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銀監局與上海市不動產登記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啟動新版銀行在線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啟動新版不動產登記信息在線查詢系統。
關於不動產登記系統,6月份,央視新聞報導,根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消息,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正式運行,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並正式運行,相關權利人和利害關係人可以依法查詢。
但是,報導並沒有公開什麼時候開放查詢,以及如何查詢,同話財經小編登陸自然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官網,服務查詢欄目下面的「不動產證書查詢」按鈕下並無連結,這也就表明,目前並未針對不動產登記的相關事項開放查詢。由於不動產登記關係到老百姓的個人資產以及相關隱私信息,如何查詢,應該會有比較嚴格的流程、細緻的要求,以及特定的前提,因此,具體開放時間並未有確定。
1.全國各地不動產統一登記正在加速
這次,上海又一次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雖然,根據通知,主要開放查詢的對象為銀行,但這至少說明,上海的不動產登記及查詢系統,各項功能已經準備完善,想必全國其他地方也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吧。
根據上海的《通知》,上海銀監局轄內所有銀行均可依法在線查詢不動產權利人、抵押登記、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不動產登記信息,可定期接受匯總信息推送等信息查詢服務,還可在線提交抵押登記申請材料,從而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的互通共享,進一步提高了登記查詢和辦理的效率與質量。
除了上海外,山西不動產登記信息已經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聯網。
據自然資源部7月11日報導,山西省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本月正式上線運行,真正實現了國家、省、市、縣不動產登記信息四級互聯互通,基本形成標準統一、內容全面、覆蓋全省、相互關聯、布局合理、實時更新、互通共享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體系。
而廣州不僅實現了統一,而且可通過微信小程序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
據大洋網7月18日消息,廣州市民也已經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廣州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僅需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產權證書號(或不動產單元號、房屋地址)三項信息,即可上網查詢位于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海珠區、白雲區及黃埔區(原蘿崗區除外)不動產的登記資料信息。
市民進入小程序後,需要輸入申請人姓名以及身份證號碼等信息,隨後進行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在查詢申請界面,用戶可選擇提供地址、權屬證書號和不動產單元號等三種檢索方式中一種,然後從買賣、租賃、抵押、訴訟、仲裁等五種查詢目的中進行選擇。查詢內容方面,可選擇一種或多種,包括自然狀況、共有情況、抵押權登記情況、預告登記情況、異議登記情況、查封登記情況和其他限制處分情況等。
這也就意味著,全國各地方的不動產登記將逐步統一聯網,在國家級層面統一的基礎上,各地方也會開放相關的查詢。
2.不動產登記系統公開查詢對哪些人有影響?
老百姓都知道,這些年,國家都在推行一件事情,官員個人財產申報,並且要求公開,尤其對於公務員,這方面的要求和審查都極其嚴格。
但即便在國家反腐力度如此強大、監管和審查極其嚴格的情況下,前幾年,房叔、房姐還是在媒體和紀檢機構的層層挖掘之下,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這些房叔房姐們為何能隱藏如此之久,還不被發覺呢?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過去各個地方的房產登記系統各自為政,互不幹涉,更別說聯網統一查詢了。甚至在有的地方,在一個城市不同區都很難準確的查詢到。
但是,一旦這些房產信息聯網,這些房叔房姐們也就無處躲藏了。
還有一類人,那就是老賴們。從近期很多專項行動的報導中,都能看出來,不少老賴,一面拖欠巨額欠款不償還,另一方面,自己住別墅,隱藏資產,逃避執行。過去打過官司的都知道,債權人要查詢債務人的財產信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查詢,託親朋,廣泛搜集,而如今不用了,只需要到不動產統一登記系統查詢一下,就可以查到這個「老賴」名下有哪些資產,可以直接在線查封了。尤其是,很多老賴都經常為了逃避債務,轉移財產,如今,很多地方開始限制老賴的房產交易了。
老賴們,在不動產登記系統之下,將無處隱匿了。
除了房叔房姐、逃廢債的老賴們,還有一類人,可能更應該警惕了。那就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房價上漲中,獲得巨額利益的炒房客們,隨著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聯網,你在全國各地有多少房子,一點滑鼠就能查到了,這些房子是怎麼買來的,銀行通過查詢,和比對,一看你名下還有多少貸款,那種通過槓桿炒房的行為,或許更難了。
另一方面,不動產統一信息平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房地產稅的開徵掃障礙,一方面,這便於有關部門摸清家底,以便確定房地產稅該如何徵收,比例是多少;另一方面,信息聯網以後,每個人名下房產信息將變得準確,徵收依據將更加明確,是按人還是按家庭,但無論怎樣,那樣手裡囤積了大量房子的,一定要繳納更多的稅費,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這些年來,房子一直被當做只賺不賠的投資,幹什麼都沒有炒房賺錢快,賺得多。
也許,這種局面,在2018年將迎來轉折。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在不斷的調控政策加強下,各類監管、監督、打擊和懲戒行動都已經出手了,炒房客們,若還不警醒,那等待你們的,就只剩下哭泣了。
同話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本站連結。