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讓我們夢回古代,去看看歷史上哪些著名的青梅竹馬的故事吧。
陸遊與唐婉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陸遊《釵頭鳳·紅酥手》
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幼年時期,他家與母舅唐誠一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自幼文靜靈秀,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遊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一起相伴度過了一段純潔無暇的童年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
青春年華的陸遊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二人經常吟詩作對,麗影成雙。兩家父母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
成親後,陸遊、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小天地中。陸遊更是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祿都拋置於九霄雲外。陸遊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遊留連於溫柔鄉裡,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
陸遊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遊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情況始終未見改善。陸母因此對唐婉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為兒媳唐婉卜算命運。尼姑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遊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
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遊,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遊不知所以。但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遊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被活活拆散。陸遊與唐婉難捨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陸遊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無奈紙包不住火,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遊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王維與劉氏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開元九年,初到京城的王維結識了岐王李範,兩人相交甚好,在李範的引薦下,王維進入了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府邸。
風度翩翩的白衣少年王維,在公主府裡登臺獻了一首琵琶曲《鬱輪袍》,隨即震驚全場,而且也憑藉這一曲《鬱輪袍》獲得了玉真公主的青睞,欲招王維為駙馬。這位玉真公主與唐玄宗感情極好,在他們年幼時,他們的母親便因捲入宮闈鬥爭而死去,只剩兄妹兩人,對玉真公主,唐玄宗是格外的疼愛。如果王維能成為玉真公主的駙馬,青雲直上便指日可待。
但是,王維有一位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劉氏,他們自小便訂立了婚約。在王維上京趕考前,兩人約定一旦王維考取功名,就回來完婚。
一心一意等著王維衣錦還鄉的未婚妻劉氏,沒有等到王維金榜題名的消息,卻等來了一個半真半假的傳聞,王維被大唐公主相中,即將被招為駙馬!
未婚妻劉氏傻傻地想著,王維從小就心懷天下,若成為駙馬,正好讓他一展雄心壯志。平凡的自己,哪裡能夠助他實現抱負呢?於是,善解人意的姑娘決意退出這場競爭,她寫了一封信,告訴了王維自己的意思。
王維雖然收到了未婚妻劉氏的信,但聰明的王維怎麼會不知道愛人的真正心思呢?於是,王維立馬求見玉真公主,向她說明了一切,直言家鄉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未婚妻,自己要回鄉娶她為妻。
王維在迎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馬劉氏後,小兩口恩恩愛愛,不久還生下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在王維31歲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因病早逝,他的妻子無法接受愛子的早夭,憂鬱成疾,在幾個月後也因思念過度而去世。
劉氏亡故後,王維傷心欲絕,此後再沒續娶,直到他60歲時去世,一個人孤居了整整30年!
王維與玉真公主
漢武帝和陳阿嬌
望見葳蕤舉翠華,
試開金屋掃庭花。
須臾宮女傳來信,
言幸平陽公主家。
漢景帝時期,在爭奪帝位的時候,漢景帝按照立長的傳統立劉榮為太子,館陶公主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可以成為漢朝皇后,但是遭到劉榮生母的無理反對,於是館陶公主一心想廢掉太子,恰好此時王娡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劉彘(漢武帝)成為太子,便百般討好館陶公主。
有一次,館陶公主劉嫖來到未央宮。將四歲的劉徹抱在膝上問道:「孩子你想討媳婦麼?」說完,指著位列左右的百名美人,但劉徹都覺得不好,於是,劉嫖便指向了自己的女兒問道:「阿嬌好嗎?」劉徹笑道:「好啊,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館陶公主劉嫖聽後十分高興,於是便前去請求漢景帝劉啟賜婚,在婚約定下後不久,太子劉榮便在館陶公主與王娡的謀劃之下,被廢掉了,而劉徹則順理成章的登上了太子位。
韓德讓與蕭太后
誰言女子本無權?
一紙澶盟創大觀。
巧用吳鉤簪髪辮,
宋遼百載滅烽煙!
韓德讓與蕭綽(蕭太后)兩人本來青梅竹馬,而且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已經得到蕭綽父親蕭思溫的允諾,為兩個人定下了終身,但是,事有意外,皇家為王子選妃,耶律賢看中了蕭綽,蕭思溫也巴不得與皇室結親,所以蕭綽就許配給後來的景宗耶律賢。
蕭綽雖然嫁給了耶律賢,但是,對於韓德讓,心裡始終抱有遺憾。於是在景宗死後,蕭太后不顧眾大臣反對,毅然決然地決定改嫁韓德讓。
蕭太后私自向韓德讓說:「我曾經許嫁於你,願諧舊好。當國幼主,也就是你的兒子了。」此後,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斷出入於蕭太后的帳幕之中,出外遊獵和處理政務,兩個同案而食,並排而坐,同帳而臥,過著夫妻生活。而且兩人形影不離,儼若伉儷。
蕭太后猶不滿足,賜韓德讓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封晉王,韓德讓像遼國歷代皇帝一樣,擁有自己私人的宮帳、屬城、衛隊,直如遼國的太上皇。而且因為韓德讓無子,蕭太后於是規定皇室每一代都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嗣。
《燕雲臺》裡的韓德讓與蕭太后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歷史故事記得下期不見不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