每片花瓣都雕刻得那麼逼真,惟妙惟肖。北京四合院聞名遐邇,但他並不像故宮那樣雄偉,也不像土樓那樣奇形怪狀,他那樸素的建築風格也許正是他聞名遐邇的原因。
北京京劇發祥,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吸收了崑曲、秦腔等部分劇目的京劇,後來通過不斷溝通和吸收,最終形成了「京劇」。京劇始於1790年,而且歷史悠久。聽到「咚」的一聲,兩個拿刀的人出現在舞臺上,他們臉上抹著墨水,眉毛老粗,開始互相打鬥,打鬥的時間越長,打鬥越激烈,只看到一個拿刀的人在揮舞,另一個像閃電一樣向後退了幾步,一個殺一個躲起來,觀眾們都屏氣凝神。不過,最奇妙的是鼓聲停了,他們的動作戛然而止,眼睜睜地看著,這就是京劇的精妙之處,俗話說「一動不如一靜」,靜更能凸顯出武藝的高超。京戲,真叫人拍手稱快。
在北京,人們身材高大,熱情好客,說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南方人很難做到。北京人的生活是美麗的,他們其實並不在乎外表的美麗,而是內心的善良,北京街頭幾乎沒有流浪動物,人們會在小區裡搭起棚子,用盒子做成一個小屋,一日三餐送飯,不傷人,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北京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地方,它的民風民俗遠遠超過了這裡,讓我們真正認識它,走進它,感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