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完成中資銀行首單境外永續債發行_銀行_金融頻道首頁_財經...

2020-12-17 財經網

@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體"; } @font-face{ font-family:"方正仿宋_GBK"; }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體; font-size:12.0000pt; } p.MsoFooter{ mso-style-name:頁腳; mso-style-noshow:yes;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layout-grid-mode:char;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體; font-size:9.0000pt; }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 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

近日,交通銀行在境外市場成功完成28億美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發行,最終票面利率3.8%。本次發行是2019年中資銀行永續債品種推出以來的首次出海,單觸發條件和減記吸損條款真正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創下2020年以來全球美元其他一級資本永續債券最大發行規模,拓展了交行多元化資本補充渠道。

此次發行窗口的選擇克服了境外疫情蔓延背景下的市場不穩定因素,抓住了美元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的有利時機,簿記訂單峰值超過40億美元。最終發行定價符合市場公允價值預期,債券上市後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債券價格小幅走高,為後續中資銀行同業境外無固定期限債券發行創造了有益的先例。

參與本次發行的投資者超過100家機構,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德國、荷蘭、芬蘭、瑞士、以色列、美國離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者類型涵蓋主權基金、大型企業、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商業銀行、養老金、私人銀行等,成功拓展了交行的境外投資者基礎。

本次發行獲得了國際金融評論(IFR)、環球資本亞洲(GlobalCapitalAsia)、亞洲金融(FinanceAsia)等境外主流財經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專題報導,相關評論主要認為此次無固定期限債券發行不同於以往中資銀行境外其他一級資本工具一貫採用的優先股模式,結構上具有開創性意義,更加符合國際市場慣例;最終發行規模高於市場預期,受到了多樣化的國際投資者歡迎。

(編輯:鄭明杉)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贛州銀行成功發行江西省城商行首單永續債
    客家新聞網訊 謝貴芳 盧冬梅報導:2020年12月29日,贛州銀行成功發行2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是江西省城商行發行的首單永續債。  發行永續債,是商業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重要工具。本次永續券的發行,對提升贛州銀行的品牌影響力,提升資本實力,優化贛州銀行的資本結構,具有積極作用,充分體現了贛州銀行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組織架構、科學的風險管控和良好的經營業績,標誌著贛州銀行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拓寬,資本實力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持續提升,為實現贛州銀行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打下了堅實的資本基礎。
  • 莫開偉: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意義和作用在哪?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年1月25日,中國銀行成功發行首單銀行永續債。 一次性完成400億元上限發行,實現2倍以上認購,發行利率處於預測發行區間的下限,獲得市場的充分認可。其他銀行也躍躍欲試,準備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這表明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已由理論探索階段進入實質操作和實踐階段。
  • 永續債:銀行「補血」新寵,年內已有14家銀行發行|愉見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 | 愉見團隊出品 | 愉見財經政策支持之下,永續債正成為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於中小行而言。據「愉見財經」統計,今年已發行的永續債中,農行、中行、郵儲銀行三家的發行規模佔據總發行規模的72%左右,其中,農行以高達850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一,郵儲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以800億元和400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城、農商行的發行規模則大多在100億元以內。
  • 資本消耗壓力大 銀行急發永續債補血
    11月17日,中國銀行300億元永續債完成發行;11月13日,青島銀保監局披露同意青島農商行發行不超過50億元永續債;11月11日,江西銀保監局披露同意贛州銀行發行不超過40億元永續債。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來已有33家銀行發行永續債。
  • 銀行資本補充進入快車道 逾10家銀行約5000億永續債蓄勢待發
    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銀行業共有超過10家銀行即將發行永續債約在5,000億元規模。不僅如此,二級資本債的發行也呈現出井噴模式。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2019年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而這一規模相當於去年前10個月的總量。「當下銀行補充資本的壓力依然較大。」
  • 煙臺銀行成功發行15億元永續債 服務地方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邢晨 煙臺報導  臨近歲末,我市金融市場又傳佳訊,煙臺銀行於近日獲中國銀保監會山東監管局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在全國銀行間市場發行15億元永續債券補充資本,  近年來,監管部門為了支持商業銀行的發展,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資本工具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
  • 9家銀行11月獲批發行永續債 今年16家城商行固定利差超1.80%
    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提速,11月以來,已有9家銀行獲批發行永續債。11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獲批發行永續債的銀行共有43家,其中34家為中小銀行。業內人士認為,近來永續債的持續擴容,與銀行的資本補充迫切有關。特別是對於資本補充渠道相對較少的中小銀行來說,永續債成為了重要的「補血」渠道。
  • 首單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再添「利器」
    繼12月1日公布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計劃之後,本周一,廣東省政府成功發行了全國首單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助力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提升其風險抵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銀行周報(11月30日)
    江蘇銀行:12月3日-16日「蘇銀轉債」停止轉股及交易成都銀行:逾7000萬股股權被司法拍賣交通銀行:完成中資銀行首單境外永續債發行中信銀行:董事會同意聘任蘆葦為副行長浦發銀行:完成發行5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中國銀行:第一期境內優先股贖回及摘牌完成成都銀行:24.43萬股限售股11月30日解禁
  • 國開行香港分行成功發行雙幣種境外債券
    原標題:國開行香港分行成功發行雙幣種境外債券   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1月5日採取簿記建檔方式,成功在境外市場公開發行美元和港幣債券共11億美元。
  • 首單票據ABS被江蘇銀行搶跑了,平安銀行是如何被截胡的?
    券商中國記者不小心獲悉,平安銀行這回要被江蘇銀行截胡了。  平安銀行與博時資本合作的、號稱全國首單票據資產證券化項目的「博時資本-平安銀行橙鑫橙e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橙鑫橙e」),在拿到深交所的無異議函至少20天後,依舊遲遲未正式發行。  而江蘇銀行今日剛剛拿到了上交所的無異議函。
  • 銀行未雨綢繆補充資本
    資本充足狀況將面臨壓力  資本充足率是商業銀行的「命門」,不僅體現銀行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也制約銀行未來進一步發展。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中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繼續上升,去年四季度末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45%,較上季末提高0.30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 國際金融研究所最新發布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認為,目前中資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狀況穩定。
  • 銀行周報(9月21日)
    、成本收益倒掛 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股東頻頻增持護盤後 上市銀行破淨仍超8成今年以來永續債發行規模逾3800億元銀保監會整治市場亂象三年成效顯著央行解讀《金控辦法》對金融市場影響內蒙古債發行遇冷,地方債發行壓力仍大或令債市雪上加霜
  • 中小銀行「補血」步伐加快 永續債不到一年發行788億
    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8月首批中小銀行獲批發行以來,中小銀行累計新增發行12筆永續債,涉及金額達788億元,其中規模最高的為江蘇銀行,發行了200億元永續債,最低的瀘州銀行累計發行了17億元永續債。永續債為何備受「青睞」?
  • 貝森銀行二度發行中企美元債受熱捧 聯席中銀、高盛、摩根大通等
    貝森銀行二度發行中企美元債受熱捧 聯席中銀、高盛、摩根大通等 20193月13日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東方國際」)執行一筆總規模7億美元的雙年期高級美元債券發行,擔任本次交易的聯席主承銷商和簿記行,共同參與聯席的還有中國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滙豐等24家金融機構。
  • 浦發銀行以銀碳創新深化綠色金融
    國內首單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成功落地  繼成功主承銷國內首單碳債券之後,一直領先綠色金融的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日前又正式推出「碳排放權抵押」創新融資產品,以碳排放權作為抵押標的助力企業融資,並成功在廣東落地國內首單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
  • 上海農商銀行IPO過會A股「候場」銀行新軍還有16家
    2019年6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在關於同意上海農商行境內IPO的批覆中表示,要求其上市前必須完成相關股權問題的整改工作,將單一非銀行股東及其關聯方的持股比例壓降至10%(含)以下。2020年7月6日,上海銀保監局批覆了上海農商行8.45%股權變更事項。中小銀行積極上市反映銀行補充資本的「饑渴」。
  • 銀行周報(7月6日)
    8.央行:將開展2020年第六期央行票據互換操作 操作量50億元6月29日,央行公告稱,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6月29日(周一)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2020年第六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
  • 江蘇銀行啟動配股停牌 時隔7年配股會否重新成為銀行資本補充...
    財聯社(北京,實習記者 高萍)訊,根據安排,12月8日是江蘇銀行(600919)配股股權登記日,12月9日江蘇銀行將正式啟動配股,並自12月9日起至12月15日(配股繳款起止日期)停牌,等待發行結果揭曉。江蘇銀行此次配股是時隔七年後上市銀行的首單。
  • 外資銀行「揮揮衣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近日,美國銀行出售20億股中國建設銀行H股,清空全部建行股票。盤點下來,近年已多次出現外資減持乃至清倉中資銀行股權。外資拋售是看空中國銀行業,還是後院告急?境外戰略投資者收穫了中資銀行「黃金十年」,又給中國銀行業留下了什麼?  自家缺錢還是「看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