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內向也分4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內向?

2021-01-10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人們對內向者都一直有個誤區,他們總是以為,不外向的人就是內向,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心理學上,內向者指的是心理能量來自於內心世界的人,他們往往需要通過獨處,沉思來回復自身的能量。

外向者和內向者的外在行為完全可能一樣(比如社交型內向和克制型內向),只不過外向者通過社交補充能量,而內向者在社交中損耗能量。

內向的人也並不是都一樣,他們也分為很多種類型,某位心理學家將內向者分成了下面4種類型。

(1)社交型內向

這種人傾向於小群體的社交,2-3個人的群體是最令他們愉快的,他們並不排斥社交,他們只是追求和別人不同,他們希望擁有少而非常親密的朋友。

(2)思考型內向

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沉思者,對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比較保守,不喜歡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沉靜在自己的世界中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

(3)焦慮型內向

這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內向,這種內嚮往往與不自信,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結合在一起。擁有這種內向心理的人往往容易感到焦慮,特別是在社交場合,他們會把關注點轉向自己。他們總是會思考一個問題: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

(4)克制型內向

這種內向的人往往奉行這條準則: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他們在說話前會在心中打好草稿,做事前一定會做好規劃。

這與人們常說的沉穩有點像,但毫無疑問,這也是內向型人格,因為他們需要在獨處時才能回復心理能量。

這種人的外在表現和外向者非常相似,但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如果出去聚會,外向型人格會什麼都不想的直接出門,而克制型內向者會在聚會前思考很多東西。

每一個內向者可能屬於其中某一種,或幾種類型的複合。但無論如何,判斷心理能量的來源方式,仍然是外向和內向最大的差別。

結語:何必變得外向?

我們要明白,內向並不是一種心理缺陷,全世界有30-50%的人是內向性格。而內向或外向心理與成功也並無任何關係,全世界最成功的100人中,有40%屬於內向者。所以,不必強求變得外向,享受你的內向生活吧。

相關焦點

  •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從我開始學習心理學之前,我一直認為內向並不是一個可以形容人性格的貶義詞,也並不應該是因此就要刻意改變自己的理由。終於,在了解一定心理學知識後,我找到了解釋內向的答案。拋下大眾普遍對內向者的其他偏見,人們常說「你應該外向一點,才能更好的在社會下生存」;「你這麼內向,工作中怎麼的了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 《內向心理學》③:內向者,哪有被誤解的宿命,只有未克服的障礙
    我們首先回顧內向者的十大優勢和十大劣勢:十大優勢:1.謹慎 2.自我探索 3.專注 4.善於傾聽 5.安靜 6.善於分析 7.獨立 8.持之以恆 9.擅長寫作 10.有同理心十大劣勢:1.恐懼 2.過於注重細節 3.易受刺激 4.被動 5.逃避 6.過分理智 7.自我否定 8.固執
  • 心理學:內向型人格很優秀!只是他們承受了太多的偏見
    社會對內向性格者是不友好的。內向,在很多人心中是個貶義詞。但事實上呢?美國的一項心理學調查發現,全球最成功的100個人中,有40%都是內向型人格。多項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都表明過,內向和外向性格與成功之間,並沒有任何聯繫。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內向不是問題,3招幫助孩子成長
    3、不自信性格內向的孩子通常會缺乏自信,做事畏畏縮縮的,不敢表達自己的態度。所以,當家裡有內向的孩子時,父母通常會很擔憂,甚至焦慮。《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卻給了我們另一種解答。《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家馬蒂蘭妮博士 (Marti Olsen Laney Psy.D.),她同時也是心理臨床醫師、作家和演講家。她是美國當前最重要的內向個性研究權威專家之一,曾經在美國與加拿大舉辦過多場演講與專題討論會,錄製了200多個電臺和電視節目。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性格並沒有優劣之分。圖片來源:Pixabay內向≠沒出息心理學博士馬蒂·蘭妮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說道歷史上很多名人其實都是內向的人,比如達爾文、愛因斯坦、賈伯斯、貝多芬……等。美國學者琳達.西爾佛曼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IQ越高的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據統計,有將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者。
  • 心理學:為什麼「越內向」的人往往都不可思議,偉人的開始
    我們有很多性格類型。有的人性格外向,每天面帶微笑,身邊從來不缺朋友。有的人成熟穩重,給人安全感,覺得這個人可以託付。其實在廣大人民群眾眼裡,內向是一種不太好的性格,因為人們普遍覺得內向的人不善於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所以認為自己的成就往往不太大。然而,今天小編需要喚醒每個人的理解。其實內向並不會導致一個人做事失敗。
  •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麼?
    很多人認為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但其實不然,只要你找對了方向,站對了地方,內向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作者:阿秀 來源: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 在很多人的眼裡,內向、不愛說話、社交能力不強,妥妥的是一種性格缺陷。 但我認為內向完全不是一種性格缺陷,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
  • 《內向高敏者》:辯證地利用性格特點,你也可以暢遊世界享受幸福
    ——西爾維亞洛肯心理學家榮格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這本書中提到了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區別,我們平常也很好區分一個人是屬於內向還是外向,內向型人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度敏感者,他們就是內向高敏者。有數據顯示,在全世界,內向人群佔世界人口的1/3到1/2,而在這群內向人群中,高敏感人群的數量高達70%。用我們的數學集合說,就是內向高敏者屬於內向型人格,內向型人格屬於所有人格。人格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有性格特質的區別。內向高敏者照樣可以擁有幸福的生活,暢遊在如今這個外向的世界裡。
  • 我內向怎麼了?這個世界就需要內向的我啊!
    知乎有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是「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回答更是高達3200個,看了一下高贊回答,覺得內向者的人群真的是很龐大。不過有些人可能對內向有誤解,認為內向就是不好,甚至有些人會刻意隱藏自己內向的性格,會在外界表現出外向的一面。西爾維亞·洛肯告訴我們,內向與外向並無好壞之分,只是單純定義了個人的傾向和需求,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生活中普遍被討論的性格內外向在心理學上源於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人格類型說理論」,他認為:個體的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性的人,即外向的人。反之亦然。力比多是精神分析的專業詞彙,我們可以理解為動能、力量。
  • 內向的人不愛說話、很不合群?大部分人對內向者的理解都是錯的
    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這本書中,作者蘇珊·凱恩這樣講到:「我們的性格如同性別一樣,是自我認同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對內向者微妙的偏見,導致了他們對天賦、能量和歡樂的浪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向者和外向者並沒有好壞或者高低之分,他們只是擁有不同的性格。
  • 性格內向的人,社交「無用說」?丨心理學解析內向傳播
    性格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瑞士心理學家榮格Jung(1875—1961)認為人的性格分內,內傾和外傾,內傾性格的人更注重自身思考,在大多數社交場合表現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而外傾性格則反之,更注重與外界事物的融合交流,更能融入大多數的社交場景。
  • 內向是一種性格,它無關優秀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意思是說:外向的人要比內向的人有優勢,他們懂得如何更好的與人溝通,特別是在進入社會後,即使你是內向的人,你也要改變自己,逼自己變得外向……看到這些我想說:內向和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無關乎優劣,也無關乎優秀與否,每一種性格都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自己,融不進的圈子就別硬擠,與其放下尊嚴討好別人,不如做好自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 來自《內向心理學》的答案:你無需改變,接納自我更能優雅生活
    性格無好壞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方便,給性格傾向的一個大致的分類而已。我們不能說內向性格就不好,外向性格就好。歷史上有很多偉人就是內向性格。多年來,她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她認為內向和外向是一個高度多元的話題,領導者可以利用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提高合作與深化關係,她就是西爾維亞.洛肯《內向心理學》的作者。在《內向心理學》中洛肯寫道「內向與外向是一條曲線上的兩極,每個人在這條曲線上都有自己的舒適區。
  • 性格內向的老實人適合做這兩類種工作,看看你願意選擇哪一種?
    如果你是一個特別老實,性格特別內向,甚至還帶有一些自卑心態的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適合你?在小編看來,下面這些職業更適合老師和性格內向的人。
  • 我,性格內向,很自卑,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3個步驟可揚長避短
    性格沒有好壞,認為內向性格不好,其實是對內向者的一種偏見和誤解。任何一個社會,任何單位,任何職業,內向性格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他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職責,內向和外向一樣有著自己的閃光點。內向者在面對金錢和名利的誘惑時,往往表現得相對淡泊。雖然內向者和外向者差異很大,但是內向和外向並不是相互對立的,更不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類型。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內向和外向的成分,只是大多數情況下更傾向於某一端而已。
  • 患上「內向恐懼症」的家長:聽到內向就焦慮,內向真的不好嗎?
    其實這是一個認知誤區:很多家長認為內向性格是負面性格,是有缺陷的,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這可大錯特錯了,內向本身就不是負面性格,內向的孩子也同樣具有優勢,家長對此大可不必「過度焦慮」。「內向」本就不是負面的性格特點在過去,「為人老實,不愛說話」是我們對一個人的正面評價,尤其是在相親市場更是大受歡迎。不過隨著社會思想越來越多地向西方學習,我們對人的評價標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現在的人們一般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積極開朗才是一個人必備的性格特徵,性格內向對人的發展是不利的,甚至是一種「病態」。
  • 犯罪和性格內向有關嗎?
    新聞事件:2015年12月9日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一樁未婚媽媽殺死親生子案件:2015年4月23日,23歲女孩王某未婚先孕,並將剛剛誕下的男嬰殺死。事發後,王某正在讀大學的男友喬某將嬰兒屍體拋至垃圾桶。庭審中,王某室友的證言稱王某平時性格內向。
  • 心理學:4種嘴唇類型,你屬於哪一種?一眼看穿你內心的世界!準
    心理學:4種嘴唇類型,你屬於哪一種?一眼看穿你內心的世界!準!人心叵測,我們難以猜測一個人心中內心的想法到底是怎麼樣?也不知道的真實面目是如何的?所以我們不敢跟他深層次的交流。每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咬住嘴唇,如果你發現對方咬住嘴唇的時候,說明她遇到了困難。在這個時候他已經認輸了,只是內心還在掙扎著,你只要進一步的說服對方,就能夠取得你想要的結果。這也是通過他人的嘴巴狀態來判斷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你學會了嗎?
  • 心理學家:越是性格內向的人,越不需要社交
    對於這個問題,瑞士著名精神分析醫師、心理學家榮格Jung(1875—1961)提出了人類心理類型說,指出了八種不同的人類心理類型,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特質劃分為兩大方面,即內傾型與外傾型(即我們常說的內向型與外向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