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機動資訊組作品
作者 | 黃青春
題圖 | 視覺中國
當俞渝看見貼在牆上的《告當當網全體員工書》時,她不會想到李國慶會以這樣戲劇性的方式回歸;她更不會想到,李國慶會通過搶公章重奪控制權。
當當網對此聲明稱:
「2020年4月26日早9:34,李國慶夥同5人,闖入當當網辦公區,搶走幾十枚公章、財務章,公司已經報警。公司關聯公章、財務專用章失控期間,任何人使用該公章、財務專用章籤訂的任何合同、協議以及具有合同性質的文件或其他任何書面文件,公司將不予承認。公章、財務章、財務部門章即日作廢。」
這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商業狗血八卦,吃瓜同時,虎嗅採訪了相關法律專業人士,試圖從法律層面對事件中存在的幾個爭議點做出解讀。
李國慶「搶公章」是否違法?
在李國慶發布的《告當當網全體員工書》中,其表示:
「我已於2020年4月24日召開臨時股東會,並作出決議:公司依法成立董事會。自2020年4月24日起,俞渝不再擔任噹噹公司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李國慶將全面接管公司,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俞渝無權在噹噹公司行使任何職權,無權向噹噹員工發出任何指示,無權代表噹噹公司對外做出任何意思表示或者行為。」
在外界無法獲知更多內情的情況下,如果李國慶所說情況屬實,這個股東決議具有法律效力。噹噹股東有權免職行為不當的董事並做新董事的任職。
至於李國慶帶領董事、董秘、律師、攝像和保安以股東的名義去噹噹總部搶公章的行為,星瀚律師事務所蔡宗秀律師對此向虎嗅分析:「李國慶到公司去搶公章的行為有強調律師全程錄像,這個做法是OK的。律師全程錄像可能是在取證,為股東到公司拿回公章整個過程留下證據痕跡。」
雖然,李國慶搶公章的行為堪稱奇葩,但整個過程中並未有暴力衝突,李國慶以股東名義控制公章,重新拿回控制權這個程序本身並不違法。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王輝律師對鳳凰網表示:「公章是公司經營過程中必需的物品,屬於公司所有的財物。要剝奪印章的管理權,應當經過合法程序,即罷免公章管理人員的職務,或者通過修訂印章管理制度來實現。李國慶對於當當網只是股東,沒有得到當當網授權持有公章,因此其搶奪行為是違法的,應當返還公司。」
但蔡宗秀律師認為,應該從正常合理的理性邏輯分析:
「要看當當網的公司章程、三會議事規則、印章管理制度……比如,如果按內控制度,是總經理保管印章,假設李國慶拿的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是真實有效的,李國慶被任命為新的總經理,那他就是印章有權保管人。如果真是違法行為,李國慶也不會讓律師全程錄像見證,告訴全世界他在違法。」
一般而言,律師幫助公司設計規章制度時有一條是公章的保管和蓋章籤署流程。
理想化狀態下,大家行為都應該遵循規章制度執行,公眾認知中的公章交付流程應該和控制權一起完成。公章一般都會保存在總經辦的保險箱,使用有一個複雜的流程,還要兩個人一起才能夠籤署蓋章。
但現實情況往往盤根錯節,蔡宗秀律師對虎嗅表示:當一個公司的治理出現了問題,比如派系鬥爭情況下,多方不可能坐下來和解,撕破臉的情況下就無法完成君子交付,自然會出現極端情況,比如帶人搶公章。「我已經是總經理了,但上一任就是不願意退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搶公章的行為。」
在蔡宗秀律師接觸過的以往案件中,搶奪公章過程中還會發生肢體衝突甚至暴力事件。「李國慶此次並未出現暴力衝突,說明整個過程其實比較順利,律師全程錄像取證,算是撕破臉後比較文明的做法,如果上升到肢體衝突,那這個瓜吃相就更難看了。」
那會不會存在李國慶所說情況不屬實的情況呢?
曉德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陳文明對新浪科技表示:「如果股東會不合法,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股東會而直接闖入這個公司,來搶奪公章,那麼有可能涉及到搶奪罪。」
而且,在陳文明看來,不管法理還是情理,李國慶搶公章的行為都站不住腳,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也可能不符合噹噹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問題是,李國慶失去公司控制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如果臨時股東會決議是假的,或者李國慶並未得到股東的支持,那麼李國慶為什麼要帶著一群人上門搶公章?公章搶下來又有什麼用呢?
也不排除股東態度會再次發生反轉,改為支持俞渝。但這並不影響現在做出的決議有效性。行為一旦發生就不可逆,即便開了多少次股東決議會議,每次的決議都具有法律效力。
對於李國慶《告當當網全體員工書》中所稱改組董事會、換總經理、法人的決議,股東可以再次召開臨時股東會,只要有效票數符合章程, 投票達到股東會議事規則規定,就能做新一輪的人事任免。
不過,4月26日晚間噹噹副總裁闞敏對媒體表示,「李國慶搶奪公章的行為違法,他的公告提到召開所謂的臨時股東會,但公司的董事沒有收到任何通知也沒有參與。目前李國慶在當當網不擔任任何職務,這次行為不會對噹噹運營造成任何影響。」
李國慶在媒體微信群回應稱:「我這個接管的第一步是公章財務章,第二步還得組閣,組班子,第三步是我進駐噹噹辦工開展辦公,給俞渝貼封條。反正我是得到了小股東支持,已經任何意義的過51%,過半數。」
李國慶利用公章發布最新聲明
李國慶真能通過搶公章完成控制權接替嗎?
很多吃瓜群眾覺得,李國慶淡出噹噹管理層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真的能夠通過搶公章完成整個公司的控制權接替嗎?
首先,需要給大家區分一個概念:一家公司中董事、總經理由誰任職和股東享有權益是兩碼事。
李國慶作為噹噹股東,只要他持有的股權沒有發生變化,他在董事會是否擔任董事或總經理與其重奪公司控制權並不衝突。
股東會作為公司治理最高權力層,如果一家公司實控人並未帶領公司很好發展,投資人和股東完全可以重新開股東會,重新任免董事,董事會再通過決議任免總經理等高管人員。
說到底,公司最終控制權在股東手裡。
其次,搶公章事件的重點不在於李國慶「搶」,而在於俞渝"被搶"。
從李國慶的在此事件中的行為動機分析,他敢率眾直奔噹噹總部搶公章,可能是獲得了股東們的支持。但俞渝知道自己被免職後不甘退位,能做的就是拒不交出公章,這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所以李國慶快刀斬亂麻,才會使出搶公章的手段迅速完成權力交接。
「整個事件核心焦點在於,前一任和現任管理者在控制權問題上無法以君子方式平穩過度。」蔡宗秀律師總結道。
當然,如果俞渝能夠證明這個股東會決議不存在,或者召開的程序有瑕疵,事件就會出現反轉。
從現有事件報導內容判斷,蔡宗秀律師表示:
「正常情況下,李國慶這行為必定是得到了股東的支持。俞渝能做的就是攻擊股東會決議存在程序瑕疵,比如通知臨時股東會的召開時間是否充足、有沒有發通知、通知是否送達、股東會議期間投票表決過程是否有程序瑕疵等。但只要股東站在李國慶身後,程序瑕疵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再開一次股東大會,讓所有程序全部合法並非難事。」
網上有一種聲音認為:「可能是李國慶自行平分了股權,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只能是股權代表的價值利益和所帶來的收益,未登記一方不能行使知情權、表決權等股東權利。 」
蔡宗秀律師對虎嗅解釋,「這句話隱藏前提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未完成分割,他們的股權也沒有分配好等等。目前,李國慶俞渝夫婦是否離婚、對財產的分割到了什麼階段、是否有公示等公眾並不知情,現在大家預設性的立場和判斷本身都缺乏事實根據。」
而且,現有公示資料也並未表明當當網在創立過程中,李國慶俞渝夫婦是否有籤訂undertable(抽屜協議)協議,做出一些約定。
李國慶搶公章事件背後的啟示
很多網友吃瓜的時候納悶,為什麼中國公司總會出現這種奇葩新聞?
事實上,你知道中國的例子多,並不表示國外例子少。其實國外公司財閥之間各種糾紛、撕逼也非常多和奇葩。
這個事件有一點值得學習,李國慶奪公章整個行為有律師錄像。
蔡宗秀律師表示,此後的公司糾紛或者類似事件中,企業管理者應該想到請律師做電子取證這件事。「很重要,李國慶奪公章中的電子取證行為是正面案例。」
而這件事的反面示範就是企業管理中經常存在的夫妻店問題。
從噹噹成立至今近20年,李國慶和俞渝一直坐鎮一線,相互制衡。當當網上線後,李國慶擔任CEO,俞渝出任董事長,一個主管內部戰略,一個負責對外事宜。最終,噹噹陷入控制權爭奪的泥潭中。
「夫妻最好不要一起創業,否則出現了問題,事業和生活都會陷入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同時受到影響。如果非要夫妻一起創業,為了公司規避風險,建議聘請專業律師設計一個創始團隊的利益分配製度,不至於事後撕逼太難看。」蔡宗秀律師說道。
不光是夫妻店,縱觀國內許多公司持續上演的控制權之爭,都是因為創業之初沒有約定好,這樣公司做大了會出現「分贓不均」,公司陷入困境又會出現風險誰來承擔的問題。所以,聘請專業律師設計一個創始團隊的利益分配製度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