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曉剛:煙標上的臥龍崗文化(一)
同時,也是我所知道最早的諸葛亮文化煙標和最早的三國文化煙標——南陽「臥龍崗」。其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於是,我就以這個煙盒為引子,系統地介紹《煙標上的臥龍崗文化》,希望大家能夠關注,並多提寶貴意見。煙盒即煙紙,是捲菸製品的包裝盒、商標,雅稱煙標。
-
張曉剛:煙標上的臥龍崗文化(十四)
煙標展現了河南當時最具代表性的10處名勝古蹟。 煙標的正版,為風景名勝照片;副版,是描述景物的中 、英文簡介。 該套煙標,達到了詩情與畫意的完美結合。 其中,包括南陽武侯祠。 南陽「武侯祠」煙標的正版上,是山門照片;副版文字說明為: 武侯祠,位於南陽,又名臥龍崗,。相傳建於唐、宋年間,經元、清重建,建國後又經大修。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隱居於此,系劉備三顧茅廬之地 。
-
張曉剛:煙標上的臥龍崗文化(八)
在副版上,「菸絲金黃,氣味氛芬」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這兩款煙紙在煙標文化中,稱之為色套標。 煙標上,僅是生產企業名稱發生了變化。 . 1962年更名的「國營南陽捲菸廠」,從1983年開始,出品了帶過濾嘴、包裝為淺灰和大紅兩種底色的「諸葛廬」香菸。
-
明朝八大宰相與南陽臥龍崗
十五年(1382年),仿宋代殿閣學士制,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殿、東閣諸大學士,協助批閱奏章,充當秘書和顧問。成祖時,大學士開始參預機務。 此後尤其宣宗時,奏章便由大學士批閱,詔令起草也出其手,職權漸重。自此以後,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
-
煙標上的新鄉 懷舊收藏
吸菸有害健康煙標俗稱煙盒或煙紙,既是捲菸的包裝,同時也是產品的標誌標識。煙標因時代、地域不同而具有了多重文化內涵。煙標上大多包含著地理、歷史、文化等內容,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品,很多人都曾在兒時有過集贊煙標的愛好。
-
張曉剛 | 成都武侯祠的南陽情:楹聯之中多臥龍
作者/(南陽)張曉剛 成都武侯祠,有著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匾額和對聯,內容均為歌頌武侯功德之詞。其間,也涉及有南陽諸葛情。光緒二十年(1904年)十二月馮煦撰,阿迷馬維騏書,1980年郝謙補書。上聯的大意是:親近賢臣,國家才能興旺。當年在南陽的劉備不辭勞煩,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創建蜀國,使劉氏漢朝得以延續。
-
煙標上的「東方之珠」
④上世紀90年代,安徽蒙城捲菸廠出品的「香港歸」煙標(局部)。 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譽,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以香港為主題的煙標便不斷面世。上海裕新煙公司出品於上世紀30年代的「香港」煙標,主版圖案為香港風光,副版上印有花體英文「HongKong」等字樣。 上世紀40年代,中國天益煙廠出品過「香港」煙標(圖①),主版圖案的近景是海面上的兩艘帆船,中景是海邊的一排樓房,遠景是連綿起伏的青山。
-
南陽臥龍崗復崗工程慰問演出 新編豫劇《臥龍崗上》好評如潮
9月26日晚,南陽臥龍崗復崗工程金秋慰問演出首場在武侯路中段南武侯裡拆遷現場開演,幾千名群眾到場觀看,現場掌聲陣陣、好評如潮。當晚演出曲目是臥龍區為配合臥龍崗「復崗」工程精心組織策劃,由南陽市豫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古裝豫劇《臥龍崗上》。該劇是根據「三國志」、「三國演義」等史料記載融入民間傳說創作而成 ,在遵循史料的基礎上,利用舞臺戲劇表演再現諸葛亮「躬耕南陽」、「三顧茅廬」、「臥龍出山」的經典歷史故事,由南陽市豫劇團、南陽文化藝術學院聯合演出。
-
南陽臥龍崗上,紀念諸葛亮
南陽網訊(全媒體記者李萍)10月14日(農曆八月二十八日), 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諸葛亮仙逝1786年忌 辰日。為傳承諸葛亮精神、詮釋尊賢文化,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南陽市博物館在臥龍崗武侯祠如期舉辦了紀念活動 。
-
梨園弟子譜新篇 臥龍崗上唱臥龍
臥龍崗是諸葛亮成才的搖籃,也是他走向政治生涯的起點。臥龍崗,諸葛亮,滿載著南陽歷史文化的悠長與厚重。「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的場景,是《三國演義》描繪的中國人心目中熟悉的臥龍崗盛景。
-
《臥龍崗上》榮獲文華優秀新劇目獎
南陽網訊 (全媒體記者張瓊 通訊員趙彬)日前,記者從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由南陽市豫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創作的大型原創古裝豫劇《臥龍崗上》在南陽市第九屆戲劇大賽上榮獲「文華優秀新劇目獎」,南陽市臥龍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得大賽優秀組織獎。
-
臥龍崗上覓華章,看完真的長見識!
一千多年後,青年才俊李遠有幸長期工作於臥龍崗,身心浸泡臥龍崗的秀美風景與厚重文化,耳濡目染諸葛亮的高深韜略與高潔道德,他便有了探源臥龍文化的強烈衝動,便有了挖掘諸葛精神的不竭動力,真可謂:「情結臥龍崗,文系諸葛亮。」
-
重慶這些地方上過煙標,一枚老煙標價值600元以上
巍峨的金佛山、雄奇的巫峽、秀麗的文峰、水波如鏡的小南海、清澈逶迤的嘉陵江、奇崛的石寶寨、玲瓏的鵝嶺、鐵血壯歌的釣魚城、見證滄桑巨變的解放碑……這些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在重慶老煙標上得到了形象的展示,儼然一部風景導遊書,為宣傳巴山渝水起到了很好的營銷作用。在煙標收藏界,這類風光專題十分熱門,喜愛者甚多,價值也較大。
-
三國人物故居今何在(3)·南陽臥龍崗襄陽古隆中,諸葛亮住哪?
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得名。西晉永興二年(305年),鎮南將軍劉弘到隆中憑弔諸葛故宅,並命參軍李興作《祭諸葛丞相文》,成為隆中第一篇紀念諸葛亮的碑記,此時距他去世只有七十年。明弘治二年(1498年)襄王朱見淑看中了隆中山的風水,在諸葛亮的故宅武侯祠後面建了自己的陵墓。襄陽古隆中草廬亭。
-
張志和:把臥龍崗武侯祠文化園打造成「誰來都不後悔」的旅遊高地
7月12日,臥龍崗三國文化座談會暨《諸葛亮前後出師表》書法集發行儀式在臥龍崗武侯祠文化園項目建設指揮部舉行。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張志和作了三國文化專題報告,市委副書記曾垂瑞在座談會上致辭,副市長阿穎主持。
-
安徽阜陽捲菸廠——部分廠牌煙標欣賞(一)
大家晚上好,今天開始介紹安徽阜陽捲菸廠的煙標阜陽捲菸廠前身人民煙廠是由幾十家私營小廠幾經合併而成的。好了,今天阜陽廠就介紹到這裡,明天繼續了其他阜陽廠的煙標欣賞,喜歡的請點讚關注哦,也可以翻看我以往的作品哦,謝謝也歡迎喜歡煙標收藏的朋友相互交流。
-
臥龍崗上添新景 曲藝說唱贊臥龍
今晚的臥龍崗上,南陽市說唱團以曲藝藝術的形式,向廣大市民獻上了一臺「諸葛文化,三國盛宴」,獻給臥龍崗,續寫新奇觀。1800年前,劉備於臥龍崗上尋訪到隱居於此的一代聖賢諸葛亮,掀開三國歷史的篇章,從此以後,臥龍崗便成為南陽的名片。
-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概述
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他嚴格要求晚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主動申報家產,以求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他給後主上表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才,以負陛下。」臨終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
小小一枚民國香菸煙標,是如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
2、 煙標符號的本土化特徵: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受到運動中抵制洋貨的影響,以及 洋商煙廠紛紛採用本土化策略,尋求文化上的認同,以挽回市場,弱化國人對洋菸的敵視態度。民族捲菸品牌要想與洋商紙菸品牌競爭,在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其煙標的設計與表現就必須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的藝術寶庫中汲取養料,設計出 符合國人審美需求和情感認同的煙標。從二十年代開始,煙標在圖式的建構上多帶有濃鬱的民俗色彩。
-
嘆息南陽臥龍崗廟會
-始於漢唐時期,南陽縣周邊百多裡的祈禱者和生意買賣人都提前兩三天紛紛趕往會場,諸葛亮廟會一直延續至改革開放時期,輝煌形式感逐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落下帷幕,(政策性原因),風俗習慣和鄉土文化縈繞在宛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