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藝術技巧最高超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2020-12-13 慶餘說詩詞

《峨眉山月歌》是年輕時的李白初次離開蜀地時的作品,是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這首詩除了歷來被讚嘆為神韻外,最大的特色在於全詩二十八個字中,卻有十二個字描述了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

鬼斧神工的是李白用了如此多的地名卻沒有堆砌的感覺,反而語言銜接像一條別開生面的行程路線,給人以一種暢通之感。讓人不得不佩服詩仙李白在地名表達上高超的藝術技巧,千百年來無人能及。正如《甌北詩話》中: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輪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見堆垛之跡,此則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不可捉摸,非後人所能模仿也。

全詩如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輪秋」,詩從峨眉山的月亮寫起,「半輪秋」點明了詩人離開蜀地時的時節是在秋天。秋高氣爽,月色分外明亮,月只「半輪」,大有一種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其中。

「影入平羌江水流」,平羌江在峨眉山的東北方向,也就是今天的青衣江。這句詩的意思大概是月的影子映入江水,又隨著江水流去。但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在某一個固定的地點觀看水中的月亮,任憑江水如何流,水中月也是不動的,只有觀看的人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其意境可謂空靈美妙。

詩的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說明詩人正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駛去。對於年輕時候的李白來說,一個人仗劍行走天涯,遠離故土,必然會對故鄉的人戀戀不捨。結尾那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便寫出了詩人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語短情長。

這首詩的詩境,我想通過那五個地名便可以看出。李白離開蜀地,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也就是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人嘗試過這條行旅路線,如果有的話,想來也是頗為美妙吧。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自然流暢的語言,新穎精巧的構思,清朗秀美的意境,獨特的地名運營技巧,均都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難怪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見此老爐錘之妙。」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寫盡了綺麗壯闊 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般的存在。《上李邕》是李白早期的作品,是詩人為了回敬自負好名的渝州刺史李邕而作。這首詩最為世人熟知的當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一句,詩人在其中寄寓了綺麗壯闊的豪情,從而使得本詩傳頌古今,千百年來無人能及!上李邕——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李白意境最闊遠的一首詩,寫盡了雄渾壯觀 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望天門山》是開元十三年李白乘舟行至天門山時有感而作,這首詩李白僅用短短二十八個字,便將天門山的那種意境優美、雄渾壯闊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恍若置身其中,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天門山》這首詩也因其闊遠的意境,雄渾壯觀的景致,故而廣為後世流傳,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 李白最有名的一首七言絕句,蘇軾讚嘆不已,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七言絕句是他最擅長的詩歌類型之一,有人曾說:李白的七言絕句在唐代也許只有被譽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能與他一較高下。再加上李白本人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用他自己的話說:「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古今無人能比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千百年來最理直氣壯的一首飲酒詩,飲酒理由無可辯駁,無人超越
    所以,千百年來飲酒的理由千千萬。王粲《酒賦》頌酒:「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李白高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聽聞官軍勝利消息,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羅隱屢試不第,發出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感嘆……但是,這些理由,在詩仙李白的一首詩面前,就顯得太過簡單。最好的理由,不但世人無可辯駁,神仙也難推翻。
  • 《全唐詩》最達觀的一首送別詩,千百年來無人能比,感動了無數人
    這種達觀能使人帶著寬容的嘲諷度過一生,能讓人拋開世俗名利的誘惑,能讓人坦然地接受命運給他的一切,能讓人深切地熱烈地享受人生的風風雨雨。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唐詩就是《全唐詩》中最達觀的一首送別詩,高適的《別董大》。
  • 歷史中著名的一首詩,最後一句千百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堪稱經典
    文/失語者歷史中著名的一首詩,最後一句千百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堪稱經典中華歷史五千餘載,中間有繁榮盛世,也有衰敗王朝。多少人在歷史流沙中沉溺,也有很多人靠自己在跟命運鬥爭。他寫過很多鐵血豪情的詩,其中一首詩的兩句,盪氣迴腸,千百年來不朽,廣為傳頌,他寫過歷史中最著名的一首愛國詩,最後一句千百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堪稱經典。他就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他的詩也是很有誦讀性的。
  • 蘇軾最美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蘇軾是古代文壇為數不多的全才之一,他擅於詩、詞、散文、書、畫等等,並且均有很高的造詣。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的美麗不言而喻。
  • 他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生前無人問津,千百年後一首卻成唐詩巔峰
    他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生前無人問津,千百年後一首卻成唐詩巔峰!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唐朝曾是封建王朝中最輝煌的朝代之一。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打下奠定基礎,到唐玄宗上位締造全盛的開元盛世,這也是大唐最輝煌的時候,全國人口多達八千萬。當時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和亞歐很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威震海內外。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悲壯開闊 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王昌齡詩以七絕見長,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從軍行七首·其四》是王昌齡的代表作,詩人用悲壯開闊的筆觸,描繪了守邊將士們視死如歸的愛情情懷,千百年來無人能及!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我們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吧!李白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頂級文豪,他的作品一出便會轟動整個朝野。而我們更是從小學習他的作品,從小時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後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
  • 李白有一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意境幽遠,千年來無人能超越
    而對於李白的詩作而言,人們最為耳熟能詳的必然是《靜夜思》了,這是一首僅僅只有短短20字的詩作,但是千年以來卻無人能夠超越李白不禁抬頭望向窗外天空懸掛著的一輪明月,想到了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懷著無限的思鄉之情低下了頭。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這一年的李白年僅26歲。整首詩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只不過是對景色以及自己想法的一種簡單描述,但是人們卻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最為濃烈的思鄉之情。
  • 「問天作詩」,除屈原、李白、蘇軾外,千百年無人能寫第四首
    屈原曾經寫過一首長詩,裡邊是他對上天的追問,是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寄託。以至於後來很長時間裡都有人模仿他的這首長詩,它就是《天問》。顧名思義,天問就是對天空的質問。在迷信的古代,古人眼中都有著濃烈的好奇,他們都相信有「神仙」的存在。《天問》就是屈原對世間萬物的懷疑與好奇,在思想封閉的古代,屈原能有這麼大膽的想法,怪不得這首詩歌被稱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 李白不服唐人崔顥《黃鶴樓》,遂寫下了一首詩,千百年來難分優劣
    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極高,如嚴羽就曾在《滄浪詩話》中毫不吝惜地讚美道:「唐人七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而關於崔顥的這首《黃鶴樓》還有後續的故事。據說,大詩人李白一次來到黃鶴樓,他登臨臺閣之上,望著遠方壯闊遼遠的景致,不由得詩興大發,正準備揮毫潑墨一首,卻驀然見到了崔顥新題的《黃鶴樓》詩。
  • 史上最清新的一首山水詩,渾然天成,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比如,說到李白就想起了《將進酒》,說到杜甫就想起了《登高》,說到白居易就想起了《長恨歌》,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第一印象作品」可能會有細微變動,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按到這個邏輯,我們會發現,說到王維,我們就想起了那首耳熟能詳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初入仕途的李白寫下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廣為流傳,卻讓人心疼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文化非常繁榮的時期,特別是當時的唐詩,簡直是到了人人都可以吟唱一首打油詩的地步。在空前繁榮的大唐盛世自然也是出了很多的著名的詩人。像當時有名的詩人李白。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李白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李白一生也寫了很多首的詩歌。
  • 李白最為狂放的一首詩,將自己的名字寫入詩中,後人無人能及
    李白最為」囂張「的一首詩,將自己的名字寫入詩中,後人無人能及   如果提及唐朝最著名的詩人的話,相信絕大一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   小編自接觸李白以來就對李白充滿了敬佩之感,在中國歷史上,也只有李白最符合詩仙這個稱呼
  • 李白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無人能及!
    僅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李白狂是有他狂的資本。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李白的詩到底有多狂傲不羈?《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李白寫過1400多首詩,其中一首意境最高遠,句句經典讓人陶醉
    李白作為盛唐的代表人物,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更有著「詩仙」的美譽。不同於杜甫詩句的現實性,李白的詩詞則富有浪漫的想像力和極其高超的藝術成就,飄逸空靈。
  • 王維最特別的一首詩,立意之高無人能及,詩中迷團至今無人能解
    在南朝著名詩人江淹的《別賦》中有這樣一句話,千百年來驚豔了很多人。它就是「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短短的10個字,可以說把人世間所有的離愁別緒都寫盡了。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峰,唐詩中就有很多送別詩,而且佳作頗多。例如大詩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勃的《送杜少府之蜀州》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