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詩聖,走進杜甫草堂

2020-12-18 大童話教育

拜謁詩聖,走進杜甫草堂

來到成都,有一個地方是文人墨客們都要去朝拜的,這就是杜甫草堂,一代詩聖杜甫曾經短暫生活過的地方。但就是在這短暫的幾年客居成都的時間裡,詩人卻以如椽巨筆寫下了一系列流傳千古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國慶,走進草堂,拜謁詩聖
歷史會記住影響她的每一個人

據說,此詩作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尤其是詩歌的最後幾句,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的高尚風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草堂依舊
詩聖千古
拍照,也是一種懷念

杜甫是偉大的。他一生顛沛流離,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始終不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依然存在,他憂國憂民的情懷也始終如一。時代的變遷及個人的遭遇使他對現實有著深刻的認識,這些認識都行諸筆端,變成一篇篇或揭露、或批判或讚美的詩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對社會貧富不均的深刻揭露;而「三吏三別」更是對安史之亂給社會、給人民帶來苦難的無情批判。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他的人生遭遇和經歷使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而他的詩歌因為較真實完整地反映了安史之亂的那段歷史,所以他的詩歌又被稱為「詩史」。

杜甫,因詩歌而不朽
簡陋的草堂,高貴的靈魂

當然,縱觀杜甫的一生,成都草堂的近四年的安定生活給詩人奔波的靈魂找到了一個暫時的家,雖然生活依然拮据,但在這裡他可以自由的寫詩、漫步,也可以和家人一起泛舟浣花溪上,共享天倫之樂。可以說,成都草堂的生活,是詩人一生中僅有的一段休閒歲月,也是詩人過得比較幸福開心的一段時期。於是,漫步草堂,在江畔尋花的過程中,看到鄰居家的花滿小徑,他寫出了「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樣別具情趣的小詩。詩窮而後工,隨著好友四川節度使嚴武的離世,詩人杜甫為生活所迫,又不得已離開成都,開始了長期的流浪生活,繼續著他一個詩人孤獨的吶喊與吟唱。

如今,斯人已逝,但歷史是公平的。仕途失意、生活不順的杜甫,卻用自己的絕世才華和不懈努力,在中國的詩壇上,開疆拓土,攻城略地,成為唐朝詩壇上最耀眼的雙子星座之一(另一個就是天才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的李白),為後人敬仰和學習。

相關焦點

  • 拜謁杜甫草堂 作者:任芳
    拜謁杜甫草堂 作者:任芳 對成都的嚮往,不只是饞涎欲滴的小吃,也不僅是玉林路上的小酒館,更是杜甫草堂的吸引。2019年7月中旬的成都之行,我專程到位於青羊區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拜謁。
  • 涴花溪畔的茅屋曾經住過詩聖,引無數文人墨客前來拜謁,杜甫草堂
    說起成都大家自然會想到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錦裡、寬窄巷子等,成都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可供我們遊玩的地方眾多,今天我們就去看一下成都西側涴花溪旁的杜甫草堂。,後人稱他為「詩聖」,他的詩歌對於研究唐代歷史起著重要作用被稱為「詩史」正如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名叫杜甫草堂。既然以杜甫為名,自然是與他有關。說是古建築,也不確切,因為如今的草堂是後來修建的,當然,也是還原曾經的草堂,連茅屋都是破敗的,漏風的。去過兩次杜甫草堂,一次是夏季,草木蔥蘢,荷花盛開,一次就是今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 國內旅遊: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
    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在我的記憶中,自從上小學開始學習古詩起,杜甫這位大詩人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世界,雖然年齡小不能明白他所寫詩的深意,但也是背的滾瓜爛熟,還時不時的會跟親戚好友炫耀一番。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
  •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1/6) "← →"翻頁
  • 一座草堂的前世今生,詩聖杜甫避亂蜀地的家園!
    每次到四川成都去都要到杜甫草堂走一走看一看,自己一個人去要到草堂看看,帶家人遊玩成都,也要到少陵草堂看一看。這裡是杜甫創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住所,就在青羊區青華路。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在少陵草堂住了四年,創作二百四十多首詩歌,他還去武侯祠拜謁諸葛丞相,包括甄嬛傳上的果郡王十七爺,題寫了少陵草堂的碑,就在杜甫草堂裡。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杜甫草堂是唐代韋莊找到了遺址,在這裡搭建茅屋,保存下來。
  • 詩聖仁愛濟千秋 草堂公益踐善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愛心實踐...
    將詩聖推己及人的濟世胸懷深深烙印在後人心中。千年後,「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杜甫大愛精神為內核,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獻愛心,行義舉,助力慈善。近年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十分關注偏遠地區青少年群體,先後走進了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勒爾村、三河村、火普村和宜賓珙縣等地,通過捐贈杜詩刻石、書籍文具、衣物和義務送課等方式開展文化扶貧,關愛未成年人成長。
  • 去不了杜甫草堂,就來長安杜公祠看詩聖真跡吧
    相比於杜甫草堂,西安杜公祠冷清得很。但這裡存在杜甫寫的《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這是現存唯一的杜甫墨寶。去年專門到成都浣花溪,獨自一人拜謁了杜甫草堂。比爾.波特是來過這裡的,還提到了他的《卜居》《江村》《旅夜書懷》。他曾經到西安,尋找盛唐的詩人,也匆匆來到杜公祠拜謁,提到了杜甫的墨寶和《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很有意境。
  • 安逸四川徵文賞④|走進杜甫草堂,有什麼感受?
    今日推出的這篇徵文欣賞,作者生活在甘肅,曾帶著兒子專程到成都拜謁杜甫草堂。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來到四川,都會來到杜甫草堂「打卡」,這裡也是中國文學頗有份量的一個「聖地」,每年迎接著四川八方的來客。但一千人,有一千個不一樣的「杜甫草堂」,千裡拜謁,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 杜甫草堂博物館,詩聖杜甫的遺蹟,了解歷史文化的古蹟
    唐代詩人杜甫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這位詩人將憂國憂民的情懷傾注在了自己的文學作品裡,而現如今要了解杜甫,人們往往都會去杜甫草堂,而杜甫草堂博物館則是最大的看點。少陵草堂碑亭杜甫草堂具代表性的建築,此亭以茅草做頂,亭內立石碑「少陵草堂」,為雍正時期果親王允禮所書。茅屋於1997年重建,根據杜甫詩集中的描寫還原,力圖還原詩人筆下的意境。
  • 草堂重煥生機 詩聖千年流芳 ——天水「東柯杜甫草堂」石碑落成...
    此次由李杜詩歌節組委會出資在東柯草堂前設立「東柯杜甫草堂」石碑,既體現了李杜詩歌節組委會對東柯杜甫草堂保護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也標誌著東柯杜甫草堂的規劃和提升改造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吉狄馬加在揭幕儀式上講話,並向天水市委市政府、麥積區委區政府,以及在東柯杜甫草堂維修改造中付出努力的所有人致以了崇高敬意。
  • 舞劇《杜甫》走進草堂,大雅堂前「麗人行」
    10月22日上午,杜甫草堂博物館大雅堂前,13名身著唐代盛裝的麗人,突然從人群中穿梭而來,共同演繹了一段爆紅全網的熱門古典群舞《麗人行》。河畔春遊的欣喜、宴飲微醺的慵懶,千年前的盛唐郊遊,在演員的歌舞中得到再現,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杜甫草堂
    杜甫誕辰1300年之際,走進草堂,講述詩聖的別樣春秋。一片參天古樹中間建起了一座被後人所熟知的草堂解說1: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一直受到政治家、文學家及知名人士所推崇和敬重,見證了許多的歷史瞬間。嘉賓:這個對聯是杜甫草堂最出名的一副對聯。
  • 致敬詩聖!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來成都焉能不去感受「詩聖」杜甫的詩韻?12月10日下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移師杜甫草堂,繼續他們在成都的詩意之旅。在「世界同吟一首詩」——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上,俄國詩人瓦列裡.魯登科、尚仲敏、閻安、林雪、李雲、老房子、康偉、俄國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邰筐、小易、哥倫比亞詩人李戈、包苞、安然等中外詩人們輪番上臺,以詩歌的名義,用朗誦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偉大的詩人杜甫的敬意。
  • 傳承詩聖文化口傳記憶的薪火 《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0月18日下午,《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行,此次活動也是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明泉,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重慶國學院院長劉明華,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出席座談會並做了主題致辭,四川辭書出版社總編王祝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一起為新書揭幕
  • 傳承詩聖文化口傳記憶的薪火《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0月18日下午,《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行,此次活動也是2020天府書展的系列活動之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明泉,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重慶國學院院長劉明華,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出席座談會並做了主題致辭,四川辭書出版社總編王祝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一起為新書揭幕
  • 細說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偉大詩人杜甫情懷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參觀杜甫草堂時的題詞;「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郭沫若先生撰寫的對聯。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詩史堂,可以見到這兩幅對聯。朱德同志撰寫的對聯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們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
    「人日遊草堂」活動中曾經鋪設西嶺雪山「真雪」?草堂「萬卷樓」差點被拆?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
  •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中外詩人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朗讀展現詩歌魅力。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張杰)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來成都焉能不去感受「詩聖」杜甫的詩韻?12月10日,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會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