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秋倆女兒嫁毛主席倆兒子,毛岸英一聲「媽媽」成為她一生之痛

2021-02-19 適說新史

1950年10月14日深夜11點,毛岸英敲開了一位女士的房門,含淚託她照顧好自己弟弟毛岸青,說完後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臨出門前,毛岸英說道,「媽媽,我記得你有一塊表,上面帶有日期,能把這塊表借我用用嗎?我回國後還您,好嗎?」

毛岸英

這位被毛岸英喚作「媽媽」的其實是她的嶽母,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第二天,毛岸英就坐上飛機去往了朝鮮,到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不幸犧牲時,張文秋送給他的那塊手錶,成為了辨認遺體的標誌。

失去女婿,是張文秋坎坷一生的又一寫照。張文秋堪稱世紀老人,她幾乎經歷了中國革命全過程,一生經歷坎坷,曾兩次坐過國民黨的大牢,兩任丈夫均慘遭殺害。最後,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毛主席的兩個兒子,而女婿毛岸英又犧牲在朝鮮戰場。

毛岸英之墓

大戶人家的小姐投身革命,母親大義支持

1903年,張文秋出生在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青樹嶺村謝家灣一個大戶人家,得益於還不錯的家庭條件,幼年開始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最終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在陳譚秋和董必武兩位老師的影響下,張文秋積極投身革命。

在學生時代,張文秋在湖北參加了林彪哥哥林育南領導的五四運動,這場運動遭到了當時湖北督軍王佔元的殘酷鎮壓,軍警的子彈無情的落在手無寸鐵的學生身上,當場打死26人,打傷者更不計其數,還有30多學生被捕,是為轟動全國的「六一慘案」。

林育南

張文秋也在那天的遊行學生中,也差點被捕。很快,在聽到北京被捕學生獲釋,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免職,王佔元釋放了武漢「六一慘案」中被捕學生,警務處長崔振魁被迫辭職,保安隊長被撤職查辦,三鎮商戶全部開市。

這場運動的勝利,更堅定了張文秋投入革命的決心,回到家馬上告知了自己的母親,張媽媽感嘆道,「如今國家不保,家又何存?如若國家用得著你,你不必掛念我, 你可去為國效勞。」有了母親的支持,張文秋在革命道路上更無所顧忌了。

此後,張文秋又參與組織了學生聲援漢陽兵工廠的罷工和漢口紗廠棉花廠及漢口黃包車工人的罷工鬥爭,參加了武昌粵漢鐵路的罷工鬥爭及京漢鐵路的「二七」罷工鬥爭。先後加入了共青團、共產黨,成為黨的秘密工作者。

王佔元

毛主席催生女兒「結親家」,女兒未出生丈夫已犧牲

為了完成秘密工作,張文秋先後跟4位同志假扮過夫妻,其中就包括當初參加五四運動的領袖林育南。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張文秋結識了毛主席,以及自己的第一任正式的丈夫劉謙初。

1927年2月,受中共京山縣委委託到武漢為農民自衛隊買槍,並代表中共京山縣委出席了中國共產黨 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等槍的過程中,閒來無事的張文秋,便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看望惲代英,而第二天校內正好有個關於政治形勢的講演,機會難得,惲代英就叫張文秋去聽聽。

講臺上是一位身材魁梧、相貌英俊、風度瀟灑的年輕軍官,正慷慨激昂地講著蘇聯十月革命的經過和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以及北伐軍從廣州到武漢的經過,講得生動活潑而熱情洋溢。張文秋被深深吸引住了。這個年輕的軍官就是劉謙初,當時是北伐軍第十一軍政治部宣傳科社會股長。

劉謙初

很快,張文秋就在惲代英住處跟劉謙初相見了,兩人一見如故,惲代英見狀從中撮合,兩人很快相戀。就在此時,正趕上毛主席創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行開學典禮,張文秋就通過前去參加典禮的劉謙初,結識了毛主席。

那之後,張文秋跟劉謙初就經常拜訪毛主席,而正好楊開慧帶著毛岸英、毛岸青以及剛出生的毛岸龍也到了武昌,毛主席便跟他們開玩笑,「我有幾個兒子,我祝你們早生幾個姑娘,我們好對親家!」

不久後,張文秋跟劉謙初舉辦了簡樸的婚禮。婚後僅僅3天,劉謙初就接到了繼續北伐的命令,小夫妻溫存微熱就面臨別離。在空蕩蕩的新房裡,張文秋寫了一首《新婚別離詞》,其中有這麼幾句:

謙初,你不是常對我說:

「天上的烏雲總會消散,

火紅的太陽自然會出現。」

你為了撥開雲霧現青天,我應當為你慶祝,為你禱告。

這一別就是兩年,直到1929年,在周恩來的親自安排下,張文秋才調任山東省委任婦女部長,得以與丈夫團聚。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張文秋懷上了女兒劉思齊。然而,還沒等到女兒出生,劉謙初就被軍閥韓復榘逮捕了,不久後,挺著孕肚的張文秋也被叛徒出賣,鋃鐺入獄。

1930年1月,張文秋經組織營救出獄。1930年3月2日,生下女兒劉松林(思齊)。1930年4月5日,丈夫劉謙初在獄中犧牲。從結婚到丈夫犧牲,這對小夫妻總共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年。

劉謙初故居

再結姻緣,二任丈夫再遭毒手

殘酷的革命還要繼續下去,張文秋也不得不很快就收起悲傷,帶著女兒劉思齊,與老領導林育南假扮成夫妻,開展地下工作。不久後,林育南也犧牲了。後來還曾與李耀晶假扮夫妻工作,李耀晶也遇害了。張文秋按照組織的要求,以「妻子」的身份出面處理了烈士的後事。

西安事變後,正好身在西安的張文秋受命帶著女兒前往延安,在動身前,經林伯渠介紹,認識了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陳振亞。

陳振亞

陳振亞曾經隨彭德懷、滕代遠、黃光略參加了平江起義,後來又跟彭老總上了井岡山,是一名老紅軍了,身經大小戰鬥數十次,在進軍萬載的戰鬥中左腿負重傷,被迫截肢。後來進入蘇區醫院工作,先後擔任了湘贛蘇區醫院政治部主任、院長。

林伯渠託陳振亞護送張文秋母女去延安,兩人在路上互生情愫,第二年結婚了。彭德懷為此還特批了60塊錢,給自己的老部下作為籌備婚後生活的費用。

1938年秋天,張文秋和陳振亞共同生育了一個女兒,隨張文秋姓,取名張少華,後來取諧音叫邵華。

張文秋與陳振亞

然而,張文秋的生活並未就此一帆風順,就在生下邵華的第二年,張文秋陪陳振亞去蘇聯治療腿部的舊傷,順便要將兩個孩子送往蘇聯的保育院。一家四口取道新疆,準備前往蘇聯。

毛主席再次見到張文秋母女的時候,已經是1946年,劉思齊已經16歲了。當年他們在新疆被軍閥盛世才攔住,陳振亞在獄中被下毒致死,同時犧牲的還有張文秋的老師陳秋潭,以及毛主席的親弟弟毛澤民。

在新疆的獄中,張文秋還生下了自己的第三個女兒張少林,被營救回延安後,張文秋迅速又投入到了革命工作。毛主席當時對張文秋說:「你安心工作,思齊就交給我管吧!」

1946年在延安:後排任德山、張文秋、陳熙、蔡紹初,前排少林、少華、思齊

與毛主席結親家,毛岸英一聲「媽媽」成一生之痛

後來在西柏坡,劉思齊與毛岸英相戀了,毛主席知道岸英喜歡劉思齊,對這門親事很滿意。1948年9月,張文秋來到西柏坡,與毛主席見了面。兩人談起了家常,介紹毛岸英的情況,徵詢定親的意見,張文秋一口答應下來。於是,張文秋就和毛主席結成了親家。

談話結束的第二天,一大清早毛岸英就騎著馬匆匆來到了張文秋的住處,第一次見面就非常親切的喊了張文秋「媽媽」,也正是這一聲「媽媽」成為了張文秋一生的痛。

毛岸英、劉思齊與毛主席

毛岸英對張文秋也是一見如故,可能是因為母親楊開慧在他幼年時就離開人世的緣故,帶著弟弟四處流浪的毛岸英,在張文秋身上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溫暖。談完跟劉思齊的婚事後,毛岸英向張文秋講述了自己坎坷的經歷。

聽完後,張文秋對毛岸英懇切的說道:「以後你和思齊訂婚,我們就成了一家人,你有什麼困難就和我張口,你從小失去了媽媽,難得認我為媽媽,今後我這就是你的家了!」毛岸英聽後熱淚盈眶,向張文秋深深地鞠了一躬。

毛岸英與劉思齊

毛岸英跟劉思齊的婚禮極其簡單,甚至不是專門為此準備的,而是毛主席正好準備開一次政治局常委會議,趁著大家都在,就把兒子的婚禮順便辦了,一共請了兩桌飯。婚禮後,毛主席將一件隨著他轉戰大江南北的大衣送給了小夫妻,當做了新婚禮物。

次女嫁給毛岸青,成了毛主席的「雙親家」

張文秋沒有忘記毛岸英臨行前託她照顧弟弟毛岸青的請求,在岸英犧牲後,經常邀請岸青到家裡吃飯,每次不但好飯招待他,而且還給他零花錢。在多次交往中,自己的女兒邵華與毛岸青戀愛了。

因為毛岸青身體不太好,毛主席特地就這段婚姻徵求了張文秋的意見,張文秋說自己沒意見,只要兒女們願意,兒女們幸福就行了。毛主席非常高興,說你沒有意見就行。

在1960年,邵華與毛岸青結婚後,張文秋與偉人成了雙親家。偉人曾對張文秋說:「我們是親上加親,雙重親家!」婚後,邵華把毛岸青照顧得非常好。

毛岸青、邵華一家人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把劉思齊當做了自己的親女兒,也全力支持她改了嫁。後來,劉思齊先後多次赴朝鮮為毛岸英掃墓。

張文秋逝世於2002年7月11日晚9時,享年99歲。

張文秋去世後,邵華在回憶自己的媽媽時這樣形容:

我的媽媽張文秋今年100歲,在一個世紀的漫漫徵程中,媽媽歷經坎坷,她的兩位丈夫、兩個兄弟和一個女婿都為中國革命獻身,媽媽傳奇式的一生,以及與開國領袖毛主席雙重親家的特殊身份,國人盡知。但在我的眼裡,媽媽只是一位平凡的母親。

相關焦點

  • 張文秋:大女兒嫁毛岸英,二女兒嫁毛岸青,她兩段婚姻卻終生守寡
    她,一生兩段婚姻,兩任丈夫為了革命的勝利皆已壯烈犧牲,留下了她與三個女兒,從此終生守寡,不再改嫁,一人度過了近70年的人生。大女兒劉思齊嫁給毛岸英時,毛澤東端著一杯酒笑眯眯的對她說道:「文秋同志,我們相識20多年是老朋友了,現在我們又成了親家,感謝你教養的好女兒,成了我的兒媳婦,我敬你一杯!」
  • 張文秋:4次假扮夫妻,2任真丈夫均成烈士,2女兒都嫁毛主席兒子
    毛澤東請來張文秋,幽默地對她說:「你要是不同意,我們是老親家。你若是贊同,我們是老親家加新親家,成為雙親家了。」張文秋心想,毛澤東永遠是這樣大氣,這樣幽默,坦坦蕩蕩,瀟瀟灑灑,叫人欣然與之交往。她回想起1927年,才第二次見到毛澤東時,毛澤東就和她開玩笑說過:「你不是挺喜歡我的兒子麼,你要生了女伢呀,我們就對親家!」
  • 張文秋: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嶽母,兩任丈夫皆烈士,她也曾兩次入獄
    到了延安後,張文秋先後在最高人民法院、抗屬學校和魯迅小學工作。在這裡她還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陳振亞。婚後一年,張文秋生下了二女兒張少華(後改名為張邵華),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女兒出生後一年,他們又經歷了一次牢獄之災。
  • 毛岸英嶽母張文秋:兩次被捕入獄,兩任丈夫皆為烈士,99歲謝世
    這位老人,身份極其特殊,在革命年代,她長期從事地下工作,她還是毛主席的「雙重親家」,其大女兒劉思齊嫁予毛岸英,其二女兒邵華嫁予毛岸青。她是一位優秀的黨員,在浴血腥風的歲月裡,她為了黨和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的兩位丈夫、兩個兄弟和一個女婿都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可以說是「滿門皆烈士」。
  • 「巾幗英雄」張文秋:2段婚姻生下3個女兒,毛澤東2次親自提親
    古往今來,不乏女性英雄豪傑,而在中國近代一百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先後結婚兩次,生育三個女兒,有兩位分別嫁給了毛澤東的兩個兒子,她是紅色革命傳奇,兩任丈夫也是不朽的烈士,她就是世紀老人張文秋。張文秋,乳名張前珍,學名張國蘭,於1903年12月1日出生於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青樹嶺謝家灣的一個大戶人家。
  • 毛岸英犧牲後,劉思齊痛哭,毛主席沉默,周總理:爸爸手都冰涼了
    毛主席和毛岸英1950年,毛岸英動身去朝鮮前,曾問過父親:作為您的兒子,我合格嗎?毛澤東說:"等你回來,爸爸給你個答覆。"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後來,劉思齊替毛岸英尋找這個他一直以來都想知道的答案。這一天,劉思齊問毛澤東:岸英做您的兒子合格嗎?"
  • 毛岸英犧牲3年,愛妻劉思齊方知死訊,闊別12年,她才願意改嫁
    母親被帶走,片刻後毛岸英聽到了一聲槍響,母親再也沒有回來。 而劉思齊一生都沒有見過生父,在娘胎裡時就坐過牢。她的母親張文秋重組家庭之後沒兩年,他們全家又被抓進了新疆的監獄坐牢,一押就是四年。可以說,她是在監獄裡長大。
  • 毛岸英犧牲3年,髮妻劉思齊方知死訊,離別12年,她才願意再嫁
    母親被帶走,片刻後毛岸英聽到了一聲槍響,母親再也沒有回來。而劉思齊一生都沒有見過生父,在娘胎裡時就坐過牢。她的母親張文秋重組家庭之後沒兩年,他們全家又被抓進了新疆的監獄坐牢,一押就是四年。可以說,她是在監獄裡長大。他們遭遇過同樣黑暗的童年,對敵人的仇恨和革命復仇的決心不用刻意栽培就茁壯地在心中成長。
  • 劉繼興:毛主席力勸兒媳再婚,她生了4個子女,並以長子名字紀念毛岸英
    1926年1月,張文秋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了湖北京山縣委婦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1927年2月,張文秋奉中共京山縣委之委派,去武漢找董必武和省委代購槍枝彈藥。她到武漢時,恰逢毛主席創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行開學典禮,於是就認識了毛主席,和楊開慧也處成了好朋友。劉思齊生於1930年3月2日,她的這個名字,是父親劉謙初起的,思念父母戰鬥過的齊魯大地之意。
  • 中國了不起的女性,有過六次婚姻,三個女兒兩個嫁給毛主席的兒子
    她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們都明白特工是不好當的,可是那個危機重重的年代,女特工更加不是好當的,然而這麼一位女性,憑藉著自己的堅強、睿智與勇敢,為她的人生之書,譜寫了重重的神秘色彩。她叫張文秋。她這一生曾是我國烈士劉謙出的妻子,但只有僅僅四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她曾聽從組織命令與兩位同志假扮過夫妻,後來她的丈夫去世,她並未因此一蹶不振,而繼續堅持革命,又與過兩人組建臨時家庭。張文秋的第一任丈夫叫劉謙初,山東平度人。他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白色恐怖的歲月,劉謙初先後擔任過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1931年,劉謙初和鄧恩銘一起被反動派殺害。
  • 揭秘:毛岸英犧牲後 劉思齊的寡居、再婚生活
    《棄兒》寫的是一對中共地下工作者在白區進行艱苦鬥爭,不幸被捕,他們的女兒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媽媽!媽媽!」這個演女兒的小演員便是劉松林。劉松林當時在延安幼兒園讀小學,她很活潑,喜歡唱歌、跳舞,所以被選中扮演這個角色。由於劉松林有著與劇中小女孩類似的經歷,所以她演得非常投入,因而也非常感人。
  • 揭秘:毛岸英犧牲後 劉思齊寡居、再婚生活(圖)
    聽說這對正處在熱戀中的男女即將舉行婚禮,風趣的毛澤東便對他們說:「別人會祝你們早生貴子,我則希望你們早生、多生千金,我們兩家好對親家,我有3個兒子吶!」張文秋羞澀地逗著依偎在她身旁的5歲的毛岸英、4歲的毛岸青玩。她壓根兒沒有想到,幾十年後她竟然真的先後成了這兩個孩子的丈母娘。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當時,劉謙初正與在京山縣委工作的張文秋熱戀,二人十分佩服毛澤東的膽識與才幹。工作閒暇之餘,便經常去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居所做客,彼此之間相處十分融洽。在一次交談中,毛澤東得知二人即將結婚,他高興地說:「別人會祝你們早生貴子,而我,則希望你們早生、多生千金。如果你們生了女兒,我們就結為親家!我有3個兒子吶!」
  • 毛主席催促兒媳劉思齊改嫁:下定決心結婚吧!
    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是一位資深的革命老人,她早在1927年的時候就認識了毛主席、楊開慧夫婦。同一年,張文秋和革命家劉謙初結合。1931年,劉謙初被捕後,韓復渠下令將其處死,也是同一年,他們的女兒劉思齊出生了。6年後,張文秋與陳振亞結合,第二年生下了二女兒邵華。
  • 被一聲「媽媽」觸動,她照顧萍水相逢姐弟倆七年
    七年前,山東梁山人侯冬梅在一次公益活動中結識一對父親離世、母親改嫁的姐弟,孩子一聲「媽媽」觸動了她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七年來,侯冬梅把姐弟倆視如己出,隔三差五去照顧,「有我孩子吃的穿的,就有這兩個孩子的。」
  • 張文秋:毛澤東雙重親家,一生兩次入獄,葬禮身披紅色國旗
    他的兒子張楠更是無心仕途,張家一步步的衰落,成為了一個普通人家。張文秋出生沒多久,父母就將她送到了外婆家。圖 | 張國芳(妹)、孔慶蘭(母)、張振甲(弟)、張振鰲(兄)、張楠(父)、張文秋一直到了六歲那年,父母才將她接回來接受私塾教育。年少時期缺乏雙親疼愛的孩子,在她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表現出自己叛逆的一面。
  • 重陽節 探訪張文秋故居
    這是毛主席在《採桑子·重陽》中描繪的美景。秋高氣爽,微風輕拂,又是一年重陽節將至,我們懷著對一代偉人毛主席和他的雙兒女親家張文秋的無限崇敬,探訪了京山縣孫橋鎮青樹嶺張文秋故居。   張文秋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她先後失去兩個丈夫,又兩次入獄,在敵牢裡始終保持革命氣節與敵人作鬥爭。她歷盡艱辛養育了劉思齊、邵華和張少林3個女兒。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張文秋與毛澤東一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兩個在牢房裡長大的女兒劉松林與邵華先後與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毛岸青結為伉儷,成為毛澤東的「雙重兒女親家」。
  • 此人兩次結婚,兩丈夫都犧牲,捨命救下三個女兒,兩個嫁到主席家
    張文秋是一個傳奇的女性,曾經兩次結婚,兩任丈夫都被敵人殺害,成為烈士。她從此終身不嫁,一邊工作一邊獨立撫養三個女兒。第一任丈夫劉謙初犧牲時,張文秋懷著的女兒還沒出生。次年3月,女兒思齊出生後,張文秋視她甚過了自己的生命。
  • 毛岸英犧牲9年,劉思齊終於有機會去祭奠,76歲時完成主席囑託
    1938年春,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促成了劉思齊與毛岸英的緣。在中央黨校禮堂上,年僅8歲的劉思齊主演《棄兒》,毛主席看後深受劇情感染,便和這個小姑娘說說話,後得知她是老戰友張文秋的女兒,便將她認作乾女兒。01劉思齊,又名劉松林,由於她父親被捕後英勇就義,她從小便跟著母親到處漂泊,命運坎坷,能夠遇到毛主席,是她一生中一個幸運的轉折點。
  • 毛主席與妻子賀子珍的生命之痛:9年痛失3個兒子2個女兒
    毛主席一家滿門英烈, 妻子開慧悲壯就義,二弟毛澤民新疆遇害,三弟毛澤覃贛南犧牲,妹妹毛澤建慷慨赴死,侄兒毛楚雄(毛澤覃之子)被國民黨活埋,兒子毛岸英因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毛主席在三次婚姻中共有過10個孩子,楊開慧生了3個兒子,賀子珍生了3個兒子3個女兒,江青生了1個女兒。為了革命事業,毛主席先後失去了其中的7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